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謀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06-08

古代計謀有哪些?

智取陳倉

七擒七縱

六出祁山

舌戰群儒

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裡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假痴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樑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道伐虢。

得隴望蜀

負重致遠

出言不遜

兵貴神速

吳下阿蒙

斷頭將軍

車載斗量

勢如破竹

老牛舐犢

如嚼雞肋

堅壁清野

巢毀卵破

顧曲周郎

一身是膽

超群絕倫

七步之才

才佔八鬥

空城計

如魚得水

髀肉復生

如飲醇醪

步步為營

偃旗息鼓

七步成詩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身在曹營心在漢

欲擒故縱

樂不思蜀

刮骨療毒

計收姜維

計取陳倉

苦肉計

江東赴會

呂布戲貂禪

擊鼓罵曹

蔣幹盜書

走馬薦諸葛

張飛賠罪

設連環計

義放曹操

桃園結義

水淹七軍

諸葛亮弔孝

轅門射戢

黃忠請戰

回荊州

橫槊賦詩

三英戰呂布

曹操獻刀

單騎救主

馬躍檀溪

初出茅廬

過五關斬六將

捉放曹操

桃園三結義

大意失荊州

三國歸晉

火燒連營

赤壁大戰

草船借箭

三顧茅廬

畫餅充飢

望梅止渴

計謀的成語有哪些

關於計謀的成語 :

草船借箭、

足智多謀、

圍魏救趙、

聲東擊西、

李代桃僵、

拋磚引玉、

瞞天過海、

釜底抽薪、

借刀殺人、

隔岸觀火、

金蟬脫殼

三十六計還有什麼計謀

勝戰計 瞞天過海 圍魏救趙 借刀殺人 以逸待勞 趁火打劫 聲東擊西

敵戰計 無中生有 暗渡陳倉 隔岸觀火 笑裡藏刀 李代桃僵 順手牽羊

攻戰計 打草驚蛇 借屍還魂 調虎離山 欲擒故縱 拋磚引玉 擒賊擒王

混戰計 釜底抽薪 混水摸魚 金蟬脫殼 關門捉賊 遠交近攻 假道伐虢

並戰計 偷樑換柱 指桑罵槐 假痴不顛 上屋抽梯 樹上開花 反客為主

敗戰計 美人計 空城計 反間計 苦肉計 連環計 走為上計

三十六計裡共有哪些計謀?

○第一套〖勝戰計〗

第01計 瞞天過海 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

第02計 圍魏救趙 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

第03計 借刀殺人 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

第04計 以逸待勞 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 第05計 趁火打劫 敵之害大,就勢取利,剛決柔也。

第06計 聲東擊西 敵志亂萃,不虞。坤下兌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二套〖敵戰計〗

第07計 無中生有 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少陰、太陰、太陽。

第08計 暗渡陳倉 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

第09計 隔岸觀火 陽乖序亂,陰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勢自斃。順以動豫,豫順以動。

第10計 笑裡藏刀 信而安之,陰以圖之。備而後動,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

第11計 李代桃僵 勢必有損,損陰以益陽。

第12計 順手牽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陰,少陽。

○第三套〖攻戰計〗

第13計 打草驚蛇 疑以叩實,察而後動。復者,陰之媒也。

第14計 借屍還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計 調虎離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誘之,往蹇來返。

第16計 欲擒姑縱 逼則反兵,走則減勢。緊隨勿迫,累其氣力,消其鬥志,散而後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第17計 拋磚引玉 類以誘之,擊蒙也。

第18計 擒賊擒王 摧其堅,奪其魁,以解其體。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第四套〖混戰計〗

第19計 釜底抽薪 不敵其力,而消其勢,兌下乾上之象。

第20計 混水摸魚 乘其陰亂,利其弱而無主。隨,以嚮晦入宴息。

第21計 金蟬脫殼 存其形,完其勢;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

第22計 關門捉賊 小敵困之。剝,不利有攸往。

第23計 遠交近攻 形禁勢格,利從近取,害以遠隔。上火下澤。

第24計 假道伐虢 兩大之間,敵脅以從,我假以勢。困,有言不信。

○第五套〖並戰計〗

第25計 偷樑換柱 頻更其陣,抽其勁旅,待其自敗,而後乘之。曳其輪也。

第26計 指桑罵槐 大凌小者,警以誘之。剛中而應,行險而順。

第27計 假痴不癲 寧偽作不知不為,不偽作假知妄為。靜不露機,雲雷屯也。

第28計 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援應,陷之死地。遇毒,位不當也。

第29計 樹上開花 借局佈勢,力小勢大。鴻漸於陸,其羽可以為儀也。

第30計 反客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機,漸之進也。

○第六套〖敗戰計〗

第31計 美人計 兵強者,攻其將;將智者,伐其情。將弱兵頹,其勢自萎。利用禦寇,順相保也。

第32計 空城計 虛者虛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復奇。

第33計 反間計 疑中之疑。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第34計 苦肉計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間以得行。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第35計 連環計 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第36計 走為上 全師避敵。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三國演義中所用的計謀有哪些?

一.隨機應變——曹操應急佯獻刀

二.金蟬脫殼——孫堅換幘脫險境

三.乘火打劫——袁紹詐取冀州城

四.連環計——王允巧使連環計

五.欲擒故縱——劉備三讓徐州城

六.嫁禍於人——曹操借頭息眾怨

七.韜光養晦——劉備借雷巧掩飾

八.兵不厭詐——張飛詐醉擒劉岱

九.借刀殺人——曹操借刀殺禰衡

十.釜底抽薪——曹操烏巢燒糧草

十一.隔岸觀火——曹操袖手除二袁

十二.無中生有——程昱用計誑徐庶

十三.上樓抽梯——劉琦上樓抽梯問計

十四.虛虛實實——張飛沉著退敵兵

十五.激將法——諸葛亮計激周瑜

十六.反間計——周瑜假書賺蔣幹

十七.草船借箭——諸葛亮草船借箭

十八.苦肉計——周瑜導演苦肉計

十九.美人計——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

二十.利而誘之——丁斐牛馬救曹操

二一.圍魏救趙——孔明一紙救江東

二二.混水摸魚——龐德設計下長安

二三.十面埋伏——孔明設伏擒張任

二四.出其不意——甘寧百騎劫魏營

二五.以逸待勞——黃忠疲敵定軍山

二六.疑兵之計——孔明設疑勝曹操

二七.攻心為上——呂蒙攻心勝關羽

二八.將計就計——曹操盛葬關羽頭

二九.火戰計——陸遜火燒蜀連營

三十.各個擊破——孔明安居平五路

三一.先發制人——司馬懿出兵破孟達

三二.空城計——孔明智設空城計

三三.誘敵深入——木門道張郃中計

三四.忍辱負重——司馬懿忍辱取勝

三五.緩兵之計——司馬懿緩戰破遼東

三六.假痴不癲——司馬懿詐病賺曹爽

三七.背水一戰——姜維背水破王經

三八.走為上——姜維求計避禍

三九.暗渡陳倉——鄧艾奇兵度陰

四十.一箭雙鵰——司馬昭一石三鳥

四一.以柔克剛——羊祜懷柔服陸抗

、勤王圖霸計,即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計屬於典型的政治計謀。提出此計的有荀彧、沮授,成功的是荀彧。漢獻帝即位後,接連遭受董卓、李榷、郭汜亂政。在政局不穩、戰事不斷的年代,漢獻帝過著顛沛流離、東躲西藏的苦難生活。儘管漢獻帝如此狼狽,可皇帝畢竟是一面頗有號召力的旗幟。對於這點,荀彧看得很清楚,聽說漢獻帝移駕洛陽,馬上向曹操進言。舉晉文公納周襄王、漢高祖為義帝發喪的例子,說明勤王的重要性。還提醒曹操,若不早圖,別人將先我為之。曹操何等人物,豈肯錯過這樣的好事,立即興師勤王。可以說曹操之所以能夠掃平群雄、稱霸中原,與此計的成功有密切的關係。

2、扼喉待變計,此計屬於軍事計謀。官渡之戰,曹袁兵戈相向。很快曹軍糧草用盡,曹操意欲退兵。荀彧聞之,獻此計。先挑明官渡之戰的重要性,勝則消滅袁紹、一統北方,乃天下之機。又舉楚漢相爭的例子,說明兵少糧盡並不可怕,只要畫地而守、扼喉待變,一定能以少勝多取得這場關鍵戰役的勝利。試想如果曹操官渡失敗,不僅很難統一北方,而且曹操統一大業將受到嚴重的打擊。所以此計對於官渡之戰的勝利,以及最後統一北方,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3、仗義招才計,此計屬於政治計謀。劉備被呂布打敗後,只好投奔曹操。對於劉備去留,曹操內部意見不一。荀彧、程昱認為劉備乃英雄,不殺終為後患。而郭嘉卻認為殺一人而阻天下志士之望,誰肯共謀天下呢。曹操也覺得殺劉備不利於招攬人才,故不殺,並表劉備領豫州牧。觀曹操此舉乃真英雄也!是故英雄對決,不應施以小人招數,而應正大光明地分出高下。相反,縱然殺掉劉備,勢必會招來更多的敵人,況且劉備當時並沒有顯露出英雄本色。因此留著劉備未嘗不是好事,後來無數智謀之士投奔曹操,足以證明郭嘉有相當遠見。

4、借刀殺人計,此計屬於軍事計謀。曹操平定北方四州,袁尚兄弟被迫逃亡遼東。表面上看若袁氏與公孫康聯合會對曹操構成很大威脅,所以曹操大部分手下主張趁勝一舉殲滅袁氏與公孫康。......

有什麼著名的兵法計謀?

武經七書《孫子兵法》孫武《吳子》舊題:吳起 [注]《六韜》舊題:姜尚 [注]《司馬法》田和 [注]《三略》舊題:黃石公 [注]《尉繚子》尉繚《唐李問對》阮逸 [注]

其他著作《孫臏兵法》孫臏《百戰奇略》劉基《握奇經》舊題:風后氏《鬼谷子》王詡《將苑》舊題:諸葛亮《何博士備論》何去非《三十六計》作者不詳《紀效新書》戚繼光 <待ocr> 《曾胡治兵語錄》蔡鍔1 亞歷山大

一直感覺亞歷山大是個傳說中的神話人物。

因為他在他的遠征中取得的戰績太讓人不可思議了。

伊蘇斯一役,他以四萬餘人對抗波斯大流士的十六萬人。以五千人傷亡的代價擊斃敵軍十萬。

在高加米拉之戰中,更是一舉打敗波斯軍20餘萬人(有史料稱:大流士集結了來自24個部族的軍隊約 100萬人),而自己僅傷亡數百。

這一切都太讓人無法相信了。

他的戰爭的觸角一直到達印度。

有時候想一想,如果那個時候,他的軍隊繼續前進,前進,最終到達中國,將會是怎樣一副情況。

中國的戰國名將能敵得過他麼?

世界歷史上的十大用兵奇才第一位

——亞歷山大(馬其頓)

指揮藝術:10

聲名指數:10

綜合指數:10

2 漢尼拔

他是一個孤膽的英雄。

在與羅馬的戰爭中,他率領六萬人插入羅馬境內,孤軍奮戰,屢創奇蹟。坎尼一役更是把他的生命推上的巔峰。

但是,愚蠢的迦太基的權貴們卻斷送了這個上帝賜給他們的天才。

漢尼拔最終成了一個失敗者,但是,他的名字比任何一個勝利者都讓人尊敬。

世界歷史上的十大用兵奇才第二位

——漢尼拔(迦太基)

指揮藝術:10

聲名指數:9

結合指數:9.5

3 成吉思汗

這個世界上有人不知道成吉思汗的名字麼?

沒有。

成吉思汗,冷兵器時代閃電戰的英雄。

他的蒙古騎兵讓東方的儒家世界、歐洲的基督教世界、西亞的伊斯蘭教世界全部心驚膽寒。

他生平爭戰無數,滅國百餘,兵威之勝無人能及。

他的他的子孫建立起的蒙國帝國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人們稱他們為“世界的征服者”。

成吉思汗,輕騎兵之王。

世界歷史上的十大用兵奇才第三位

——成吉思汗(蒙古)

指揮藝術:9

聲名指數:10

綜合指數:9.5

4 拿破崙

在世界近現代史上,有誰能和拿破崙相提並論?

這個差一點就成了全歐洲大皇帝的人,是世界軍事史上的一大奇才。

土倫戰役拿破崙初露崢嶸。之後,他在軍事上的成就簡直讓人無法相信。

試問有誰還能像他那樣取得那麼多場輝煌的勝利?

試問有誰能像他那樣讓整個歐洲都為之顫慄?

他是法國人心中永遠的驕傲。

“整座阿爾卑斯山都在我的腳下!”

世界歷史上的十大用兵奇才第四位

——拿破崙(法國)

指揮藝術:9

聲名指數:10

綜合指數:9.5

5 凱撒大帝

古羅馬的象徵。

同時他也是一位極會用兵的人物。

他征戰高盧,積累了足夠的實力。

後來,他與龐培爭雄,在法薩羅一戰以弱勝強,一舉擊潰龐培。

其後兵鋒指處,無人能敵。

小亞細亞、北非、西班牙,一次次戰爭中,凱撒幾乎成了勝利的代名詞。

世界歷史上的十大用兵奇才第五位

——凱撒(古羅馬)

指揮藝術:8

聲名指數:10

綜合指數:9

6 古德里安

你知道坦克戰麼?你知......

《孫子兵法》中有哪些計謀

三十六計”是一個古語。原為虛指,極言計策之多。後人便附會實有三十六種計策。這三十六種計策如下:

○第一套〖勝戰計〗

第01計 瞞天過海 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

第02計 圍魏救趙 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

第03計 借刀殺人 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

第04計 以逸待勞 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

第05計 趁火打劫 敵之害大,就勢取利,剛決柔也。

第06計 聲東擊西 敵志亂萃,不虞。坤下兌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二套〖敵戰計〗

第07計 無中生有 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少陰、太陰、太陽。

第08計 暗渡陳倉 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

第09計 隔岸觀火 陽乖序亂,陰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勢自斃。順以動豫,豫順以動。

第10計 笑裡藏刀 信而安之,陰以圖之。備而後動,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

第11計 李代桃僵 勢必有損,損陰以益陽。

第12計 順手牽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陰,少陽。

○第三套〖攻戰計〗

第13計 打草驚蛇 疑以叩實,察而後動。復者,陰之媒也。

第14計 借屍還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計 調虎離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誘之,往蹇來返。

第16計 欲擒姑縱 逼則反兵,走則減勢。緊隨勿迫,累其氣力,消其鬥志,散而後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第17計 拋磚引玉 類以誘之,擊蒙也。

第18計 擒賊擒王 摧其堅,奪其魁,以解其體。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第四套〖混戰計〗

第19計 釜底抽薪 不敵其力,而消其勢,兌下乾上之象。

第20計 混水摸魚 乘其陰亂,利其弱而無主。隨,以嚮晦入宴息。

第21計 金蟬脫殼 存其形,完其勢;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

第22計 關門捉賊 小敵困之。剝,不利有攸往。

第23計 遠交近攻 形禁勢格,利從近取,害以遠隔。上火下澤。

第24計 假道伐虢 兩大之間,敵脅以從,我假以勢。困,有言不信。

○第五套〖並戰計〗

第25計 偷樑換柱 頻更其陣,抽其勁旅,待其自敗,而後乘之。曳其輪也。

第26計 指桑罵槐 大凌小者,警以誘之。剛中而應,行險而順。

第27計 假痴不癲 寧偽作不知不為,不偽作假知妄為。靜不露機,雲雷屯也。

第28計 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援應,陷之死地。遇毒,位不當也。

第29計 樹上開花 借局佈勢,力小勢大。鴻漸於陸,其羽可以為儀也。

第30計 反客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機,漸之進也。

○第六套〖敗戰計〗

第31計 美人計 兵強者,攻其將;將智者,伐其情。將弱兵頹,其勢自萎。利用禦寇,順相保也。

第32計 空城計 虛者虛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復奇。

第33計 反間計 疑中之疑。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第34計 苦肉計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間以得行。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第35計 連環計 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第36計 走為上 全師避敵。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瞞天過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讓天知道就過了大海。形容極大的欺騙和謊言,什麼樣的欺騙手段都使得出來。

圍魏救趙:本指圍攻魏國的都城以解救趙國。現借指用包超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借刀殺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別人的手去害人。

以逸待勞:指作戰時不首先出擊,養精蓄銳,以對付矗遠道來的疲......

三國中的計謀都有哪些?

一.隨機應變——曹操應急佯獻刀

二.金蟬脫殼——孫堅換幘脫險境

三.乘火打劫——袁紹詐取冀州城

四.連環計——王允巧使連環計

五.欲擒故縱——劉備三讓徐州城

六.嫁禍於人——曹操借頭息眾怨

七.韜光養晦——劉備借雷巧掩飾

八.兵不厭詐——張飛詐醉擒劉岱

九.借刀殺人——曹操借刀殺禰衡

十.釜底抽薪——曹操烏巢燒糧草

十一.隔岸觀火——曹操袖手除二袁

十二.無中生有——程昱用計誑徐庶

十三.上樓抽梯——劉琦上樓抽梯問計

十四.虛虛實實——張飛沉著退敵兵

十五.激將法——諸葛亮計激周瑜

十六.反間計——周瑜假書賺蔣幹

十七.草船借箭——諸葛亮草船借箭

十八.苦肉計——周瑜導演苦肉計

十九.美人計——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

二十.利而誘之——丁斐牛馬救曹操

二一.圍魏救趙——孔明一紙救江東

二二.混水摸魚——龐德設計下長安

二三.十面埋伏——孔明設伏擒張任

二四.出其不意——甘寧百騎劫魏營

二五.以逸待勞——黃忠疲敵定軍山

二六.疑兵之計——孔明設疑勝曹操

二七.攻心為上——呂蒙攻心勝關羽

二八.將計就計——曹操盛葬關羽頭

二九.火戰計——陸遜火燒蜀連營

三十.各個擊破——孔明安居平五路

三一.先發制人——司馬懿出兵破孟達

三二.空城計——孔明智設空城計

三三.誘敵深入——木門道張郃中計

三四.忍辱負重——司馬懿忍辱取勝

三五.緩兵之計——司馬懿緩戰破遼東

三六.假痴不癲——司馬懿詐病賺曹爽

三七.背水一戰——姜維背水破王經

三八.走為上——姜維求計避禍

三九.暗渡陳倉——鄧艾奇兵度陰

四十.一箭雙鵰——司馬昭一石三鳥

四一.以柔克剛——羊祜懷柔服陸抗

、勤王圖霸計,即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計屬於典型的政治計謀。提出此計的有荀彧、沮授,成功的是荀彧。漢獻帝即位後,接連遭受董卓、李榷、郭汜亂政。在政局不穩、戰事不斷的年代,漢獻帝過著顛沛流離、東躲西藏的苦難生活。儘管漢獻帝如此狼狽,可皇帝畢竟是一面頗有號召力的旗幟。對於這點,荀彧看得很清楚,聽說漢獻帝移駕洛陽,馬上向曹操進言。舉晉文公納周襄王、漢高祖為義帝發喪的例子,說明勤王的重要性。還提醒曹操,若不早圖,別人將先我為之。曹操何等人物,豈肯錯過這樣的好事,立即興師勤王。可以說曹操之所以能夠掃平群雄、稱霸中原,與此計的成功有密切的關係。

2、扼喉待變計,此計屬於軍事計謀。官渡之戰,曹袁兵戈相向。很快曹軍糧草用盡,曹操意欲退兵。荀彧聞之,獻此計。先挑明官渡之戰的重要性,勝則消滅袁紹、一統北方,乃天下之機。又舉楚漢相爭的例子,說明兵少糧盡並不可怕,只要畫地而守、扼喉待變,一定能以少勝多取得這場關鍵戰役的勝利。試想如果曹操官渡失敗,不僅很難統一北方,而且曹操統一大業將受到嚴重的打擊。所以此計對於官渡之戰的勝利,以及最後統一北方,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3、仗義招才計,此計屬於政治計謀。劉備被呂布打敗後,只好投奔曹操。對於劉備去留,曹操內部意見不一。荀彧、程昱認為劉備乃英雄,不殺終為後患。而郭嘉卻認為殺一人而阻天下志士之望,誰肯共謀天下呢。曹操也覺得殺劉備不利於招攬人才,故不殺,並表劉備領豫州牧。觀曹操此舉乃真英雄也!是故英雄對決,不應施以小人招數,而應正大光明地分出高下。相反,縱然殺掉劉備,勢必會招來更多的敵人,況且劉備當時並沒有顯露出英雄本色。因此留著劉備未嘗不是好事,後來無數智謀之士投奔曹操,足以證明郭嘉有相當遠見。

4、借刀殺人計,此計屬於軍事計謀。曹操平定北方四州,袁尚兄弟被迫逃亡遼東。表面上看若袁氏與公孫康聯合會對曹操構成很大威脅,所以曹操大部分手下主張趁勝一舉殲滅袁氏與公孫康。他們沒想到還有一個對......

司馬懿的計謀有哪些

首先是能忍,能屈能伸,韜光養晦,在曹操在世時,,他適量展示自己的才能,卻絕不顯露自己的絕世才華。魏文帝曹丕在位,他屢次獻奇策善謀。魏明帝時,他果斷出兵,,兵貴神速擒殺孟達。齊王曹芳在位,他裝病騙曹爽,而後果斷政變奪權,誅殺曹爽。最大的計謀恐怕就是養賊自重:屢次帶兵與諸葛亮周旋,卻從不全力對付諸葛亮,目的就在於為自己留下一個對手,一個威懾魏國朝廷,滿朝大臣的勢力,這樣才可以在被魏國皇室貶黜疏遠後,再次被起用,不至於落得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場。事實證明司馬懿賭對了。他贏得了整個鬥爭,成了晉國的奠基者。

相關問題答案
計謀有哪些?
設計師有哪些種類?
常用的統計圖有哪些?
會計都有哪些職稱?
審計都有哪些證書?
條形統計圖有哪些?
產品設計都有哪些?
審計學有哪些課程?
你未來工作計劃有哪些?
本科會計學有哪些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