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區城市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5-27

什麼叫未設區城市

地級市依照行政區劃可分為以下3種情況:

1、大多數地級市既設區,又管轄縣、自治縣、旗、自治旗,又代管縣級市。

2、少數地級市只設區,不管轄縣、自治縣、旗、自治旗,不代管縣級市:

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山東省萊蕪市;江蘇省南京市[5] ;福建省廈門市[6] ;湖北省武漢市、鄂州市;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海南省海口市、三亞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

3、五個地級市不設市轄區,不管轄縣、自治縣、旗、自治旗,不代管縣級市:

甘肅省嘉峪關市;廣東省東莞市、中山市;海南省三沙市、儋州市。

這些地級市下面直接轄鄉(鎮、街道),俗稱“直筒子市”(其中,甘肅省嘉峪關市於2009年正式設立雄關區、長城區、鏡鐵區3個區,但此三區為正縣級的嘉峪關市派出機構,並非國家正式縣級行政區)。未社區就是第三種。

滿意請採納!Thank you!

你的好評是我前進的動力!

設區市是什麼意思

按照這個意思來說,北京當然也算設區市;但通常理解的設區市是地級市,省級以下,縣級以上;北京是同省級甚至更高的直轄市。

設區城市規劃主管部門是什麼意思

個人理解:在區一級可能沒有規劃局 而是建設局、國土局、住房與建設局、城管、國土與房管局等等亂七八糟名字的局內某科室管理城市規劃。

請問什麼是 未設區城市?

什麼是 未設區城市?三線城市的縣城現在改為區了,是設區城市嗎?非常感謝!未設區城市一般指的是縣級市,或者是小地級市,你所在的縣城改為區了,只能說你們的那個地級市是設區的城市,那個改為區的縣級市肯定不是的。

土地確權之中未設區的城市是什麼意思?

不設區的市叫縣級市,是處級的,比地級低一級,由地級市管。

比如湛江市是地級市即是設區的市,它轄有赤坎區(縣處級)、霞山區(縣處級),又轄有雷州市(縣處級),這種市其實和縣,區一樣,是縣級的。

當然也有例外,在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由於地方小但人口密度大,經濟總量大,有些地級市下面不設縣、區,而是直接管鎮,所以這些鎮是處級或副處級,例如中山市,東莞市,這些是地級市,但它的轄區內沒有管縣,直接管理鄉鎮,這是很成功的做法,少了一級政府班子和機構,財政少養了幾萬人,行政支出少。

不設區的市到底是什麼意思?

不設區的市,根據憲法規定不設區的市人民代表大會由選民恭接選出的代表組成。一般為縣級市,同時我國有四個不設區的地級市:東莞、中山、嘉峪關、三亞。 設區的市,根據憲法規定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由下一級的人民代表大會選出的代表組成。一般為直轄市、地級市。 較大的市有一定的立法權,副省級市行政上是副省級待遇,而計劃單列市經濟上是省級管理行政是副省級。 1986年12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的地方組織法,該法規定省會市和國務院批准的較大的市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2000年3月15日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又規定,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立法法將上述三種類型的城市統稱為“較大的市” 所以“較大的市”共有49個,名單如下: (1)我國現有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27個(哈爾濱、長春、瀋陽、石家莊、呼和浩特、太原、濟南、合肥、南京、杭州、南昌、福州、鄭州、武漢、長沙、廣州、南寧、海口、烏魯木齊、蘭州、銀川、西安、西寧、成都、貴陽、昆明、拉薩) (2)經國務院批准的較大的市18個(這些較大的市分別是:1984年批准的唐山、大同、包頭、大連、鞍山、撫順、吉林、齊齊哈爾、無錫、淮南、青島、洛陽,1988年批准的寧波,1992年批准的淄博、邯鄲、本溪, 1993年批准的徐州、蘇州。重慶市1984年被批准為較大市,1997年3月升為直轄市。) (3)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4個(深圳、汕頭、廈門、珠海) 截止 2003年5月31日,這49個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現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規近2000件。 計劃單列市的收支直接與中央掛鉤,由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兩分,而無須上繳省級財政。中國目前一共有五個計劃單列市:深圳 寧波 青島 大連 廈門 副省級市行政上是副省級待遇,現在有15個副省級城市: 10個副省級省會城市:瀋陽市、長春市、哈爾濱市、南京市、杭州市、濟南市、武漢市、廣州市、成都市、西安市。 5個計劃單列市:大連市、寧波市、廈門市、青島市、深圳市。

戶口遷入未設區域的城市啥意思

市區居民辦理市內戶口遷移

(一)所內遷移

憑戶口簿、公民身份證直接到戶口所在地派出所辦理戶口遷移;屬婚遷的,須附交結婚證、計劃生育證明等複印件;屬分房、購房、建房辦理遷移的,須附交房產證複印件。

(二)所間遷移

憑戶口簿、公民身份證到入戶派出所辦理准予遷入證明;屬婚遷的,須附交結婚證、計劃生育證明等複印件;屬分房、購房、建房辦理遷移的,須附交房產證複印件。憑入戶派出所開具的准予遷入證明,到遷出派出所辦理《市內遷移證》後,再到入戶派出所辦理遷入手續。

(三)跨區遷移

憑戶口簿、公民身份證到入戶派出所辦理申請,填寫《入戶申請表》,派出所受理後呈分局審批;屬婚遷的,須附交結婚證、計劃生育證明等複印件;屬分房、購房、建房辦理遷移的,須附交房產證複印件。經分局審核同意後,憑入戶派出所開具的准予遷入證明,到遷出地派出所辦理《市內遷移證》,再到入戶派出所辦理遷入手續。

?公民遷移,除在本戶口管轄區內移居,只作住址變動登記,不作遷出、遷入登記外,凡是遷出本戶口管轄區的,均可辦理遷出、遷入登記。

戶口遷移,應遵循人戶一致和居住地登記的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

“第十條 公民遷出本戶口管轄區,由本人或者戶主在遷出前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出登記,領取遷移證件,註銷戶口。公民由農村遷往城市,必須持有城市勞動部門的錄用證明,學校的錄取證明,或者城市戶口登記機關的准予遷入的證明,向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辦理遷出手續。公民遷往邊防地區,必須經過常住地縣、市、市轄區公安機關批准”辦理。

社區和市區兩個詞意思有什麼不同

市區是區別於市郊的行政區劃,一般來說是一個行政區劃的概念。是指不設區城市政府管轄的範圍,或是設區城市各城區政府管轄的範圍,也是城市建成區和基礎設施基本覆蓋的區域。

社區是指固定的地理區域範圍內的社會成員以居住環境為主體,行使社會功能、創造社會規範物,與行政村同一等級的行政區域。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區域,那裡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區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關的利益和比較密切的交往。

從這個概念中可以看到,社區至少應該包括這樣幾個內容:

(1) 社區是一個特定地區內的人口集團

(2) 社區成員之間的聯繫紐帶是共同語言、風俗和文化,由此產生共同的結合感和歸屬感, (3) 每一社區都有共同的活動場所和活動中心,

(4) 每一社區都有自己的組織和制度,

(5) 每一社區都有它特有的自然條件或生態環境。

市區是由若干社區組成的

市轄區和設區的市有什麼區別? 5分

轄區建制的形成

在我國,關於市分設區,最早見諸於1911年21月江蘇省臨時參議會通過的《江蘇暫行市鄉制》,在此規定到,“市有區域過廣,其人口滿十萬以上者,得就境內劃分若干區。”(第一條)。1921年7月,當時的政府內務部頒佈了《市自治制》,在第4l條中規定特別市可以分設區。1925年頒佈的《淞滬市自治制》中,規定:“淞滬市為公理自治事務,得就全市劃分區域為自治區”。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曾先後頒佈《特別市組織法》、《市組織法》,規定市之下的自治單位分為區、坊、閭、鄰。“5戶為鄰,5鄰為閭,20閭為坊,10坊為區”。由於當時我國的城市發展還十分落後,除少致特別市外,一艇市都沒有設區,市轄區的設置只是極個別情況。那時的市轄區並非一級行政單位,區內事務由市政府各局分別辦理。

新中國建立後,隨著土地改革和農村政權的建立、鞏固,城市政權建設也提上議程。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了《省、市、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要求各地迅速召開省、市、縣、區、鄉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以此為依據,一些大、小城市初步著手召開區人民代表大會或代表會議、建立區政權的工作。1950年7月27日,當時主管全國政權建設工作的內務部部長謝覺哉在談到城市政權建設工作時指出:“以前,鄉村包圍城市,人民民主制度在鄉村發展。現在全國解放,城市領導鄉村,自然而然地城市人民民主制度由草創到完備,要比鄉村快。現在全國三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大都召開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不少已代行人民代表大會職權,已做出了成績。城市工作,宜於集小,人口少的城市,在市人民代表大會下不要有區人民代表大會一級。但較大的市,若無區一級,就減少了鄉政的機會,且有很多事不是市人民政府所能直接做了的。現已有不少大城市正在建立區政權。但應該指出。城市的區不同於鄉村的區,它是市人民政府辦事的助手……。大城市設區級,應該是使市人民政府因有了區級而為市民辦事更靈敏、更深入,決不應該國有了區一級反增加辦事的重複、麻煩”。

鑑於當時各城市在政權建設工作中的經驗,1951年4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佈了《關於人民民主政權建設工作的指示》,規定十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應按組織通則的要求,在年內普遍召開區人民代表會議,併成立區級人民政府。當時,區政府一般沒有祕書室、民政、文教、衛生、建設、工商、勞動等科(股)。

1954年,新中國策一部《憲法》和《地方組織法》通過頒佈。憲法第5條規定:“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設區。”《地方組織法》規定,區設區人民代表大會和區人民委員會,區人民委員會下設民政、生產合作、工商管理、建設、勞動、文教、衛生等科(股)。1955年,國務院發佈了《關於設置市、鎮建制的決定》,明確規定:“人口在20萬以上的市,如確有分設區的必要,可以設市轄區。”197D年全國人大通過的《地方組織法》,規定市轄區為縣級以上行政單位,設立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這樣,我國的市轄區建制逐步形成並建立完善起來。

二、市轄區的類量

建國初期,我國共有市轄區394個。以後幾經曲折變化,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的增加,市轄區數目一立呈增長趨勢。截至1993年底,全國共有3個直轄市,196個地級市,371個縣級市,共有市轄區669個。除縣級市和極個別地級市外,全國的大、中城市大都設置了市轄區。

根據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市轄區基本上有兩種類型:即城區和郊區。二者相比較,具有許多相同點和不同點。

城區和好區的相同點:

(1)作為市轄民它們都是法定的城市基層政權......

級別管轄中的不設區市是什麼意思

不設區的市即內部不設立市轄區的市,也就是說地級城市下面沒有城區,而是由市直接管理鎮一級。縣級市下面也不設城區。

比如:中山市、東莞市、三亞市、三沙市。地級市下設的鎮行政級別是正處級建制。縣級市下設的鎮是正科級建制。

相關問題答案
設區城市是什麼意思?
省會城市是什麼意思?
出籤城市是什麼意思?
久違的城市是什麼意思?
住宅城市是什麼意思?
中心城市是什麼意思?
著名的城市是什麼意思?
宜居城市是什麼意思?
海綿城市是什麼意思 ?
智慧城市是什麼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