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小女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6-13

古文中女是什麼意思

古文中“女”的意思有:

①通“汝”,就是“你”的意思。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你也太愚蠢了吧!)

②本義。如“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詩》——我們一起作為同行(háng)這麼多年,竟然不知道木蘭是個女孩兒。】

③動詞,讀“nǜ”,嫁女。如“以女(nǚ)女(nǜ)之”——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小女在古文中的意思

小女

小女孩

《百度文言文翻譯》

古人用小女一詞,多半對應現在的‘我閨女’、‘我姑娘’、‘我們閨女’‘我家姑娘’而言。

女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女”在古文中常見的有三種意思:

一是名詞,與現代的“女”同義,不用解釋;

二是動詞,以女嫁人。比方說,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某人,說“以女女之”。

三是代詞,假借為“汝”(你)。

女在古文是什麼意思

“女”在古文中常見的有三種意思:

一是名詞,與現代的“女”同義,不用解釋;

二是動詞,以女嫁人。比方說,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某人,說“以女女之”。

三是代詞,假借為“汝”(你)。

幾歲的小女孩叫什麼?文言一點!

襁褓:未滿週歲的嬰兒。 2歲 孩提: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也有寫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韓愈詩中就有“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歲的兒童 8歲 總角:古代幼童把垂髮紮成兩結於頭頂把頭髮紮成髻,形狀如角,因而也用“總角”來代指人的幼童階段。借指幼年。在這裡,“總”就是聚攏束結的意思。總角之交(幼年就相識的好朋友)。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童齔[chèn]:齔,《說文》中有“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的說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脫落,長出恆牙,稱為“齔”。“童齜”,往往是指人的兒童少年時期。也有說成“髫齔”的,如《後漢書·董卓傳》:“其子孫雖在髫齔,男皆封侯,女為邑君。” 9歲 九齡:為9歲。 13歲 豆蔻:指女子十三歲。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十三:為13歲。 15歲 及笄:笄[jī],本來是指古代束髮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髮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結髮:束髮,紮結頭髮,古人男20歲束髮而冠,女子15歲束髮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誌分別為“加冠”、“加笄”。 志學:為15歲。 志學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15歲為“志學之年”。 束髮: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把頭髮束起來盤在頭頂。束髮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 16歲 二八:為16歲。 20歲 加冠:指二十歲。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結髮:束髮,紮結頭髮,古人男20歲束髮而冠,女子15歲束髮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誌分別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指剛成年。指二十歲。弱冠:古代男子20歲叫作“弱”,這時就要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滿20歲的男子。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弱冠是男子二十歲。 30歲 而立(而立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30歲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歲。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歲。《禮記·內則》:“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歲 不惑(不惑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40歲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歲。不惑是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塗”之意)。 50歲 艾:古稱五十歲的人為“艾”。《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艾稱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縮略語。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50歲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

兒女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指“妻子兒女”,陶淵明《桃花源記》:“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譯作:“帶著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跟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於是就與外界的人隔絕了。”

女人說古文是什麼意思

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比較大眾的說法,中二病犯了。

一種是表達拒絕的意思,古文是古代人用的,我們現代人用了,而且是在表達些什麼,撇除古文的意思不談,另一個說法就是“我們不是一個時代的人”,這麼一來,她就會少受到其他的人的騷擾。

雖然跟中二病犯了是差不多的,不過從內心上來說,一個是封閉自我,一個卻是排斥他人

文言文中的處女是什麼意思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比喻軍隊未行動時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樣沉靜,一行動就像逃脫的兔子那樣敏捷。

處子:指未出嫁的女子,即處女

女用文言文翻譯是什麼意思

現代漢語的“女”,用文言文翻譯還是“女”。《說文解字》:“女,婦人也。”

文言文的“女”,除了本義外,還可以假借為“汝”,“你”的意思。

用文言文問你女生叫什麼

卿之芳名,何乎

相關問題答案
古文中小女是什麼意思?
古文中的空是什麼意思?
古文中的著是什麼意思?
古文中妻子是什麼意思?
語文中結構是什麼意思?
公文中承辦是什麼意思?
語文中方法是什麼意思?
林中小屋是什麼意思?
作文中襯托是什麼意思?
論文中實證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