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扭驗算超限怎麼辦?

General 更新 2024-06-18

pkpm中樑的剪扭驗算不合格怎麼辦?

框架剪力牆中連樑一般較易出現超筋超限現象,可以參考高規第7.2.25條相關規定。

連樑調幅、連樑鉸接

在上述恭況不能滿足時,應當具體分析。

PKPM有樑高減小,剪鈕反而過了的情況嗎?

這要看引起剪扭超限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是重力荷載引起,例如靠近支座的單側搭了一根受力很大的次樑。那麼這種情況下減小樑高是沒用的。

如果是側力(例如地震力)引起的(一般不會引起引起扭轉超限,都是受剪或者受彎超限),那麼減小樑高就可以削弱此樑相關抗側力體系的剛度,由於側力是依據剛度分配的,也就減少了受到的側力,從而滿足計算。在剪力牆結構連樑超限的時候,這種處理方法比較常見(當然也不是萬試萬靈,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對於搭接次樑而引起的主樑扭轉超限,很顯然原因就是次樑的支座彎矩傳到主樑就變成了扭矩。而次樑支座彎矩的大小是依據次樑的線剛度和支座約束剛度分配的。因此次樑線剛度越大,支座彎矩就越小。所以加大次樑的樑高就能減少主樑受到的扭矩了。

而同樣搭接次樑引起的主樑受剪超限(這種情況一般次樑都靠近主樑支座部位),改變次樑剛度或者點鉸都是沒用的,你只能想辦法改變結構佈置避免這種不合理的佈置,或者想辦法減少次樑的荷載,或者加大主樑截面直到滿足抗剪承載力要求。

我認為現澆混凝土結構,如果樑面沒有高差,原則上都不應該點鉸。實際上你所謂的允許開裂也是不存在的情況,別忘記就算不佈置樑支座鋼筋,也還有樓板鋼筋拉著呢,不是你想開裂就真的能開裂的。一旦點了鉸,那麼你計算模型上次樑傳給主樑的扭矩就沒了,而實際上卻是有的,這樣主樑的計算就偏於不安全了。

只有在樑存在高差的場合,例如說次樑上翻,樑底和板底平,那麼這時次樑就應該兩端鉸接。

PKPM施工縫驗算超限怎麼調整

使用PKPM結構設計軟件進行一級抗震剪力牆設計時,出現“施工縫驗算超限”的超限提示,如下: ************************************************************************** 構件設計驗算信息 N-WC= 1 (I= 1303 J= 1360) B*H*Lwc(m)= 0.30* 9.38* 4.00 aa= 469(mm) Nfw= 1 Rcw= 45.0 Fy= 360. Fyv= 210. Fyw= 300. Rwv= 0.30 RLIVE= 1.00 混凝土牆 加強區 Nu= -1290. Uc= 0.022 ( 14)M= 12379. V= 5925. Rmdw= 0.234 ( 15)M= 18595. N= 1264. As= 4706. ( 30)V= 9409. N= -2984. Ash= 578.9 Rsh= 1.29 抗剪承載力: WS_XF = 6605.3 WS_YF = 3777.9 ** 施工縫驗算超限 Fs=(0.6*fy*Ast+0.8*N)/Rre= 6622.N= -1928. Ast=18917.0 *************************************************************************** 關於這個問題,各大論壇也有很多人在問。 (PKPM程序超限信息的依據是《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10)7.2.12條以及《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10)11.7.6條關於施工縫抗滑移驗算的條文。) 那如何調整呢? 一方面,根據相關條文,施工縫處的剪力設計值V應不超過(0.6*fy*Ast+0.8*N)/γre,其中Ast是指施工縫處剪力牆腹板內豎向分佈鋼筋和邊緣構件中豎向鋼筋總面積(不包括兩側翼牆!!!),牆體中有足夠錨固長度的附加豎向插筋面積也可包括在內。因此該項超限應僅與剪力牆的豎向配筋有關。 另一方面,PKPM在進行計算分析時,剪力牆的豎向配筋並不是計算所得,而是在計算之前,設計者在設計信息中設定的,默認是0.3%的配筋率,而且PKPM也是用這個配筋率進行施工縫超限驗算的,但是實際上,在剪力牆底部加強部位,我們實際配筋時的配筋率可能大於這個程序自己默認的配筋率。 所以,關於這個超限的調整,可以在圖中A處或者B處,提高剪力牆的設定豎向配筋率,直至超限信息消失,但是在實際配筋時,並不需要對所有剪力牆提高豎向配筋!!!對於採用默認的0.3%配筋率未超限的剪力牆仍然按0.3%的配筋率配豎向鋼筋即可,對於超限的部位則採用調高後的配筋率進行豎向鋼筋配置。

關於您回答的剪扭超限原因的問題我有個疑惑,挑樑承受封口樑傳來的彎矩和集中力,扭矩在挑樑橫截面上產生

你拿出混凝土規範GB50010-2010,看6.4.1條,如果剪力和扭矩大到不滿足這條的公式要求,那麼就是斜壓破壞。

PKPM中框架樑剪扭不過除了加大梁寬還有什麼辦法

PKPM中框架樑剪扭不過除了加大梁寬還可以:

(1)減小次樑在邊跨支座上部配筋,加大下部配筋, 防止次樑對主樑造成較大扭矩,甚至可只配2根14,因次樑為次要受力構件,可允許其上部產生變形 。

(2)pkpm在計算樑上兩相近節點時(<300mm),其配筋會有激增,可用手算複核 。

(3)抗扭縱筋面積亦包括上下部縱筋放大面積,如已對上下部縱筋放大,可在配筋時減去此部分面積 。

當次樑搭在主樑上,且距柱很近時,程序很難通過,提示“扭剪不夠”. 做結構時,應儘量避免這種佈置,真有發生時,把主樑調高50-100,@100箍筋通長配置,計算通不過也沒關係,有時把現澆板調厚一點 。

PKPM電算後,連接柱子和剪力牆的一些樑出現抗剪截面超限和剪扭超限,要怎麼調整?

框架剪力牆中連樑一般較易出現超筋超限現象,應採取一些適當的處理方法,可以參考高規第7.2.25條相關規定。

1、連樑調幅

2、連樑鉸接

3、在1,2均不能滿足時,應當具體分析,大致有8-9種情況。這個就必須看你的整體的建模了。

呵呵,一般,用了鉸接了樑,就不會有問題了。

pkpm樑配筋問題,如下圖,請問下面的樑哪裡出現了問題?

這是剪扭超限。

這根挑樑在封頭樑傳來的集中力和彎矩作用下,產生很大的剪力和扭矩。扭矩在樑的橫截面同樣形成剪力,與斜截面剪力疊加作用,超出了樑截面的承載力,造成斜壓破壞從而超限。

關於具體計算,你可以看PKPM的“構件信息”,然後參照混凝土規範GB50010-2010第6.4節內容理解。

解決的辦法,最有效的辦法是減小挑樑的受力。具體來說,比如增加封頭樑的截面高度,提高其剛度,這樣挑樑受到的扭矩就能大大減小;或者增加挑樑的數量,也就是增加一兩根與挑梁平行的次樑一起懸挑,分擔受力。

上述的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使結構趨於合理化的做法,如果無法實現(影響外觀之類的原因),那麼只能增加挑樑的截面(寬度或者高度)來解決了。至於提高材料強度等方法雖然也有些效果,但效果非常有限。

另外,樓上的文字我怎麼看著似曾相識呢?呵呵……

pkpm是不是允許剪壓剪扭超全截面配筋超,但只允許超一點點

增加主樑的剛度。方法是改變樑的截面尺寸。 減小主樑的扭矩。方法是改變次樑截面尺寸,或者增加次樑分擔彎矩。 次樑點鉸接,PKPM計算時次樑彎矩釋放,不傳遞給主樑。(不建議使用,次樑彎矩實際上還是存在的)

PKPM 超限信息中 V/(B*Ho)+T/(0.8*Wt) > 0.25*fc 公式的出處在哪本規範的哪章?多謝

混凝土結構骸計規範(GB50010-2010)65頁6.4節公式6.4.1-1(Bc=1.0 第55頁)

記得選滿意答案,不然我的採納率會降低的

PKPM超配筋信息怎麼知道是哪個樑超限

N-B=多少,那個數字就是樑編號。

然後進入“分析結果和文本顯示”第一項,按照編號搜索就行。

就是寫的那個意思啊,剪扭驗算不滿足。

相關問題答案
剪扭驗算超限怎麼辦?
鉸接樑撓度超限怎麼辦?
支付寶餘額超限怎麼辦?
樑支座裂縫超限怎麼辦?
審車時間超了怎麼辦?
無線網受限怎麼辦?
聯通流量超額怎麼辦?
銀行卡交易受限怎麼辦?
剪了短髮好醜怎麼辦?
上飛機行李超重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