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洋蔥新聞?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洋蔥新聞是什麼

最簡單的解釋是:“惡搞”的升級版本,就成了“洋蔥新聞”。看似比“惡搞”更正式,更官方化。

“洋蔥”一詞,最早來源於美國的一個名為“洋蔥新聞”的網站,專門杜撰各種假新聞,包括日常家居、流行文化、政治生活等,取名為“洋蔥”,意喻一個事件包括多層因素,要一層層地剝,從不同層面去觀察,才能看到本質。該網用惡搞的方式來諷刺美國時事,讓人在幽默中思索,至今欣榮不衰。如今時尚界也迎來各式各樣的“洋蔥新聞”,源頭是一個叫《WWWWD》的電子雜誌,在網絡上被稱作“洋蔥電子報”。就《WWWWD》這個名字而言,也是惡搞時尚界的權威媒體——美國《女裝日報》(Women’s Wear Daily,簡寫為 WWD)而來的,比別人多了兩個“W”。《WWWWD》專門同美國當紅的時尚媒體唱對臺戲,尤其死咬《女裝日報》不放,你力捧誰,我就惡搞誰,咬你,氣你,奈我何?

洋蔥新聞是什麼?

簡單的說,洋蔥新聞是用虛構、諷刺、誇張、模仿等手法報道“新聞”,給讀者提供一種和傳統新聞完全不同的,腦洞大開的閱讀體驗。

洋蔥新聞1988年發源於美國,在國內,【一個都不正經】號稱是中國版的洋蔥新聞,有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搜狐自媒體,一點資訊等發佈渠道。

我關注他們很久了,據我觀察,國內的讀者還不是很多,但是他們的文章還是多有趣的。

onion news洋蔥新聞是什麼?

“洋蔥”是美國一家提供諷刺新聞的組織。它以報道諷刺性文福為特色,文章內容涉及國內外以及當地的消息,在它的旗下還有娛樂性的報紙和網站。 由該組織所提供的新聞是對時事的評論,而這些時事既有真實的也有虛構的。它以真實新聞事件為藍本,加工杜撰假新聞。雖然故事都是假的,卻絕非胡編瞎造,而是用誇張的想象表達對世界觀感,是另類的社會評論,因此有不少讀者追捧。它模仿了傳統新聞的特點,所有新聞均以美國聯合通訊社規格報道。當傳統印刷媒體發行量減少,被迫裁員時,《洋蔥》的銷量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洋蔥》的發行量達69萬份,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幽默諷刺雜誌。洋蔥網站讀者中,61%的年齡在18歲到44歲之間。從2007年起,這個組織開始在網上發佈諷刺性新聞的視頻,即洋蔥新聞網(the Onion News Net work)。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2190383.htm

洋蔥新聞的網站

2007年3月,洋蔥公司仿照CNN推出了網絡電視臺—洋蔥新聞網(the Onion News Net work)。據報道,“洋蔥”投資約100萬元,並聘請了15個新員工集中於視屏新聞的製作。Carol Kolb,前洋蔥報的主編,擔當洋蔥新聞網的主筆,Will Graham擔當製片人。2009年2月3日,洋蔥新聞社從洋蔥新聞網中分離出了洋蔥體育網,洋蔥新聞網創辦一年後,就吸引了大量觀眾,成為一個重量級品牌。ONN的電視節目與美國電視新聞的節目形式完全一樣,有新聞主播、談話嘉賓、採訪對象,內容包括時事、教育、文化、娛樂和科技等。《洋蔥》的諷刺能力藉助多媒體形式更上一層樓。ONN最受歡迎的是“惡搞”性質的諷刺節目號稱用52種語言廣播的ONN不僅迅猛發展,也擴大了洋蔥公司的品牌影響力。根據統計,新聞網每月點擊率已經上升到400萬,它的播客和視頻在iTunes、Myspace和Youtube上都可以找到。而且,美國9220萬個家庭可以24小時接收ONN的節目,其節目前後分別有5秒鐘貼片廣告和15秒鐘後置廣告。廣告類別包括汽車、快餐、電影、電視節目和酒吧,吸引的同樣是年輕、富有、時尚的人群ONN對《洋蔥》非常重要,它有單獨的工作室,14個作者,還僱有大量編外演員和創作者,一星期製作2到3個節目。製片人Will Graham說,“ONN比福克斯新聞網更有爆發力,這一切都源於我們強大又年輕的粉絲團隊。”在“洋蔥”創辦20週年之際,他們還宣稱ONN成立100週年。即使這樣,按照他們“1756年創辦”的說法,報紙還是沒達到300年。所以洋蔥的編輯們想辦法辦出了一期2056年的報紙——版面和內容十分科幻,包括“阿拉伯國家宣佈進攻美國”“華盛頓機器人遊行爭取人權”“月球奧組委尋找失蹤的以色列撐杆跳運動員”。

洋蔥新聞的名字寓意

洋蔥新聞取名為“洋蔥”,意喻一個事件包括多層因素,要一層層地剝,從不同層面去觀察,才能看到本質,該網用惡搞的方式來諷刺美國時事,讓人在幽默中思索,至今欣榮不衰。

中國有類似於洋蔥新聞的網站嗎

國內有一家號稱是中國版的洋蔥新聞,微信公眾號叫“一個都不正經”。還是比較有趣的。

問一下美國洋蔥新聞的網站是什麼?

www.theonion.com/

“洋蔥”是美國一家提供諷刺新聞的組織。它以報道諷刺性文章為特色,文章內容涉及國內弗以及當地的消息,在它的旗下還有娛樂性的報紙和網站。 由該組織所提供的新聞是對時事的評論,而這些時事既有真實的也有虛構的。它以真實新聞事件為藍本,加工杜撰假新聞。雖然故事都是假的,卻絕非胡編瞎造,而是用誇張的想象表達對世界觀感,是另類的社會評論,因此有不少讀者追捧。它模仿了傳統新聞的特點,所有新聞均以美國聯合通訊社規格報道。當傳統印刷媒體發行量減少,被迫裁員時,《洋蔥》的銷量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洋蔥》的發行量達69萬份,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幽默諷刺雜誌。洋蔥網站讀者中,61%的年齡在18歲到44歲之間。從2007年起,這個組織開始在網上發佈諷刺性新聞的視頻,即洋蔥新聞網(the Onion News Net work)。

洋蔥新聞的記者編輯

《洋蔥》的現任編輯為Joe Randazzo, 寫作人員由 Joe Garden, Dan Guterman, Todd Hanson, John Harris, Chris Karwowski, Chad Nackers, Seth Reiss, Baratunde Thurston 和 Will Tracy構成。圖片編輯是Michael Faisca 和 Nick Gallo。洋蔥新聞網的編輯是Will Graham和Julie Smith。主筆則是以前《洋蔥》報的編輯Carol Kolb.

洋蔥新聞的樣本

國際詐騙犯奧巴馬攜8500萬美元逃離美國本週三,新當選美國總統兼國際詐騙犯巴拉克·奧巴馬攜帶8500萬美元的政治捐款逃離美國,讓數百萬毫不知情的美國人陷入恐慌。根據聯邦調查局調查,傍晚6點15分,奧巴馬未能如約參加林肯廣場舉行的慶祝會,此時,才有人注意到他的突然失蹤。幾名奧巴馬助手迅速返回競選總部。傍晚6點23分,奧哈拉國際機場的飛行日誌顯示,有人曾目睹兩名乘客———一名攜帶兩個銀色皮箱穿著考究燕尾服的男士和一名穿毛皮大衣,帶濃重俄羅斯口音的非洲裔女性———登上一傢俬人飛機。有消息說,奧巴馬的競選辦公室已經人去樓空,只剩下一幅掛在牆上的林肯畫像。畫像背後有個祕密保險箱,奧巴馬的助手聲稱從未見過。此外,現場還發現3名失去知覺的祕密特工,和兩根仍然在菸灰缸內燃燒的香菸。當局現在相信,奧巴馬的兩個女兒與6年前從亞拉巴馬州一家孤兒院失蹤的兩名女童特徵相似。調查人員只在保險箱裡發現一封鋼筆書寫的信。聯邦調查局官員雷伊·西蘭德在週三的新聞發佈會上宣讀了這封名為《解釋,致親愛的》的信:“致所有善良輕信的美國人民,如果你們正在讀這封信,那說明我已經乘坐私人飛機離開你們愚蠢的國家,現在正和我可愛的助手———你們認識的‘米歇爾”———享用美味的香檳酒。““我向你保證,這是迄今為止,我所有騙局中最有趣最有成就感的一次。自從1984年摩洛哥選舉之後,我就不曾像這樣點燃然後又粉碎如此多可憐人的希望,真是讓人樂在其中。”“和你們做生意真是絕對愉快的經歷。請放心,你們慷慨的捐款將被用到刀刃上。愛你們的奧巴馬上”搜查後,調查人員在奧巴馬的辦公室抽屜內發現兩打假護照。當局相信,這個男人並非第一次欺騙一個渴求領袖人物的國家。以這類國家為目標,競選公職,籌集鉅額捐款,然後逃之夭夭是此人的一貫手法。““這解釋了89年的葡萄牙選舉;94年的芬蘭大選和90年的希臘大選。”中情局局長邁克爾·海登說,“在那些選舉中,他採用了同樣的天衣無縫的掩護———一個死去的母親;拋棄家庭的父親;一個曾參加二戰的祖父。甚至連他打出的競選王牌也一樣是:‘改變’。”現場還發現了奧巴馬專輯《我父親的夢想》和《斗膽的希望》的多個語言版本,每一本的作者似乎都是世界名人,其中包括前馬來西亞總統馬哈蒂爾、前比利時首相讓-呂克·德阿納、14世達賴喇嘛。其中最令人感興趣的是法文版的兩本傳記封面是法國總統尼古拉斯·薩科奇。據巴黎官員透露,薩科奇已經失蹤近8個月。據調查者說,在過去15年裡,奧巴馬曾在近45個國家被選為總統或總理,其中大部分是非洲國家。官員估計,自從1983年以來,奧巴馬聚斂了超過23億美元的競選資金。“他很狡猾,相當狡猾。”海登說,“有時,他同時投身3場競選。最近發現了1989年他在孟加拉、烏克蘭和意大利三國的錄像帶,顯示他能毫無痕跡地在3種語言之間轉換。無論他說的是哪國方言,他說話的方式一樣飽含激情。他還有另一個無可挑剔的詐騙公式:一個絕望的國家+希望+大膽的未來承諾=大把鈔票。”他X的,連我都捐給他2400美元。“海登憤憤地說。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是洋蔥新聞?
什麼軟件看新聞比較好?
什麼是洋地黃苷類藥物?
有什麼好看的新聞節目?
什麼是實用新型?
為什麼吃洋蔥會放屁 ?
為什麼剝洋蔥會流淚 ?
什麼是時政類新聞?
什麼是新聞客戶端?
什麼是新三板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