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06-05

造成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尤其是一些私立園所為了自己的生源,不得不以滿足家長需求來達到盈利目的。某幼兒園的一塊小黑板上,作業:背誦古詩《春曉》;家長出題20以內的加減混合運算;拼音聽寫聲母……儘管教育主管部門三令五申取消學前班、杜絕幼兒園教育小學化,但是一些私立幼兒園仍然我行我素,幼兒園的孩子過早背起了沉甸甸的書包。普遍來說,幼兒的就是幼兒,有其幼兒的智力思維等發展規律,目前很多幼兒園以及家長把幼兒園傳授小學的語文算數知識和技能,作為評價這個幼兒園好壞的標準。不教這些,反而是不合格幼兒園,不學東西等。這對於普遍的幼兒而言是拔苗助長。給幼兒幼小的心靈中就潛意識地產生了學習累的意識,很容易造成孩子厭學的心理。我認幼兒園就是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2、幼兒園上課形式小學化。

由於幼兒教師的幼教理念落後,不瞭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覺得孩子年齡小,不懂事,需要教師教師管教的傳統觀念,習慣向幼兒發出指令式、約束式或控制式等強制性的要求。並習慣讓孩子被動的接受。所以可堂上扔是孩子小手背後做好,教師按自己的計劃灌輸知識。如果有孩子沒有聽或者做小動作,就會被訓斥。孩子完全沒有了自由,沒有了主動權。另外,在一些學前教育資源相對短缺的地方,雖然教師的專業合格,但由於班級規模過大,如有些班級達到50—70人甚至更多,也必然導致“小學化”現象。

幼兒教育“小學化”原因:

1、家長要沒有正確的教育觀。“別人的孩子提前學了小學知識,我們的孩子不早學上學就會跟上。”“決不能讓孩子輸到起跑線上。”有的家長表示了這種擔心。是啊,孩子入小學要參加考試,而且小學老師把一年級上學期的內容幾乎一帶而過,所以不讓孩子在幼兒園接受小學知識就落後了。

2、教師的專業思想及專業能力有待提高。當務之急是要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學前教育機構的物質條件,提高教師素質。幼兒園應該成為孩子們的樂園,“玩”應該是他們在幼兒園的主要活動。在玩中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自理能力、與人交流的能力、具備堅韌的品質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是幼教要完成的任務。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愛上學習,以後才不會懼怕上學。

如何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

如何防止幼兒園小學化傾向;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的主要表現。

⑴ 在行為規範方面: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遵規守紀,少動少玩。不少幼兒園將小學對學生的行為規範要求搬到幼兒園來,嚴加管束。比如對老師要絕對服從,要馴順聽話,不許頂嘴,不許辯解,不得沒禮貌;上課要專心聽講,不許開小差,不許說話,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問題要舉手;課間不許追逐打鬧,不許跳躍奔跑,不許高聲喊叫,要安靜地休息或做遊戲,做好上下一節課的準備。

⑵ 在學習知識方面: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以學為主,刻苦學習。不少幼兒園違背素質教育原則,隨意增設英語、拼音、識字、珠心算等課程,不注重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不是組織幼兒從遊戲中學習,而是要求幼兒像小學生那樣聽課,像小學生那樣學知識,像小學生那樣做作業,辦園方向和辦園目標嚴重脫離幼兒實際。講課則一味向幼兒灌輸知識,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圖案色彩,缺少生動的遊戲,乾巴巴的說教索然無味;課講完後則要求幼兒做作業,一個字母或一個字抄寫十遍甚至一頁,還有100以內的加減、英語、珠腦心算等等,作業一大堆,幼兒園裡做不完,回到家裡還要做等等。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

(1)扼殺幼兒天性,嚴重損害幼兒身心健康。幼兒正處於身體早期發育成長期,身心極為脆弱。幼兒的天性就是好動好玩,他們對什麼事物都懷有一種新奇感,他們在遊戲玩耍中得到樂趣和知識。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做法從根本上忽視了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剝奪了幼兒的童真童趣和遊戲玩耍的權利,扭曲甚至扼殺了幼兒的天性,嚴重影響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心理的正常發展,嚴重影響了幼兒的健康成長。

(2)扼殺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對小學教育形成負面影響。幼兒教育小學化讓孩子過早地承受學業負擔,也給學校的教學計劃帶來了麻煩,擾亂了小學正常的教學秩序。由於剛進小學的一年級新生有一部分學過拼音、寫字,有的甚至還會加減乘除,導致班上學生學習進度參差不齊,嚴重影響了教學計劃。而讓小學教師更為苦惱的是,因為幼兒園教師與小學教師在教育理念、教學方法上的種種不同,造成教學不到位,使一些孩子養成了不良的學習習慣,如寫字姿勢不正確、筆順不對、發音不規範等等,入小學後需花大力氣進行矯正。在幼兒園接受“小學化”教育的孩子剛進入小學一年級,由於這階段的課程他們已經學習過一遍,所以暫時相對會比接受正規幼兒園教育的孩子學習上感覺輕鬆一點,但孩子對重複的東西不感興趣,學習不用功,上課不專心,有的甚至由此養成上課走神的不良習慣。接受正式幼兒園教育的孩子在學習興趣,動手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等方面明顯優於提前接受“小學化”教育的孩子,而且容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由此可以看出,在幼兒園不實施小學化教育,孩子進入小學後更有利於學習,有利於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健康成長。 3、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產生的原因

主要是幼兒園辦園宗旨不端正,幼兒園辦園條件差,幼兒教師業務素質偏低,因此有的幼兒園為了招攬生源,就一味迎合家長望子成龍(鳳)和迅速成才的心理,不顧幼兒的年齡實際、身心實際、接受能力實際而開設一些不該開設的課程,向幼兒提出過高的學習要求,以滿足家長的虛榮,並以此作為“辦園成績”向社會炫耀,以提高本幼兒園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三、端正思想,制止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

1、加強對幼兒教育宗旨的宣傳,提高全社會對幼兒教育的認識。

各幼兒園要利用家長開放日、家長會、宣傳欄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讓全社會充分認識幼兒教育的宗旨、意義、形式和目的,糾正“小孩上幼兒園主要就是學習知識”的錯誤認識,調整對幼兒園的評價標準,幼兒教育......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性,造成的原因以及採取什麼措施來預防這種現象

一、何謂“小學化”

當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已經是一個十分嚴重十分普遍的問題,在全國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蔓延著,並仍有愈演愈烈之勢。所謂“小學化”傾向是指一些幼兒園為了適應部分家長的錯誤需要,提前對幼兒進行小學教育的不良傾向。在這種錯誤傾向的作用下,有些幼兒園為了提高經濟效益,紛紛辦起了學前班,甚至有幼兒園在學前班使用小學教材,以滿足家長“讓孩子早識字”的錯誤要求。在這種錯誤作法下,幼兒歡樂的天性被剝奪了。以至於有些專家不得不發出呼籲“把童年還給孩子!”因此,必須克服“小學化傾向”,讓幼兒在自由的空間裡獲得最佳的發展。

二、緣何“小學化”

1、應試教育影響

由於高考指揮棒的影響,重智育輕德、體、美、勞教育的思想依然很嚴重,導致從小學期就開始過於注重教學質量。一些小學甚至舉行小學一年級入學考試,題目之難,難到考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的書寫辨認和二十以內的加減法。

2、家長錯誤心理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家長缺乏幼兒教育的科學發展觀;不能以幼兒為本,不能在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對幼兒進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培養,更沒有重視教育方法上的統籌兼顧,也沒有以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為目標。家長存在誤區是有深刻原因的。一是家長不瞭解幼兒教育規律,二是家長急功近利心理嚴重,三是家長和幼兒園溝通交流不夠。“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孩子出生那一天,很多家長們就進行賽跑,學什麼都想超前。

有教育專家的調查顯示:很多家長以為早期教育就是讓孩子儘早學習讀、寫、算。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與讀寫算之類的學習相提並論,認為學習的成績就是教育的效果。於是,孩子們在一歲內開始認字,三歲內開始學外語,不到6歲的孩子85%以上參加各種培訓班,5歲不到就千方百計送去讀一年級。家長的這種心態和行為,致使有些幼兒園以讀、寫、算為幼兒主要活動內容,拿教珠算、漢字、拼音等小學化的東西來吸引孩子入園。有些為了迎合家長的意願或者進入小學考試,必須開設幼兒寫字、算題等。一些民辦幼兒園老師說,他們的幼兒園都讓孩子做到100以內的加減法,會寫很多字,並且說,這些都是家長要求的。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家長只是想讓孩子寫幾個字、多做幾道題。

3、辦園理念問題:一些幼兒園迫於招生壓力,迎合家長心願,同時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辦園理念嚴重落後,園內體育器材、玩具設施十分缺乏,班額過大,師資不足,場地不足,不便於開展遊戲活動。

4、師資問題:一些農村轉崗幼師,觀念落後,沿襲舊的學前班教法,因循守舊,同時由於班額大,工作任務重,沒有精力也不願意去很少去開動腦筋為孩子們製作新玩具設計新遊戲,很少在寓教於樂上下功夫。一些新上崗的幼師,雖想改革創新卻經驗不夠,能力不足。

三、“小學化” 傾向的弊端

首先,“小學化傾向”對幼兒身體發展有害。幼兒正處於長身體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幼兒如果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並引起心理上的變化,如表情呆板等。過早、過多的規範性學習還能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不良症狀產生。

其次,“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心理髮展有害。過早地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髮展水平,幼兒期的心理髮展還不完善,還不具備系統學習的能力,如果此時強迫幼兒象小學生那樣學習和做許多功課,他們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學習過於吃力,幼兒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畏懼情緒,從而會扼殺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再次,“小學化傾向”對幼兒全面發展不利。在幼兒階段進行的小學式教育,其實進行的只是單項智育,由於這種做法只重視單......

幼兒園教育為什麼會出現"小學化"現象

因為幼兒園和小學對接的,很多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在上小學表現的特別成績好,家長也開心。

小學的老師也喜歡,幼兒園的老師把小學的教了,自己再來教就沒有那麼在壓力,照本宣科的教的時候,孩子都會了。幼兒園教育出現"小學化"現象,就是家長和老師期待的。。

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及危害

近年來,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正日趨嚴重,這種違背幼兒教育規律的做法正深深的傷害著我們可愛的孩子,實在令人擔憂!所謂學前教育“小學化”,其主要表現是不注重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不是組織幼兒在遊戲中學習,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教育活動過於強調向幼兒“灌輸”知識,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圖案色彩,缺少生動的教具演示,有的甚至從小班就要求孩子會寫字,學習拼音,做算術,給孩子留作業,幼兒園做不完,回家還要做,這種“小學化”的教育方式,偏離了正確的辦園方向,對幼兒健康成長帶來了很大危害。

1. 孩子還未上學,就已厭學

處在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其大腦以及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的發育還不完善,決定了他們還不能像小學生那樣坐下來正規的學習。作為孩子的教育者——家長和老師,非要像對待小學生一樣要求他們,這正如還沒有長出牙齒的嬰兒,非要他吃堅硬的食物一樣,這種違背規律的做法對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齡有多小一律要求他們寫字、算數,如果寫不好(這是必然的,因為他們還沒有到能寫好的年齡),家長呵斥、打罵,老師批評,孩子在這種小學化的教育過程中,得不到快樂,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極的情緒體驗,自然會認為學習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於是,對學習產生恐懼和厭惡的心理,結果使孩子還未正式開始學習的過程,就已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殺了幼兒的天性,剝奪了幼兒的快樂

幼兒天性是愛遊戲的,專家指出:幼兒在成人意義上的“玩”,其實都是在學習。遊戲是幼兒學習的最基本的形式,這是由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的。因此,幼兒園作為專門的幼兒教育機構更應該順應幼兒的天性,一切活動都應該在遊戲中進行。否則,就是違背了幼兒教育規律。而小學化了的幼兒教育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只是單調的讓孩子寫字、算數,剝奪幼兒遊戲的機會,泯滅了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剝奪了幼兒的快樂,實質上,小學化的幼兒教育方式是使幼兒訂去了學習、創造、和探索的機會,天才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3.不利於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危害了幼兒的身體健康

學前階段的幼兒正處於長身體的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決定了他們還不是“坐下來學習”意義上的學生,如果強制幼兒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經系統的傷害,使孩子變得表情呆板;過早過多的進行規範性學習,不利於孩子肌肉、骨骼的發育,會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上的不良症狀的產生,給幼兒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

4.不利於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學前教育“小學化”過早的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髮展水平,按照小學生的標準要求幼兒學習、完成作業的做法違背了幼兒的認知水平、認知能力和認知規律。讓幼兒寫、算,進行強制性的學習,他們“玩”的時間被剝奪了,沒有一點自由,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無法發揮,孩子變得像“小大人”,呆頭呆腦。幼兒過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課業負擔,在成人的責備甚至打罵聲中強制學習,活潑好動的個性受到壓抑、摧殘,心靈受到創傷,則難以形成開朗、積極、樂觀、自強、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嚴重的危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兒智力的全面發展,錯過了幼兒教育的“關鍵期”

學前教育“小學化”強調向幼兒“灌輸”知識,忽視幼兒在遊戲中主動的、探索性的學習,忽視了語言能力、數理邏輯能力、初步的音樂欣賞能力、身體各部的運動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自然觀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開發。而正規的幼兒教育,教師每設計一個遊戲活動往往使幼兒得到多種能力的訓練,孩子在這種以遊戲為主的教育活動中變......

論述題幼兒因為什麼不能小學化

幼兒教育對於人的行為習慣和個性養成非常重要,它主要應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形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興趣。然而很多幼兒園按照小學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實施教育,幼兒教育呈現小學化傾向。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對幼兒有弊無利,長期從事幼教工作的專家認為,幼兒教育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則必須堅持從幼兒生理、心理特點出發,因材施教,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將小學教育提前到幼兒階段,違背教育規律,是在拔苗助長,不利於孩子今後健康發展。

心理學教師認為,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做法從根本上忽視了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幼兒的身體機能和神經系統都很脆弱,強制性延長幼兒學習知識、技能的時限,會增加兒童神經系統的負擔,長此以往,必然會傷害兒童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嚴重危害幼兒身心健康發展,還可能誘發幼兒的厭學傾向,“重複型教育”還容易使兒童養成不良學習態度、習慣,危害極大。

有些幼兒園不是真正把培育全面發展的、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作為辦園宗旨,而是一味“向錢看”。為了多收幼兒、多賺錢,這些幼兒園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情況,開設一些不該開設的課程,向幼兒提出過高的學習要求,以求幼兒拿出學習成績來,滿足家長的虛榮,並以此作為“辦園成績”向社會炫耀,提高幼兒園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教師業務素質偏低也是原因之一。不懂得幼兒身心特點,不懂得教育規律,錯誤地認為只要將知識傳授給幼兒就是正確的、成功的,他們的做法不但不能真正幫助幼兒學習知識,反而為幼兒健康成長設置了障礙。

瞭解幼兒,尊重幼兒,以幼兒生理、心理髮展的特點為依據,遵循教育規律,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健康成長的道理,糾正家庭錯誤的幼兒教育觀念。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得到最適合的教育,能夠健康成長。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對幼兒成長帶來哪些影響

近年來,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正日趨嚴重,這種違背幼兒教育規律的做法正深深的傷害著我們可愛的孩子,實在令人擔憂!所謂學前教育“小學化”,其主要表現是不注重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不是組織幼兒在遊戲中學習,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教育活動過於強調向幼兒“灌輸”知識,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圖案色彩,缺少生動的教具演示,有的甚至從小班就要求孩子會寫字,學習拼音,做算術,給孩子留作業,幼兒園做不完,回家還要做,這種“小學化”的教育方式,偏離了正確的辦園方向,對幼兒健康成長帶來了很大危害。

1.

孩子還未上學,就已厭學

處在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其大腦以及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的發育還不完善,決定了他們還不能像小學生那樣坐下來正規的學習。作為孩子的教育者──家長和老師,非要像對待小學生一樣要求他們

,這正如還沒有長出牙齒的嬰兒,非要他吃堅硬的食物一樣,這種違背規律的做法對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齡有多小一律要求他們寫字、算數,如果寫不好(這是必然的,因為他們還沒有到能寫好的年齡),家長呵斥、打罵,老師批評,孩子在這種小學化的教育過程中,得不到快樂,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極的情緒體驗,自然會認為學習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於是,對學習產生恐懼和厭惡的心理,結果使孩子還未正式開始學習的過程,就已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殺了幼兒的天性,剝奪了幼兒的快樂

幼兒天性是愛遊戲的,專家指出:幼兒在成人意義上的“玩”,其實都是在學習。遊戲是幼兒學習的最基本的形式,這是由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的。因此,幼兒園作為專門的幼兒教育機構更應該順應幼兒的天性,一切活動都應該在遊戲中進行。否則,就是違背了幼兒教育規律。而小學化了的幼兒教育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只是單調的讓孩子寫字、算數,剝奪幼兒遊戲的機會,泯滅了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剝奪了幼兒的快樂,實質上,小學化的幼兒教育方式是使幼兒失去了學習、創造、和探索的機會,天才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3.不利於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危害了幼兒的身體健康

學前階段的幼兒正處於長身體的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決定了他們還不是“坐下來學習”意義上的學生,如果強制幼兒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經系統的傷害,使孩子變得表情呆板;過早過多的進行規範性學習,不利於孩子肌肉、骨骼的發育,會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上的不良症狀的產生,

給幼兒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

4.不利於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學前教育“小學化”過早的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髮展水平,按照小學生的標準要求幼兒學習、完成作業的做法違背了幼兒的認知水平、認知能力和認知規律。讓幼兒寫、算,進行強制性的學習,他們“玩”的時間被剝奪了,沒有一點自由,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無法發揮,孩子變得像“小大人”,呆頭呆腦。幼兒過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課業負擔,在成人的責備甚至打罵聲中強制學習,活潑好動的個性受到壓抑、摧殘,心靈受到創傷,則難以形成開朗、積極、樂觀、自強、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嚴重的危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兒智力的全面發展,錯過了幼兒教育的“關鍵期”

學前教育“小學化”強調向幼兒“灌輸”知識,忽視幼兒在遊戲中主動的、探索性的學習,忽視了語言能力、數理邏輯能力、初步的音樂欣賞能力、身體各部的運動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自然觀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開發。而正規的幼兒教育,教師每設計一個遊戲活動往往使幼兒得到多種能力的訓練,孩子在這種以遊戲為主的教育活動中變得越來越健康、活潑、聰明,比那......

相關問題答案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原因?
幼兒園教育筆記怎麼寫?
幼兒園教育是什麼?
幼兒園教育目標是什麼?
幼兒園教育方法有哪些?
幼兒園教育觀是什麼?
幼兒園教育理念是什麼?
幼兒園教育資源有哪些?
幼兒園教育的五大領域有哪五個 ?
幼兒園申請貧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