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誦讀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07

什麼是經典誦讀?

經典誦讀基本上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經"的誦讀,一類是"典"的誦讀

。對於"經"的界定,它的層級就比"典"的層次要高一些。歷史上根據文化系統,特別是人文系統的發展來說,"經"是世界各民族在獲得精神營養和後天智識這兩個層面上,能夠同時起到教育作用的一個範本或者文章。你看中國的經典、世界級的經典,大部分都有一個重要的特色,就是能夠包羅我們三維空間的知識,也能夠給我們提供精神層面的營養,或者說它能夠穿越太極圖中央陰陽兩極的絃線,能夠同步提升我們的智和慧,使智和慧這兩個系統同步提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腦負責記憶,負責思維判斷,而心靈負責感受,負責捕捉直覺。要想提高人類這兩個層面的知識、文化和素質,就要注重"經"的誦讀。對於"典"的作用,它注重反映歷史前人在大智慧情況下產生的一些文字記錄,基本上都是一些知識層面的,而不是文化層面的。或者說文化層面的內涵比較少一些,不具備同時穿越陰陽,包羅黑白兩個層面上的一些知識或者營養,不具備雙重作用,只是單方面的作用,也就是說"典"當中所含太極白裡面的內容比較多。而且"典"的概念,在近代社會民眾的解釋定位,通常已經改變了古代對"典"的定義,現代人們一般的定義都是將"典"與古代所定義"書"的概念同等解析和理解。社會上一般所說的經典,在典這一系統中,現在這個典字,已經成了書的代名詞。我們也要注意這種學術上和通俗中的不同。

對我們來說,人們往往注重後天智識的比較多,而注重直覺和靈感提升的就比較少,所以在我國曆史時期,凡是注重了"經"的誦讀,把"經"的誦讀作為國家重要精神課題的歷史時期,國家強盛,政治清明。比如漢代的"文景之治",這個時期是用"黃老"的經典來指導官員們進行誦讀,並且根據這個經典來選拔治國的人才,他就帶來了文景之治的輝煌。漢代時候,由於漢武帝的專權作用和董仲舒的禁言,以及田蚡(當時的宰相,漢武帝的舅舅),他們出面聯手把《黃帝四經》清除了,而且把《老子》五千言原來比較接近原著的《德道經》顛倒為《道德經》,並且把經文內容也做了一些修改,修改成了後來《道德經》的通行本這樣一個格局。但在唐朝,在這樣的背景下仍然採用《老子》五千言,進行了全民的教育,還是帶來了唐代的輝煌,這個輝煌到目前為止在世界各國的影響還是非常深遠的。

從這個好的歷史現象中我們可以看到,凡是真正注重了"經"的誦讀教育的,培養出來的人才既能夠提升全民的人文質量,同時也給社會的昌盛中興帶來極大的幫助。但是宋明以後八股文出現了,只讀"書"而不讀"經",只讀了《四書》而沒有提倡經典,並且在"經"裡面將最著名的《易經》也清除出去了,這個時候中國的教育就基本上進入了一個僵化時期。所以歷史發展到了"五四運動"時期,就必然出現了一個反對誦讀"書"的這樣一個歷史現象。當時由於西方文化的大量湧入,人們突然從八股文的禁錮中甦醒過來,也發生了一些"連孩子帶水一起潑出去"的現象。

在我們現代人理解誦讀"書"和經典這個方面,誦讀"書"和誦讀"經"基本上在社......

什麼是經典朗誦

所謂經典朗誦就是:朗誦藝術家,通過語氣、語調、語速、重音的變化和情緒的調動,或剛勁、激揚、氣貫長虹、排山倒海,或溫馨、柔美、曲折委婉、浸潤心田,以情感再恭文學作品的思想內涵,用聲音重塑文學作品的人物形象,把聽眾帶入作品創設的藝術境界,使聽眾心靈得到藝術魅力的感染和高尚情操的淨化。 目前我國的朗誦藝術家主要有這些:方明、林如、張家聲、瞿弦和、周正、虹雲、曹燦、牟雲、陶浩、張筠英、濮存昕、朱軍、黑風、董卿等等。

為什麼要誦讀經典

“經典”是一個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結晶,所載為至理常道,透射著人文的光芒,其價值歷久而彌新,任何一個文化系統皆有其永恆不朽的經典作為源頭。一個人在他兒童心靈最純淨、記憶力最好的時候接觸最具智慧和價值的經典,可以奠定他一生高遠的智慧和優秀的人格的基礎;成為他一生去不斷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羅曼??羅蘭曾說過:“一個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為了探索它內在的生命——它的各種行動的源泉——我們必須通過它的文學、哲學和藝術而深入它的靈魂,因為這裡反映了它人民的種種思想、熱情和理想。”所以,一個處在當今信息滔滔、知識爆炸時代的中國人,如果他從來沒有讀過《老子》、《論語》、《詩經》、唐詩、宋詞、漢文章……如果他對於“天下為公”的理念、“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風骨、“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精神、“無為而無不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德原則……這一切都一無所知,那麼,他如何懂得什麼是“中華民族”?如何對生於斯長於斯的皇天后土擔有一份責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待誰去實現!而今,目睹社會之怪現狀,誰沒有切膚之痛?社會正義的日漸消亡,君子之風的日漸遠去,短視近利,詐虞日盛;眾生人等心量不廣,涵養不深,人生態度無所依歸,理想不敢堅持;青少年犯罪年齡的降低,校園暴力事件的頻傳,不以墮落為恥的品行,顯示了人心的極度空虛,人生方向感的徹底失落!一位學者痛切地指出:“這其實就是整個社會只顧發展經濟,而未能相對地提升國民文化教養所必至的後果。喪失自我文化的民族,託鉢乞憐的結果,縱有再大的天才本事,終究不能參與於世界文明的創建,而永為其它民族所輕蔑。”往我們近了說,都說知識分子代表一個社會的良知,情形又是如何?舉凡社會的光怪陸離,那裡沒有“良知者”的影子?但看那學術吧,由於近百年來的文化斷層,因為沒有雄厚的經典文化底子,沒有大師原著原典的底子,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大多數是二三流著作,從二手三手材料裡道聽途說,殘羹剩炙,浮於表面,淺嘗輒止,永遠也不長進,“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得不到諾貝爾獎,更不用說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完美人才和原創性大師了。而那些熠熠生輝的大師卻一個個離我們遠去了,誰來續寫我們人民的種種思想、熱情和理想?巴金百歲華誕,你慶我賀,但其本人是喜是悲?那次我在電視上看“紅學”大師周汝昌先生做演講,一派大家風範,耋耄老人啊,後學者誰能望其背,繼其學?曰無,蓋文化底蘊與恬然之性及之者寡,無以繼之。“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我先扣問自己,年屆不惑,學無所成。何也?我們這些生於六十年代的人,長在文化禁錮的冰川期,在最需要中國文化經典潤澤的兒童少年時期,幾乎是無書可讀。我好在從“批林批孔”和“評水滸”的反面教材裡知道了還有孔子以及儒法鬥爭的那些時代的很多有趣故事,興趣盎然地匆匆讀了《水滸傳》,從父親祕不示人的幾本線裝書裡瞥了幾眼《千家詩》、《古文觀止》、《西遊記》、《說唐》和《今古奇觀》。而這些學習是極零散和不繫統的,並沒有痛飲到我們民族的源頭之水——國學經典。科學文化的春天來了後,可是考高中、考大學的過程又使那點興趣蕩然了,上了大學,聽夠了那些教師們一念講義到下課鈴聲響的聲音,從此厭學,便率性而為,畢業了,聽之任之地在一個企業的邊緣教育地帶蹉跎了十幾年的青春時光。蒙組織調動,我當有幸成為一名真正意義的小學教師的時候,為儘快進入角色,聽了很多課,看了很多刻錄在光盤上的課,讀了大量的教材教案和論文,但有一個感覺,就是中國的教育為了應試的需要更使學生厭煩學習,敬......

誦讀經典是什麼意思

經常被人用來作為朗誦的文章。

經典誦讀第39首是什麼

No

經典誦讀的內容簡介

《經典誦讀》為創新素質教育而編寫。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為詩文精選,選錄了許多經典文章和詩詞歌賦;下編為誦讀技巧,詳細地介紹了誦讀的基本知識、誦讀示例。本書的選文和知識講解突出了可讀性、針對性、教育性、實踐性,填補了目前職業院校誦讀課沒有教材的空白。《經典誦讀》可作為職業院校素質教育誦讀教材,也可作為職業院校文學賞析教材,還可以作為社會各行業人員誦讀的自學讀本。

我最喜歡的什麼要與《經典誦讀》相關的

經典誦讀有何益處

那麼,何謂經典?經典就是

上流傳下來的最有智慧最打動人心最引人向善書。所以說,“誦讀經典”就是“誦讀最有價值的書”。“經”,本義是“織布的縱線”,是織成一匹布的先導,引申為“天經地義的常理常道”。“經書”,便是涵蘊常理常道,教導人如何認識自然生命自己,如何為人處世的書。這些書自古流傳,每個民族都有其歷史上共同推崇的“經書”,如中國的四書五經、印度的《吠陀》和佛典、西方的《聖經》等,大體都是人類精神的導師。它是人類智慧的記錄,是人類文明的基石,是人類精神的家園。

我們為什麼要“誦讀經典”,理由很簡單, 因為“誦讀經典”好處多。

有人對此作了一個總結: 經典誦讀針對青少年兒童記憶力良好的天然優勢,見效迅速而明顯,對於青少年兒童大腦潛能開發大有裨益;除記憶力大幅度提高外,還表現在聽、說、讀、寫等語言能力迅速發展,文化素質顯著加強,其他各科學習相應進步,尤其是青少年兒童的品格改善,氣質優化,綜合素質提高。如此簡單的方法,如此簡短的時間,如此輕鬆愉快的誦讀,如此良好的成效,常常讓人不可思議。好處多多,現例舉主要幾點如下:

1. 識字量大增,語言表達能力增強,語文水平提高。誦讀一部經典,不僅認識數千漢字,還能讓小朋友奠定良好的語文基礎,而語文基礎好,是一切知識學習的基石。

2、 記憶力加強,注意力集中。在兒童記憶力最佳的年齡0-13歲,帶領他們誦讀經典,符合兒童智力發育的規律。順其自然,會使教育和學習變得異常輕鬆。

3. 培養讀書興趣,變化身心氣質,使人心地向善,性格溫和,舉止文雅,使其

和藝術修養得以提高;可以啟悟生命智能,開拓人生境界。

4. 父母子女一起誦讀經典,更能增進溫馨、快樂、祥和的家庭氣氛。 是最佳的

之一。

5. 增加歷史常識、天文地理、文學藝術等多方面知識。熟讀經典,會使閱讀力、理解力、思考力、想象力大大加強,再讀起普通書來毫不費力,進而帶動眾多學科和技能(如數學、歷史、藝術等)的有效學習,促進人才全面發展。

既然誦讀經典有這麼多好處,我們該如何誦讀經典呢?經典誦讀最佳的年齡是0-13歲,所以推廣經典誦讀主要對象是青少年兒童。兒童經典讀在推廣的過程中會遇到一系列的問題,下面是一些常見問題的回答。

兒童經典誦讀

問:什麼是兒童經典誦讀?兒童經典誦讀的核心是什麼?

答:兒童經典誦讀,簡潔的說,就是在兒童0-13歲之間,在他記憶力發展的黃金階段,去朗讀、去背誦、去熏習古今中外的經典名篇,從而達到開啟兒童智慧、激發兒童潛能、提升兒童人格和語言學習的目的。 兒童經典誦讀有三個核心:一、教材必須是經典;二、教育

的對象是兒童,一定要抓住0-13歲之間這個兒童記憶力發展的黃金階段;三、教育的方法是不要求理解,只要求熟讀背誦。

問:今天的社會畢竟是個非常現實的社會,一切都以經濟效益、科學技術作為衡量標準,讓孩子誦讀中西文化經典對現代生活有什麼意義?

答:(1)古今中外的經典是人類知識的結晶,是人類智慧的源泉,蘊藏著人類幾千年來燦爛的文明與智慧的寶藏。兒童處在記憶力發展的黃金階段,如果能抓住機遇背誦一些永恆的經典名篇, 將會對他一生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誦讀經典無疑是一種適合兒童智力結構發展特點的最簡潔高效的教育方式。

(2)長期的教育實踐和科學研究表明,開展兒童經典誦讀是激發潛能、學習語言、增強人文底蘊、開啟智慧的重要途徑,同時又能培養孩子的高尚的情操和人文關懷,由此可以使孩子變得胸懷博大、知書達理、善良聰慧、樂觀堅定。

問:開展兒童經典誦讀活動......

經典誦讀的題目用什麼好

跟誦讀紀念活動主題有關,一般都是歌頌什麼精神的為主題吧

經典誦讀上應該出什麼叫同學讀

三字經

什麼是誦讀經典?

讀經典熟練,

至於能記誦。

相關問題答案
經典誦讀是什麼?
默默誦讀是什麼意思?
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標準的經典闡述是什麼?? 5分?
什麼是經典誦讀? ?
經典誦讀什麼意思?
經典笑話為什麼小雞要過馬路?是什麼意思? ?
聖經裡的軛是什麼意思?
經濟模型是什麼?
五個經濟建設是什麼?
聖經中交託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