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道御史是幾品級?

General 更新 2024-05-28

江南道御史是幾品?

江南道御史就是江南道監察御史。唐、宋兩代僅有八品官,明代為正七品,清代為從五品。清朝,此官職配置於朝廷或地方,為制衡行政機構主官的非常派朝廷或地方官員。監察御史不僅可對違法官吏進行彈劾,也可由皇帝賦予直接審判行政官員之權利,並對府州縣道等審判衙門進行實質監督,也可在監察過程中對地方行政所存在的弊端上奏。例如1722年-1769年設置的巡視臺灣監察御史,另外,該官職品等為從五品。

資料

baike.baidu.com/view/31571.htm

監察御史

監察御史是官名。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改檢校御史為監察御史,始設。唐御史臺分為三院,監察御史屬察院,品秩不高而權限廣。宋元明清因之。明清廢御史臺設都察院,通常彈劾與建言,設都御史、副都御史、監察御史。監察御史分道負責,因而分別冠以某某道地名。《新唐書.百官志三》:“監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縣,獄訟、軍戎、祭祀、營作、太府出納皆蒞焉;知朝堂左右廂及百司綱目。”

監察御史的用途

監察御史掌管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等事務。唐、宋兩代僅有八品官,明代為正七品,清代為從五品。

監察御史的歷史

1.隋開皇二年(582年)由檢校御史改置。

2.唐代御史臺分為三院,其監察御史屬察院,掌“分察百寮,巡按郡縣,糾視刑獄,肅整朝儀”。品秩低而權限廣。

3.元沿設,員額很多,除內臺三十二員,尚有江南行臺二十八員、陝西行臺二十員。

4.明廢御史臺設都察院,通掌彈劾及建言,設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僉都御史。又設十三道監察御史110人,為正七品官,分區掌管監察,稱為“巡按御史”。巡按御史被稱為“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斷,官位雖不高,但權勢頗重。

5.清同明制,乾隆時於都察院左都御史、在副都御史下設十五道掌印監察御史及監察御史,清末增至二十道。其職掌為“彈舉官邪,敷陳治道,審核刑名,糾察典禮”等事。

6.清朝,此官職配置於朝廷或地方,為制衡行政機構主官的非常派朝廷或地方官員。監察御史不僅可對違法官吏進行彈劾,也可由皇帝賦予直接審判行政官員之權利,並對府州縣道等審判衙門進行實質監督,也可在監察過程中對地方行政所存在的弊端上奏。例如1722年-1769年設置的巡視臺灣監察御史,另外,該官職品等為從五品。

7.1910年代,清朝滅亡後,中華民國廢除該官職。

監察御史的責任

御史之權既重,然處事若有差失,懲辦也極嚴厲。據《世法錄》記載,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五月,御史雷勵誤把良民判為徒罪。明太祖查獲其事,責之曰:“朝廷能使頑惡懾伏,良善得所者在法耳。少有偏重,民無所守。爾為御史,執法不平,何以激濁揚清,伸理冤枉?徒罪尚可改正,若死罪論決,可以再生乎?”並命法司論雷勵之罪,以示警戒。就連書寫失誤,也被認為不稱職而一例治罪。據《夢餘錄》記載,宣德間,御史謝瑤在薦舉文牘上誤書被薦者姓氏,奏書上呈後,又自陳改正。宣宗謂吏部曰:“古人奏牘皆存敬慎,石慶書‘馬’字缺點,懼及死。今薦賢不知其姓,豈能知其才?輕率如此,豈稱御史之職?”便把謝瑤貶為交阯大蠻縣知縣。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宣宗又特諭都察院:“朝廷設風憲,所以重耳目之寄,嚴紀綱之任。近年以來,未盡得人,妄逞威福,是非倒置,......

江南道御史和知府哪個大

江南道御史就是江南道監察御史。唐、宋兩代僅有八品官,明代為正七品,清代為從五品。

知府根據州府的大小不同,可能是正四品或者從四品。

所以,知府品級高。

廣東道御史相當於什麼官?

隋朝置,監察御史。以後沿置不廢,至明朝稱掌XX道監察御史。簡稱XX道御史。如掌福建道監察御史,簡稱福建道御史。品級:明為正七品,清為從五品。

清同明制,乾隆時於都察院左都御史、在副都御史下設十五道掌印監察御史及監察御史,清末增至二十道。其職掌為“彈舉官邪,敷陳治道,審核刑名,糾察典禮”等事。

相當於現在的省或者自治區檢察院。但職務範圍要大的多,不光是監察官員的貪汙瀆職行為,還包括提出治理方案,整治歪風陋習等等

清代記名御史是什麼官?

清朝監察御史,相當於各級檢察機關的老大。明清兩代中央政府均設有監察機關即都察院。清代都察院下屬有十五道監察御史。明清兩代的監察御史均為正七品官,品級雖然不高,但奉命巡按地方時職權和責任卻非常重大。十五道監察御史滿漢均為三品,順治十六年改為七品,康熙六年升為四品,九年改為七品。雍正七年定滿洲由員外郎,漢軍由郎中,漢人由侍讀、編修、檢討、郎中、員外郎補授御史者為正五品;由中、行、評、博、行取知縣補授御史者為正六品。乾隆十七年一律定為從五品。

監查與知府哪個大

你說的監查是監察御史麼?

baike.baidu.com/view/31571.htm

監察御史在隋唐是正八品下,宋元的品級為從七品。明為正七品官。清同明制,乾隆時提高為從五品官。

知府要看任職地區,一般是從四品到正四品的樣子,從四品居多。

總的來說,從級別上,知府大。但是作為京官,監察的影響力可能比知府要大一些

相關問題答案
江南道御史是幾品級?
南城巡城御史是幾品官?
御史是幾品官?
清朝的巡城御史是幾品官 30分?
宋朝刺史是幾品官?
唐朝杭州刺史是幾品官?
清朝江西御史是什麼官?
江蘇南通大學是幾本?
清代江寧織造和蘇州織造誰的官職更大?各是幾品? ?
雲南潑水節是幾月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