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的特產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03

四川自貢特產有哪些

自貢龔扇、自貢剪紙、 自貢扎染、富順豆花、牛佛烘肘、火邊子牛肉、鄭抄手、水煮 牛肉、慶榮森豆腐腦水粉、謝涼粉、龍都香茗、香辣醬

夢之旅四川遊

自貢特產

“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 說的就是 【 自貢 】了。

鹽:也就是美食方面。(自貢吃的比較辣,味兒也濃)

美食:香酥鴨,火邊子牛肉,牛蹄熊掌,無汁蔥燒魚,冷吃兔,巴人治灶串串香.....還有【牛佛的烘肘】,【富順的豆花】以及【威遠的羊肉湯】。(太多就不再例舉了

街邊上的小吃也是不錯的哦。 要說哪裡的娛樂場所多的閥 還是得說【同興路】那裡了。

玩的:自貢恐龍博物館、仙市古鎮、自貢世界地質公園、江姐故居等著名景點都是蠻不錯的,可以去看看

由於自貢特色太多就不再例舉了,還有 想要看燈會就只有等到過春節的時候才能看了 因為燈會是一年舉辦一次的。

自貢市的特產是什麼?

火邊子是牛肉。

火邊子牛肉鮮味悠長,來自貢的客人只要嘗一口,沒有不叫絕的,至今仍是自貢的獨家美食,在1983年全國醃臘製品評比會上,火邊子牛肉得分最高,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中一絕!

自貢之所以成為“鹽都”,是因為盛產食鹽,食鹽是用地層深處的滷水煎的,用蒸氣機車做動力把地層深外的滷水提上來,那是二十實際三十年代以後的事。在這以前,提滷水的動力一般都是牛,即耕田用的那種強壯的水牛。

清朝乾隆年間,自貢鬧了一場罕見的牛瘟,瘟疫從大安寨開始,然後遍及自流井、貢井、沿灘、鄧關等地;一個月之間,整個自貢一千多頭用作推水(即提水)的強壯牯牛病死了一大半。這下可就慘了,特別是鹽商,因為牛死後無動力推水燒鹽,損失自然慘重,逼得鹽商們一個個愁眉苦臉,眼看著死牛沒有辦法。其中也有最機靈的,大安一位姓熊的大鹽商,採納手下一名管家的主意,將死牛造成的損失,轉嫁一部份給工人。熊老闆把鹽工們招集起來,他說:“夥計們,我熊某人算是倒了五輩子的大黴了,95條推水的壯牛幾天之間死了85條,這損失三四年也撈不回來。平時,你們捨不得吃牛肉,現在,哥子們遭了災,你們幫哥子們一把,雖說是死牛,牛肉一樣好吃,也不讓你們吃虧,一人一條,一條牛替發兩個月工錢,擡回各人家去,興許還可以賣點錢呢,就這樣,算大家幫我熊某人的大忙了”。

當時的自貢,滿街滿巷都是賣牛肉的,這死牛肉賣給誰呢?既然拿不到工錢,無奈之下,工人們也只好忍氣吞聲地認了。於是乎,鹽工家家都把牛肉當飯吃。這下可把鹽工們害苦了,當年可不象現在可以用電冰箱來冷藏,那年頭的自貢,正是八九月的三伏天,氣溫一般在近三十度,正是食物腐爛變質的季節,人人叫苦邊天,家家唉聲嘆氣。怎麼辦呢?逼迫之下,勤勞而智慧的鹽工們不得不想出一些特殊的方法來“收拾”這一堆堆的死牛肉。

據說,鹽工中有一個叫曾樹根的小夥子,人稱曾二娃,此人機敏過人,其父曾是大安一帶有名的“伙房”(即廚師),專會做牛肉,可惜早死。其母曾王氏,勤勞儉樸,善良能幹,持家有方。但過去的鹽場婦女沒有地位,不能外出做工,只能在家做飯帶小孩。因家境貧謇,買不起柴火,只好四外撿煤炭花(未燒盡的煤)作燃料,當時窮人太多,煤炭花也不容易撿,有一天,她見一堆堆牛屎中有許多沒消化盡的穀草和葫豆碴,心想可否用它來當柴火?於是她把又稀又溼的牛屎混合一些粘性較強的黃泥,做成直徑約一尺的圓形簿片,狀似一張大餅,王氏給它們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牛屎粑”。幾天後,貼在牆上或石壁上的牛屎粑被晾乾,她取回家中試燒,殊不知比煤炭還更容易燃燒,這“牛屎粑”火焰綠幽幽的,灶內不但沒有牛屎的臭味,反而發出一陣陣奇異的清香。她笑了,鹽場內有的是牛屎粑,不愁沒有柴燒。

曾二娃也像母親一樣聰明,他揹回五大筐牛肉,把不成張片的牛肉大刀砍成砣砣,醃進滷水缸裡,將上等牛肉(主要是牛屁股一段)用快刀細心地割成簿片,然後將簿片一張張粘貼在竹篾折上,放上適量食鹽,讓其儘快晾乾。待這種簿片牛氣的水氣風乾之後,他想到象薰臘肉一樣,用松枝、花生殼等等微火燻烤,不料牛肉本身缺乏油脂,薰後的牛肉乾總有一股股煙焦味,口感不好,幾次試驗,均不成功。在旁觀察的母親提醒兒子說:“你用牛屎粑試試看!”兒子不解地問:“這樣不被薰得臭燻燻的?”母親笑一笑,拉著兒子的手到灶旁,叫他嗅一嗅灶裡發出的氣味,兒子使勁呼吸三次,不覺煙味,只感到一股股清香撲鼻,曾二娃頓時眼睛一亮,突然衝出門去,用12根木棍釘起一個烤架,把涼乾的簿片牛肉分別架在四周,進屋內用火鉗夾出正燃著的3塊牛屎粑,棚在架下燃燒,只見牛屎粑的邊緣發重絲絲微火,火焰似天然氣一樣呈......

四川自貢有什麼特產。

帶不走的: 慶榮森豆腐腦水粉、鄭抄手、自貢謝涼粉、鹽都擔擔麵、牛肚火鍋、自貢燕窩絲、小煎雞、鹹味燒白

帶得走的:自貢調味鹽、太源井晒醋、九洪西瓜、四川泡菜、旭水大麴、新橋枇杷、毛牛肉、四川邊茶、自貢陳年晒醋、

自貢十大特產有哪些

自貢龔扇、自貢剪紙、 自貢扎染、富順豆花、牛佛烘肘、火邊子牛肉、鄭抄手、水煮 牛肉、慶榮森豆腐腦水粉、謝涼粉、龍都香茗、香辣醬

夢之旅四川遊

自貢有哪些特產

自貢剪紙 牛佛烘肘

自貢龔扇 火邊子牛肉

自貢扎染 鄭抄手

富順豆花 水煮牛肉

慶榮森豆腐腦水粉

謝涼粉

龍都香茗

富順香辣醬

自貢有哪些特產?小吃?

1.火邊子牛肉2.水煮牛肉

3.菊花牛肉

4.粉蒸牛肉(或名牛肉蒸籠)

5.鑽子滷牛肉

6.火爆黃喉

7.牛豌豆(又名草鞋板,即牛板筋)

8.牛蹄熊掌

9.掌盤牛肉

10.金絲牛肉

11.豇豆牛肉

12.火爆毛肚

13.精鑲綠豆芽

14.清炒鴉雀嘴

15.文火罐子肉

16.無汁蔥燒鯉魚(又名“合浦還珠”)

17.蔥汁巖鯉

18.紅燒坨魚

19.菜薹鰱魚

20.酸菜鯽魚

21.榮縣脆皮魚

22.富順花泥鰍

23.趙化粉蒸魚

24.芙蓉烏魚片

25.王井烏魚仔

26.李氏醪糟魚

27.王氏豆腐魚頭

28.張氏清蒸團魚

29.李家灣退鰍魚

30.船工號子魚

31.天地大滿意

32.鹽商九鑲碟

33.巖上土匪雞

34.米薰雞

35.漬蒜雞

36.清蒸月母子雞

37.紅燒童子雞

38.一品鴨

39.紅掌撥清波

40.早春露水菌

41.金鉤冬寒菜

42.火爆燈盞窩

43.紫芽嫩姜回鍋肉

44.鵝腿蕌回鍋肉

45.酥鍋魁回鍋肉

46.蔥白回鍋肉

47.巧燴三香(豬嘴、豬耳、豬尾按回鍋肉炒法制作)

48.牛佛烘肘

49.單刀會(以黃牛各部位製作的牛肉宴)

50.燙皮全羊席

51.魚席(全桌菜餚以魚製作)

52.濃味冷吃兔

53.金花羊肉湯

54.鹽幫鍋炸

55.風蘿蔔蹄花湯

56.螞蟻上樹

57.醬肉絲劍南菜

58.古井臘肉

59.皮蛋碎肉

60.軟炸肉絲

61.芙蓉蛋

62.青椒皮蛋

63.烘蛋

64.葉氏刷把頭

65.瑚家海椒雞

66.岷江洗手渣

67.黃氏水煮肉

68.口蘑肝膏湯

69.金鉤雞腦花

70.冬筍碎肉

71.牛欄灣豆腐乾

72.農團女兒菜

73.酸辣衝菜

74.乾煸蘿蔔絲

75.張家沱雞婆頭

76.油炸綠豆粑

77.酥鍋魁油茶

78.謝家黃涼粉

79.黃氏蜘蛛粑

自貢的小吃有什麼

自貢菜餚在川菜中屬小河幫系,統稱鹽幫菜或鹽商菜,偏重鹹辣麻。這是由於本地產鹽,鹽價低廉以及本地人民(鹽工和農民)重勞動出汗多加氣候潮溼之故。具有地方特色的菜食有:火邊子牛肉:用鹽場淘汰的黃牛肉製作的一種成紙片狀的半透明的麻辣牛肉乾,佐酒、下飯皆宜。風味獨特,聞名遐邇;水煮牛肉:佐料與牛肉片同煮,製成麻辣嫩滑連湯菜餚,列入四川菜譜;回鍋肉:用豬的夾縫或尾根肉,煮熟切片後,和蒜苗、蒜薹合炒而成,下一頓回鍋,更為可口;豆花:自貢地區盛產黃豆,城鄉人民歷來愛吃豆花。自貢豆花白嫩綿軟,蘸水香辣鹹鮮,遠近聞名,大小城鎮都有若干家豆花飯鋪,價廉物美。尤其是富順的劉錫祿豆花最為有名,其獨創的餈粑海椒蘸水,別具風味。從2003年起,富順縣每年都要舉辦聲勢浩大的“豆花節”,邀請各地美食家前來品嚐豆花美味,並進行大型商貿活動。餈粑:除中秋節和農曆十月初一牛王節城鄉人都要吃餈粑外,平時,餈粑也是勞動人民常用的食品。解放前挑運鹽巴的力夫(俗稱鹽擔子)挑運50至100公斤重的鹽巴來往於附近的鄉鎮和縣城,沿大路的鄉場和山間坳口的么店子都開設有餈粑店供力夫食用。餈粑乾硬耐消化,價格又低廉,一般用黃豆拌鹽蘸食。至今自貢地區還有地名叫餈粑坳。 自貢的小吃,品類繁多,風味獨特,是鹽幫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從各色小面到包子、泡粑,從醃滷菜餚到涼拌冷吃,從油炸鍋煎到糕點湯圓,林林總總,各味俱全。自流井區有名的小吃有鄭抄手、謝涼粉、慶榮森酸辣水份、蜀江春的包子等,大安區有長生面、鮮辣兔頭等。富順是美食之鄉,散見於縣境內各地名小吃、名菜有;縣城歐胖子餈粑、椒鹽方鍋盔、壽字豆腐乾、撬撬面、潘雞婆頭、劉鍋貼餃、丁涼粉以及自流井的郭湯圓、鄭抄手等;牛佛渡的烘肘、懷德鎮的醪糟、流水溝的空心手工面、獅子灘的水糖糕糕、趙化鎮的江團、童家寺的湯鍋、代家寺的軟炸肉絲、板橋壩的鹹菜、高石坎的筍子、橫田溪的豬肝、瓦宅鋪的九大碗、鄧井關的粉蒸羊肉等。單是蒸、煮、炸的粑粑類,富順城鄉就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品種:洗砂油餈粑、酒米蒸黃粑、米漿蒸泡粑、油炸米羹渾水粑、油炸連麩面魚鰍粑、油炸豌豆粑、酒米粉蒸豬兒粑、酒米漿加白米飯加馬腳杆粑等等。幾乎每個水陸碼頭、場鎮,都有一二樣拿得出手的小吃和菜餚。

自貢的特產水果有哪些?

大芒果

自貢菜有什麼特色?

自貢菜——鹽幫菜   食鹽為百味之祖,自貢為井鹽之都,鹽幫為美食之族。吃在四川,味在自貢。植根於巴蜀文化,結胎於川菜系列,伴隨著鹽業經濟的繁榮與發展而形成的自貢鹽幫菜,成為有別於成渝兩地“上河幫”、“下河幫”菜系的川南“小河幫”傑出代表。自貢鹽幫菜,既是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又是中國鹽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千載鹽都風情民俗的重要體現,更是當代川菜系列中的重要品牌。   清末民初各地鹽商雲集井鹽之都自貢,尤以浙、陝、山、廣、雲、貴為代表,逐步形成了獨特的鹽幫飲食文化,其中各家鹽商自帶名廚,結合自貢井鹽演變出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鹽幫菜系(鹽幫菜),以精緻、奢華、怪異、麻辣、鮮香、鮮嫩味濃為特色,被譽為川菜之首。   現在在全國已經快速發展其中目前我嘿嘿!說知道比較有自貢文化特色的,還屬深圳是天下一品餐飲有限公司——鹽幫府邸其中裝飾全採用了自貢文化特色。如:剪紙、鹽、宮扇等,漂亮來去過的自貢人都知道。氣派!   鹽幫府邸   深圳市南山區創業路中心工業城一棟(崇尚百貨對面)   自貢鹽幫菜分為鹽商菜、鹽工菜、會館菜三大支系,以麻辣味、辛辣味、甜酸味為三大類別。鹽幫菜以味厚、味重、味豐為其鮮明的特色。最為注重和講究調味。除具備川菜“百菜百味、烹調技法多樣”的傳統之外,更具有“味厚香濃、辣鮮刺激”的特點。鹽幫菜善用椒姜,料廣量重,選材精道,煎、煸、燒、炒,自成一格;煮、燉、炸、熘,各有章法。尤擅水煮與活渡,形成了區別於其他菜系的鮮明風味和品位。   昔時鹽幫菜,於川菜系獨樹一幟,在小河幫堪稱翹楚。倍受顯貴稱奇、賢達稱道;食者傾心、聞者傾慕。由鹽都而成都,由蓉城而京城,歷久彌新,口碑相傳,業已成為在餐飲界頗具知名度和美譽度的著名品牌。   自貢鹽幫菜在其兩百餘年的發展過程中,湧現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廚和烹飪大師。清末鹽商李瓊圃撰著了《瓊圃菜譜》,記載了各色鹽幫菜的烹飪要訣,惜已失傳。名廚董俊康在日內瓦國際會議上做的一道香酥鴨,傾倒了電影大師卓別林;陳建民大師上世紀中葉把鹽幫菜傳到了日本上流社會;劉錫祿豆花更在日本成為雅俗共賞的美味。發明火邊子牛肉的曾樹根,將水煮牛肉做到極致的範吉安,首創牛蹄熊掌的葉掌盤,以“無汁蔥燒魚”享譽鹽場的林青雲,擅作魚翅海蔘宴的慄煥章,以濃味冷吃兔聞名遐邇的劉義公,以一席“大滿意”驚絕鹽場併入調四川飯店的黃三胖,被眾多中央領導稱道的倪樹章,都是鹽幫菜的領軍人物。新中國建立後,更有號稱四大金剛的樊德崇、李紹光、倪少雲、陳德章,再加上鄒青雲,時稱“五朵金花”,他們為傳承和發揚鹽幫菜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自貢餐飲和鹽幫菜在其演進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一批令聞者嘴饞神往、來者大飽口福的餐飲名店。如“天德園”、“鹿鳴春”、“金谷園”、“快園”、“好園”、“怡園”、“吊皇樓”、“大碼頭”、“留芬酒樓”、“蜀江春”、“文興園”、“新津菜社”、“岷江飯店”、“華北食堂”等,這些名店以自己獨具特色的招牌菜名播遠近,長期受到顧客青睞,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既是自貢各界人士常來餐飲聚會之地,又是外來各地人士慕名就餐會友之處。隨著時間推移,形成了口碑相傳,長盛不衰的老字號。改革開放以來,自貢餐飲業更獲得了長足發展。以鹽幫菜為主要內涵的餐飲名店不僅薪火相傳,而且湧現了一批新的名店,“錦府鹽幫菜”名噪京城,在休閒城市成都,會吃、好吃的成都人對自貢“鹽府人家”、“蜀江春”、“阿細”的菜品亦讚賞有加。在自貢,“鹽商菜”、“私家菜”、“鹽都會館菜”、“南國宴”、“蜀南宴”、“蜀江春”、“阿細”、“留芬酒樓”、“鹽幫傳人”,均受到消費者的交相稱譽,生意日隆,歷久不衰。  ......

相關問題答案
自貢的特產是什麼?
南充的特產是什麼?
天津的特產是什麼?
義烏的特產是什麼?
菏澤的特產是什麼?
洛陽的特產是什麼?
土耳其吃的特產是什麼?
湖北石首的特產是什麼?
巴西的特產是什麼?
迪拜的特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