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鍛鍊寶寶自己吃飯?

General 更新 2024-06-13

如何才能讓孩子自己吃飯?

經常聽到一些父母的抱怨:我家孩子吃飯真費勁,每天追著喂,不喂的話他就不吃,真讓人頭疼。  我家兩歲的小侄兒也是如此。每次餵飯,嫂子追在他的後面,苦口婆心喂他。一個是小心翼翼地央求,而另一個則堅決不吃。嫂子每喂進一口,就彷彿是天大的勝利。一餐飯,有時候可以喂上一兩個小時。這樣的場景,我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喂到最後,大人往往是筋疲力盡,小人兒也對這種填鴨式的吃飯方法非常反感,甚至導致厭食。  英國媽咪育兒法  2000年,我懷孕8個月的時候回英國待產,在先生的姐姐佳里安家小住。她的女兒凱麥倫還不到兩歲,我們吃飯的時候,她也自己坐在高椅子上,煞有介事地捧了一個碗,拿了一把叉。我當時還以為那只是娛樂她的一套把戲呢,誰知她可是真和我們一塊吃飯。碗是一個大塑料碗,想必是為了儘量減少飯食掉在地上的可能性;叉是一把頂端平滑的塑料叉,可以避免刺傷小嘴;飯是和我們一樣的內容肉醬意粉,只是切成了小節。她的樣子十分笨拙,每送一叉肉醬意粉到嘴邊,你都會忍不住把自己的嘴也張得大大的,擔心她會喂錯了地方,想伸手幫她一把。當然,你很快會發現,所有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她是那樣的享受自己吃飯的樂趣。她會間或停下來,自己說說話,愜意地喝一小口杯裡的果汁,或者不滿地敲敲碗沿,提醒我們她的存在。那樣一個小小人兒,在沒有任何人幫助的情況下,獨立吃完了一餐飯。高椅子和地上滿是意大利麵條的殘骸,她的小臉也花得一塌糊塗,但是她卻一臉的開心和滿足。  我對佳里安表示了我的驚訝,她卻並不以為然,還告訴我,從凱麥倫七八個月開始,她就有意識地讓她自己餵食小塊的固體食物,比如煮得軟軟的胡蘿蔔、西蘭花,再到麵包片、小餅乾。在這一階段,給孩子食物最主要的目的並不在於讓她吃飽,而是培養孩子對食物的興趣,滿足她的好奇心。慢慢的,可以在她吃得半飽的時候把勺子給她,讓她自己在餵食的過程中體會吃飯的樂趣。如此這般,到凱麥倫1歲多的時候,她就差不多能獨立吃完一餐飯了。  佳里安說,很多父母都愛講,我家孩子就不愛吃飯,其實,孩子愛不愛吃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態度。很多父母最大的擔心是孩子吃不飽,所以總是想方設法地儘量喂孩子多吃,哪怕孩子已經表示出反感,家長們也總是鍥而不捨,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多喂點算點。這其實是一個誤區。因為孩子也許不會說話,但那並不意味著他們不瞭解自己的需要。忽視他們的想法,一味地把成人的意志強加給他們,結果往往會事與願違。當時的感覺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再回頭看看凱麥倫,不到兩歲的孩子,一切都是那麼獨立。自己笨手笨腳地穿襪穿鞋,自己玩過的玩具收拾還原,晚上自己獨立入睡,從不要大人陪伴。所有這一切都給我一種新鮮的感覺,原來孩子還可以這樣帶。  培養女兒自己吃飯  女兒在英國平安地降生了,她2個月大的時候,我們回到了中國。按照佳里安的經驗,我很注重培養女兒的獨立性,特別是在飲食方面。為了女兒更方便地獨立進食,我給她買了一個帶安全帶的高椅子,從她6個月開始,每到吃零食的時間,我就把她安置在高椅子上,給她一些用手吃的小零食。她並不見得都吃,有時候她會把食物用手揉碎來玩,甚至弄得到處都是,這種時候,我一點都不會跟她急。因為所有的一切在她的小心眼裡都是第一次看到,第一次接觸到,那該是一種多麼新鮮的感覺呀!所以又何必介意她玩一下呢?在玩的過程中,她其實也是在學習,學習分辨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形狀,不同的味道。她在判斷什麼是喜歡的,什麼是不喜歡的。我一般不會強迫她吃不喜歡的食物,哪怕那種食物很有營養。營養可以從別的食物中補充,失去了對食物的興趣卻是怎麼都沒法再彌補的。到她快1歲時,已能獨立進食麵......

如何鍛鍊寶寶自己吃飯能力

隨著寶寶動手能力的加強,可以試著讓寶寶獨立吃完一部分食物。比如,在碗裡飯菜所剩不多時,讓寶寶自己吃掉剩餘的食物,如果寶寶能夠獨立完成,就予以積極

鼓勵,這會讓寶寶產生一種成就感,也有助於自信心的培養。對於一些小饅頭、小包子之類食物,完全可以讓寶寶自己拿著吃。這樣有的寶寶在1歲半以後,慢慢地

就可以逐漸過渡到自己吃飯了,甚至有的寶寶兩歲左右就可以使用筷子夾菜了。等寶寶會自己吃飯以後,有時也會不肯自己吃,這時不要過分遷就他,告訴他吃飯是

他自己的事,讓別人餵飯沒羞。使他樹立自立光榮的意識和觀念。這樣到3歲時寶寶上幼兒園後,就不用擔心寶寶自己吃飯的問題了。

怎樣訓練孩子自己吃飯

隨著寶寶動手能力的加強,可以試著讓寶寶獨立吃完一部分食物。比如,在碗裡飯菜所剩不多時,讓寶寶自己吃掉剩餘的食物,如果寶寶能夠獨立完成,就予以積極

鼓勵,這會讓寶寶產生一種成就感,也有助於自信心的培養。對於一些小饅頭、小包子之類食物,完全可以讓寶寶自己拿著吃。這樣有的寶寶在1歲半以後,慢慢地

就可以逐漸過渡到自己吃飯了,甚至有的寶寶兩歲左右就可以使用筷子夾菜了。等寶寶會自己吃飯以後,有時也會不肯自己吃,這時不要過分遷就他,告訴他吃飯是

他自己的事,讓別人餵飯沒羞。使他樹立自立光榮的意識和觀念。這樣到3歲時寶寶上幼兒園後,就不用擔心寶寶自己吃飯的問題了。

如何鍛鍊孩子自己吃飯

你好,正確的做法是:給寶寶穿上一個圍兜,儘量防止弄髒衣服,但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媽媽對此不要太在意。然後在喂寶寶的同時,把飯菜也撥一點點在寶寶的小碗裡,比如幾粒米飯、一片菜葉,讓寶寶試著自己挖起來送進嘴裡,開始不成功沒關係,允許寶寶多次嘗試,即使飯菜灑到了地上,這時也不應該過分批評寶寶,更不能因此而制止他。很快你會驚喜地發現,寶寶能夠比較自如地完成這個動作了,這時要及時鼓勵寶寶,誇獎他說:寶寶真能幹,自己會吃飯了。這樣寶寶也會很開心,自己動手的積極性就更高了。當然,這時寶寶吃飯主要還是要靠大人喂,只是要允許寶寶參與到這一過程中來,不能一味地包辦代替,打擊寶寶自理的積極性。

隨著寶寶動手能力的加強,可以試著讓寶寶獨立吃完一部分食物。比如,在碗裡飯菜所剩不多時,讓寶寶自己吃掉剩餘的食物,如果寶寶能夠獨立完成,就予以積極鼓勵,這會讓寶寶產生一種成就感,也有助於自信心的培養。對於一些小饅頭、小包子之類食物,完全可以讓寶寶自己拿著吃。這樣有的寶寶在1歲半以後,慢慢地就可以逐漸過渡到自己吃飯了,甚至有的寶寶兩歲左右就可以使用筷子夾菜了。等寶寶會自己吃飯以後,有時也會不肯自己吃,這時不要過分遷就他,告訴他吃飯是他自己的事,讓別人餵飯沒羞。使他樹立自立光榮的意識和觀念。這樣到3歲時寶寶上幼兒園後,就不用擔心寶寶自己吃飯的問題了。

有的父母或老人心疼寶寶,凡事總愛包辦代替,總說寶寶還小,長大自然就會了。殊不知寶寶的許多壞習慣都是大人“培養”出來的。就從自己吃飯這件事來說,如果大人總是過分主動,寶寶自然就會相應被動,久而久之,不僅在吃飯這件事上總處於被動狀態,甚至連性格和其他行為習慣都會變得被動起來,缺乏自信,自理能力差,依賴性越來越強,責任心淡薄。這對寶寶身心的健康發展都是不利的。因此培養寶寶良好行為習慣要從小事做起。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鍛鍊寶寶自己吃飯?
如何鍛鍊寶寶自己睡覺?
如何鍛鍊寶寶爬行?
如何鍛鍊寶寶翻身?
有誰知道如何鍛鍊自己的自制力和控制力 ?
如何鍛鍊勇氣?
如何鍛鍊小學生注意力?
如何鍛鍊減腰兩側贅肉?
如何鍛鍊身體協調性?
青少年如何鍛鍊爆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