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的皇后是誰?

General 更新 2024-06-04

康熙皇后是誰

初婚:11歲皇后(4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1654年2月3日-1674年6月6日)滿洲正黃旗人,領侍衛內大臣噶布喇之女,世襲一等公索額圖的親侄女,康熙首輔索尼的孫女。生於順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康熙四年冊封為皇后,時年13歲。康熙八年生皇二子(未序齒)承祜(早殤);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生皇七子(序齒皇次子)胤礽後,因難產去世享年22歲。葬清東陵之景陵。初諡“仁孝皇后”,雍正元年改諡“孝誠”,全部諡號: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聖仁皇后。·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1653年-1678年3月18日)滿洲鑲黃旗人,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生於順治十年。初為妃,康熙十六年八月冊封為皇后,僅半年,於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薨。葬清東陵之景陵。初諡“孝昭皇后”,後雍正、乾隆、嘉慶累加諡,全部諡號: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聖仁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1689年8月24日)滿洲鑲黃旗人,領侍衛內大臣佟國維之女,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嫡親侄女,康熙帝的表妹。生年不詳。康熙十六年八月冊封為貴妃,二十年晉升為皇貴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早殤)。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冊為皇后,次日即去世。葬清東陵之景陵。初諡“孝懿皇后”,後雍正、乾隆、嘉慶累加諡,全部諡號: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恪慈惠奉天佐聖仁皇后。·孝恭仁皇后,烏雅氏(1660年-1723年6月25日)滿洲正黃旗人,護軍參領威武之女。生於順治十七年。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十八年封為德嬪。次年生皇六子胤祚;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殤;二十二年生皇九女溫憲公主;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殤;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胤禎。雍正帝即位後,尊為仁壽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醜刻薨,享年64歲。葬清東陵之景陵。全部諡號: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聖仁皇后。

康熙最寵愛的皇后到底是誰?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青春年少的順治皇帝突然去世,年僅8歲的皇三子玄燁即位,是為康熙皇帝,本來,按照大清國的傳統舊制度,皇帝年幼,國家政務應該由一兩位宗室的親王攝政,但由於順治朝多爾袞擅權對皇權構成極大威脅的前車之鑑,孝莊皇太后決定不依舊制,而是改由異姓大臣來共同輔政,確立了四輔臣制。這樣,在同多爾袞鬥爭中有功的重臣元老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成為輔政大臣,其中索尼為首輔大臣。四大臣本著協商一致的原則共同輔佐幼主,最初還相安無事,然而隨著四輔政大臣內部勢力的變化,本來為居末位的鰲拜的勢力日益擴大,鰲拜是一個權利慾極強的人,他仗著年輕氣盛,結黨營私,專橫跋扈,根本不把年幼的皇帝和其他輔政大臣放在眼裡。而此時歷經三朝,經歷多次宮廷鬥爭的索尼,以年老多病為由,採取以退為進的,不與鰲拜發生衝突的迴避態度。眼看鰲拜權傾朝野,太皇太后(孝莊)為達到遏制鰲拜的目的,轉而籠絡了索尼父子,一改太宗、世祖兩朝均在蒙古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家族中擇後的傳統,冊立索尼孫女赫舍里氏為皇后。索尼果然不負太皇太后所望,為康熙皇帝的親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種背景,康熙皇帝迎娶赫舍里氏皇后,完全是一場政治婚姻,但所幸的她與康熙皇帝的感情非常恩愛。

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初八,遵照皇祖母孝莊太皇太后懿旨,12歲的康熙皇帝和13歲的赫舍里氏皇后舉行了大婚典禮。“繞床弄青梅”、“羞顏尚不開”,少年初成的康熙皇帝和情竇初開的赫舍里氏皇后這對小夫妻婚後恩愛甜蜜,生活非常和諧,彼此感情頗深。他們是一對幸福的夫妻,同時他們又是一對患難夫妻,他們共同度過了鰲拜專權的日日夜夜。在他們共同生活的歲月裡,赫舍里氏以自己“宮闈式化、淑德彰聞”的得力輔佐,把後宮治理得井井有條,使得康熙皇帝無後顧之憂,能夠集中精力料理國政,順利度過了他即位的早期階段,為日後建立康、雍、乾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赫舍里氏皇后不愧為康熙皇帝的賢內助。

康熙八年(1669年)十二月底,赫舍里氏皇后為他生了一個聰明乖巧、活潑可愛的小皇子承祜。此時的康熙皇帝,剛剛清除了鰲拜集團,如今又有嬌妻寵兒相伴,可謂家庭事業一帆風順。這也是康熙皇帝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他是多麼希望這種感覺能一直伴隨著他啊!然而,接下來的命運安排確使康熙皇帝再也無法享受這樣的天倫之樂了,他和赫舍里氏皇后的愛情結晶承祜不到四歲就不幸夭折。康熙皇帝為此多日鬱悶難解。而承祜的死受打擊最大的當然是赫舍里氏皇后,這畢竟是她第一個孩子,由於憂傷過度,她的身體變得孱弱多病,康熙皇帝對她更加關愛有加,康熙十一年(1672年)十月,赫舍里氏皇后在京生病,康熙皇帝正陪同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在遵化湯泉療養,聞知此信,徵得祖母同意,即刻飛騎進京探望。直到皇后病情好轉,方才放下心來。

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初二,赫舍里氏皇后第二次臨盆,此時的坤寧宮內外一片忙碌,準備迎接新皇子的到來。念喜歌的兩位接生麼麼早已等候再一旁,掩埋小皇子胎盤的“喜坑”也挖好,並把寓意皇后快生貴子的筷子和紅綢、金、銀、八寶等物安放在喜坑內,只等赫舍里氏皇后順利生產。左等右等,大家盼望的皇子終於在第二天上午10時出生。康熙皇帝見皇后終於又誕育了健康的皇子,異常高興,當即取一個乳名叫保成,祝願他能夠平安成長。然而皇后確因難產導致昏迷不醒,幾個時辰不見轉機,儘管御醫使盡渾身解數,仍無法挽救漸漸逝去的皇后生命,年僅22歲的赫舍里氏皇后於當日下午四時嚥下了最後一口氣。坤寧宮裡的氣氛一下子由開始的喜悅驟變成悲傷!僅僅幾個時辰得時間,康熙皇帝就經歷了再得嫡子和痛失愛妻得大喜大悲,巨大的痛苦之中又夾......

康熙的皇后是誰

1赫舍裡皇后因生皇太子胤礽難產去世。2佟佳皇后。3烏雅氏雍正帝生母,康熙生前未封皇后但實統攝6宮。康熙死後,雍正尊其為皇太后。

大清皇帝康熙立了幾個皇后?

康熙的皇后 結髮之妻--孝誠仁皇后 孝誠仁皇后為康熙帝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生於順治十年(1653年)十月初七日,滿洲正黃旗人,是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其父為領侍衛內大臣喀布拉。康熙四年九月初八日康熙帝大婚。冊立赫舍里氏為皇后,時年皇帝十二歲,皇后十三歲。康熙八年,生皇二子承佑,此子四歲夭折;十三年五月初三,生皇六子胤礽,即被康熙帝復立復廢的皇太子。皇后因生皇六子,產後幾個時辰就死於坤寧宮,時年二十二歲。康熙帝很悲痛,輟朝五日,諸王以下的文武官員及公主王妃以下的八旗二品命歸人等。俱齊集舉哀,持服二十七日。五月二十七日奉移皇后梓宮權厝都城北鞏華城。六月二十七日冊溢大行皇后日:仁孝皇后。康熙二十年二月十九日自鞏華城沙河殯宮奉移仁孝皇后。孝昭皇后梓宮;二十六日二後梓官至景陵,奉安於享殿;三月初八日入葬地宮。雍正元年九月初四日升祔太廟,諡曰:孝誠恭肅正惠安和儷天襄聖仁皇后。至乾隆、嘉慶年間,屢加溢號,全部溢號為: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聖仁皇后。 輔臣之女--孝昭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是康熙的第二位皇后,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初入宮封為妃,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冊為皇后僅半年,於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已時崩於坤寧宮,距第一位皇后死還不足五年。孝昭仁皇后與孝誠仁皇后的葬儀同,不同之處是孝昭仁皇后喪期正是征討"三藩"的關鍵時候,康熙帝下聖旨:凡出征王、貝勒及各官為國討賊、平定地方效力行間,今令伊等委服喪服,朕心不忍,其穿孝服、摘耳環、散發,俱著免。二月二十八日奉移皇后梓宮於武英殿。三月二十五日奉移皇后梓宮往鞏華城,與第一位皇后同安於享殿。閏三月二十一日冊溢為孝昭皇后,後於康熙二十年同月同日與第一位皇后的梓宮奉移景陵,入葬地宮。經雍正、乾隆、嘉慶三朝,累加諡號,全稱為: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聖仁皇后。 表姐皇后--孝懿仁皇后 第三位皇后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滿洲鑲黃旗人,領侍衛內大臣佟國維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之親侄女,即康熙的表姐。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冊封為貴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晉為皇貴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帝自孝昭仁皇后死,十多年時間沒立皇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八日皇貴妃病重,康熙帝諭禮部:"奉皇太后慈諭,皇貴妃佟氏,孝敬成性,淑儀素著,鞠育眾子備極恩勤,今忽爾遘疾,勢在瀕危,於心深為軫惜,應即立為皇后,以示崇褒,欽此。前者九卿諸臣,屢以冊立中宮為請,朕心少有思維,遷延未許。今抵遵慈命,立皇貴妃佟氏為皇后,應行典禮,爾部即議以聞。"初九日冊立皇貴妃佟氏為皇后,頒詔天下;初十日申刻(下午三點至五點)皇后崩。實際上,她只當了一天皇后。康熙帝輟朝五日。十三日奉移皇后梓官至朝陽門外享殿。二十八年九月十九日冊諡為孝懿皇后,十月十一日奉移孝懿皇后梓宮往景陵,葬但孝、孝昭兩皇后之次。雍。正、乾隆、嘉慶間,累加諡。至嘉慶四年四月諡號全稱: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洛慈惠奉天佐聖仁皇后。

記得采納啊

康熙皇帝除了赫舍裡皇后之外的另三位皇后是誰

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烏雅氏 。

康熙皇帝的四位皇后:

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孝誠仁皇后(1654年02月03日-1674年06月06日),赫舍里氏,康熙帝原配妻子,滿洲正黃旗人,輔政大臣索尼孫女,領侍衛內大臣噶布喇之女,索額圖之侄女,妹平妃。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大婚,時年11歲。康熙八年生嫡子承祜,康熙十一年二月承祜夭折,四歲未序齒。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誕育胤礽時因難產崩逝,是年僅有21歲。由於她與康熙帝感情深厚,康熙帝非常思念她,加上太皇太后的恩准,立皇二子胤礽為皇太子(滿洲祖宗家法生前不立太子)。康熙在她去世後賜諡號仁孝皇后。後因原諡號與聖祖諡號出現重字,於雍正元年改諡,及後乾隆、嘉慶年間累加諡,曰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聖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孝昭仁皇后(1653年-1678年3月18日),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康熙帝第二任皇后,後金開國名將額亦都孫女,太師、果毅公、前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鰲拜義女,妹溫僖貴妃。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入宮為妃。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二十二日,立為皇后。康熙十七年(1678年)二月二十六日已時,駕崩於坤寧宮。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月初八,入葬景陵地宮。全諡曰: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聖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懿仁皇后(?-1689年),佟佳氏,滿州鑲黃旗人,康熙帝第三任皇后,領侍衛內大臣、承恩公、國舅佟國維女,世祖孝康章皇后親侄女,因此也是康熙帝的嫡親表妹,妹愨惠皇貴妃。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二十二日冊封為貴妃。康熙二十年(1681年)進封為皇貴妃。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皇八女,閏六月殤。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初九日立為皇后,時已病亟,翌日崩逝,十二月二十日,葬景陵。全諡曰: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恪慈惠奉天佐聖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實際上只當了不到一天的皇后,是我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后。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孝恭仁皇后(1660年-1723年),烏雅氏,康熙帝妃嬪,雍正帝生母,滿洲正黃旗人,護軍參領、加封一等公威武之女。康熙十二年(1673年)入宮,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皇四子胤禛。康熙十八年(1679年)晉封為德嬪。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皇六子胤祚。康熙二十年(1681年)晉封為德妃。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生皇七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皇九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皇十二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皇十四子胤禵。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即位後,尊為皇太后,擬上徽號曰仁壽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1723年6月25日)崩逝於永和宮,享年64歲,九月與康熙帝合葬景陵。全諡曰: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聖仁皇后。

在清朝中康熙皇帝陪葬的皇后有幾位?分別是誰?

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 (1654——1674)滿洲正黃旗人,領侍衛內大臣咯布拉之女,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康熙四年冊封為皇后,時年13歲。康熙八年生皇二子;康熙十三年生皇六子(即廢太子)後因難產去世,享年22歲。諡號為: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聖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 (?——1678),滿洲鑲黃旗人,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康熙十六年八月冊封為皇后,僅半年,於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去世,諡號為: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聖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滿洲鑲黃旗人,領侍衛內大臣佟國維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的嫡親侄女,是康熙的表姐妹。康熙十六年八月冊封為貴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晉升為皇貴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冊為皇后,次日即去世。諡號為: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恪慈惠奉天佐聖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德妃,雍正帝生母,1660——1723), 滿洲正黃旗人,護軍參領威武之女,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帝。十八年封為德嬪。次年生皇六子;三十年十二月二十日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康熙去世後,德妃被尊為皇太后,雍正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去世,享年64歲。諡號為: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聖仁皇后。

康熙皇帝的正妻是誰

康熙皇帝玄燁有三位正妻:原配正妻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繼配正妻孝昭仁皇后鈕鈷祿氏,再繼配正妻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皇帝的正妻就是皇后,玄燁生前確立過三位皇后,所以他有三位正妻。

元后赫舍里氏死後,玄燁把小老婆鈕鈷祿氏扶正,又死了,再把小老婆佟佳氏扶正,僅一天,新皇后又死了,玄燁就沒有再立過皇后。【所以玄燁也有一個克父克母克妻的傳聞】

聖祖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輔政大臣、一等大臣索尼孫領侍衛內大臣噶布喇女。

康熙四年七月,冊為皇后。十三年五月丙寅,生皇二子允礽,即於是日崩,年二十二。諡曰仁孝皇后。

二十年,葬孝東陵之東,即景陵也。

雍正元年,改諡。乾隆、嘉慶累加諡,曰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聖仁皇后。

子二:承祐,四歲殤;允礽。

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一等公遏必隆女。

初為妃。康熙十六年八月,冊為皇后。十七年二月丁卯,崩。

二十年,與仁孝皇后同葬。上每謁孝陵,輒臨仁孝、孝昭兩後陵奠醊。

乾隆、嘉慶累加諡,曰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聖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一等公佟國維女,孝康章皇后侄女也。

康熙十六年,為貴妃。二十年,進皇貴妃。二十八年七月,病篤,冊為皇后。翌日甲辰,崩。諡曰孝懿皇后。是冬,葬仁孝、孝昭兩後之次。

雍正、乾隆、嘉慶累加諡,曰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恪慈惠奉天佐聖仁皇后。

女一,殤。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傳一后妃

康熙當皇帝的時候太后是誰?

順治的皇后去西天取經去了,康熙他媽打下手去了,剩下的好像是孝惠太后,和淑惠太后了。

康熙皇帝三個皇后的資料?

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

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

結髮之妻--孝誠仁皇后

孝誠仁皇后為康熙帝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生於順治十年(1653年)十月初七日,滿洲正黃旗人,是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其父為領侍衛內大臣喀布拉。康熙四年九月初八日康熙帝大婚。冊立赫舍里氏為皇后,時年皇帝十二歲,皇后十三歲。康熙八年,生皇二子承佑,此子四歲夭折;十三年五月初三,生皇六子胤礽,即被康熙帝復立復廢的皇太子。皇后因生皇六子,產後幾個時辰就死於坤寧宮,時年二十二歲。康熙帝很悲痛,輟朝五日,諸王以下的文武官員及公主王妃以下的八旗二品命歸人等。俱齊集舉哀,持服二十七日。五月二十七日奉移皇后梓宮權厝都城北鞏華城。六月二十七日冊溢大行皇后日:仁孝皇后。康熙二十年二月十九日自鞏華城沙河殯宮奉移仁孝皇后。孝昭皇后梓宮;二十六日二後梓官至景陵,奉安於享殿;三月初八日入葬地宮。雍正元年九月初四日升祔太廟,諡曰:孝誠恭肅正惠安和儷天襄聖仁皇后。至乾隆、嘉慶年間,屢加溢號,全部溢號為: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聖仁皇后。

輔臣之女--孝昭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是康熙的第二位皇后,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初入宮封為妃,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冊為皇后僅半年,於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已時崩於坤寧宮,距第一位皇后死還不足五年。孝昭仁皇后與孝誠仁皇后的葬儀同,不同之處是孝昭仁皇后喪期正是征討"三藩"的關鍵時候,康熙帝下聖旨:凡出征王、貝勒及各官為國討賊、平定地方效力行間,今令伊等委服喪服,朕心不忍,其穿孝服、摘耳環、散發,俱著免。二月二十八日奉移皇后梓宮於武英殿。三月二十五日奉移皇后梓宮往鞏華城,與第一位皇后同安於享殿。閏三月二十一日冊溢為孝昭皇后,後於康熙二十年同月同日與第一位皇后的梓宮奉移景陵,入葬地宮。經雍正、乾隆、嘉慶三朝,累加諡號,全稱為: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聖仁皇后。

表姐皇后--孝懿仁皇后

第三位皇后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滿洲鑲黃旗人,領侍衛內大臣佟國維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之親侄女,即康熙的表姐。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冊封為貴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晉為皇貴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帝自孝昭仁皇后死,十多年時間沒立皇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八日皇貴妃病重,康熙帝諭禮部:"奉皇太后慈諭,皇貴妃佟氏,孝敬成性,淑儀素著,鞠育眾子備極恩勤,今忽爾遘疾,勢在瀕危,於心深為軫惜,應即立為皇后,以示崇褒,欽此。前者九卿諸臣,屢以冊立中宮為請,朕心少有思維,遷延未許。今抵遵慈命,立皇貴妃佟氏為皇后,應行典禮,爾部即議以聞。"初九日冊立皇貴妃佟氏為皇后,頒詔天下;初十日申刻(下午三點至五點)皇后崩。實際上,她只當了一天皇后。康熙帝輟朝五日。十三日奉移皇后梓官至朝陽門外享殿。二十八年九月十九日冊諡為孝懿皇后,十月十一日奉移孝懿皇后梓宮往景陵,葬但孝、孝昭兩皇后之次。雍。正、乾隆、嘉慶間,累加諡。至嘉慶四年四月諡號全稱: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洛慈惠奉天佐聖仁皇后。

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生於順治十七年,滿洲正黃旗人,為護軍參領威武之女。初入宮侍康熙帝,於康熙十七年(1679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皇帝。十八年十月十三日冊為德嬪,時年二十歲。十九年生皇六子胤祚。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封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禵。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雍正帝即位,德妃晉為皇太后。諸臣為皇太后上徽號,她執意不允。......

康熙最愛的妃子 揭祕康熙皇帝最愛的妃子是誰

他一生有4任皇后,妃子也不少,畢竟斯人已逝,很難說清楚,根據現有的資料,看以看出他還是蠻重情的

相關問題答案
皇帝的妻子是誰?
康熙皇帝的皇后是誰?
康熙皇帝的廟號是什麼?
皇帝的新裝是什麼意思?
清朝皇帝的名子是什麼?
清朝皇帝的龍輦是什麼樣子的?哪裡有的買,有圖片最好。 ?
康熙的皇后是誰?
康熙是不是皇帝的年號?
康熙皇帝的嬪妃有哪些?
康熙下一位皇帝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