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誰發明了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06

中國的發明有哪些??

除了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四大發明之外,中國還有很多發明: 中醫中藥、10進位值制、赤道座標系、雕版印刷術——新四大發明 瓷器、絲綢、黑火藥、金屬冶鑄、深耕細作、24節氣等。 太陽風暴——最早發現的太陽黑子 有星孛入於北斗——彗星的觀測 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日食記錄 日月星辰——陰陽合曆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現存最早最完整的歷法著作——《太初曆》 土圭測日影 星隕如雨——流星群的觀測 演示天體視運動的儀器——渾天儀 我國最古老的記時儀器——壺漏 大地測量——子午線的測定 曆法革命——沈括的《十二氣歷》 科苑奇葩——郭守敬發明和研製的天文儀器 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歷法——郭守敬的《授時歷》 周公觀景——天文臺的設置 我國最早的數學專著——《周髀算經》 精推細算——《九章算術》 運籌帷幄——零與籌算 十進制記數法 中國剩餘定理——大衍求一術 祖沖之和圓周率 賈憲三角 一元高次方乘——天元術 朱世傑和他的《四元玉鑑》 雙假設法——盈不足術 級數與垛積術的應用 中國——算盤的故鄉 磁石的魔力——指南針的發明 《墨經》與第一運動定律 被中香爐與常平架 磁偏角和磁傾角 測量工具——遊標卡尺 投影 幻燈——走馬燈 神祕的倒影 奇異的鏡子——透光鏡 世界最早的潛望鏡 世界最早的人工磁化法——指南魚 傑出的機械——指南車 火藥的發明 火柴的發明 漆和漆器 China——世界著名的瓷器 石油和天然氣 會燃燒的石頭——煤的開發和利用 張衡的地動儀 最早的測風儀 雲向西 雨沒犁——雲的觀測和雲圖集 溫度觀測儀和降水觀測儀 天氣預報 古老的物候歷 我國最早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引涇往洛—一鄭國渠 貫通南北的水利工程——京杭大運河 我國最早的水位站——涪陵石魚 我國最早的潮汐圖——竇叔蒙《濤時圖》 古代地理學名著——《水經注》 青銅時代——銅礦開採 煮海為鹽——鹽滷開採 最早的植物誌—— 《南方草木狀》 草木魚蟲鳥獸——動植物分類 舉杯邀明月 把酒問青天——制曲和釀酒 山中有玉者木旁枝工垂——植物探礦 賈思勰和《齊民要術》 特色鮮明的《王禎農書》 精耕細作五穀豐登 茶的種植與茶文化 魯桑百豐綿綿——桑蠶技術 濟世之谷——豆類植物的栽培和豆類食品 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善其事 利其器——鐵犁的發明 蓄力播種機——三角耬 揚場工具——扇車 水利灌溉機械——龍骨水車 兩利俱全十倍禾稼——桑基魚塘 內園分得溫湯水二月中旬已進瓜——栽培技術 地下渠道——坎兒井 望齊侯之色——中醫的診斷術和治療術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神農嘗百草——中草藥治病 伏羲制九針——鍼灸療法 華陀麻醉術——麻沸散 免疫法——種痘術 養生延年——激素的提取 鐵的冶煉技術 百鍊成鋼——多種多樣鍊鋼技術 黃銅和鋅的冶煉 中國銀——含鎳白銅的冶煉和西傳 水法冶金——膽銅法 三大鑄造技術 糧食加工工具——水碓和水磨 最早記錄里程的車輛——記裡鼓車 縱橫馳騁——蹄鐵術與馬蹬的發明 魯班與鋸刨傘的發明 巨龍橫臥——萬里長城 世界第八奇蹟——秦兵馬俑 巧奪天工——風格獨具的橋樑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隋大興城 宮殿建築的瑰寶——故宮 最高最佔老的重樓式木塔——山西應縣木塔 不沉之舟之奧祕——水密隔艙 運河船閘 大風起兮車如飛——風帆和帆車 飛行者的至寶——降落傘 凌波之至寶——舵 高效率的推......

中國誰發明了哪些?過程是怎樣?

造紙術:蔡倫

火藥:葛洪

指南針:不祥,由古代“司南”變化而來。

印刷術:畢昇,完善。

當西方“四大發明”載人飛船、原子彈、克隆術、網絡業風行於世時,史稱擁有東方“四大發明”的那個國度沒寂了。這是由於率先發明造紙、印刷、火藥、指南針的先賢沒能給炎黃子孫帶來永久的殊榮。曾幾何時,西方的造紙與印刷術反超中國,指南針令爾等發現了新大陸和諸多殖民地,火藥與洋槍洋炮最終轟開了自家的門戶。非但如此,中國四小發明陶瓷、紡車、景泰藍、地動儀,與四件國粹絲綢、茶葉、中藥、京劇也每況愈下,難怪不少國人作憂天狀,嗟嘆中國有幾多當代發明就有幾多遺憾。難道沒有一件中國古代大發明可以振奮當代同胞的自豪與自尊?

天方日談——第一發明

面對這困擾人而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真不知道如何對孩子的孩子們加以詮釋。我只是憑著多年來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因而近乎偏執地自信,具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必定有一種先於古代四大發明、優於異國異邦文明起源的造化物。否則何以在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南部能出息繁衍全人類最龐大的一個族群。物擇天競,適者生存。適應這偉大族群生存與發展的力量和智慧以怎樣的載體、作何等的傳承呢?

循著生命實體的第一生存需求,追溯這個崇尚民以食為天的國度裡,自華宗漢祖之先民自從懂得刀耕火種而改變茹毛飲血的原始陋習,轉而在火中取栗和湯中取食時的某種需求。由於火焰與熱湯的高溫不允許沿用伸手抓捏的習慣,於是出現了手指的替代物一支箭一柄矛或一根樹枝。顯然,單枝獨箭只具有扎和挑的功能,遠不及兩根手指拿捏之便捷。先民們最質樸的思維已經懂得了靈巧的拇指可藉作兩根樹枝而延伸,更何況先民們狩獵和勞動的技能已將手指鍛鍊得運用自如,將兩根小樹枝捏在手中,竭盡插扎穿挑夾、撈扒拌攪拉之能事,還可供遞喂播舀、煎卷烤炸,真乃十八般食藝可得心應手。由此可推斷,華漢先民的第一種創造發明得以誕生。其之所以稱之為發明創造,是由於筷子完全符合當今對於發明創造賦予的三大定律: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而且還具有取之有竭的原材料可用來加工批量製作。因此,又可以進而斷言,祖先除發明創造了弓箭長矛和某些農具,那麼最初的第一件民間日用品非筷子莫屬。隨著筷子的普及和大量使用,製作筷子的材料漸次演變為樹枝、木條、竹枝、竹條、骨條和牙條。其形制和長度也逐漸形成定規。其長度緣於原始部落和圍著食器聚餐的習俗,必須具有一定的長度方能伸手夾取食物。而這長度又必得便捷於手腕在食器與嘴之間作半徑活動,手臂的運動半徑亦受制於腕骨到肘骨這兩個支點的牽制,於是小臂的長度大體成為了筷子的長度標準。這一見解十分重要,先民的長度概念難道真的同筷子有關嗎?事實上,原始人對距離與長度的最初確認,往往是按人體工程學的原理,以自我為尺度來確認的,包括拳頭、手指、步幅,又引伸到長矛和箭的射程,但這類成法顯然不如筷子來得便捷。由於筷子的誕生,不但確定了圍食的習俗,而且依據筷子加手臂的長度作為半徑,確定了用以聚餐的方桌與圓桌的直徑與寬度,確定了餐桌周邊長度與食客空間人數的慣例。最終使得筷子成為原始尺寸的長度單位,一市尺約等於小臂加拳頭的長度,最初的筷子也大體如此。只是由於木竹筷子容易彎曲,加上民居與食器的發展,使人們逐漸從野外移至室內,食桌食器筷子漸漸短小精緻。至於筷子的形制取上方下圓,大概同先民崇尚的天地方圓說相關。既然天圓地方自居中國,將方圓把握於掌股之間亦理所當然。有趣的是,氏族部落之間的許多理念和原始等級,也由筷子反映出來,依牙骨竹木品質與製作難度,按筷子長短粗細優劣與刻意製作的不同紋飾,決定了執筷人的等級尊卑與長幼身份。為了適應傳統禮儀之邦的各種需求,筷......

中國的四大發明是什麼,都是由誰在哪個年代發明的?

四大發明具體的發明者現在都沒有確切答案

一、造紙術

西漢已有人造紙,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革新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植物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

在漢朝的谷樹皮的谷紙的基礎上,晉代出現了以藤皮做出的藤紙,造紙術在唐朝時盛行。

二、印刷術

中國的印刷術,分為活字版印刷術及雕版印刷術,印刷術的盛其是在宋朝的時候,一開始是雕版印刷術先發明,但是,宋代的畢昇,想到,為何同樣的字要重複刻呢?所以就發明了這種活字版印刷,活字版印刷術,再排版方面十分便利,而且可以把他拆下又可放在別處,十分的便利,因此,印刷術一直在演變,才成了今日的便利。

三、羅盤

傳說中指南車在黃帝時被髮明。以後,東漢張衡、三國馬鈞都曾造過指南車。

羅盤是一種海上的導航系統,可以指引方向,因為有了羅盤,所以才演變為今日的指南針。羅盤發明後廣泛被運用在軍事上,以及導航,羅盤也是在宋朝為盛期,宋朝是個重文輕武的朝代,許多的文明都是從此開始,就連羅盤也不例外,羅盤的發明,使海上的路線一目瞭然,也提高了航海的準確性與安全。

四、火藥

火藥是從三國時代開始發明,當時被用來當爆竹,到了宋代才被用來當作軍事用,火藥是硝石加硫磺跟炭所製成的,可以用來作為大炮,火槍等,火藥的用途可以鑿山,挖壁,挖洞,當爆竹,或作為軍事武器等......

十四世紀後歐洲人又從阿拉伯人獲知火藥的知識,並學會了製造火器的方法,火藥才正式傳入歐洲。

中國的4大發明是什麼?誰發明的。

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

造紙、印刷術、火藥、指南針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四大發明深刻影響了世界文明的進程。這些發明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和萬事萬物的原有狀態,其波及範圍不限於某一局部地區,而是整個世界;其影響所及不是一時一世,而是持續千百年之久。

四大發明給我們帶來什麼?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自然不能不說古代的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四大發明不僅僅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繁榮的標誌和中國人民聰明智慧的體現,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的進程。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中國古代的四大文明,也許人類社會不是今天這個樣子。這可不是中國人的自吹自擂,因為世界史學界一致認為,中國的四大發明,通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歐洲之後,給歐洲人的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從而影響了人類的整個進程。對此,馬克思曾經這樣高度評價,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他少說了一項。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產生了殖民地,印刷術變成了宣揚新教的工具。總的說來,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

一個是火藥,火藥是我們發明的。火藥給我們帶來什麼東西呢?帶來了我們的禮花,帶來了我們的鞭炮。到今天為止火藥在我們的歷史上發揮過巨大的作用,通過阿拉伯傳到歐洲之後,歐洲人利用火藥技術製造了大炮,這就是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和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甲午戰爭和1900年的八國聯軍進北京,用中國的火藥燒了中國的圓明園。帝國腐朽了,文明衰落了,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發明了火藥,卻沒有用自己的火藥製造出強大威力的洋槍洋炮,只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抗洋人的進攻,任憑他們的鐵蹄踐踏中國的國土,我們不得不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指南針,我們的鄭和用指南針七下西洋,開拓了中華民族文化進軍世界的先河。他們是傳教士,中國人歷來是善良的,我們下西洋不是為了掠奪,不是為了搶劫。但是我們的發明一旦被他們所使用,他們就造出了新的、更加靈巧的指南針,闖入我們的領海,打開了我們的國門,把大批的鴉片潛入到我們的民族之中,使我們的民族成為“東亞病夫”。

我們的印刷術,印刷術和造紙術是中國偉大的發明。傳到了歐洲以後,幾百年以後才造福於社會,中華民族熊熊的火炬照亮了西方黑暗的中世紀,他們確實是受益匪淺的。他們的科技發達了,文藝復興了,但是今天我們的造紙術又如何呢?我們的印刷術又如何呢?我們公司有一位對印刷比較精通的副總經理,他每天設計我們公司的產品,我國最好的印刷機叫“海德寶”,是我們發明的活字印刷術,但是現在最好的印刷機是“海德寶”,而四色彩印,精美印刷品,都是人家印的,最好的紙張是人家的,便宜、質量好。要什麼紙?要二八銅版。要什麼的?要進口的。紙張是我們發明的,但最好的機器都在人家手裡,我們需要花多少錢?甚至現在連最好的油墨也是進口的,這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

現在我們回顧一下四大發明給我們帶來了什麼?確實給中華民族帶來永久的載入史冊的榮耀,除此以外今天真正由此得到實惠的又是誰呢?我們不得不承認,即使我們有了很多原始性的創新,也往往因為不能精益求精,發展遲緩,錯過了時機,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與大規模的產業化失之交臂。比如說中國人早就發明了陰陽八卦,但是沒有由此引申發明出二進制技術法,計算機是由外國人發明的。鄭和提出的“冷不自生”,這可謂是前無古人創造性的見解,非常了不起。但是由此導出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卻在1800年之後,由一個德國人正式提出來的。從冷的物體傳入熱的物體,不能無償發生,我們沒有得到規律性的經驗。...

中國科學家都有誰,他們發明了什麼

張衡 發明地動儀和渾天儀 蔡倫 改進造紙術 郭守敬 發明簡儀 制定授時歷 畢昇 發明活字印刷術 華佗 發明麻沸散 李時珍 編寫本草綱目 蘇頌 發明天文鐘 水運儀像臺

中國的漢字是誰發明的?

■ 漢字,”傳說”是黃帝時代的史官倉頡所創造的。他觀察萬物,依據物體的形狀造字。不過雖說古書上有記載,但這畢竟只是”傳說”而已。

■ 其實漢字是起源於先民”結繩記事”(注1)(注2),是我們祖先共同努力的創作,倉頡可能只是”整理文字”的人。

■ 文字是因為使用上的需要而逐漸由少變多的,

是約定俗成的。

■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統一文字,所以在秦以前,文字的寫法也因為國家的不同而有不同。漢朝時候隸定,把圖畫式的小篆,改成一筆一畫的隸書,更方便傳抄使用,文字的形狀大約就定型了,當然還是有所改變與增加。

■ 而繁體中文,就是『倉頡』所發明的喔!

古文全都是繁體字喔!(注2)

※※

(注1)結繩記事:上古沒有文字時,在繩上打結做為記住事情的方法,為漢字最早的起源之一!

(注2)古時候,由於還沒有文字的發明,凡事都要利用打結的繩子來記載事情。一天,倉頡請一位名叫「二木頭」的屬下用一匹馬去換二輛車回來,而二木頭將繩子的一頭打了一個結,再將繩子的另一頭打了二個結後、便牽著馬往市場出發,二木頭找到了賣車的老闆後,將帶去的二匹馬換了一輛車後,就高高興興的回去向主人交差。然而,回去之後,倉頡一看、怎麼他交代換二輛車、卻只換了一輛車回來…,心理正納悶究竟是怎麼回事,打算好好問問二木頭呢!聰明的小朋友,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哇!原來二木頭雖然將繩子打了結,但是卻將要買的東西記反了,將原本「一馬換二車」記成了「一車換二馬」了,白白讓市場老闆賺了一匹馬呢,搞得大家錯誤百出、人仰馬翻,也讓倉頡大人傷透了腦筋呢!由於吃過這種苦頭,倉頡心想,究竟如何才能解決眼前的難題呢?

倉頡每天在沙地上塗塗寫寫,很是懊惱…,有一天,倉頡看到了掛在窗臺上的一串魚,突然心生靈感,咦!聰明的倉頡靈機一動,腦中漸漸浮現出類似『魚』的象形文字,一連串的文字又一一浮現腦海中,才恍然大悟,原來太陽就是『日』字、田地就代表了『田』字,還有『口、目、耳』也是由圖形轉變而來的文字,他發現每個東西都有圖形代表它的意義,由景物轉變成的文字叫「象形」字,真是太妙了!

倉頡自言自語道:一棵樹就是『木』、樹木多了就是『林』;一個『石』代表石頭、三個石頭就代表很多石頭,也就是『磊』字;人在樹下歇著,就是『休』字;古時候的人,覺得女人留在家裡最安心、就發明了『安』字,把兩個字合起來,形成另一個意義的字,就叫做處會意」字,真是太有意思了!而「指事」原理造出的字,更能令你馬上看出意思,像是上和下,兩個人拿刀互鬥就是『鬥』字;因為後來文字不夠用了,便在象形文字的基礎上加上形或聲的符號,成為「形聲」字,像是鯉,把裡字和魚字合起來就是『鯉』;另外還有「轉註」字,是把形聲意義相近的字,互相轉用,像是依和倚;而另一種「假借」字,是取同音的字,借作別的意思,像是考和老!倉頡拿起樹枝在地上塗塗畫畫,也越來越有心得,終於發現了用文字記事的訣竅及要領,就是形成中國文字的六種原理,叫做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在一旁的大龍及小太極直呼中國字真偉大,開心地手舞足蹈起來!

倉頡會造字的消息傳到宮中,有一天,黃帝召見倉頡進宮,倉頡便向皇上一一說明了文字的由來和代表的意義:「太陽剛剛升起,就是『旦』字;他又畫了一個「手」字、加了一個「目」字,把手放在眼睛上,手加目,就可以變成『看』字」。黃帝聽了哈哈大笑,便請倉頡以後專心的造字。之後的每一天,倉頡便更用心、也更積極的創造出更多的文字,以造福大眾,這也就是我們中國文字的起源!...

中國的發明有哪些??

1、鼓:

傳說公元前3500年中國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獸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到公元前1000年,米索不達米亞的蘇默人制成了一人高的圓鼓,鼓身還繪有圖畫。後來有了小銅鼓和大銅鼓。15世紀騎兵用的大銅鼓,17世紀時開始為樂團採用。1692年蒲塞爾為“仙后”所作的配樂中就用上了。這種鼓現在叫定音鼓,19世紀有了低音大鼓。鼓聲可使節拍鮮明,粗獷有力。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定音鼓。

2、二進位制:

相傳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發明了二進位制。《周易》就是五經之一的《易經》,它是我國最古老的經典之一。《周易》相傳是由約公元前3000年的伏羲畫卦、周文王重卦、周公作爻(yao)辭,並經過孔丘修訂而成為《易經》。當代的電子計算機用的不是十進制而是二進制。二進制是誰發明的?《周易》中的“易數”用的就是二進制。換句話說就是伏羲發明了二進制,伏羲就是神農。傳說神農嘗百草才有五穀,我國才有原始農業。伏羲對我國社會的進步可謂大矣!我國北京的先農壇就是為了祭奠神農(即伏羲)而建造的,這裡表達炎黃子孫對他的敬佩之情。

3、繩索:

公元前2800年,中國人已經掌握了創造麻繩的技術。我國人民開始用大麻纖維制繩。到公元紀元開始時,用大麻纖維已成為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主要制繩材料。1775年,英國發明家馬虛發明制繩機,結束了手工制繩的時代。從1950年開始用人造纖維製造繩索,直徑約2毫米的馬尼拉繩受到5512公斤的拉力便會折斷,而同樣粗的尼龍繩則能承受13227公斤的拉力。

4、指南針:

相傳公元前2700年中國的軒轅黃帝發明了指南針。黃帝用指南針,在大霧中辨別方向,打敗了蚩尤。根據史書記載,中國人早在戰國時代已使用指南針。公元前3世紀的《韓非子》中說,戰國時代已有人用“司南”(指南針)。宋代沈括《夢溪筆談》對此記載更詳。1090年,中國和阿拉伯航海家開始在船上裝設了指南針。作導航工具。歐洲在11世紀左右,才用浮在水上的磁針製成指南針。1250年左右,在地中海地區指南針的磁製已裝在有度的卡片上面,並以中央旋軸保持平衡。

16世紀時把指南針鑲在帶平架上,在船上發揮作用。19世紀鐵船用指南針要裝上一片弗林德斯頓鐵,以校正船的磁力所引起的誤差。20世紀製成的船和飛機用陀螺羅盤儀指南針。根據旋轉頂點穩定姿態與星體有關的原理,陀螺羅盤有兩大優點:既不因接近金屬而偏轉,雙指向真正北而不是磁北。1908年德國製成世界上第一臺此類實用儀器。最優良的指南針是美國人斯波里所制。1910年在“德拉威”號船上試驗成功,很快就被美國海軍採用。總之,指南針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後來傳遍全世界為全球航海業等方面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5、養魚法:

公元前2500年中國人已經懂得養魚。那時我國人民能用人工孵化魚卵,把它養大食用。1960―1970年代,歐美才用人工養殖蛙魚等魚類。英國等西歐國家現在每年由養魚場生產淡水養魚約有10萬噸。

6、赤道式天文儀:

公元前2400年,中國人發明了赤道式天文儀。

7、十進計數制:

中國人於公元前14世紀,發明了十進計數制。在現代科學中是十分重要的,歐洲人正式採用它的最早時間的證據,是公元976年的一份西班牙手稿中發現的,而中國早在公元前14世紀的商朝,便已經採用了。在出土的公元前13世紀的甲骨文中,見有中國人用十進制記述了“547天”的實例。

8、印刷術:

公元前1324年,中國人已會雕刻印章,用墨水印在文件上,印刷術是世界上第一種傳播媒介,有了它才可把資料信息傳播出去。印刷術是我國的四大發......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誰發明的?哪個朝代?

指南車相傳是在黃帝大戰蚩尤時,用來辨認行軍方向的工具。指南車事實上是一種機械的裝置,指南車在行進時,仙人的手都指著同一方向。 指南車的製作原理和指南針利用磁力指示方向不同。在戰國的時候,才出現真正利用磁鐵的磁力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 造紙術約發明於 西漢 雕版印刷誰是世界雕版印刷術的先驅?1968 年,韓國慶州發現唐代武周時期印刷的《無垢金剛經》,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一場“中國是不是雕版印刷鼻祖”的爭論。我國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等證實,該印刷品印自中國長安,而且中國還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證明雕版印刷始自中國隋唐時期,中國是世界雕版印刷術當之無愧的先驅。科技史專家認為,中國早在宋代就有活字印刷術,但明清兩代大規模的古籍整理出版,依然使用雕版印刷,而非活字印刷,可見雕版印刷在當時文化傳播中的重要地位。 北宋時期中國出現活字印刷術和火藥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什麼?發明人又是誰?

造 紙

早在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的蔡倫發明“蔡侯紙”之前,中國已經出現了紙的雛形。中國甘肅省天水放馬灘漢墓出土的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早期的紙,是現已發現的最早的紙。此外,新疆羅布泊和西安灞橋等地都出土過西漢的古紙。但這些紙都比較粗糙,原料是麻或絲絮。

東漢時,公元105年,宦官蔡倫總結西漢以來的造紙技術並加以改進,開創了以樹皮、破布、麻頭、魚網為原料,並以漚、搗、抄一套工藝技術,造出了達到書寫實用水平的植物纖維紙,稱為“蔡侯紙”。從此,紙逐步取代了竹木筒和帛,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

造紙術到公元7世紀初期(隋末唐初)開始東傳至朝鮮、日本;8世紀西傳入撒馬爾罕,就是後來的阿拉伯,接著又傳入巴格達;10世紀到大馬士革、開羅;11世紀傳入摩洛哥;13世紀傳入印度;14世紀到意大利,意大利很多城市都建了造紙廠,成為歐洲造紙術傳播的重要基地,從那裡再傳到德國、英國;16世紀傳入俄國、荷蘭;17世紀傳到英國;19世紀傳入加拿大。造紙的發明與傳播,使文字的載體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知識在平民中的普及得以實現,從而極大的推動了世界科技、經濟的發展。

造紙術的發明,不僅是書籍製作材料上的偉大變革,而且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

火 藥

火藥的發明與中國古代發達的冶煉技術有密切的關係,在冶煉金屬的過程中,人們不斷總結經驗,逐漸接觸和熟悉了許多礦物的性能,積累了豐富的化學知識。從戰國時代(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起,就有人把冶金技術運用到煉製礦物藥方面,夢想能煉出長生不老的藥來,也有人想從礦物中煉出金銀來。雖然沒有煉出長生不老的丹藥或金銀,但是煉丹工匠們在煉丹的過程中發現硝石、硫磺與含碳物質在一起加熱後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一次次爆炸中,人們逐漸認識到硝石、硫磺、木炭按一定比例配製,將會製成會爆炸的火藥。

火藥發明的具體年代已無從查考,但根據資料可以推斷,火藥發明的時間應在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以前。由於這種火藥的顏色是黑色的,所以叫做“黑火藥”。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於軍事。最早的火藥武器是“飛火”,即火箭。宋、元時期(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軍事上廣泛應用火藥,出現了許多火藥武器,主要有火箭、火銃、突火槍、火炮等。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時,出現了利用齒輪控制的觸發性地雷與線香控制的定時水雷。

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時,火藥傳到歐洲,引起了武器製造業和戰略戰術上的一系列重要的變化,對歐洲社會經濟領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指南針

中國早在春秋和戰國(公元前722年~公元前221年)時期,人們在尋找鐵礦時就發現了磁鐵,並知道了它們所具有的特殊性質。戰國時期(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人們開始利用磁鐵製造指示方向的工具——司南。司南被製成勺狀,使用時將它放置在一個光滑、水平的底盤中間,用手撥動它的柄,使其轉動;當它停止時,勺柄就指向南方,勺口則指向北方。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初期,人們發現了人工磁化法,用天然磁石磨擦鋼針,製出磁針。這種經過磁化了的鋼針就被正式叫做指南針了(由於磁針軸受地球磁極的影響,而且地磁軸與地球自轉軸有個11度多的交角,磁針所指示的南北方向實際上是地球磁極的南北方向)。指南針的製做方法各種各樣,有的把磁浮在水上,有的放在碗沿,有的放在指甲上,有的用線懸在空中。但較為精確的指南針,是把磁針裝在刻有方位的羅盤上,所以,指南針又叫做羅盤針。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以及......

中國古代各什麼偉大發明都是誰發明

太陽風暴——最早發現的太陽黑子

有星孛入於北斗——彗星的觀測

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日食記錄

日月星辰——陰陽合曆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現存最早最完整的歷法著作——《太初曆》

土圭測日影

星隕如雨——流星群的觀測

演示天體視運動的儀器——渾天儀

我國最古老的記時儀器——壺漏

大地測量——子午線的測定

曆法革命——沈括的《十二氣歷》

科苑奇葩——郭守敬發明和研製的天文儀器

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歷法——郭守敬的《授時歷》

周公觀景——天文臺的設置

我國最早的數學專著——《周髀算經》

精推細算——《九章算術》

運籌帷幄——零與籌算

十進制記數法

中國剩餘定理——大衍求一術

祖沖之和圓周率

賈憲三角

一元高次方乘——天元術

朱世傑和他的《四元玉鑑》

雙假設法——盈不足術

級數與垛積術的應用

中國——算盤的故鄉

《墨經》與第一運動定律

被中香爐與常平架

磁偏角和磁傾角

測量工具——遊標卡尺

投影 幻燈——走馬燈

神祕的倒影

奇異的鏡子——透光鏡

世界最早的潛望鏡

世界最早的人工磁化法——指南魚

傑出的機械——指南車

漆和漆器

China——瓷器

石油和天然氣

會燃燒的石頭——煤的開發和利用

張衡的地動儀

最早的測風儀

雲向西 雨沒犁——雲的觀測和雲圖集

溫度觀測儀和降水觀測儀

天氣預報

古老的物候歷

我國最早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引涇往洛—一鄭國渠

貫通南北的水利工程——京杭大運河

我國最早的水位站——涪陵石魚

我國最早的潮汐圖——竇叔蒙《濤時圖》

古代地理學名著——《水經注》

青銅時代——銅礦開採

煮海為鹽——鹽滷開採

最早的植物誌—— 《南方草木狀》

草木魚蟲鳥獸——動植物分類 舉杯邀明月 把酒問青天——制曲和釀酒

山中有玉者木旁枝工垂——植物探礦

賈思勰和《齊民要術》

特色鮮明的《王禎農書》

精耕細作五穀豐登

茶的種植與茶文化

魯桑百豐綿綿——桑蠶技術

濟世之谷——豆類植物的栽培和豆類食品

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善其事 利其器——鐵犁的發明

蓄力播種機——三角耬

揚場工具——扇車

水利灌溉機械——龍骨水車

兩利俱全十倍禾稼——桑基魚塘

內園分得溫湯水二月中旬已進瓜——栽培技術

地下渠道——坎兒井

望齊侯之色——中醫的診斷術和治療術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神農嘗百草——中草藥治病

伏羲制九針——鍼灸療法

華陀麻醉術——麻沸散

免疫法——種痘術

養生延年——激素的提取

鐵的冶煉技術

百鍊成鋼——多種多樣鍊鋼技術

黃銅和鋅的冶煉

中國銀——含鎳白銅的冶煉和西傳

水法冶金——膽銅法

三大鑄造技術

糧食加工工具——水碓和水磨

最早記錄里程的車輛——記裡鼓車

縱橫馳騁——蹄鐵術與馬蹬的發明

魯班與鋸刨傘的發明

巨龍橫臥——萬里長城

世界第八奇蹟——秦兵馬俑

巧奪天工——風格獨具的橋樑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隋大興城

宮殿建築的瑰寶——故宮

最高最佔老的重樓式木塔——山西應縣木塔

不沉之舟之奧祕——水密隔艙

運河船閘

大風起兮車如飛——風帆和帆車

飛行者的至寶——降落傘

凌波之至寶——舵

高效率的推進工具——櫓

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下“西洋”

航空模型之始——風箏

天文與地文航海技術

水平旋翼和螺旋槳

兵學聖典——《孫子兵法》

戰車戰船

異彩紛呈的冷兵器

雕版印刷的最高成就——彩色套印

泥活字印刷技......

相關問題答案
中國誰發明了什麼?
誰發明了什麼東西全部?
誰發明了什麼的過程?
還有誰發明了什麼東西?
中國都發明瞭什麼?
中國現代發明了什麼?
外國的名人發明了什麼?
誰怎樣發明了什麼?
誰通過動物發明了什麼?
焦耳發明了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