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分措施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行政處罰措施?

警告

罰款

沒收違法所得和沒收非法財物

責令停產停業

暫扣或吊銷許可證、執照

拘留

行政處分包括有哪些內容?行政處罰又包括哪些內容?

行政處分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六種)。行政處罰的種類,主要是指行政處罰機關對違法行為的具體懲戒制裁手段。   根據《行政處罰法》和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中國的行政處罰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學理上: 人身罰   人身罰也稱自由罰,是指特定行政主體限制和剝奪違法行為人的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這是最嚴厲的行政處罰。人身罰主要是指行政拘留和勞動教養。   1.行政拘留。也稱治安拘留,是特定的行政主體依法對違反行政法律規範的公民,在短期內剝奪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   2.勞動教養。是指行政機關對違法或有輕微犯罪行為,尚不夠刑事處罰且又具有勞動能力的人所實施的一種處罰改造措施。 行政拘留行為罰   行為罰又稱能力罰,是指行政主體限制或剝奪違法行為人特定的行為能力的制裁形式。它是僅次於人身罰的一種較為嚴厲的行政處罰措施。   1.責令停產、停業。這是行政主體對從事生產經營者所實施的違法行為而給予的行政處罰措施。它直接剝奪生產經營者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權利。只適用於違法行為嚴重的行政相對方。   2.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營業執照。這是指行政主體依法收回或暫時扣留違法者已經獲得的從事某種活動的權利或資格的證書。目的在於取消或暫時中止被處罰人的一定資格、剝奪或限制某種特許的權利。 財產罰   財產罰是指行政主體依法對違法行為人給予的剝奪財產權的處罰形式。它是運用最廣泛的一種行政處罰。   1.罰款。指行政主體強制違法者承擔一定金錢給付義務,要求違法者在一定期限內交納一定數量貨幣的處罰。   2.沒收財物(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等)。是指行政主體依法將違法行為人的部分或全部違法所得、非法財物包括違禁品或實施違法行為的工具收歸國有的處罰方式。 申誡罰   申誡罰又稱精神罰、聲譽罰,是指行政主體對違反行政法律規範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譴責和警戒。它是對違法者的名譽、榮譽、信譽或精神上的利益造成一定損害的處罰方式。   1.警告。指行政主體對違法者提出告誡或譴責。   2.通報批評。是對違法者在榮譽上或信譽上的懲戒措施。通報批評必須以書面形式作出,並在一定範圍內公開。   法條中:6類以列舉方式全部列出   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和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執照,拘留

行政處分的含義是什麼?有哪些具體類別?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根據《行政處罰法》和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中國的行政處罰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學理上:

人身罰

人身罰也稱自由罰,是指特定行政主體限制和剝奪違法行為人的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這是最嚴厲的行政處罰。人身罰主要是指行政拘留

行政拘留。也稱治安拘留,是特定的行政主體依法對違反行政法律規範的公民,在短期內剝奪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

行為罰

行為罰又稱能力罰,是指行政主體限制或剝奪違法行為人特定的行為能力的制裁形式。它是僅次於人身罰的一種較為嚴厲的行政處罰措施。

1.責令停產、停業。這是行政主體對從事生產經營者所實施的違法行為而給予的行政處罰措施。它直接剝奪生產經營者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權利。只適用於違法行為嚴重的行政相對方。

2.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營業執照。這是指行政主體依法收回或暫時扣留違法者已經獲得的從事某種活動的權利或資格的證書。目的在於取消或暫時中止被處罰人的一定資格、剝奪或限制某種特許的權利。

財產罰

財產罰是指行政主體依法對違法行為人給予的剝奪財產權的處罰形式。它是運用最廣泛的一種行政處罰。

1.罰款。指行政主體強制違法者承擔一定金錢給付義務,要求違法者在一定期限內交納一定數量貨幣的處罰。

2.沒收財物(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等)。是指行政主體依法將違法行為人的部分或全部違法所得、非法財物包括違禁品或實施違法行為的工具收歸國有的處罰方式。

申誡罰

申誡罰又稱精神罰、聲譽罰,是指行政主體對違反行政法律規範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譴責和警戒。它是對違法者的名譽、榮譽、信譽或精神上的利益造成一定損害的處罰方式。

1.警告。指行政主體對違法者提出告誡或譴責。

2.通報批評。是對違法者在榮譽上或信譽上的懲戒措施。通報批評必須以書面形式作出,並在一定範圍內公開。

法條中:6類以列舉方式全部列出

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和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執照,拘留。

行政處分程序

公務員行政處分辦理程序

一、行政開除處分

1、科級及其以下人員:由部門依據懲戒有關規定,自行辦理開除手續,報上級部門、政府人事部門備案。

2、處級幹部:

(1)依據懲戒有關規定,由部門向市政府提出開除請示;

(2)政府人事部門核准報政府審議,並代政府擬稿;

(3)政府下發開除決定。

二、撤職、降級處分

1、依據職級管理權限,由任免機關或行政監察機關作出處分決定;

2、部門依據懲戒有關規定及處分決定,到政府人事部門辦理降薪手續。

公務員處分種類有哪些?

根據《公務員法》規定: (1)警告。對違反行政紀律的行為主體提出告誡,使之認識應負的行政責任,以便加以警惕,使其注意並改正錯誤,不再犯此類錯誤。這種處分適用於違反行政紀律行為輕微的人員。

(2)記過。記載或者登記過錯,以示懲處之意。這種處分,適用於違反行政紀律行為比較輕微的人員。

(3)記大過。記載或登記較大或較嚴重的過錯,以示嚴重懲處的意思。這種處分,適用於違反行政紀律行為比較嚴重,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一定損失的人員。

(4)降級。降低其工資等級。這種處分,適用於違反行政紀律,使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受一定損失,但仍然可以繼續擔任現任職務的人員。

(5)撤職。撤銷現任職務。這種處分適用於違反行政紀律行為嚴重,已不適宜擔任現任職務的人員。

(6)開除。取消其公職。這種處分適用於犯有嚴重錯誤已喪失國家工作人員基本條件的人員。

公務員受行政處分,有處分期限的規定:(一)警告,6個月;

(二)記過,12個月;

(三)記大過,18個月;

(四)降級、撤職,24個月。

會計行政處罰措施,行政處罰形式,行政處分形式各包括什麼?

會計法律責任包括兩種: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行政處罰主要有一下:改正、罰款、吊銷資格證; 行政處分比如降級和記大過。 刑事責任包括犯罪和刑罰。

關於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的規定有哪些簡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第18號令,《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嚴肅事業單位紀律,規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行為,保證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違法違紀,應當承擔紀律責任的,依照本規定給予處分。

對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經批准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給予處分,參照《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的有關規定辦理。

對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不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委託從事公共事務管理活動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給予處分,適用本規定;但監察機關對上述人員違法違紀行為進行調查處理的程序和作出處分決定的權限,以及作為監察對象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對處分決定不服向監察機關提出申訴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及其實施條例辦理。

第三條 給予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應當堅持公正、公平和教育與懲處相結合的原則。

給予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應當與其違法違紀行為的性質、情節、危害程度相適應。

給予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應當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程序合法、手續完備。

第四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涉嫌犯罪的,應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章

處分的種類和適用

第五條 處分的種類為:

(一)警告;

(二)記過;

(三)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

(四)開除。

其中,撤職處分適用於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第六條 受處分的期間為:

(一)警告,6個月;

(二)記過,12個月;

(三)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24個月。

第七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到警告處分的,在受處分期間,不得聘用到高於現聘崗位等級的崗位;在作出處分決定的當年,年度考核不能確定為優秀等次。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到記過處分的,在受處分期間,不得聘用到高於現聘崗位等級的崗位,年度考核不得確定為合格及以上等次。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到降低崗位等級處分的,自處分決定生效之日起降低一個以上崗位等級聘用,按照事業單位收入分配有關規定確定其工資待遇;在受處分期間,不得聘用到高於受處分後所聘崗位等級的崗位,年度考核不得確定為基本合格及以上等次。

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受處分期間的任命、考核、工資待遇按照幹部人事管理權限,參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規定執行。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到開除處分的,自處分決定生效之日起,終止其與事業單位的人事關係。

第八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到記過以上處分的,在受處分期間不得參加本專業(技術、技能)領域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或者工勤技能人員技術等級考試(評審)。應當取消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或者職業資格的,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第九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同時有兩種以上需要給予處分的行為的,應當分別確定其處分。應當給予的處分種類不同的,執行其中最重的處分;應當給予開除以外多個相同種類處分的,執行該處分,但處分期應當按照一個處分期以上、兩個處分期之和以下確定。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受處分期間受到新的處分的,其處分期為原處分期尚未執行的期限與新處分期限之和,但是最長不得超過48個月。

第十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兩人以上共同違法違紀,需要給予處分的,按照各自應當承擔的責任,分別給予相應的處分。

第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

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的區別有哪些

(1)作出決定的主體範圍不同;處罰的主體一般屬於外部行政主體;處分的主體一般是內部行政主體。

(2)制裁的對象不同;處罰對象與處罰主體不存在隸屬關係;處分對象與處分主體存在隸屬關係;

(3)採取的形式不同;處罰有罰款、拘留等;而處分沒有。

(4)行為的性質不同;處罰是外部行政行為;處分是內部行政行為。

(5)所依據的法律、法規不同;處罰所依據的法律法規比處分所依據的要高。

(6)兩者的救濟途徑不同。對處罰不服,可以進行起訴和複議;而對處分不服,一般是不可以。

到底會計違法行為的行政處分 包括什麼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違反會計制度規定行為的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兩種方式。

1、行政處罰:

(1)主要分為六種: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此外,還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2)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

(3)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這是適用行政處罰所應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即“一事不再罰”原則。

2、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

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

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規定的行政處罰形式有哪些?行政處分有哪些?

《會計法》規釘的行政責任有兩種形式,即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一、行政處罰主要分為: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產、責令停產停業、折扣或吊銷執照、行政拘留六種。 二、行政處分是指國家工作人員違反行政法律規範所應承擔的一種行政法律責任,是行政機關對國家工作人員故意或者過失侵犯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所實施的法律制裁。行政處分的形式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留用察看和開出等

相關問題答案
行政處分措施有哪些?
質量保證措施有哪些?
成本改善措施有哪些?
限制出口的措施有哪些?
食品安全措施有哪些?
安全護理措施有哪些?
保護環境措施有哪些?
預防麻疹的措施有哪些?
稅收強制措施有哪些?
鼓勵進口的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