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是個怎麼樣的人?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周瑜是個什麼樣的人??? 5分

《三國演義》把周瑜描繪成心胸狹窄、妒賢忌能的典型,當他一發現諸葛亮的才智超過自己,便想方設法謀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後快,結果他的計謀被諸葛亮一一識破,自己反中了諸葛亮的謀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氣得吐血身亡,臨到絕命之時仍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長嘆。小說對瑜、亮二人在赤壁之戰前後一連串的鬥智、鬥法寫得絲絲入扣,極為生動,從人物塑造的角度講是相當成功的,但從歷史的真實性講,則全屬子虛烏有,純粹是小說家的文藝創造。

歷史上的周瑜,當然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也根本不存在“三氣周瑜”的任何蛛絲馬跡。若從周瑜與孔明在當時所處的歷史背景以及他們倆在赤壁之戰前後的政治地位、歷史作用看,真正的贏家倒是周瑜而不是孔明。才華橫溢、精明老到的周瑜,實際上遠遠蓋過了初出茅蘆的孔明。

周瑜助孫吳創業江東之時 孔明尚在流寓、隱居之中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載,周瑜字公瑾,廬江郡舒縣(今安徽舒城)人。他長得高大健壯,容貌俊秀,一表人才。他出生於公元175年,比諸葛亮要年長六歲,他步入政治生涯的時間也比諸葛亮早得多。諸葛亮26歲才出山,周瑜20歲剛出頭就踏入戎馬行列了。

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孫策藉故脫離表術歸取江東之時,周瑜即由丹楊(今安徽宣城)其叔父處率兵迎策,幫助孫策渡江東下,擊敗當時的楊州刺史劉繇,為孫策平定江東起了重要作用。當時周瑜年方21歲。周瑜跟孫策同年,早先孫策父親孫堅起兵討董卓遷家至舒縣時,周瑜曾空出自家的一所大宅院讓給孫策居住,兩人交情十分深厚。所以當孫策歸取江東時周瑜前往相助,孫策對此非常高興,對周瑜說能得到你的幫助,事業一定能成功了。

孫策擊敗劉繇後已有數萬人馬,認為平定吳郡、會稽郡已不成問題,讓周瑜回去與叔父共同鎮守丹楊,不久袁術派他的堂弟來代替周瑜叔父做丹楊太守,周瑜便和他叔父來到了壽春(今安徽壽縣)。壽春是當時盤踞江淮的大軍閥袁術的老巢,袁術看中了周瑜,想要任命周瑜為部將。周瑜認為袁術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藉故離開壽春,於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回到吳郡孫策身邊。孫策親自前去迎接,並授予他建威中郎將的官職。當時孫策本身也只是個將軍身份,這個中郎將是孫策私自署置的,其地位次於將軍。當時周瑜為24歲。

年紀輕輕的周瑜,一到東吳便被封為中郎將,吳郡的人都稱呼他為周郎。孫策因為周瑜是廬江郡人,在那裡很有威望,於是派他到廬江郡駐守長江下游的重要渡口牛渚(位於今安徽當塗縣北,又名採石),後又兼任春谷(今安徽繁昌縣西南)縣長。不久,孫策想奪取荊州,任命周瑜為中護軍(與中領軍同為重要軍事長官),兼江夏太守(實際上此時的江夏郡為劉表所有,孫策任命周瑜此職意在進討江夏取荊州)。周瑜隨孫策取荊州攻克皖縣(今安徽潛山縣),得到漢末大臣橋公(橋玄,官至太尉)兩個女兒。橋公二女皆天姿國色,有傾城之貌。孫策自己娶了大橋,周瑜娶了小橋。接著又攻下尋陽(今湖北黃梅縣西南),並進討江夏郡,但未能得手。在回兵之時向南平定了豫章(今江西南昌)、廬陵(孫策從豫章郡中分出,治所在今江西吉安西南)兩郡,周瑜留下來鎮守廬陵郡的巴丘(今吉安市北的峽江縣)。

從漢獻帝興平二年(195年)到建安五年(200年)孫策被刺身亡之前,周瑜在漢末軍閥割據混戰之初即嶄露頭角,成為幫助孫策奠定江東基業的第一功臣。孫策其時已據有丹陽、吳、會稽、廬江、豫章、廬陵六郡,其中只有徵取吳郡、會稽郡時周瑜未參與,但也有他的功勞,因為若不是他協助孫策渡江,打敗揚州刺史劉繇,吳郡、會稽就不可能為孫策所得。

當週瑜名震江東成為孫氏政權開國元勳之時,諸葛亮還遠遠沒有出......

周瑜是一個怎樣的人?

歷史上的周瑜其實很大度,還是個帥哥呢!周瑜自幼與孫策交好,孫策初崛起時周瑜隨之掃蕩江東,並送錢糧物資助孫策成就大事。袁術仰慕周瑜的才幹,欲聘周瑜為將,但是周瑜以袁術難成大事而拒絕,其後設法正式投奔孫策,與孫策一起南征北戰,為打江東基業立下汗馬功勞,深受孫策信任。孫策遇刺身亡後,周瑜與張昭一起共同輔佐孫權,執掌軍政大事。曹操消滅袁紹後,威逼孫權送兒子為人質,周瑜志向高遠,勸阻孫權送質。赤壁大戰之時,力主抗曹,並慧眼預見到曹軍的劣勢和我軍的優勢,指揮全軍在赤壁、烏林大敗曹軍,是為三國曆史上最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其後又成功地攻克了荊州戰略要地南郡,曹仁敗走。赤壁之戰後,周瑜向孫權建議出兵攻取蜀地,消滅張魯,吞併劉璋,與曹操二分天下,周瑜在江陵進行軍事準備時死於巴陵,時年三十六歲。

歷史上的周瑜胸襟廣闊,氣度寬宏。老將程普因周瑜年輕地位卻比自己高,對他不服,多次當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計較,程普最後被周瑜的才華和品德所折服,感動得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和他成為好友。《三國演義》描寫的心胸狹窄的周瑜是羅貫中為了襯托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藝術處理,不可當真;“三氣周瑜”當然就更是毫無歷史根據,周瑜最後是病逝於出征途中。

周瑜精通音律,雅量高致,即使在喝醉時也能聽出曲中的謬誤,因此史書記載民謠雲:“曲有誤,周郎顧”、“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周瑜是個怎麼樣的人

是的,歷史上周瑜確實是個美男子,並且很有才能也不是像演義裡所說的氣量小。《三國志》中說“(周)瑜長壯有姿貌。”可見他和嵇康類似,都是屬於高大健美這種類型的。《三國志》中極少有贊人像貌的,如趙雲等都沒有提及。說周瑜“有姿容”,必是相當英俊。 以下是一些人和史書上對周瑜的看法:

孫權:“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子明……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

蔣幹:“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閒。”

劉備:“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孫策:“吾得卿,諧也”、“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楊,發眾及船糧以濟大事,論德酬功,此未足以報者也。”

陳壽:“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陸機:“飭法修師,則威德翕赫。賓禮名賢,而張公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為之傑。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達而聰哲,故同方者以類附,等契者以氣集,江東蓋多士矣。”

蕭常:“孫策徵劉繇,濟於橫江,大破之於牛渚。周瑜從攻橫江當利及東渡擊枺陵,則知在江北。或曰:此功為大,每以語簡而忽之,遂令烏林之役獨傳。”

盧弼:“公瑾生長江、淮,諳識險要,出入彭、蠡,久涉波濤,熟籌彼我,用能以寡擊眾,遁走阿瞞,一戰而霸,克建大勳,玄德謂為本文武籌略,萬人之英者,豈虛語哉。或曰:“公瑾不死,操之憂也,先主亦安能定蜀乎?”

《三國名臣贊序》:“公瑾卓爾,逸志不群。總角料主,則素契於伯符;晚節曜奇,則叄分於赤壁。惜其齡促,志未可量…… 公瑾英達,朗心獨見。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託霸跡。志掩衡霍,恃戰忘敵。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參分,宇宙暫隔。”

《史論•酌古論•呂蒙》:“嗚呼!使周公瑾而在,其智必及乎此矣。吾觀其決謀以破曹操,拓荊州,因欲進取巴蜀,結援馬超以斷操之右臂,而還據襄陽以蹙之,此非識大略者不能為也。使斯人不死,當為操之大患,不幸其志未遂而天奪之矣。孫權之稱號也,顧群臣曰:“周公瑾不在,孤不帝矣。”彼亦知呂蒙之徒止足以保據一方,而天下之奇才必也公瑾乎。”

《資治通鑑音注》:“此數語所謂相時而動也。然瑜之言不悖大義,魯肅、呂蒙輩不及也。”

《三國志集解》:“規圖荊、益,及制曹、劉之策,著著機先,真英物也”、“周瑜在則可,如無瑜者,權必不能獨擋曹,無玄德則無吳耳,子敬之謀未為非也。”

《三國志·周瑜傳》:“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掃群桀……於時議者莫不疑貳。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可見無論是當時的人還是後人對周瑜評價都很高,特別是孫權認為周瑜有才,孫策認為周瑜貌美,劉備認為周瑜心胸廣闊,演義裡面為了褒劉稱讚諸葛亮的智慧所以將周瑜刻畫成氣度小的人

周瑜是個什麼樣的人

周瑜是個全才,近乎完美的人。他在世的時候是江東的大都督,當時最高的軍事長官,這是他的地位。而且周瑜長得非常英俊,和孫策被稱為江東一帶的孫郎、周郎,蘇東坡寫的赤壁懷古中的“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便是描寫周瑜的雄姿英發。他是三國有名的大帥哥。周瑜也頗富謀略,眼光長遠,善於用兵,他將號稱八十萬軍隊的曹操打敗在赤壁,曹操敗後對手下說:“輸給周瑜這樣的人是沒有什麼可恥的!”周瑜不僅長得風度翩翩,而且愛好優雅,喜歡音樂,極懂音樂。當時在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說,也就是說什麼曲子要是彈錯了哪裡,周瑜就知道了。周瑜的妻子又是江東有名的美女——小喬。而且在歷史上,周瑜是一個氣量非常大的人。當初因為孫策的推薦,孫權讓周瑜做大都督。江東的老將很多不服氣的,比如程普。可是周瑜並不在意和計較,仍和程普交往密切,處處寬容。最後程普和周瑜關係越來越和諧,還說:和周公瑾交往,就像喝酒一樣,開始不感覺多好喝,可是越喝就越醉了。在赤壁之戰前,蔣幹前來勸周瑜投降。周瑜盛情款待,婉言拒絕說,大丈夫因知恩圖報,孫氏兄弟對我有知遇之恩,我是不會去曹操那的。蔣幹也知道周瑜的性格,然後回去向曹操稱讚周瑜說,周公瑾雅量,是不會被言語所動的。總而言之,周瑜太完美了,所以天妒英才,死得太早了。

歷史上的周瑜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

周瑜[字:公瑾][終屬:吳] 生卒:175-210(36歲) 周瑜- 個人檔案 個人資料 性別 男 籍貫[揚州]廬江舒城 [今安徽舒城] 容貌 有姿貌 官至 領南郡太守行偏將軍 家族資料 父親 周異 母親 未知 配偶 小喬 兄弟姐妹 暫無相關資料 子女 周循 周胤 相關人物 孫策 孫權 魯肅 曾效力過的勢力 吳 周瑜- 簡明歷史傳記 周瑜自幼與孫策交好,孫策於袁術麾下初崛起時曾隨之掃蕩江東。後來回去鎮守丹陽。袁術心慕周瑜的才幹,欲聘周瑜為將,但是周瑜以袁術難成大事而拒絕。其後設法投奔孫策,為中郎將,孫策相待甚厚,又同時迎娶有「國色」之稱的二喬,成為連襟。孫策遇刺身亡後,周瑜與張昭一起共同輔佐孫權,為中護軍,執掌軍政大事。赤壁大戰期間,力主拒曹,而指揮全軍在烏林迎擊曹軍取得勝利。赤壁大戰之後,周瑜諫議孫權將劉備安撫在吳郡,以美女和玩物消磨其意志,但孫權未採納。孫權後來採納周瑜的諫議,擬出兵攻取蜀地,消滅張魯,然後消滅曹操,周瑜在江陵進行軍事準備時死於巴陵,時年三十六歲。孫權曾為其素服弔喪。周瑜性情開朗,氣度寬宏,深得維恩顯著。精通樂律,即使在醉酒時也能聽出音律的錯誤。 周瑜- 簡明演義傳記 周瑜自幼與孫策交好,孫策於袁術麾下初崛起時曾隨之掃蕩江東。後來回去鎮守丹陽。袁術心慕周瑜的才幹,欲聘周瑜為將,但是周瑜以袁術難成大事而拒絕。其後設法投奔孫策,為中郎將,孫策相待甚厚,又同時迎娶有「國色」之稱的二喬,成為連襟。孫策遇刺後,臨終囑咐孫權:「外事不決,可問周瑜。」,周瑜奔喪還吳與張昭一起共同輔佐孫權,並且舉薦魯肅等人,執掌軍政大事。赤壁大戰之前自鄱陽趕回力主拒曹,後於群英會戲蔣幹、怒打黃蓋行使離間計、最後指揮全軍在赤壁襲擊曹軍取得勝利,並取得副都督程普的拜服與信任。赤壁大戰之後,下南郡與曹仁相持,中箭負傷,與諸葛亮較計賽謀,定下假塗滅虢等計策,最後終於死於巴陵,時年三十六歲。死前上書舉薦魯肅代其位,孫權為其素服弔喪。 周瑜的歷史評價 ◆三國志陳壽曰:「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掃群桀……於時議者莫不疑貳。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孫權與陸遜曰:「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子明……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 ◆諸葛瑾、步騭連名上疏曰:「臣竊以瑜昔見寵任,入作心膂,出為爪牙,銜命出征,身當矢石,盡節用命,視死如歸,故能摧曹操於烏林,走曹仁於郢都,揚國威德,華夏是震,蠢爾蠻荊,莫不賓服,雖周之方叔,漢之信、布,誠無以尚也。」 ◆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孫權謂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蔣幹稱瑜曰:「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閒。」 ◆劉備間曰:「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真實的周瑜是怎樣的一個人?

才華橫溢,是三國時期吳國早期的重要的將領。在軍事,政治上都有很大貢獻。正是周瑜的正確領導指揮,孫劉聯軍打敗曹操。並且寬宏大度,長相英俊。且通音律。

歷史上的周瑜是什麼樣的人

【周瑜】(公元175年~210年)三國時期吳國將領,傑出的軍事家。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美姿容,精音律,多謀善斷,胸襟廣闊,人稱周郎。公元208年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奠定三分天下基礎。後圖進中原,不幸早逝。( 商務印書館《新華詞典》)

歷史上的周瑜胸襟廣闊,氣度寬宏。老將程普因周瑜年輕,對他不服,多次當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計較,程普最後被周瑜的才華和品德所折服,感動得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和他成為好友。《三國演義》描寫的心胸狹窄的周瑜是羅貫中為了襯托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藝術處理,不可當真,“三氣周瑜”當然就更是毫無歷史根據,周瑜最後是病逝於出征途中的。

周瑜精通音律,雅量高致,即使在喝醉時也能聽出曲中的謬誤,因此史書記載民謠雲:“曲有誤,周郎顧”、“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周瑜是個什麼樣的人 歷史上周瑜的評價怎樣

後人在看《三國演義》時,認為周瑜是一位小肚雞腸的人,為了和小的事都要斤斤計較。在周瑜臨死之時,還發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嚎。《三國演義》只是一部對三國故事的演義,其中的觀點和人物沒有歷史書籍那般客觀和中立。

有人說《三國演義》是站在褒讚劉備的角度上創作的,對曹操、周瑜等人都有一定的貶低之意。周瑜在孫權陣營的謀士,諸葛亮是曹操陣營的謀士。在《三國演義》中,以貶低周瑜來襯托諸葛亮的才能無雙。在陳壽所寫的《三國志》中,周瑜是一位才貌雙全的人。周瑜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祖父和父親和堂叔都曾擔任要職,在此條件背景下出生的周瑜,也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人。在江東一帶,有“曲有誤,周郎顧”的話語,當時人們把有才幹智慧貌美的男子稱為“郎”,江東百姓稱周瑜為“周郎”,從中可知周瑜的魅力。

周瑜還是一位有才幹的人,在赤壁之戰中,周瑜是劉軍和孫軍的總指揮。在這這場戰爭中顯示了周瑜不俗的軍事才能和謀略,連劉備和曹操二人都十分敬佩周瑜的才能。除此之外,周瑜還是一位大度之人。陳壽在《三國志》中說周瑜“性度恢廓”,劉備評價周瑜為“氣量頗大”,蔣幹評價周瑜是“雅量高致”。從這些溢美的詞彙中都可看出周瑜是一位集才華與智慧於一生的英雄人物。

周瑜的性格特點

說起周瑜的性格特點,需要從兩方面來說明。一是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二是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因為《三國演義》的深入人心,很多讀者都認為周瑜最終是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的,還留下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肺腑之言。

但是,縱觀後來學者對周瑜的評價,都是對他才能、智慧和人品的稱讚。“年少曾將社稷扶,三分獨數一週瑜。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功跡巍巍齊北斗,聲名烈烈震東吳。青春年紀歸黃壤,提起教人轉嘆籲。”這是范成大對周瑜的評價,字詞之間洋溢的全是對周瑜的肯定與讚美。

在《三國志》中,周瑜是位春風得意的才智少年。顯貴家庭出生的周瑜,有著卓爾不群的談吐。他有著勇敢決斷的性格特點,遇事不慌不亂,積極地相出辦法來解決。孫策去世後,東吳人心惶惶,為了安撫軍心,周瑜依照好友遺言,不顧一切的擁立孫權為首領。正是周瑜決斷的性格特點,才讓東吳上下一心。除此之外,周瑜有著不驕不躁的性格特點。20來歲的周瑜已經在東吳大展才華,周瑜在東吳是鼎鼎大名的人物。隨後,又娶了美麗溫柔的小喬為妻,周瑜無疑是人生的贏家。但是,周瑜在得到眾多的鮮花和掌聲之後,仍然以輔助孫權為主,不計較得失和富貴。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被塑造成了一位心胸狹隘之人,並且容易嫉妒他。

周瑜評價

周瑜,著名將士,他的妻子小喬為其誕下三子,少年時與孫策交好,也因此與孫家結下世代因緣,在《三國演義》中作者為了塑造諸葛亮的智慧過人的形象,對周瑜的形象難免有些言過其實了,或者說對他的說明並不是真正歷史上的那個周瑜。

事實上週瑜其人膽識過人,學識淵博,司馬光曾經在《資治通鑑》中對他的評價是極高的,再有關於三國的其它史書的記載中也沒有關於周瑜心胸狹窄,嫉妒心強的描述。周瑜不僅精通音律,而且文采超群,他戎馬一生,征戰披甲,有極大的抱負,關於待人接物方面他也是相當謙恭有禮的,對於他當時的好朋友的孩子孫權,即使他當時在軍中沒什麼地位,不受其他將軍的尊重,周瑜依然尊敬孫權完全按照君臣應盡的禮儀來對待。這和厚實的小說家所描述的那個周瑜是截然不同的。

而關於曹操對周瑜的評價其實也不太好,因為曹操對於周瑜的評價其實不多,他的交流多是和孫權之間的。唯一一次對周瑜的評價還帶有蔑視的意思。最後可以聯繫到歷史的上下關係,也不排除曹操這只是在自己兵敗之後的自我嘲諷罷了。周瑜到底是君子還是小人沒有人能準確......

周瑜是個怎麼樣的人啊.

是的,歷史上周瑜確實是個美男子,並且很有才能也不是像演義裡所說的氣量小。《三國志》中說“(周)瑜長壯有姿貌。”可見他和嵇康類似,都是屬於高大健美這種類型的。《三國志》中極少有贊人像貌的,如趙雲等都沒有提及。說周瑜“有姿容”,必是相當英俊。 以下是一些人和史書上對周瑜的看法:

孫權:“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子明……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

蔣幹:“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閒。”

劉備:“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孫策:“吾得卿,諧也”、“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楊,發眾及船糧以濟大事,論德酬功,此未足以報者也。”

陳壽:“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陸機:“飭法修師,則威德翕赫。賓禮名賢,而張公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為之傑。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達而聰哲,故同方者以類附,等契者以氣集,江東蓋多士矣。”

蕭常:“孫策徵劉繇,濟於橫江,大破之於牛渚。周瑜從攻橫江當利及東渡擊枺陵,則知在江北。或曰:此功為大,每以語簡而忽之,遂令烏林之役獨傳。”

盧弼:“公瑾生長江、淮,諳識險要,出入彭、蠡,久涉波濤,熟籌彼我,用能以寡擊眾,遁走阿瞞,一戰而霸,克建大勳,玄德謂為本文武籌略,萬人之英者,豈虛語哉。或曰:“公瑾不死,操之憂也,先主亦安能定蜀乎?”

《三國名臣贊序》:“公瑾卓爾,逸志不群。總角料主,則素契於伯符;晚節曜奇,則叄分於赤壁。惜其齡促,志未可量…… 公瑾英達,朗心獨見。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託霸跡。志掩衡霍,恃戰忘敵。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參分,宇宙暫隔。”

《史論•酌古論•呂蒙》:“嗚呼!使周公瑾而在,其智必及乎此矣。吾觀其決謀以破曹操,拓荊州,因欲進取巴蜀,結援馬超以斷操之右臂,而還據襄陽以蹙之,此非識大略者不能為也。使斯人不死,當為操之大患,不幸其志未遂而天奪之矣。孫權之稱號也,顧群臣曰:“周公瑾不在,孤不帝矣。”彼亦知呂蒙之徒止足以保據一方,而天下之奇才必也公瑾乎。”

《資治通鑑音注》:“此數語所謂相時而動也。然瑜之言不悖大義,魯肅、呂蒙輩不及也。”

《三國志集解》:“規圖荊、益,及制曹、劉之策,著著機先,真英物也”、“周瑜在則可,如無瑜者,權必不能獨擋曹,無玄德則無吳耳,子敬之謀未為非也。”

《三國志·周瑜傳》:“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掃群桀……於時議者莫不疑貳。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可見無論是當時的人還是後人對周瑜評價都很高,特別是孫權認為周瑜有才,孫策認為周瑜貌美,劉備認為周瑜心胸廣闊,演義裡面為了褒劉稱讚諸葛亮的智慧所以將周瑜刻暢成氣度小的人

周瑜在歷史上是一個怎樣的人

周瑜(175-210),字公瑾,廬舒(今安徽舒城)人。是江東的士族地主,很有勢力。孫策起兵時,他大力相助。孫策死後,他全力輔佐孫權,成為東吳軍隊的年輕統帥。建安十五年(210年)十二月,正當他欲展宏圖之際,忽患重病,死於巴丘(今湖南嶽陽),年僅36歲。

周瑜一生征戰,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和橫行天下的報負;周瑜少年得志,風度可人,議論英發,有口皆碑;周瑜文采超群,精於音樂,即使是酒後,仍能聽出樂

人演奏的音樂中的很細微的疏失,每當這時,他總要轉頭看一看。所以當時有謠諺說:“曲有誤,周郎顧”(《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周瑜待人謙恭有禮。當時孫權只是將軍,諸將及賓客對他禮儀並不全備,比較草率。只有周瑜對孫權敬慎服事,完全按君臣之禮來對待。

周瑜心胸開闊,以德服人,跟後世小說家虛構的那位截然不同。應該說,這才是周瑜的真性格。程普曾一度和周瑜關係不好。程普認為自己年齡比周瑜大,多次欺

辱周瑜。周瑜卻始終折節容下,從不跟他一般計較。程普後來特別佩服周瑜,曾對人說:“與周公瑾交往,如同啜飲美酒,不知不覺就醉了!”至於後人說周瑜氣量

狹小,忌賢妒能,被人氣死,則純是小說家言,不足為信。

相關問題答案
周瑜是個怎麼樣的人?
瓦王是個怎麼樣的人?
姚晨是個怎麼樣的人?
嚴監生是個怎麼樣的人?
藺相如是個怎麼樣的人?
夏洛是個怎麼樣的人?
冰心是個怎麼樣的人?
楊絳是個怎麼樣的人?
管寧是個怎麼樣的人?
曹操是一個怎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