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爾的信念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5-28

南丁格爾是什麼意思?

南丁格爾是一個女性。歷史上有影響的女性。在中外歷史上,能以堅持的信念,排除一切困難並建立特殊功業的人物向來不多,尤其女性人物更為鮮見。現代護理的鼻祖及現代護理專業的創始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偉大英國女性。她被譽為近代護理專業的鼻祖。  南丁格爾父母自1818年結婚後,一直在歐洲各地旅遊。1819年,母親在那不勒斯生養了第一個女兒,便以這座城市的希臘名稱給這個孩子取名為芭斯諾普Parthnope,是為弗洛倫斯的姐姐——芭斯諾普。南丁格爾。  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爾在父母旅行於歐洲的途中,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城出生。她父母以此城為名為她取名。這個在1820年還罕見的名字,隨著歲月流逝幾乎家喻戶曉。世界各地的成千上萬的少女被取名為弗洛倫斯,以表示對南丁格爾的敬意。  南丁格爾生於一個名門富有之家家境優裕,她的父親威廉。愛德華。南丁格爾(1874年去世)畢業於劍橋大學,是一位博學、有文化教養的人,作過統計師。母親芬妮(樊妮)。史密斯。南丁格爾(1880年去世),也出身於英國望族,不但家道富裕,更是世代行善,名重鄉里。南丁格爾曾在巴黎大學就讀,諳熟數學,精通英、法、德、意四門語言,除古典文學外,還精於自然科學、歷史和哲學,擅長音樂與繪畫。南丁格爾自幼便在家庭裡受教育。不到10歲時就能自如地用法語來寫日記,維持有兩年以上,而日記上的字,也寫得十分整齊。日記的封面寫著“拉。威。德。法蘭斯。曼西紐”這在法語的意思是——夜鶯的傳記。夜鶯,即南丁格爾的姓Nightingale的英語含義。她母親對她很不滿意,因為她無意於婚姻。她在當主婦、當文學家、當護士三者之中選擇了當護士。  自童年開始,南丁格爾即對護理工作深感興趣,鄉間度假時,常常跑去看護生病的村民。早在1837年,她就開始關心醫院裡的護理情況併產生了學習護理工作的念頭。她常利用遊覽的機會參觀修道院、女子學校、孤兒院探詢慈善事業的情況及經營方法。1838年5月24日拜謁維多利亞女王。1849年,南丁格爾旅遊埃及返國途中,認識泰德爾。弗利德納(19世紀德國護理史上頗具影響的人物)夫婦1850年8月,南丁格爾到達嚮往已久的凱撒斯畏斯(凱斯韋爾黎)Kaiserswerth城,並在弗利德納夫婦創辦的女執事訓練所見習兩週。她詳細考察了這所慈善機構的運作情況,寫下了長達32頁的論文《萊茵河畔的凱撒斯畏斯學校》,並呼籲英國淑女們到凱撒斯畏斯擔任女執事。1851年南丁格爾再度前往弗利德納牧師所主持的女執事訓練所,受訓三個月。1853年,到巴黎“慈善事業修女會”參觀考察護理組織和設施,歸國後,擔任倫敦患病婦女護理會監督。1854至1856年,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南丁格爾以其人道、慈善之心為交戰雙方的傷員服務,戰爭結束後,她被視為民族英雄。由於在戰爭期間的卓越貢獻,南丁格爾被當時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皇授予聖喬治勳章和一枚美麗的胸針。  1857年,在她的努力下,英國皇家陸軍衛生委員會成立。同年,軍醫學校成立。同年,印度發生動盪,她與海伯特(西德尼。赫伯特)共同促請政府改善印度駐軍的生活環境的提案,卻毫無反映。在1863年的社會科學會議上宣讀的一篇佛羅倫斯的論文——《人們應如何在印度生活以避免死亡》——曾經引起極大的反映。1873年,她又以同一篇文章,說明十年以來,在印度進行的衛生設備改革進步的情形。  1860年,南丁格爾在英國聖托馬斯醫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她成功地把護理工作從“汙水般”的社會底層提升到了受人尊敬的地位。隨後,她又著手助產士及濟貧院護士的培訓工作。她撰寫的《醫院筆記》、《護理筆記》等主......

南丁格爾有哪些事蹟

南丁格爾   人姓名:南丁格爾

出生年代:1820-1910

名人職稱:歐美近代護理學和護士教育創始人之一

名人國家:英國

弗羅倫斯·南丁格爾( Florence Nightingale 1820 - 1910 ),英國女護士,歐美近代護理學和護士教育創始人之一。

父母疼愛南丁格爾,讓她接受最高水平的教育,竭盡全力培養她。她從幼年起,接受文法、作文教育自不待說,她還學習了法語、德語、意大利語、拉丁語以及希臘語等多種語言。而且,對數學、哲學、歷史、音樂、繪畫及手工藝等進行了廣泛的學習鑽研。當時的勤奮和努力為她打下良好基礎,使她在後來留下大量著作。由此可知,年輕時代的辛勞、用功,必定在日後起作用。絕對不要忽視這一點。總之,從優越的環境、教養來看,可以說她的未來人生必定獲得幸福。按當時的社會常識來看,她的前途只有過那種高雅華貴的社交生活,做一個人人羨慕的竊窕淑女。然而,她沒有選擇這條道路。她非常聰明,一定意識到在那華貴之中總是夾雜著淒涼和空虛吧。

南丁格爾年輕時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我想就職、經商,只要是需要的事,什麼都可以,那種值得我全力以赴去幹的工作,對我來說無論如何是必須的,我一直在尋求它。”(《南丁格爾評傳》,李頓·斯特雷奇著,巖崎民平譯,實業之日本社版)於是她下定決心為解除人們的病痛而當一名護士。她二十五歲那年,把這一迫切想法告訴了家裡,結果遭到強烈反對。這毫不足怪。當時人們對醫院的印象非常壞,認為那是個既不乾淨,風氣又很糟的地方。她曾在書中寫道:“人們把護士看成已經喪失品格的女人,因而認為最好由那些甚至已經有了孩子的婦女去幹。”當時倫敦醫院的醫生還說道:“護士們都是些酒鬼,以護士長為首,所有人都一個樣!”(《弗羅倫薩·南丁格爾的生涯》,賽西爾·烏茲塔姆著,武山滿智子等譯,現代社版)在這樣的時代,她毅然決定“要當一名護士”。因而,我深感作為一個人來說,南丁格爾具有堅強、偉大的信念,很多人從常情出發,多把是否體面看得最為重要。她卻不在乎這些。她當時寫道:“在我的字典中沒有失望、退縮這樣的詞彙。”(同前書)那些留下大大小小業績的先驅們,都是懷著純真而又牢固的“信念”進入生活,並且始終不渝,貫徹終生。他們把那些由喜悅、痛苦以及悲哀等光明和陰影交織而成的人的感情的綾緞,不斷搓捻在一起,形成人生之綱。如果這條命脈之綱粗大牢固,那麼人們就能懷著自豪和感謝的心情,回首自己那包括所有苦難經歷在內的一生。我認為在一直沿著自己堅信的道路前進的過程中,存在著人生價值和真正的幸福。

“獨立女性”的先驅

南丁格爾三十一歲時,在家庭和周圍人不理解和反對之中,進入德國凱撒斯勞滕的護士學校,邁出了當護士的第一步。她的真正的護士生涯,實際是從三十三歲開始的。如同世上眾多偉人一樣,對她來說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也是個充滿暴風雨的時期,是為她以後飛躍前進作準備,並對她進行考驗的年代。她自三十歲以後,開始向自己的人生課題挑戰。構築具有自己特色的人生是與年齡無關的。而且偉大的人生沒有男女之別。一旦發現並認識到深藏於自己內心的偉大使命,即便是三十歲開始新的挑戰也決不為遲。南丁格爾就是最好的例證。她在日記中說:“我腦海中充滿有關人間痛苦的思索……。”她的心沒有停留於自

自己的事,而是深入到廣大的人類愛的世界中。結果,她把一生奉獻給護士這一天職,一直過著獨身生活。我並不是規勸女性過獨身生活。但是任意將他人與自己作比,或者陷進所謂“華麗婚姻”這種表面幸福觀中,失去正確的人生前途,則不能不說是很可悲的事。社會上有些人年輕時就舉行豪華的結婚儀式,......

南丁格爾,我想對你說寫一篇小短文100字

今天,我無意中在書櫃中翻到一本《中外名人傳記》,那裡面有瘋子作家蕭伯納、軍事奇才拿破崙、抗金英雄岳飛、才思敏捷的李清照,可最讓我感動的是南丁格爾的傳奇一生。

南丁格爾是一位信念堅定,被別人改變不了的人。她有一顆善良無私的心,總喜歡幫助別人。她從小就有一個想當護士的夢,在當時護士這個職業是不被別人所尊重的,可南丁格爾不顧家人反對,堅持自己的護士夢、愛國夢,長大後她終於成為一名優秀的護士。她經常會帶領她的護士們前往戰場為傷員護理,在她們悉心照料下,士兵們很快就恢復了傷病,常常被士兵稱作“提燈女神”。後來她創建了護士學校,慢慢地經過她的努力,最終護士這個職業倍受人們尊重。

然而,她追求夢想、捨身為國的愛國精神激勵著我,讓我更加堅定自己的夢想。我將更加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夢想有一天我是一名老師,學生桃李滿天下,夢想我成為一名外交官,為祖國與世界和平盡職盡責,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讓我們努力實現它吧!堅持走自己的路,不再乎別人說什麼,追求夢想,讓夢想相伴一生。

讚頌南丁格爾的精神100字

伴隨著夏天的腳步,5.12國際護士節來到了我們身邊。護士節是我們護士最美麗的日子,今天,我們歡聚在燦爛的陽光裡,團聚在自己的節日裡,我用樸素的情懷,感慨的文字為大家獻上我真誠的心願。

我們的職業被人們尊稱為“白衣天使”,還在我剛剛受到醫學的啟蒙教育時,我的老師曾說,你選擇了這一行,就選擇了奉獻。畢業後,便成了“白衣天使”中的一員,可那種對護理事業美好的憧憬和嚮往,隨著那單調而乏味的工作已變得虛幻而飄渺,每天周而復始的重複著同樣的工作反而覺得自己更象只陀螺旋轉不停,便開始迷惘“提燈女神”的那份美麗。

從第一次進病房起,我才明白這“白衣天使”稱號背後的要求是嚴格而近乎苛刻的。只要工作開始,什麼都得置身度外。只有親歷其境的人才能體會到護理工作的艱難。【護士節演講稿 努力弘揚南丁格爾精神】護士節演講稿 努力弘揚南丁格爾精神。一個盡職的護士僅巡視和處理病人,一天就要走上十幾公里甚至更長的路程。遇上搶救病人更是眼觀耳聽,手腳並用,全力以赴與死神抗爭,忘卻了時間和空間,忘卻了自己,那緊張,那忙碌,那繁重,那瑣碎。——打針、發藥、鋪床、輸液,餵飯,擦身抹背,倒屎倒尿……我們似乎都有理由抱怨工作的苦和累,身心的疲憊甚至厭倦更甚至麻木,但是是誰在迎接著生命的誕生,又是誰護送生命的迴歸,輕叩患者的心扉,更是誰在你身邊解除疾病痛苦?讓你體會到人間真情,是誰沒有假日天天地守候在這個沒有硝煙的陣地上啊!有把從死神手中奪回病人的生命更讓我們驚天動地的嗎?有把健康還給病人更讓我們開心的嗎?在苦中感受著呵護生命的快樂;在累中把握著生命輪迴的航舵。

病人在住院過程中接觸最多,感受最真切的是護士,護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病情和醫院的聲譽。正是這種艱辛平凡的工作與護士默默奉獻的精神給病患者帶來了生命的春天。

每當來到病房,為病人做晨間護理或巡視病房時,我們總是微笑的問聲:“您好!今天感覺怎麼樣?晚上睡得好嗎?”一句輕聲的問候,為病人送去第一縷清風和陽光;每當患者因為疾病折磨得疼痛難忍時,我會靜靜的守在病人的身旁,輕輕的握著病人的手,悉心照顧,精心護理,為病人減輕病痛;每當患者面對疾病感到疑惑無助時,我們會耐心詳細地為病人講解疾病的有關知識,與病人全面的交流,以贏得病人及家屬的共同配合,為病人的康復提供健康指導。

護理工作是平凡而偉大的,她的平凡在於細微與實在,它的偉大在於對於生命的呵護與延伸!正是這些平凡細微的工作,撐起了人間最亮的天空,也營造了人世間最溫暖的情懷。她們願將自己的青春與病人的痛苦聯繫在一起,每天穿梭在聖潔的長廊裡奔走於患者的病床間。【護士節演講稿 努力弘揚南丁格爾精神】文章護士節演講稿 努力弘揚南丁格爾精神出自,轉載請保留此鏈接!。耕耘著無影燈下的責任田,有苦有樂。當一整天泡在手術室為搶救外傷病人加班加點弄得滿身血汙的時候,我們知道了什麼是髒當搶救結束,手術成功了病人安返病房時,我知道了什麼叫欣慰;當手術室深夜燈火通明,同事們仍工作在無影燈下時,我們知道了什麼是感動。正是這感動與欣慰中,我知道了奉獻.將自己的理想,抱負和知趣與護理事業聯繫在一起,融為一體.因此我由衷地喜歡著護理,喜歡著護理這一門精細的藝術,喜歡在無影燈下為病人忙碌穿梭,喜歡這份職業帶給我的神聖.寒來暑往,青絲到白髮,無影燈錄下我們日復一日的艱辛與忙碌,手術檯記載我們救死扶傷的忠誠和幟愛.當柔和,聚焦的無影燈打開時戰鬥也就開始了。手術物品準備充分,手術器械傳遞及時,無菌操作一絲不苟,新型設備駕輕就熟的使用┅┅一切都靜悄悄的進行,但這一切無不凝聚著臺下他們所付出的勞動,網絡上有他們鼠......

fgo南丁格爾為什麼是b階

由於這次她在自己的精神同狂化技能EX高度契合的狀態下現界(Fate/Grand Order),(恐怕)不同於生前,“完全不會接受他人的話語”

“作為一個人,而非上帝的使者,普渡他人。”

如果是為了救生命,就算失去生命也無所謂——太單純的信念和駭人的姿態有時會被評價為“瘋狂和恐怖”吧。

所以,被賦予的職階是berserker。

本人也許無可奈何……不過,能救人的話,她根本也不介意

親,滿意請採納謝謝

動漫東東團隊為您服務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為什麼又被稱為“提燈女神”

1820年5月12日,弗羅倫斯·南丁格爾在父母旅行於歐洲的途中生於托斯卡納大公國(Grand Duchy of Tuscany)佛羅倫斯市的一個英國上流社會家庭,且跟她的姊姊帕耳忒諾珀(Parthenope)一樣,她的名字也是取自她的出生地:佛羅倫斯。

她的父親是威廉·愛德華·南丁格爾(William Edward Nightingale,1794年-1875年),而母親是法蘭西斯·芬妮·南丁格爾·史密斯(Frances Fanny Nightingale née Smith,1789年-1880年)。威廉·南丁格爾生於William Edward Shore,他的母親瑪麗·艾凡斯(Mary née Evans)是彼得·南丁格爾一世的侄女,而她的父親(南丁格爾的外祖父)是一名廢奴主義者威爾·史密斯。

她一直照顧著窮人。在1844年12月,一個窮人在倫敦的一所工廠醫院死去,引起了公眾對該醫院的責備,這時,南丁格爾成了促進醫院改善醫療環境的倡導者。   南丁格爾生於一個名門富有之家,家境優裕,她的父親威廉·愛德華是一個博學、有文化教養的人,是一名統計師。母親芬妮·史密斯,也出身於英國望族,不但家道富裕,更是世代行善,名重鄉里。南丁格爾的父親畢業於劍橋大學,諳熟數學,精通英、法、德、意四門語言,除古典文學外,還精於自然科學、歷史和哲學,擅長音樂與繪畫。南丁格爾自幼便在家庭裡接受教育。她母親對她很不滿意,因為她無意於婚姻。她在當主婦、文學家、護士三者之中游移不定,最後不顧父母反對,毅然選擇了當護士。她的父親每年給她500英鎊(現在約為50,000美元或25,000英鎊),讓她能在工作之餘,過著舒適的生活。

南丁格爾年輕時,過著十分優越的上流社會生活,隨時有人服侍,活在舞會、沙龍,以及與貴族們的周旋之中。雖然表面看來是令人稱羨之生活,但南丁格爾內心卻一直感到十分空虛,覺得自己生命活得毫無意義。一直到她決心選擇為人服務的護士,當作自己一生的天職後,她才強烈感受充實的生命意義。傳說南丁格爾曾聽到上帝對她說話,要她成為護士,才選擇這條道路。   19世紀50年代,英國、法國、土耳其和俄國進行了克里米亞戰爭,英國的戰地戰士死亡率高達42%。南丁格爾主動申請,自願擔任戰地護士。她率領38名護士抵達前線,在戰地醫院服務。她竭盡全力排除各種困難,為傷員解決必須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對他們進行認真的護理。僅僅半年左右的時間傷病員的死亡率就下降到2%。每個夜晚,她都手執風燈巡視,傷病員們親切地稱她為“提燈女士”。戰爭結束後,南丁格爾回到英國,被人們推崇為民族英雄。 家境富裕的弗洛倫斯·南丁格爾

1860年,南丁格爾用政府獎勵的4000多英鎊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的護士學校。隨後,她又創辦了助產士及經濟貧困的醫院護士培訓班,被人們譽為現代護理教育的奠基人。1901年,南丁格爾因操勞過度,雙目失明。1907年,南丁格爾獲得英王授予的功績勳章,成為英國曆史上第一個接受這一最高榮譽的婦女,其後還發起組織國際紅十字會。1908年3月16日,南丁格爾被授予倫敦城自由獎。南丁格爾終身未嫁,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爾在睡眠中溘然長逝,享年90歲。

她的一生,歷經整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對開創護理事業做出了超人的貢獻。她畢生致力於護理的改革與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這一切使她成為19世紀出類拔萃、世人敬仰和讚頌的偉大女性。

南丁格爾逝世後,遵照她的遺囑,未舉行國葬。後人讚譽她為“傷員的天使”和“提燈女士(神)”“提燈天使”。北京......

“南丁格爾”情緒

作者:佚名

我在上帝及公眾面前宣誓:

終身純潔,忠於職守,

盡力提高護理專業水平,

不做有損之事,

不取或故用有害之藥,

慎守病人及家庭之祕密,

竭誠協助醫師診治,

不謀患者之福利。

--南丁格爾

南丁格爾是現代護理事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她是一位堅強而充滿智慧的女性,全身心投入到現代護理事業整整50年,為了勞苦大眾孜孜不倦地工作,贏得了世人的尊敬。她以悲天憫人的精神,奉獻服務的熱忱,以及淵博的知識與豐富的閱歷,為人世間樹立了救死扶傷的典範。

1820年5月12日,這個初夏晴朗的早晨,在意大利中部的歷史名城佛羅倫薩,一對英國夫婦生下她們的第二個女兒,小寶寶美麗可愛,一雙明亮的眼睛注視著這個陌生的世界。父親威廉·愛德華和母親芬妮·史密斯看著懷抱中的嬰兒欣喜不已,為紀念孩子的出生地,他們給孩子取名為弗勞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

南丁格爾的家庭是英國望族,家道富裕,世代行善,名揚一方。幼年時的南丁格爾就有一顆慈祥仁愛的心靈,她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家裡飼養的各種小動物,她總是悉心呵護。每當小動物受傷了,她總忍不住落淚並細心照料,給它包紮,讓傷口慢慢癒合起來。

南丁格爾的父親威廉·愛德華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諳熟數學,能熟練運用多種語言,不但精通古典文學,還精於自然科學、歷史和哲學。生活在充滿知識、友善、優越、富裕的家庭裡,南丁格爾自幼就勤奮好學,12歲,南丁格爾開始跟父親學習希臘文、拉丁文、法文、德文、意大利語以及歷史、數學和哲學知識,在具有淵博知識的父母的循循善誘下遍覽各種經典名著,南丁格爾的各方面的知識日漸豐富,並熟練掌握了法、意、德等諸國語言。良好的家庭環境,使南丁格爾有機會廣泛接觸社會名流、政界人士、文藝作家、藝術家以及地方紳士,瞭解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她常常與父親高談闊論,內容無所不包,從人生、哲學、仁愛到社會發展和婦女職業。有時父親外出,二人就通過書信來交流各自的心得體會。

南丁格爾的父母希望她發展文學、音樂才能,躋身英國上層社會,對此,年輕的南丁格爾興致淡薄。她在日記中寫道:"擺在我面前的有道路三條:一是成為文學家;二是結婚當家庭主婦;三是做一名職業護士。"

1837年,南丁格爾的父母為了使女兒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用一年半的時間,她們全家遍遊法國、意大利、瑞士各地,沿途的湖光山色、文化古蹟和風土人情給年輕的南丁格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次旅行中,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參觀當地的醫院和慈善機構。雖然她父母不希望南丁格爾成為一名護士,但他們允許她深入實地,瞭解醫院和慈善機構的實際情況。南丁格爾從小就養成記筆記與寫日記的良好習慣,因此在參觀醫院的過程中,對醫院管理、衛生、建築乃至病房設計和醫生們的工作,南丁格爾都做了詳細的記錄,這些成為她以後辦學和管理醫院的重要資料。

在法國旅遊時,她結交了當地一些知名人士,特別是那些從事社會活動的著名女性。通過與他們的交往,年輕的南丁格爾對政治和人民大眾的興趣更濃,她尤其關心民眾的疾苦,留心社會慈善機構,所有這一切更加堅定了南丁格爾在少年時代即懷抱的服務人類的信念和濟世行善的意志。

回到英國後,南丁格爾發現英國醫院的情形十分惡劣。此時的英國,階級分明,貧富懸殊,無論貧富皆對醫藥知識知之甚少,手足折斷,就得切除。那時的醫院大多是一大間的通房,病床一張挨著一張,擁擠不堪,病房的地板上隨處是汙漬和血跡,並且臭氣難聞,就是正常人在這樣的環境裡,也難以忍受。並且英國的護士大部分是那些粗俗、酗酒、邋遢的婦女,沒有基本的護理常識......

為什麼說南丁格爾出生在英國一個很富有的家庭

故事 一、生平: 佛蘿倫斯?? 南丁格爾生於一八二o 年五月十二日。她的父親是一位旅行家,遊歷過歐洲各國,尤其以旅居於義大利的時期最長,所以南丁格爾出生於義大利。她的姊姊芭莎娜普長他一歲,出生於義大利的那不勒斯,從小這對姊妹備受雙親與朋友的喜愛。南丁格爾家族在英國漢普夏郡安布里堡和德貝夏郡裡哈斯特是有名的大地主,不但家教很好而且非常富有。南丁格爾家擁有三處豪華住宅。所以,他們家經常隨著季節轉換,變更住處,以選擇最合適的地方,過最舒適的生活。通常,他們在裡哈斯特避暑,其他時間多定居在安布里堡,只有社交時期才到倫敦。 當南丁格爾住在裡哈斯特時,因為宅邸後面是寬敞的庭院和蓊鬱的林蔭,松鼠們在枝幹上跳躍,用褐色 的小 眼睛眯眯的望著樹下,南丁格爾小時後最喜歡到這兒來玩耍,她和松鼠間已建立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感情。她經常撿拾掉落在樹下的松果,或騎著小驢子在樹蔭下散步。也常到附近貧窮人家裡去探望,尤其是有人生病時,她會去的更勤。南丁格爾更喜歡跟著教區牧師四處去拜訪貧苦人家。這個教區牧師略通醫學,因此成為第一個灌輸南丁格爾醫學知識的人。 南丁格爾的 母親心地也很善良,她經常送食品或衣物給貧民,傳達這份關愛之情的工作,當然非南丁格爾莫屬了。 南丁格爾的 父親無論是學識或修養,都稱得上是一位高雅的紳士,他先後畢業於愛丁保、牛津和劍橋大學,具有進步和新潮的思想。他教育子女有自己獨特的方法,不像一般富有人家將子弟完全交給家庭教師,任憑他們的安排;而是他自訂課程,希望教師按照他的課程教導。 她們姊妹倆在老師的指導下,遵照父親的指示,學習下列各項課程:手工藝、音樂、文法、寫作、法語、德語、義大利語、拉丁語、希臘語、憲法史、數學、心理學、英國史、德國史、羅馬史、義大利史、和土耳其史。這些繁重的課業,奠立了 南丁格爾的 知識基礎,使她能夠與各國人士交談,也能閱讀各國的典籍,增加更多的知識。從小,南丁格爾就對所有事物充滿強烈的好奇,就連大家都感乏味的政治問題,她也津津樂道,並且對時事也有自己的主張和見解,能做詳細的分析和說明。其父也從不認為女孩子家不該過問政治或不該懂得太多,所以經常陪著南丁格爾聊天,也趁機稱讚她和指出她的錯誤,使她瞭解更深一層的道理。生長在這種環境下的南丁格爾,除了喜歡看哲學、宗教、粗歷史、文學、政治等書籍外,還跟隨父親學習各種學問,所以更發揮了她獨立自主的特殊性格。 在社會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又不虞物質上的享受,終日嘻笑玩樂,無憂無慮的貴族生活,是每一個少女所期盼擁有的,但是南丁格爾卻為這種生活感到悲哀痛苦,她永遠無法明白如此這般枯燥、乏味的生活有什麼意義?她也猜不透為什麼人們喜歡終日的歡笑、嬉戲?每天千篇一律的看戲、欣賞舞蹈、參加慈善團體、接待客人、回拜客人?? ?? ?? ?? ?? 卻沒有一件是有意義的,這些上古時代遺留下來的上流社會生活型式,實在是令南丁格爾為之反感。但是,為了維護南丁格爾家族高貴的聲望,她不能違反固有的禮俗。身為淑女,她不得不笑臉迎人,討人歡心,處處表現出喜悅、快樂的樣子,這些無法卸除的重擔,更加重了她的痛苦。 相反的, 南丁格爾的 理想與幸福完全不屬於這種奢靡、浮華的世界。 「我希望找一個工作,不論是什麼事情,只要是有益於人群,我都會全力以赴,我熱切盼望以服務來充實我的生命,否則我的內心永遠無法安寧。我發現護士是最好的職業,一旦這種想法在我心中建立,就絕不可能輕易的放棄。我希望做一個護士,如果絕對沒有希望,我也願意獻身於殘障兒童的教育工作。」這就是一直縈繞在南丁格爾心中的夢想。 一八四四年,著名新潮學者郝博士夫婦,來到安布里堡,客居南......

相關問題答案
南丁格爾的信念是什麼?
黨的信念是什麼?
微信群的概念是什麼?
黑格爾辯證法是什麼?
組織管理的概念是什麼?
增值稅的概念是什麼?
格外的意思是什麼?
創業管理的概念是什麼?
物質的概念是什麼關係?
定額的概念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