八索九丘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6-07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是什麼?

三墳五典,是指中國最古老的書籍。

三墳五典一詞最早見於《左傳·昭公十二年》,楚靈王稱讚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杜預有注:“皆古書名。”《尚書序》稱:“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嚳)、唐(堯)、虞(舜)之書,謂之《五典》”鄭玄說,“三墳五典”就是“三皇五帝之書”。因此三墳即三皇之書,五典謂五帝之書。至於《八索》與《九丘》是指“八卦”與“九州之志”,一說是《河圖》、《洛書》。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指的是哪幾本書

題名: 三墳五典. 所屬朝代: 春秋戰國時代.

出處. 《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解釋. 解釋. 相傳為我國最早的古籍。

三墳指的是三皇,即伏羲氏、神農氏、黃帝的著作;典指的是五帝:少昊氏、顓頊氏、帝嚳、堯、舜,記載五帝事蹟的書,叫作五典。三墳五典是中國最古老的書,早已經失傳了。

在中華民族的記憶中,先夏時期中國有四部非常著名的著作,它們分別被稱為《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左傳·昭公十二年》記有楚靈王稱讚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也就是說,在公元前530年,楚國的左史倚相就以能夠讀懂上古名著而聞名於朝,遺憾的是《左傳》沒有說明這些上古名著的內容和形式。

據說是孔子撰寫的《尚書序》則稱:“伏犧(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嚳)、唐(堯)、虞(舜)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至於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誥奧義,其歸一揆,是故歷代寶之,以為大訓。八卦之說,謂之《八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

問題是,為什麼三皇時代的書稱為“墳”、五帝時代的書稱為“典”、伏羲時代的書稱為“索”、帝禹時代的書稱為“丘”?《尚書序》的回答是“墳”有大的意思,“典”有常的意思,,“索”有求的意思,“丘”有聚的意思。 希望對你有幫助 謝謝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的意思

不是

笑樓高,任意千尋百尺。諮識博,何仿八索九丘。村上大戶人家入夥對聯請高手解釋什麼意思

村上大戶人家入夥是什麼意思?笑高樓 是個語句倒置,應該是高樓笑。古人都有登高的雅興,此處任意千尋百尺應該是不管自己的身位高低都能有高樓長嘯的胸襟。“諮識博,何仿八索九丘。”八索九丘,古代書名也。說自己才高八斗、見識廣博,就是鄲八索九丘》都不在話下了!

上聯表達自己的出世態度,下聯自詡自己學識淵博!

“黃卷赤軸,左圖右史,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是什麼意思?

佛家詞彙】:黃卷赤軸

【解釋】:(故事)又云黃紙朱軸,謂佛之膽典也。案寫經典用黃紙,蓋準於唐代之黃敕,一為尊之,一為防蟲害也。維摩經垂裕記一曰:“唐貞觀中,始用黃紙,寫敕制焉。至高宗上元二年詔曰:詔敕施行,既為永式。比用白紙多有蟲蠹。今後尚書省,頒行天下,並宜用黃紙。”華嚴演義章曰:“言黃卷赤軸者,今大藏經卷是也。”正宗記曰:“教外別傳,非謂黃卷赤軸。”

左圖右史

【解釋】:形容室內圖書多。

【出自】:《新唐書·楊綰傳》:“獨處一室,左圖右史。”

【示例】:北山在獄中,一日三餐,~,倒很舒服。 ◎《晚清文學叢鈔·轟天雷》第十二回

【近義詞】:左圖右書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指嗜書好學

名稱:三墳五典 拼音:sān fén wǔ diǎn

解釋:三墳:指伏羲、神農、黃帝的書;五典:指少昊、顓頊、高辛、唐、虞的書。相傳為我國最早的古籍。

出處:《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成語舉例】三墳五典,乃三皇五帝之書;八索九丘,是八澤九州之志。

三墳五典九丘八索指的是什麼?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這四部著作是先夏時期人類智慧的結叮,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典籍,現通常用於代指中國傳統文化典籍。提及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不能不提到這樣一則材料:《左轉.昭公十二年》記有楚靈王稱讚左史倚相的一句話“良史也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左傳》歷代注家都說是“古書名”。那麼這四部古書究竟是什麼呢?又由何人所著呢? 西漢孔安國所作《尚書序》說:“古時伏羲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至於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告奧義,其歸一揆。是故歷代寶之,以為大訓。八卦之說,謂之《八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後來賈逵說:“三墳,三皇之書;五典,五帝之典;八索,八王之法;九丘,九州亡國之戒。”鄭玄也認為“三墳五典”就是“三皇五帝之書”。 我們先從三墳說起。翻查南懷瑾的書,裡面提到《周禮.太卜》中有:“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我們可得而知,三墳即《連山》、《歸藏》和《周易》。然而此書多散佚,今存《三墳書》﹐分山墳﹑氣墳﹑形墳﹐以《連山》為伏羲作﹐《歸藏》為神農作﹐《乾坤》為黃帝作﹐各衍為六十四卦﹐系之以傳﹐且雜以《河圖》﹐實系宋人偽造。五典為何物呢,今較為普遍的說法是五經,或者說是《尚書》,洪範五福,此爭論較小。 目前研究問題最大、考證最困難的就是八索和九丘。八索即八卦,這是迄今較為權威的觀點,南懷瑾先生持此觀點。追本溯源,這一觀點則是孔安國提出的,據《漢書》記載,孔安國大概是孔子的第十二代子孫,由於魯共王想要擴展自己的宮殿,所以要拆除孔子宅院,在這個過程中,從孔子宅院的夾壁牆中發現了其中的《尚書》、《孝經》《周禮》等古書,這樣當時的孔子後裔孔安國就得到了這些書,由於漢武帝時代,十分重視經典的考證,孔安國就作為漢武帝博士開始研究《尚書》。所以孔安國的觀點應當是具有經典權威的性質,所以後代學者也十分信奉孔安國的觀點。 這裡有一個小插曲,現在有人認為八索是《說卦傳》,但這一說法缺乏考證依據,只憑個人猜測,可取性不大。 有學者認為《九丘》是一部實物地圖地理書,它平鋪在一處聖潔的地面上(不需要桌几或支架),有點象今天的模型沙盤,也可能是一幅巨畫,畫有五區九州的山川地貌和物產,以及那裡的人文景觀。《尚書序》中的說法實際上是《山海經.五藏山經》的另一種說法,而《山海經》一書系由帝禹時代《五藏山經》、夏代《海外四經》、商代《大荒四經》、周代《海內五經》合輯而成,時在春秋末年,編輯改寫者為公元前516年追隨王子朝攜周室典籍奔楚的原周王室圖書檔案館的學者或其後裔。這似乎與《尚書序》的說法較為一致。 但現在很多學者包括南懷瑾先生都認為九丘就是九疇,就是《河圖》、《洛書》的理數,並引用不少論證,從《太玄》和《易經》的準應關係中去探究九丘的奧妙,不過同時他們也認為丘有地理圖典的功能。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的介紹

三墳五典,是指中國最古老的書籍。三墳五典一詞最早見於《左傳·昭公十二年》,楚靈王稱讚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相關問題答案
八索九丘是什麼意思?
九溪十八澗的澗是什麼意思 ?
八卦軼事是什麼意思?
三九炙是什麼意思?
九族是什麼意思?
落九塵是什麼意思?
八字胎運是什麼意思?
八角的停是什麼意思?
八股取士是什麼意思?
百度索引量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