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育意義的幼兒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06-17

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

1、小和尚磨豆子

從前,山中有座廟,廟裡沒有石磨,因此,廟裡每天都要派和尚挑豆子到山下農莊去磨。

一天,有個小和尚被派去磨豆子。在離開前,廚房的大和尚交給他滿滿的一擔豆子,並嚴厲警告:“你千萬要小心,廟裡最近收入很不理想,路上絕對不可以把豆漿灑出來。”

小和尚答應後就下山去磨豆子。在

小和尚磨豆子

從前,山中有座廟,廟裡沒有石磨,因此,廟裡每天都要派和尚挑豆子到山下農莊去磨。

一天,有個小和尚被派去磨豆子。在離開前,廚房的大和尚交給他滿滿的一擔豆子,並嚴厲警告:“你千萬要小心,廟裡最近收入很不理想,路上絕對不可以把豆漿灑出來。”

小和尚答應後就下山去磨豆子。在回廟的山路上,他一想到大和尚凶惡的表情及嚴厲的告誡,愈想愈覺得緊張。小和尚小心翼翼地挑著裝滿豆漿的大桶,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生怕有什麼閃失。

不幸的是,就在快到廚房的轉彎處時,前面走來一位冒冒失失的施主,撞得前面那隻桶的豆漿倒掉了一大半。小和尚非常害怕,緊張得直冒冷汗。

大和尚看到小和尚挑回的豆漿時,當然非常生氣,指著小和尚大罵:“你這個笨蛋!我不是說要小心嗎?浪費了這麼多豆漿,去喝西北風啊!”

一位老和尚聽聞,安撫好大和尚的情緒,並私下對小和尚說:“明天你再下山去,觀察一下沿途的人和事,回來給我寫個報告,順便挑擔豆子下去磨吧。”

小和尚推卸,說自己只是磨豆子都做不成,哪可能既要擔豆漿,又要看風景,回來後還要作報告。

在老和尚的一再堅持下,第二天,他只好勉強上路了。在回來的路上,小和尚發現其實山路旁的風景真的很美,遠方看得到雄偉的山峰,又有農夫在梯田上耕種。走不久,又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路邊的空地上玩得很開心,而且還有兩位老先生在下棋。這樣一邊走一邊看風景,不知不覺就回到廟裡了。當小和尚把豆漿交給大和尚時,發現兩隻桶都裝得滿滿的,一點都沒有溢出。

其實,與其天天在乎自己的功名和利益,不如每天在上學、工作或生活的努力中,享受每一個過程的快樂,並從中學習成長。

一位真正懂得從生活經驗中找到人生樂趣的人,才不會覺得自己的日子充滿壓力及憂慮。

2、過眼雲煙

有一個小沙彌名叫心通,他忽然厭倦起暮鼓晨鐘的禪修來,認為時光過得太慢,他急切地盼望自己早日成為一代法師。有一天他對道悟禪師說:“我什麼時候能像師傅一樣道行深遠、德高望重就好了,那才是令人羨慕的人生境界啊!”

道悟禪師聽後,未發表任何意見和看法,只是用手指指天邊的一朵白雲,對心通說:“你看那朵雲多麼漂亮!”心通也附和說:“真的漂亮!”然後,道悟禪師又指指一盆正在怒放的花說:“你看那盆花,開得多鮮豔啊!”心通也附和著說:“真鮮豔啊!”

過了幾個時辰之後,心通把剛才的事情都忘了時,道悟禪師又忽然問他:“剛才那朵漂亮的白雲呢?”

“早已飄逝得無影無蹤。”心通看看天邊,順口說道。

又過了不知多少天,當心通把白雲、鮮花的事情早已忘到腦後時,道悟禪師又忽然對他說:“你去把我那天指給你的那盆鮮花捧過來,我看開得怎麼樣了。”

心通趕緊去找那盆花,可是,那盆花的花期已過,只有發黃的枝葉了。道悟禪師就說:“都是過眼雲煙啊!”

直到這時,心通才豁然頓悟。

時光如白馬過隙,轉瞬即逝。人生苦短,光陰金貴。珍惜當下的每一分鐘,心靈之花自然鮮明、生命之花自然蔥蘢>>>>>>>-《小故事大道理》...

兒童故事短有教育意義

狐狸和葡萄

飢餓的狐狸看見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來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會兒,無可奈何地走了,他邊走邊自己安慰自己說:“這葡萄沒有熟,肯定是酸的。”

這就是說,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藉口說時機未成熟。

--------------------------------------------------------------------------------

狼與鷺鷥

狼誤吞下了一塊骨頭,十分難受,四處奔走,尋訪醫生。他遇見了鷺鷥,談定酬金請他取出骨頭,鷺鷥把自己的頭伸進狼的喉嚨裡,叼出了骨頭,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說:“喂,朋友,你能從狼嘴裡平安無事地收回頭來,難道還不滿足,怎麼還要講報酬?”

這故事說明,對壞人行善的報酬,就是認識壞人不講信用的本質。

--------------------------------------------------------------------------------

小男孩與蠍子

有個小孩在城牆前捉蚱蜢,一會兒就捉了許多。忽然看見一隻蠍子,他以為也是蚱蜢,便著兩手去捕捉他。蠍子舉起他的毒刺,說道:“來吧,如果你真敢這樣做,就連你捉的蚱蜢也會統統失掉。”

這故事告誡人們,要分辨清好人和壞人,區別對待他們。

--------------------------------------------------------------------------------

掉在井裡的狐狸和公山羊

一隻狐狸失足掉到了井裡,不論他如何掙扎仍沒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裡。公山羊覺得口渴極了,來到這井邊,看見狐狸在井下,便問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覺得機會來了,心中暗喜,馬上鎮靜下來,極力讚美井水好喝,說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並勸山羊趕快下來,與他痛飲。一心只想喝水信以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當他咕咚咕咚痛飲完後,就不得不與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辦法。狐狸早有準備,他狡猾地說:“我倒有一個方法。你用前腳扒在井牆上,再把角豎直了,我從你後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來,我們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議,狐狸踩著他的後腳,跳到他背上,然後再從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後,準備獨自逃離。公山羊指責狐狸不信守諾言。狐狸回過頭對公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鬍鬚那樣完美,你就不至於在沒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這故事說明,聰明的人應當事先考慮清楚事情的結果,然後才去做。

--------------------------------------------------------------------------------

寡婦與母雞

有個寡婦養著一隻母雞,母雞每天下一個蛋。她以為多給雞喂些大麥,就會每天下兩個蛋。於是,她就每天這樣喂,結果母雞長得越來越肥,每天連一個蛋也不下了。

這故事說明,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結果連現有的都失掉了。

--------------------------------------------------------------------------------

徒勞的寒鴉

宙斯想要為鳥類立一個王,指定一個日期,要求眾鳥全都按時出席,以便選他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眾鳥都跑到河裡去梳洗打扮。寒鴉知道自己沒一處漂亮,便來到河邊,撿起眾鳥脫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鳥都一齊來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見花花綠綠的寒鴉,在眾鳥之中顯得......

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講

1.錯誤也有價值

一個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把“還有後來人”誤讀成”了“還有後人來”。大家聽了都鬨笑起來,教室裡的嚴肅氣氛頓時化為烏有。怎麼辦呢?但見這位教師神態自若,她從容不迫地問:“同學們,你們在笑什麼?這位同學唸的意思並沒有錯呀!”經她這麼一說,教師裡靜了下來。她接著說:“還有後來人的意思是還有接班人;還有後人來的意思還有人接班。”這時,教室裡鴉雀無聲。教師又親切地說:“當然,意思不變,並不等於說這位同學讀對了。他所以唸錯,是由於沒有看清楚的緣故。如果仔細看,認真讀,就不會出這種不應該的錯誤了。我們請他在為大家朗讀一遍,好嗎?”學生們聽了,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這時,那位站著的學生情緒更加激昂的讀了起來。

2.生命的價值

有一個生長在孤兒院中的小男孩,常常悲觀地問院長:“象我這樣的沒人要的孩子,活著究竟有什麼意思呢?”

院長總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長交給男孩一塊石頭,說:“明天早上,你拿著這塊石頭到市場上去賣,但不是真賣,記住,無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

第二天,男孩拿著石頭蹲在市場的角落,意外地發現有不少人好奇地對他的石頭感興趣,而且價錢愈出愈高。回到院內,男孩興奮地向院長報告,院長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黃金市場上去賣。在黃金市場上,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價錢來買這塊石頭。

最後,院長叫孩子把石頭拿到寶石市場上去展示,結果,石頭的身價又漲了10倍,更由於男孩怎麼都不賣,竟被傳揚為“稀世珍寶”。

男孩興沖沖的捧著石頭回到孤兒院,把這一切告訴給院長,並問為什麼會這樣。

院長沒有笑,望著孩子慢饅說道:

“生命的價值就象這塊石頭一樣,在不同的環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意義。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由於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他的價值,竟被傳為稀世珍寶。你不就象這塊石頭一樣?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

生命的價值首先取決於自己的態度。

3.人生第一課

這是美國一家普通的幼兒園。

剛剛入園的兒童被老師帶進幼兒園的圖書館,很隨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們的人生第一課。

一位幼兒園圖書館的老師微笑著走上來,她的背後是整架整架的圖書。

“孩子們,我來給你們講個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們答道。

於是,老師從書架上抽下一本書,講了一個很淺顯的童話。

“孩子們,”老師講完故事後說,“這個故事就寫在這本書中,這本書是一個作家寫的。你們長大了,也一樣能寫這樣的書。”

老師停頓了一下,接著問:“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來。“我有一個爸爸,還有一個媽媽,還有……”幼稚的聲音在廳中迴盪。

然而,老師卻用一張非常好的紙,很認真、很工整地把這個語無倫次地故事記錄下來。

“下面,”老師說,“哪位小朋友來給這個故事配張插圖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來,畫一個“爸爸”,畫一個“媽媽”,再畫一個“我”。當然畫得很不像樣子,但老師同樣認真地把它接過來,附在那一頁故事的後面,然後取出一張精美的封皮紙,把它們裝訂在一起。封面上,寫上作者的姓名、插圖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師把這本“書”高高地舉起來:“孩子,瞧,這是你寫的第一本書。孩子們,寫書並不難。你們還小,所以只能寫這種小書;但是,等你們長大了,就能寫大書,就能成為偉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課結束,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受到了某種灌輸。如何看待這種灌輸呢?

評價:這樣的灌輸使孩子們從小就“站著”,不會光“趴著”去看待那些大人物。這種自信心與健全的人格會為人的一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4.......

具有教育意義的兒童故事有哪些``?

提供一篇

蚊子的下場 作者佚名

夏日的早晨,空氣清新,花草芬芳。蜜蜂在田野裡邊勞動便歌唱:“不怕累,不怕苦,我的生活多幸福。”

蚊子飛過來說:“蜜蜂,你一天到晚不停地幹活,幹活又苦又累,哪來的幸福?”

蜜蜂說:“幹活是我的工作,釀蜜就是我的快樂。不辛勤勞動,哪來的幸福?”

“勞動?哈哈。。。”蚊子大笑起來:“我從來不勞動,每天也非常快樂。我想睡就睡,想玩就玩,餓了就猛吸人的血,吃喝玩樂多自在,幸福生活誰能比。”

蜜蜂搖搖頭,說:

“利用卑鄙的手段獲得的幸福是可恥的,短暫的,而艱苦勞動得來的幸福才是真正的,永久的。你靠吸人血身後,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怎麼還有臉說呢?”

“什麼?”蚊子大怒:“你敢教訓我?我就要玩兒,就要吸人血,你管得著嗎?”說著,氣沖沖地朝人飛去。它飛到人身上,張開嘴,正要叮,只聽“啪”的一聲被人一巴掌打死了。

有沒有簡短一點的幼兒故事具有教育意義的

熊寶寶沒事就喜歡用手去揉眼睛,多好玩啊。可是最近,熊寶寶的眼睛特別難受。今天,爸爸要帶他去河馬醫生的診所看眼睛。

早上,他們很早就起床了,翻過一座高高的大山,繞過一條彎彎的小河,終於到了河馬醫生家。河馬醫生說:“來,孩子,讓我看看,喲,是沙眼啊,幸虧來的及時,不然視力就會下降啦!”熊寶寶嚇壞啦,要是視力下降了,那以後還怎麼看好看的動畫片哪,“噢,彆著急,親愛的孩子,我來給你開點藥,吃了就會好了。”開好了藥,河馬醫生又說:“你是不是平常總用髒手揉眼睛啊,記住,以後不能揉眼睛了,還要記住,要勤洗手,講衛生。”熊寶寶點了點頭。

吃了藥,熊寶寶感覺好多啦,他和爸爸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小朋友們,你們一定要愛護自己的眼睛,不要用手去揉,否則就會像熊寶寶那樣難受啦! 蘋果樹

在一棵大蘋果樹上長了很多很多的蘋果寶寶,它們都是綠綠的、小小的。慢慢地長啊長啊,蘋果寶寶長大了,變得紅通通很漂亮。

只有一個蘋果寶寶,它還是綠綠的。蘋果寶寶很著急,它問樹媽媽:“媽媽,為什麼別人都是紅的,我卻是綠的呢?”

媽媽說:“彆著急,你還沒長大呢,等你長大了,也會變成紅的。”

蘋果寶寶使勁地長啊長啊,慢慢地,它長得很大很大了,可顏色還是綠的。

它又問樹媽媽:“媽媽,我已經這麼大了,為什麼還是綠的呢?”

樹媽媽也很奇怪:“是啊,我看看哦。啊喲,好象搞錯了,你應該是旁邊那棵樹媽媽的寶寶哎,你看,她身上的寶寶都是綠蘋果鬧!”

綠蘋果寶寶著急了:“這可怎麼辦呀?”

樹媽媽說:“沒關係,我送你去你真媽媽那裡吧。”

綠蘋果寶寶就到了旁邊那棵樹媽媽的身上,可是他不認得身邊那些綠蘋果哥哥、姐姐,也沒有人跟他玩,綠蘋果寶寶很不開心,它哭了。

還好,這時候有個小寶寶過來,看見綠蘋果寶寶在哭,就問:“你為什麼哭呀?”

“嗚~~~因為我不是紅蘋果,可我很想很想當紅蘋果。”

“這樣啊,這個很簡單的,我幫你塗成紅顏色就可以了。”

寶寶把綠蘋果塗成了紅蘋果,它又回到了樹媽媽的身上,看看跟旁邊的蘋果寶寶一樣了,它好開心啊。 頭上跟著一朵雲 有一個可愛的小仙女,她的頭上總是跟著一朵小白雲。她很想跟小動物們一起玩。

小豬說:“歡迎,歡迎,我們大家一起來做遊戲。”

正在做著遊戲的時候,小兔子不小心踩了小仙女的腳。

“哎呀,對不起,對不起。”小兔子說。

小仙女的腳一點也不痛,可她還是哭了起來:“嗚,嗚嗚……”

哭著,哭著,小仙女頭上的小白雲,變成了小烏雲。

哭著,哭著,小仙女頭上的烏雲開始下雨了。

遊戲再也做不成了,大家只好取來雨傘,勸小仙女別哭了。

勸了好久,小仙女終於不再哭了。她又和大家開始玩遊戲。

玩著玩著,小仙女高興了,大聲笑起來:“哈哈哈,哈哈哈。”

笑著,笑著,小仙女頭上的小烏雲又變成了小白雲。

以後,小仙女來了,小動物們就會看看她的頭上是什麼雲,要是烏雲的話,得趕快回家拿雨傘去。

不過,小仙女頭上的小白雲越來越白了,因為,和小動物們一起玩,她已成變成一個愛笑的小仙女了。

頭上跟著一朵雲,如果不會下雨的話,真是好啊。

有教育意義又簡短的兒童故事,誰能給講一個啊?

大黑和大黃

從前有兩隻貓,一個叫大黑一個叫大黃。他們倆都是捉老鼠的能手,可是誰也瞧不起誰,見面就吵嘴,一點也不友好。

一天,附近來了一隻大老鼠,個頭大,勁也大,能拉動一塊大火腿。好多貓都被他咬過,誰也不敢惹。

大黑和大黃聽說了,都譁捉住這隻大老鼠,好顯示自己的本領。

大黑說:“一隻老鼠也敢逞凶,看我的!”

到了晚上,大黑來到廚房,仔細聞了聞,一下子就聞出了大老鼠的味道。

他走過去一看,大老鼠正在吃香腸呢!

“就是你呀!看我來捉你!”大黑瞪圓了眼睛,撲了上去。

大老鼠不慌不忙放下香腸,和大黑打了起來。

大老鼠可真厲害,大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不但沒有捉到老鼠,還被咬傷了。大黑哼哼著,一瘸一拐的往回走。

“喂,大黑,你怎麼成這樣了,真給咱們丟臉。”大黃嬉皮笑臉的說。“還是看我的吧!”大黃驕傲的走了。

不一會兒,大黃也哼哼唧唧的回來了。“哈哈,怎麼了大黃兄弟,抓住了?快分我點肉吃!”大黑說。大黃一聲不響的趴下了。

大黑和大黃都沒臉出門,只好趴在家裡養傷。“咱倆一起去抓大老鼠吧!”“咱們一起對付他!”大黑和大黃決定團結起來。

這天晚上,大黑和大黃埋伏在廚房裡,專等大老鼠出現。過了一會兒,大老鼠果然大搖大擺的來了。“喵嗚!”他倆大叫一聲衝了出去。

“原來是我的倆個手下敗將啊!”大老鼠不屑一顧的說:“怎麼上次還不過癮,還想捱打?”

“還不一定是誰想捱打呢!”大黑和大黃一齊衝上去。經過一場混戰,兩隻貓終於制服了大老鼠。

“還是聯合起來力量大!”大黃興奮的說。“以後咱們做好朋友吧,再也別吵架了!”“我們永遠是好朋友!”

求有教育意義的兒童小故事 越多越好···

兒童還是應該早點接觸經典,故事最好也是以歷史故事為重點吧

幼兒故事對幼兒教育有哪些重要意義

一、故事能穩定兒童的情緒

在現實生活中,情緒對兒童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動機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情緒直接指導和影響著兒童的行為。愉快的情緒往往能導致兒童的積極行為,如:遵守紀律、努力學習等;而不愉快的情緒則會直接導致各種消極的行為,如:攻擊行為、拒絕服從教師的合理要求等。3—4歲是兒童生命成長中第一個轉折時期,孩子要離開家庭、父母,走進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幼兒園。這時,孩子的情緒會非常的不穩定,表現為對親人尤其是帶養者的依戀;對幼兒園、老師的排斥、膽怯和不習慣。很多孩子在幼兒園一天到晚不是哭就是一言不發、悶悶不樂;可一到家,馬上象換了一個人似的,說這說那、興高采烈、沒完沒了。時間長了,會使孩子形成雙面的性格,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教師在新生入園時,讓幼兒自由地圍老師而坐,用親切的語氣,選擇有針對性的故事講給孩子聽,那麼,情況就明顯不同了。開始,不會所有的孩子都在聽,但隨著故事情節的深入,人物遭遇的不同,孩子會不自覺地被吸引,並注意傾聽。他們擔心“醜小鴨”的命運,佩服“阿凡提”的智慧;喜歡“白雪公主”的美麗,痛恨“壞皇后”的惡毒……慢慢地,一天過去了,孩子們感受到了童話的美麗,幼兒園的美好。故事,縮短了心與心的距離,讓陌生的孩子和我走得更近。

不少心理學家已認識到,情緒不僅僅是心理活動的副現象,而且是人的認識和行為的喚起者和組織者,也就是說,情緒是個體心理活動的推動力量,即動機。故事,及時穩定了初入園幼兒的情緒,對其今後的學習、生活將是非常有益的。

二、故事能促進兒童語言、智力的發展

兒童故事中的語言,都是經過作家提煉、淨化後的文學語言,對兒童有著藝術感染力量。使兒童能規範地、系統地學習語言,豐富詞彙,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幼兒園是孩子接受正規教育的第一個場所。剛入園的孩子,往往聽不懂普通話,習慣說方言,語言的連貫性和口語表達能力都較差,並且不善於用語言交流。班上有個孩子叫魚卜凡,他進園時連一句完整的話也不會說,可我發現,他很喜歡聽故事。有時,新故事才講到一半,他就情不自禁地站起來,希望儘快知道結果。為此,我有意識地多給他們講一些情節多反覆、對話多重複的故事。讓幼兒先練習複述故事中重複的對話和情節,再逐步學著複述完整故事,從而發展他們的講述能力。一個學期過去了,孩子們已能複述多個故事。魚卜凡也會複述故事《小烏龜找家》、《蘿蔔回來了》、《小羊和狼》等。

幼兒故事“咕咚來了”有什麼教育意義

不要道聽途說,不要想當然,不要人云亦云,要眼見為實,要有科學實證精神。

童話故事的教育意義

按通常的理解,童話是講給小孩子們聽的,都是些胡編亂造的東西。其實不然。胡編亂造的東西是不會為兒童所喜愛的。童話之所以為兒童所喜愛,是因為它合規律合目的地暗合了兒童與生俱來的集體無意識。童話所提出的問題都是世世代代所有的人終有一天必須面對的人生問題:恐懼、死亡、不義、絕望、從童年進入成年、尋找伴侶、追尋生活的意義……童話具有豐富的意義和情感色彩,它們遠比識字課本和有關“現實”的那些教材更為全面,更為豐富,也更為深刻。弗洛伊德認為,成人將其擔憂、內疚和願望的實現在夢中以象徵的方式安全地表現出來。童話猶如夢一樣,它幫助兒童渲洩不安、恐懼、仇恨等情感。童話中也往往具有邪惡的力量,它們是兒童內心“邪惡”衝動的投射,最終會被兒童“學好”的慾望所壓倒。心理學家布魯諾。貝特萊姆說:“那些摒棄傳統民間童話的人認為,如果在給孩子講的故事裡有怪物,這些怪物必須很友善;這些人忽視了孩子們最熟悉最擔心的怪物,他們自己身內的怪物。這個怪物有時迫害他們。閉口不談孩子身內的怪物,將它藏在無意識中,孩於就無法圍繞著它編織他從童話故事意象中知道的幻想。沒有這些幻想,孩子就無法更好懂得他身內的怪物,不知道用什麼辦法控制它。結果,孩子對自己的焦慮毫無辦法,遠不如他聽到過給這些焦慮以具體形狀並顯示如何戰勝怪物方式的童話。如果我們害怕被吃掉的恐懼以巫婆的形式出現,我們可以通過將她放在火上燒死的方式擺脫恐懼。”現代父母不願承認他們的孩子有諸如殺人或其它野蠻的慾望。這些父母認為,讓孩子接觸關於善和理性的故事,他們的孩子就可以成為善良與有理性的人。這種認識是大錯特錯的。貝特萊姆警告說,不讓兒童接觸有野蠻和殘酷行為的童話故事,他們就無法宣洩他自己的可怕衝動。而聽到童話裡也有這些壞事,孩子便會發現他不是唯一想幹這些壞事的人,從而產生一種解脫感。童話中的怪物和犯忌行為從負的方面使兒童感受到人性中的美德,儘管他同時也感受到自己幻想中的邪惡願望。故事結局對妖魔鬼怪的懲罰,可以幫助兒童減輕內疚和懊悔心理,使他覺得他自身的邪惡衝動已被清除了。童話故事不只是可以渲洩負面的情感,而且還可以讓兒童在無意識層面上深刻地習得人類智慧、社會習俗和種種美德。許多人格心理學家都曾分析過童話所具有的富含象徵意義的主題。他們指出,雖然兒童不能有意識地理解這些象徵的意義,但這些象徵對鑄造孩子對未來的信心和希望,鑄造他們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決心具有重要的作用。因為童話所包含的民間智慧已深深植根於兒童的無意識之中,即使兒童後來長大成人,這些無意識中的內容依然會存在於心靈深處。弗洛姆認為,童話以兒童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釋社會習俗,儘管兒童必須到長大以後才能完全理解這些習俗。童話以象徵和隱喻的方式把人類生活中某些寶貴的價值以及可能出現的欺騙、踐踏、侵犯行為告訴給兒童,並教給兒童對付類似的邪惡行為的辦法。兒童在聽或讀童話時,會在無意識層面上獲得這些教益,這些教益將深深地埋在兒童的心靈深處。當遭遇到類似的情景時,這些教益將會在無意識層面上自動地促使兒童如何反應,因而它們將會使兒童(甚至他長大成人以後)大受其益。這些無意識層面的教益還可能是在意識層面上產生自覺的價值判斷和道德認識的重要前提。童話對兒童來說具有重要的發展價值,對教師和父母來說具有重要的教育學意義。童話與兒童的精神世界是非常契合的,我們應當為兒童多提供一些接觸童話的機會。事實上,兒童是非常喜愛童話的,我們成人可能都講厭了,但是兒童卻經常讓我們重講一些他們已經熟悉的童話,如果你講錯了一個細節或讀錯了一個字,那些小小孩就會忙著幫你矯正。他們就是以如此的熱情重複體驗著這些故事......

相關問題答案
有教育意義的幼兒故事?
有教育意義的日本故事?
有教育意義的諺語故事?
有教育意義的英文故事?
有教育意義的中國故事?
有教育意義的笑話故事?
有教育意義的兒童歌曲?
有教育意義的文章?
有教育意義的優秀電影?
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