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黃怎麼種?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韭黃是如何種出來的?

韭黃就是將正常生長的韭菜在它出土之前就用東西蓋住它,不讓它見到太陽光,長紶收割為止。

韭菜是比較耗肥的菜,尤其氮,磷肥要充足。溫度在14度以上就能正常生長,土壤是一般的菜地就行。

韭黃簡單種植方法

一、選擇優良品種

用作韭黃栽培的韭菜品種很多,按葉片的大小分有大葉、小葉2種;按熟性的早、晚分有早熟品種、中熟品種及晚熟品種。我們近年來引進過多個品種。經過試驗比較認為四川成都的"犀浦韭"為好,該品種具有生長快、產量高、耐寒、耐肥、抗病等優點,較一般的韭菜分櫱能力強,葉片寬、厚、多,苗高,假莖粗硬不易倒伏,跑馬根少,不易浮蔸上長,而且病害較少,產量高,但目前生產上較理想的軟化栽培品種。

二、土壤選擇

韭黃的栽培對土壤要求較高,宜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疏鬆透氣、保水保肥、能灌能排的沙質壤土。

三、整地作畦

韭菜是一年種多年收的蔬菜,以後不再翻耕,因此種前一定要深翻土層,以利根系發育。土層深耕達25-30cm為好,深耕后土壤暴晒3-5天,將大塊的土打碎,精細整地作畦。作畦要考慮有利於灌溉和排水,地塊小的可做成寬10m左右,南北向龜背形畦,地塊大的不用作畦,可在田中央加開"十"字溝,四周開圍溝以利排水。

四、選擇適宜栽培方式

韭菜在每年的春、秋兩季均可播種和栽植,以春季為好,時間是3月中旬-4月中旬。秋季在9月下旬-10月上旬。

1、直播。每667m2用種量2kg,播種前在畦面上按73cm的行距開好東西向、底面平整、深17-20cm、底寬17cm左右的播種溝。挖鬆溝底,整碎整平土壤並撒1層薄薄細沙填沒土壤空隙,然後播種。為使播種均勻,種子入土深度一致,出苗整齊,還須特製一種播種壓板(木板長1m,寬8-10cm,一頭翹起並繫上繩子),將木板置於播種溝內,一人在前緩慢拖動,另一人在後輕輕壓住木板,使溝內出現一條平直的印痕,拖壓後將種子均勻地播於印痕內。播種後即蓋薄薄一層細沙土,厚度不超過0.5cm,接著施充分腐熟的人糞尿,濃度為1份人糞尿對2-3份清水,每667m2用對好的人糞尿約1000kg。

2、分株移栽。將從老蔸分離出的苗準備好,每667m2約需4000-5000株,開好東西向、深20-25cm的行溝,溝距30-35cm。每667m2施入腐熟的農家肥2000-3000kg或施入有機複合肥1000-1500kg、過磷酸鈣50kg,將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勻後將分離出的苗種放入溝內培土,株距20cm左右,淋足定根水即可。

五、田間管理

1、勤施薄施肥水及時清理田間雜草。當韭苗長至7-10cm時,應追施1次2成濃度的人糞尿或沼氣水(即2份腐熟的人糞尿對8份清水),約15-20天后再追施1次,以後每隔1個星期追施1次,濃度與上次相同。待韭苗長至30-50cm時追施3成濃度的人糞尿(即3份人糞尿對7份清水),同時糞水中加入0.5%的尿素。如遇久旱,須放水溝灌,待畦面吸足水後隨即追施5成濃度的人糞尿加0.5%的尿素。如果苗勢弱,植株葉片薄,莖的粗度、硬度不夠可適當追施有機複合肥,每667m2用量20-25kg。田園裡的雜草要及時清理,做到早除勤除,保持畦面無雜草。

2、培土割青。培土是使假莖軟化的主要措施之一,一般分2-3次進行。每次培土前施有機複合肥20-25kg/667m2,肥料要施在韭苗行的兩側,當播種(即分株移栽)或割頭次韭黃以後4-5個月,假莖長到15-20cm,苗高約50cm時,進行第1次培土,培至離荷口2cm處。約過7天后再進行第2次培土,此次培至與荷口齊。若第1、2次培土未培好再進行第3次培土,略超過荷口1cm。荷口即距根部2cm處。培土時先用細竹竿把韭葉挑起固定好,然後培土,注意不要傷根、莖、葉,等到韭葉長好後齊荷口2cm以上割除韭葉,即所謂割青。割青後隨即追施1次5成濃度......

韭黃到底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韭菜先收割,綠油油的。

鄲菜割了剩下的部分放到黑暗的地方去生長,再長出來的部分由於沒有葉綠素就成了淡黃色。

韭黃怎樣栽培

韭黃高產高效栽培技

1 選用優良品種

品種是種植成敗、效益高低的關鍵,通過引種對比試驗示範,近年篩選出了犀浦韭品種。該品種栽培歷史悠久,性狀穩定,韭香濃烈,品質鮮、香、脆、嫩,產量高,抗寒抗熱力強,四季均可生長,適合遮光軟化。

2 選地整地

韭黃對土壤要求較高,宜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疏鬆透氣、保水保肥能力強、排灌條件便利的砂質壤土種植。儘量不接重茬地或蔥蒜茬地。韭菜種植後多年不翻耕,且年年“跳根”,生產韭黃又需培土,因此要求在播種前深耕。土層翻耕深度一般為25~30 cm,甚至40 cm 以上,深耕後曝晒土壤3~5 d,打碎土塊,精細整地後開溝做畦。地塊平坦的在四周開圍溝,地塊高低不平的不用做排水溝。

3 選擇適宜栽培方式

若育苗移栽,大田按7.5 kg/hm2 備種,播種時間為3 月末至4 月初,大田用苗床750 m2/hm2。播前用低於40 ℃的溫水浸種10 h 後,用2%多菌靈乾溼性粉劑拌種待用。先將準備好的苗床澆透底水,然後播種,噴5%辛硫磷800 倍液,再覆過篩細土1 cm 厚,蓋好地膜,兩側用土壓實。待80%韭菜苗露頭時,在晴好天氣的傍晚,揭掉地膜。5 片葉後,5~7 d 澆1 次水,分2 次施尿素150 kg/hm2,移栽前5~7 d 停止澆水。當韭苗長至15~20 cm 時,即可移栽。若分株繁殖,直接從老蔸分離出苗進行種植,以秋冬季移栽為好,時間是當年10月至翌年1 月。栽前施入腐熟的農家肥7.5~15.0 t/hm2 或有機複合肥2 250~3 750 kg/hm2,與土壤充分混勻。種植規格行距75~80 cm,開種植溝深25~30 cm,雙行“品”字型種植,株距5 cm,每穴以定苗1~2 株為宜,淋足定根水即可。

4 水肥管理

韭苗成活後,結合補水,可適當勤施薄施10%左右人畜糞尿2 次;第1 次培土前施1 次重肥,可施不含氯的有機複合肥600 kg/hm2,以後每次培土前施有機複合肥300 kg/hm2,施在韭苗行的兩側。為提高韭黃產量,可噴施濃度1 000 倍的普綠通作葉面肥,全生育期共噴施3 次,即割韭青前7 d、割韭青後噴茬、割韭黃後15 d 各噴施1 次[3]。提倡節水灌溉方式,目前廣西地區主要推廣噴灌和水肥一體化滴灌。噴灌安裝成本6 000~9 000 元/hm2,使用年限6~8年,按年收割韭黃2 次計算,較常規灌溉(淋灌)增產4 500~6 000 kg/hm2。噴灌方式優點是對水質要求不高,投入成本較低,能達到增產增收的效果;缺點是灌溉不均勻,易造成土壤板結。水肥一體化滴灌安裝成本3.75 萬元/hm2,使用年限6~8 年,按年收割韭黃2 次計算,較常規灌溉(淋灌)增產9.6~12.0 t/hm2;較噴灌增產5 100~6 000 kg/hm2。該灌溉方式優點是節水、省肥、省農藥、省工;缺點是對水質要求較高,一次投入成本較大。

5 培土割青

培土是使假莖軟化的主要措施之一。韭黃第1 次收割前,每年培土2 次,即韭菜種植6 個月後開始,時間在韭菜種植後翌年的5—11 月;韭黃第1 次收割後,每收割完1 次即培土1 次,每年培土2 次。培土時先用細竹竿把韭葉挑起固定好,然後培土,注意不要傷根、莖、葉,等到韭葉長好後齊荷口2 cm 以上割除韭葉,即所謂割青。

6 蓋棚

割青後即蓋棚。韭菜種植1 年後可以開始割青蓋棚收韭黃。韭黃棚......

韭黃怎麼種植,資料哪裡有?

定植後連澆兩次水,此後土壤應保持見幹見溼,進入雨季應及時排澇,當日最高氣溫下降到12℃以下時,減少澆水,保持土壤表面不幹即可,土壤封凍前應澆足防凍水。苗高35cm以下,667平方米施10%~20%腐熟糞肥500kg;苗高35cm以上,每667平方米施30%腐熟糞肥800kg,同時加施尿素5~10kg或複合肥5kg,天氣乾旱應加大稀釋倍數。 5 軟化階段管理 ①製作遮光棚 先備好長稻草和2~3m的小竹竿,將稻草的尾端交織在一起,縛扎於竹竿上,再用4根與小竹竿長度相同的竹竿或竹片,分兩邊將稻草的另一端夾起來,形成合頁。草棚厚度以不透光、不漏雨、能透風為準。遮光棚也可用其他物品製作。 ②韭菜處理 當韭菜長到50cm高時,將尖端葉片割下10cm左右,整理韭菜樁,清除殘留的枯黃葉片。 ③放置遮光棚 遮光棚不能透光,也不能漏雨,但又要從底部有一定的通風量。放置時要使底部有一定的空隙,兩棚接口處要重疊10cm左右,將整行的棚兩端用稻草或其他物品堵住。 ④軟化時間 韭菜全部黃化即可,一般夏季12~15天,春秋兩季15~20天,冬季35~40天。 6 採收及整理 收割時分段進行,把遮光棚挪開,用割刀從葉鞘基部割下。撕掉鬆散脫落的外層葉鞘,摘除萎蔫的葉尖,整理捆把即可。 7 採後管理 每次收割後,待2~3天韭菜傷口癒合後,新葉快出時進行澆水追肥,667平方米施腐熟糞肥400kg、15%複合肥30kg。青韭生長良好後,進行下一輪韭黃生產。 8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堅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蟲害以韭蛆、潛葉蠅、薊馬為主;病害以灰黴病、疫病、霜黴病等為主。發生最重的韭蛆和灰黴病的藥劑防治方法如下。 ①灰黴病 每667平方米用6.5%多菌?黴威粉塵劑1kg,7天噴1次。也可用40%二甲嘧啶胺懸浮劑1200倍液,或65%硫菌?黴威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7天1次,連續2次。 ②韭蛆 成蟲盛發期,順溝撒施40%的敵百蟲粉劑,每667平方米撒施1~1.5kg或上午9∶00~11∶00噴灑2.5%溴氰菊酯、功夫乳油2000倍液。也可在澆足水促使害蟲上行後噴75%滅蠅胺,每667平方米用藥6~10g對水50~60kg。早春和晚秋,每667平方米可用40.8%樂斯本乳油600ml對水50~60kg,或 1.1%苦蔘鹼粉劑2~4kg稀釋成100倍液,進行藥劑灌根防治。①苗床準備 苗床應選擇能排能灌的地塊,宜選用砂質土壤,土壤pH值在7.5以下。667平方米施優質農家肥4000kg、尿素7kg、過磷酸鈣60kg、硫酸鉀12kg作基肥,翻耕耙細,廂面作成1.1m寬,廂溝深20cm,澆足底水備用。 ②種子處理及播種 用40℃溫水浸種12h,除去秕籽和雜質,洗淨種子上的粘液後,用溼布包好,在16~20℃的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1~2次,60%種子露白尖即可播種。春季和秋季均可播種,667平方米用種量1.0~1.5kg。春播時也可用幹籽直播。將催芽種子或幹種子混2~3倍沙子均勻地撒在廂面上,覆蓋1.6~2cm厚的過篩細土。播種後立即覆蓋地膜或稻草,70%幼苗頂土時撤除廂面覆蓋物。 ③播後水肥管理 出苗前需2~3天澆一次水,保持土表溼潤。從齊苗到苗高16cm,7天左右澆一小水,結合澆水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6.6kg。高溼雨季注意排水防澇。秋季播種的,天氣轉涼後,應停止澆水,封凍前澆一次防凍水。 ④除草 出齊苗後及時拔草2~3次,或採用精喹禾靈、蓋草能等除草劑防除單......

韭黃是怎樣種出來的?

韭黃其實就是韭菜,因為它還沒有發芽的時候用塑料薄膜蓋住有沒有沒有光的作用所以才是黃色的。

大棚種植韭黃成本多少

地租每畝一年是1350元,加上別的成本,每畝地的總成本為7000-8000元。一畝地每年可出3批韭黃,共收穫韭黃1500多公斤,收穫韭菜3000多公斤,去年韭黃的價格是5元/公斤,今年漲到了6元。這樣,一年光賣韭黃一畝地就可收入近萬元,韭菜的價格是1.2/公斤,一畝地賣韭菜每年可收入3600元,這樣一畝地一年可收入1.3萬元,除去成本8000元,每畝地可以純賺5000多元。

怎樣種植韭黃,求實用技術,,

找了下別人的資料。有一個應該還好,請請採納!

種植韭黃,即可增加蔬菜花色品種,改善人民生活條件,滿足市場的需求,又可增加收入。因此種植韭黃要掌握以下技術要點。

一、選地作畦

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通氣性好。保水保肥、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播種前要深翻24—26cm,每667m2施複合肥4O—50kg作基肥,整平後視地塊大小,做成寬8—10cm,南北向的凸凹畦,

使溝、腰溝、圍溝相連,排灌通暢,做凸埂時要充分打緊,以免播種後壓死秧苗。

二、精心播種

春秋兩季均可播種,春播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秋播—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為了省工,提高當年產量和便於施肥培土,宜採用直播、條播的方式,用種量一般每667m2 1.75—2.25kg。播種前,在畦面上按0.7—0.8m的行距,先開東西向且底面平整的播種溝,即形狀為凹形。溝深13—15cm,底寬15cm左右,把溝底輕輕壓平,在壓平之前先撒一層簿沙,後將種子均勻地播於凹形溝內,再蓋一層 1—1.5cm左右的細沙,直至不見種子外露。為了施肥方便,下大雨不致把種子衝出來,還須蓋一層稻草,然後再用50%的人糞尿潑澆蓋籽,每667m2澆30擔左右。種子發芽出苗以後,再把稻草揭掉。

三、肥水管理

當苗高8-10cm時追施1次2O%人糞尿,在此期間要注意經常保持土壤溼潤,每次天晴澆水可摻少量的糞尿。注意勤拔草,下I次大雨後中耕1次,中耕後立即潑30%的糞水,每擔還可對100g尿素,每667m2 20擔,每隔7-10天 l次,移苗補苗時要選擇陰天進行,待韭苗長到0.3-0.5m時,可追I次4O%-50%的人類尿,每擔加尿素25Og,以促使韭苗生長快,莖杆粗壯,葉片寬厚。如遇連續乾旱天氣,須放水溝灌,水乾後,即追施50%人糞尿。6-7月,氣溫高,溼度大,韭苗易受(韭蛆)危害,使葉面發黃、黴爛、垮葉,可用敵殺死4000倍或速滅殺丁30OO倍液噴施防治,每隔7-10天I次,在晴天下午4:00以後進行。

四、培土割青

培土是使莖杆軟化的主要措施。一般培土分2次進行,當氣溫在25—32℃,韭苗長至0.5m以上時,先進行第1次培土。約隔10天左右,割去上部青韭、再進行第2次培土,培齊茬口。注意培土不要傷了葉片、更不要超過茬口、否則會影響產量。培土時施複合肥(8-10m長畦用0.75kg),然後再潑I次I0%濃度的人糞尿,澆糞時苗要扶起,以免引起韭黃腐爛。

五、覆蓋草簾

割青後、韭苗長到 IO—16cm時,氣溫在35℃以上時,隨即覆蓋草簾,草簾裡三角形狀覆蓋在韭黃之上,使其不透陽光。隨後噴水1-2次,將草簾噴溼而不滴水,以保持草簾內有一定溼度。

六、收割韭黃

當韭黃長到66cm左右高,頂端開始現枯時,就要及時收割,否則、如遇雨淋,就會爛苗,影響產量。收割時間依氣溫高低而定,—般在氣溫25℃時,蓋簾後10—13天即可割韭,20℃以下,18-2O天即可割韭,12℃以 下30天左右才能割韭。割後亮蔸I-2天,再施肥,轉入下輪韭黃的培育。一年之內可收割2—3次韭黃。但是,為了增加產量,提高品質,以割2次為佳

韭黃種植問題

韭菜的存活性很強,一般情況下不用覆膜。一般種植韭菜吃葉的人都是不覆膜的。但是為了韭菜長出較為粗嫩的韭黃,許多人將韭菜置入大棚中或覆膜以增加增長速度來提高產量和質量,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大棚的稍微較好管理,覆膜的不僅要考慮當地光照的強度,溫度(預防燒葉)還要考慮排水通氣(長時間溼度過大容易造成韭菜葉糜爛)。所以覆膜必須留有一定的通氣口(可以在地膜上打孔,然後用土將孔覆蓋,這樣下雨地膜上水自然順孔下滲,也增強通氣性,預防夏季高溫,孔的大小根據當地降雨量和光照度,一般為玻璃水杯口大小一尺保證2-個左右)

韭黃的栽培管理

1.在封凍前在兩畦間1.4m的地方中間開溝,溝寬70cm ,深50cm,挖上來的土加沙子和有機農家肥各一車,混合後回填溝裡,上面放防凍物或蓋上舊塑料等防止凍,準備栽培韭黃時待用。2.夾風障在10月末—11月初夾風障子。風障溝離韭黃畦面北端30cm ,為防止風大吹倒,每隔5m立一個水泥柱或木柱,夾風障可用草氈子或玉米秸等。風障子背面下端培土防凍,一般高30—40cm ,在保證不倒伏的情況下,風障與地面成70°角為宜。3.支拱架在11月中旬前支完拱架。要求先夾風障,後建拱棚。在畦內沿東西向每隔70cm左右,用寬4cm左右,長3m的竹皮設拱,拱高70cm左右,竹皮下可設木立柱,以加大承受力。拱棚北端與風障之間的空隙,用稻草、亂稻草等之類填實防寒。4.扣棚膜一、二月初(打春前後) ,先將畦麵肥沃土壤就地整平,掃淨韭菜乾杆基葉,然後扣膜,蓋草簾子。5.通風降溼要根據天氣情況,選適當時機通風。結合培土、鬆土、攏土等項操作通氣和降溼,減少病菌侵染的機會。6.培土軟化覆蓋後的韭黃苗1-5cm時,選晴暖天氣進行第一次培土,以後間隔幾天培土一次,至收割共培土3-4次。前期培土。攏土不壓住或稍為壓住韭黃葉尖。總培土量以能將地上部葉埋住10-20cm為準。一般土深10-15cm 。最後一次攏土時,要雙手分別放在韭壟兩側,同時將兩側的覆土向韭株中上部攏去,儘量培高一點。以後放葉,增加產量,不再培土。7.適時收割“立春”小拱覆蓋的韭黃一般40-50天收割頭刀。韭黃一般50-75cm收割。每次割後均留茬1-2cm。當年新韭一般收割 1-2刀,一般不再收割。8.割後管理“驚蟄”前,尤其是春節前收割完最後一刀的韭黃,為了防止凍死韭根,不要澆水。可採取保留培土保溫或採用扒出培土蓋碎草、薄膜等辦法保溫。“驚蟄”以後,將培土等。防寒物料清除畦外,趁溼劃鋤畦面,畝施三萬斤土雜肥,暫不澆水,順韭壟灌藥,預防韭蛆危害,使韭黃安全緩慢生長養根。 溫室韭黃栽培管理基本與小拱棚韭黃栽培相同,即育苗、定植時間相同,只是比小拱棚韭黃早上市及早管理。扣膜時間 11月初,元旦可採收。溫室韭黃栽培比小拱棚韭黃栽培病害重,所以要加強水、肥管理,注意排溼,適時提早打殺菌藥劑防治病害。

相關問題答案
韭黃怎麼種?
黃豆怎麼種植時間?
黃姑娘果怎麼種植?
水果黃瓜怎麼種植?
怎麼種植黃瓜?
韭菜籽怎麼種視頻?
家庭怎麼種韭菜?
韭菜葉子發黃怎麼辦?
怎麼種發財樹?
怎麼種花生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