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氣西醫叫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15

什麼是梅核氣病?

就是西醫說的咽異感症!!簡單說就是喉部不適,好像有個東西吐不出咽不下!!

會有很多原因引起,主要是咽炎及亥部周邊病變引起的,還有一部分是由於食道及胃部疾病引起的

請問什麼是梅核氣

梅核氣是中醫的說法,“梅核氣”是中醫的病名,西醫稱之為“咽異感症”,指除疼痛以外的感覺異常,如梗阻感、癢感、灼熱感、蟻行感等,梅核氣多見於中青年人,以女性多見,因情志不暢、精神抑鬱而起病,此外,咽異感症也多見於更年其女性病人。 病人自覺咽喉有一痰塊,如藥片、樹葉、棉球,咳之不出、咽之不下,空咽時明顯,進食水不受影響。症狀時好時壞,心情好,不注意時沒有,心情鬱悶時症狀明顯,不影響進食。發病原因常與情緒波動有關,時間一長,病人就懷疑自己得了癌症(恐癌症)。經醫生檢查後又未見任何異常,這種病就是“咽異感症”。 對於咽異感症,關鍵是要正確診斷,如果經過醫生檢查,確認沒有咽喉腫瘤,沒有咽喉炎之後,作為病人,就應該消除心理負擔,另外,保持良好的心情也很重要。在治療方面,應當根據引起本病的原因進行鍼對性治療。對於經認真檢查,確實沒有器質性病變時,可以予以精神治療(暗室治療及耐心解釋),酌情使用鎮靜劑,適當採用對症治療。

梅核氣是一種什麼病,是怎麼得的,怎麼治療好.

梅核氣

以咽喉中常有異物感,但不影響進食為特徵的病證。如梅核阻於喉頭,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故名。其病因與七情不暢、氣血痰鬱有關,多發於女性。相當於西醫的咽部神經官能症或癔病。

“梅核氣”一名首見於宋代《南陽活人書》,有關病證記載最早卻見於戰國晚期的《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其曰:“心脈大甚為喉營”,即言喉間有物。漢代《金匱要略》描述了婦人“咽中如有炙臠”的症狀及治療。

梅核氣主要因情志不暢,肝氣鬱結,循經上逆,結於咽喉或乘脾犯胃,運化失司,津液不得輸布,凝結成痰,痰氣結於咽喉引起。

此病既無全身病變,更無前驅症狀。惟覺喉頭有異物感,無疼痛,往往在工作緊張時或睡著後或專心做事時可以完全消失,閒暇無事或情志不暢時異物感明顯,當吞嚥口涎或空咽時更覺明顯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而進食時,則毫無梗阻感覺。很多病人恐懼是喉癌或食道癌而致思想負擔沉重。藉助現代儀器局部檢查及X線吞鋇檢查並未發現器質性病變。常伴有精神抑鬱,心煩疑慮,胸脅脹滿,納呆,睏倦,消瘦等。婦女常見月經不暢,舌質暗滯,脈弦。治療宜疏肝解鬱、行氣散結,用半夏厚朴湯,肝鬱不舒用逍遙散加減。

梅核氣主要因情志不暢引起,因此細心開導、解除其思想顧慮,有益於疾病痊癒。此外,也應少食煎炒辛辣食物。

以咽喉中常有異物感如梅核阻於喉頭,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但不影響進食為特徵的病證。多發生於女性。相當於西醫的神經官能症或癔球。梅核氣多由情志不暢,肝氣鬱結,循經上逆,結於咽喉;或肝鬱脾滯,津液不得輸布成痰,痰氣結於咽喉引起。患者自覺咽喉中有異物感,無疼痛,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不礙飲食,時輕時重,伴精神抑鬱,胸脅脹痛,納呆,睏倦,消瘦,婦女月經不調,舌暗,脈弦。治宜疏肝解鬱,消痰散結,方用半夏厚朴湯、逍遙散等。

梅核氣

病名。咽喉部有異物感。以其發如梅核窒礙咽喉,故名。《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所載述咽中如有炙臠”;當屬此病。《赤水玄珠·咽喉門》:“梅咳氣者,喉中介介如梗狀。”《古今醫鑑·梅核氣》:“梅核氣者,窒礙於咽喉之間,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核之狀者是也。始因喜怒太過,積熱蘊隆,乃成厲痰鬱結,致斯疾耳。”因情志鬱結,痰氣凝滯所致。治宜理氣解鬱化痰,用半夏厚朴湯、加味四七湯、噙化丸等方。本證見於慢性咽喉炎、神經官能症等疾患。

中醫所說的“梅核氣”是怎麼回事?

“梅核氣”又有梅核、梅核風、回食丹等名,多發於中年女性。《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最早描述了“婦人咽中如有炙臠”的症狀。明?《赤水玄珠》卷三立梅核氣病名:“生生子曰:梅核氣者,喉中介介如梗狀。又曰:痰結塊在喉間,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者是也。”本病不影響呼吸、吞嚥等正常生理功能,但由於咽喉的異物感,常令患者憂心忡忡,精神負擔過重,甚至有嚴重的恐癌心理,以致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中醫所說的“梅核氣”屬於咽喉部位的異常感覺,以咽喉異物感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時發時止為特徵,與七情鬱結,氣機不利有關。本病相當於咽部神經官能症或癔球,但本病不完全等同於西醫所說的咽異感症。也就是說本病主要是由精神因素所致,應與局部或全身疾病所致的咽部異物感仔細鑑別。現就咽異感症的常見病因介紹如下: 咽異感症是臨床經常遇到的症狀。咽部神經分佈極為豐富,感覺和運動神經主要來自於咽後壁內的咽叢,含有迷走、舌咽、副神經顱根和頸交感神經的分支。此外,尚有三叉神經第二支司喉咽、扁桃體區及軟齶的感覺,舌咽神經直接分支分佈於扁桃體下極及舌根,故咽部感覺非常敏感,全身許多器官的疾病,可通過神經的反射和傳導作用,使咽部發生異常感覺。故咽異感症的產生機制較為複雜。 一、咽及咽臨近器官的因素:無論原發性或繼發性,凡病變累及咽腔或咽壁的任何一層組織(粘膜層、 腱膜層、肌層 、筋膜層、 咽後壁的頸深間隙等),使咽部的神經受到刺激,或已誘發神經炎症,咽縮肌痙攣或強直,或使吞嚥機能受到影響。上述種種情況均可產生咽異感症。 二、遠端器官和全身性因素:迷走神經胸腔和腹腔諸臟器中有著廣泛的分佈,這些臟器患病時可在咽部產生各種異常感覺。這種異常感覺的產生,可能是迷走神經的反射作用引起,也可能是迷走神經受到刺激後,使內臟運動增強,食管蠕動增加,或環嚥肌發生痙攣之故。 三、精神因素:對於咽異感症(無論是精神性的或器質性)的發生和輕重有著顯著的影響。這可能與間腦,尤其是丘腦下部的機能狀態有關。已患咽異感症的病人,常常企圖通過咳嗽、咯痰或空咽等動作來解除咽部的不適感覺,結果不僅不能達到目的,反而因為咽部總在不停地運動和將大量空氣吞入胃內,使原有的異常感覺更為加重。 四、器質性疾病:咽部疾病,如各型咽炎,扁桃體炎、扁桃體角化、囊腫、結石、瘢痕及膿腫,咽囊炎,懸雍垂過長,鼻咽炎,口咽及喉的異物、瘢痕及腫瘤,慢性咽扁桃體炎,會厭囊腫,舌扁桃體炎,舌根部的靜脈曲張、囊腫及腫瘤,舌甲狀腺,咽部憩室等。鄰近器官疾病,如鼻竇炎,莖突過長,頸部腫塊、瘻管及淋巴結炎,食管疾病(如痙攣、憩室、蹼、失弛緩症狀、早期惡性腫瘤、食管神經官能症等)。頸綜合徵(由頸椎及其軟組織病變引起),喉病(如喉上神經炎、早期喉外癌、風溼性環杓關節炎、一側聲帶麻痺等),牙病,耳病,舌甲囊腫,甲狀腺腫,甲狀腺的炎症及腫瘤。舌咽神經痛,頸動脈炎等。原發性口腔乾燥症,也可引起咽異物感。遠離器官的疾病,如左心室擴大,高血壓性心臟病,心包炎伴積液,肺腫瘤及膿腫,主動脈瘤,膈疝,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病,胃癌,幽門痙攣,蛔蟲逆行症,膽石症等。 上述諸病常易為醫生所忽視,或雖經有關科室予以確診,仍未認識到與咽異感症有密切聯繫。臨床上常可見到,許多患消化道潰瘍病人,經治療後潰瘍症狀得到控制,咽部的異常感覺也隨之減輕。所以在臨床分析病情時要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精神性疾病或精神因素:癔病、疑病症、疑癌症、神經衰弱、焦慮狀態、精神分裂症、神經官能症、外傷後精神創傷等。 二、注意器質性因素與精神性因素的關係:患咽異感症的病人,尤其是病期較長者,常兼備器質......

梅核氣是怎麼形成的?

梅核氣主要因情志不暢,肝氣鬱結,循經上逆,結於咽喉導致的.相當於西醫說的慢性咽炎

我想知道自己的症狀是梅核氣還是什麼

我覺得挺像梅核氣的,你試試用手掌根部按揉前胸的位置,大約是你覺得堵的位置稍靠下點,按揉一會後會打嗝,一次按個10分、20分的,按幾天就能覺得好了,我的梅咳氣就是這樣好的。

相關問題答案
梅核氣西醫叫什麼?
痰核西醫叫什麼?
少陽症西醫叫什麼症狀?
中醫溼熱西醫叫什麼?
中醫的腎虛西醫叫什麼?
梅核氣症狀用什麼藥?
肝膽溼熱西醫叫什麼?
走馬牙疳西醫叫什麼?
腦供血不足中醫叫什麼?
帶狀皰疹中醫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