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在古代叫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馬來西亞在古代就叫馬來西亞嗎?

馬來西亞(前身為馬來亞)位於東南亞,由13個州和12個聯邦直轄區組成的聯邦制國家,1963年9月16日組成。其首都為吉隆坡,聯邦政府所在地則位於布城/布特拉嘉亞。

馬來西亞共分為兩大部分:一個是位於馬來半島的西馬來西亞,另一個是東馬來西亞。西馬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與新加坡和印尼廖內群島相對;東馬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裡曼丹。[1]

馬來西亞的國家元首稱為最高元首,政府由國會下議院最大黨或聯盟所組成,領袖稱首相。政治體制是沿襲自英國的西敏寺制度.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創始國之一,是環印度洋區域合作聯盟、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大英聯邦、不結盟運動和伊斯蘭會議組織的成員國。主要參與的軍事行動有五國聯合防衛和聯合國維和行動。

馬來西亞是一個新興的多元化經濟國家,“亞洲四小龍”之一。[1]現已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旅遊業已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三大外匯收入來源,知識經濟服務業亦在同步擴張。

東南亞在中國古代叫什麼??

多了,安南,赤土,暹羅,真臘

請問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在我國古籍中的古稱分別都是什麼?

越南——安南

菲律賓——呂宋

馬來西亞——柔佛 / 馬六甲

文萊——泥國

朝鮮 / 韓國:Korea

中國古稱:樂浪 / 高句麗 / 百濟 / 新羅 / 高麗

來源:漢朝設置樂浪郡。公元4世紀時,在今天的朝鮮半島上建立了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個國家。其中高句麗本來是中國的民族,因為搶地盤,打不過鮮卑族著名的慕容家族,被慕容氏趕出國門,流放到朝鮮半島北部。高麗為高句麗的簡稱(但高句麗與高麗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公元918年王建建立了王國,國號“高麗”,並於936年統一了朝鮮半島,高麗王國曆時近500年,為各國所熟知,所以至今外文名稱音譯仍為 Korea(高麗)。1392年,高麗三軍都總制使李成桂建立李氏王朝,定國名為“朝鮮”,意為清晨之國、朝日鮮明之國或晨曦清亮之國。《東國輿地勝覽》一書說:“國在東方,先受朝日之光輝,故名朝鮮。”朝鮮語中朝字讀作Zhao,今轉讀成Chao。

在漢朝,如今的韓國地區,分佈著三個原始部落,為“三韓”,即馬韓、辰韓和弁辰(弁韓)。1897年2月,朝鮮國王高宗宣佈改國號為“大韓帝國”。不過這個“大韓帝國”很短命,在1910年就被日本廢除了,又改回“朝鮮”。

日本:Japan

中國古稱:扶桑 / 倭奴 / 東夷 / 海東 / 東洋 / 東瀛

來源:古代中國人認為日本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故常以“扶桑”來表示,《淮南子》中就有“日朝發扶桑,入於落棠”語句。日本最初的文明實際上起源於中國文明,中國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了關於日本的記載。戰國時代,中國最早稱日本為“倭”,如古地理書《山海經·海內北經》說:“蓋國在矩燕南、倭北、倭屬燕。” 這說明當時中國人僅知道日本的地理方位。東漢班固撰寫的《漢書·地理志》才明白地記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另據范曄《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後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綬”。到隋唐時,始稱“日本”。《舊唐書·東夷傳》中將“倭” 與“日本”分列並敘,還對改稱日本作了說明:“以其國在日邊,故以日本為名。”“使者自言,國近日所出,以為名。”《舊唐書·日本國傳》載明:“或曰,倭國自惡其名不雅,改為日本。”Japan 是英語“漆器”的意思,是西方對它的稱呼。

越南:Viet Nam

中國古稱:甌越 / 佔婆 / 林邑 / 環王 / 占城 / 交趾 / 安南 / 南越

來源:公元前3世紀後半葉,在紅河三角洲建立甌雒國,由甌越和越兩個部落合併而成。中國史書上的佔婆(又稱林邑、環王、占城等),是越南史上的古國。漢朝設置交趾郡。唐朝設安南都護府。五代時從中國獨立出來。1054年李朝改國名為大越。以後幾個王朝稱為安南或大越。1802年阮福映稱帝,改國號為南越。1803年清政F改安南為越南。1804年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越南之名便始於此。越南族就是中國的京族。

老撾:Lao

中國古稱:堂明 / 南掌 / 寮國

227年,堂明王遣使拜訪東吳。1353年,琅勃拉邦的孟斯瓦王子法昂在真臘幫助下,統一老撾全境,建立了以佬族為主體的封建國家——瀾滄王國。明代永樂二年,瀾滄國獲得中國的承認,封為“老撾宣慰司”,史稱南掌。國內第一大民族老撾族(又稱“老龍族”,中國稱其為“寮人”)佔全國總人口1/3以上,以族為國名。

柬埔......

馬來西亞古代怎麼稱呼他們的帝王?

古代的西方人城最高統帥為“國王”。

古代的中國自秦以後都成為“皇帝”

馬來西亞古代是不是印尼國

東南亞國家的伊斯蘭教是從印度的穆斯林商人傳來的。當時印度被穆斯林佔領

迅速被伊斯蘭教化,古代印度跟南洋經常有商業文化來往南洋在伊斯蘭教創立前是跟印度的宗教信仰保持一致的!基本上婆羅門教和佛教,後來有印度教(到現在印尼的巴厘島還是印度教)傳入到13世紀特別上元朝建立後穆斯林商人紛紛從印度出發來南洋經商傳播伊斯蘭教。

到明朝時伊斯蘭教開始迅速傳播,一直到18世紀 伊斯蘭教才徹底在整個南洋群島取得優勢!

世界各國古代都叫什麼

中國:中央之邦;

日本:古稱“倭”“大和”,分別為“山峽”與“多山之地”之意;最早使用“日本”一詞,為在孝德天皇大化元年前後。

朝鮮:古稱“高麗”,系山高水麗之意,14世紀末,李成桂建立李氏王朝,改國號為“朝鮮”,意為“早晨清新的國家”;

泰國:古稱“暹羅”,指稱皮膚較黑的部族;1939年改國名為“泰國”,意為“自由之國”;

緬甸:宋以緬甸山區遙遠,道路阻隔,應而稱之為“緬”(遙遠之意);

柬埔寨:漢稱“扶南”,為“山地之王”意,後稱真臘,明開始稱“柬埔寨”;

老撾:以國內主要民族“寮”族得稱;

越南:~~~

馬來西亞:在梵文中意為“黃金之國’;

新加坡:“獅子城”之意;

菲律賓:西班牙殖民者以菲利普二世的名字命名;

印度尼西亞:以希臘文“水”和‘島“組成,,表示其既為海國,,又為島國;

文萊:馬來語中意為“水果”,專指芒果;

東帝汶:在帝汶東部。帝汶在印尼語中意為“東方”,因其位於努沙登加拉群島最東邊得名;

印度:因信得河而來,古時印度人以信度表示河流;

巴基斯坦:意為“清真之國”;

孟加拉國:因主要民族得稱;

尼泊爾:藏語中意為“木頭房子”;

不丹:出自梵文,意為“吐魯番的邊疆”;

錫金:尼泊爾語中意為“新地方”;

斯里蘭卡:僧加羅語意為“光明,燦爛,富裕的土地”;

馬爾代夫:梵文“島嶼”;

阿富汗:因國內主要民族“阿富汗族”得稱;

伊朗:從“雅利安人”衍生而來,波斯語中意為“貴人”;

伊拉克:阿拉伯語中意為“血管”,,指流經伊拉克的兩河;

黎巴嫩:在古腓尼基語中意為“白色的山嶺”,指山頂積雪;

約旦:因“約旦河”得名,在希伯來語中,“約旦”意為“咆哮”之意;

土耳其:突厥;

塞浦路斯:希臘文中“銅’之意;

沙特阿拉伯:從統治家族“沙特”得名,“沙特”意為“幸福”;

科威特:阿拉伯語中“小城堡”之意;

阿曼:“寧靜的土地”;

也門:右邊之意,,即:站在麥加,面向東方,也門即在其右;

巴林:巴林島;

阿聯酋:。。。。。

澳大利亞:拉丁文中意為“南方的大陸”,古時,托勒密推想,北方既有陸地,南方也必有一塊陸地;

新西蘭:來源於荷蘭語,意為“新的海中陸地”;

巴布亞新幾內亞:“巴布亞”一詞源於馬來文,意為“卷頭髮”,“新幾內亞”為殖民者荷蘭人所起,因當時初登上島,見當地居民皮膚黝黑,很像西非幾內亞人;

所羅門群島:源於聖經故事所羅門王藏寶之地;

斐濟:得名於其主島“維提島”;

湯加:當地土著名稱,意為“聖地”;

基里巴斯:原稱吉兒伯特,為發現本島之殖民探險家名字;

埃及:埃及人讀作:迷死兒,阿拉伯語意為“遼闊的土地”;

利比亞:歷史悠久,不可考,希臘時代泛指埃及以西所有非洲大陸;

突尼斯:得名自其首都突尼斯城,,乃阿拉伯人擴張時,為攻打柏柏爾人之加太基而建立的要塞“塔爾欣”之誤稱;

阿爾及利亞:阿拉伯語“群島”之意,指被沙漠包圍的綠洲;

毛里塔尼亞:“摩爾人之國家”;

塞內加爾:得名於塞內加爾河;

岡比亞:因河得名;

幾內亞:在土著蘇蘇人語中意為“魔鬼”,西方殖民者初登上陸,土著人以為是魔鬼,大叫“幾內亞”,西方人以為此即為當地地名,,顧命名為“幾內亞”;

塞拉利昂:葡萄牙語中意為“獅子山”,;

利比里亞:取義拉丁文“自由的土地”,為美國殖民協會安置釋放黑奴向當地酋長購買的土地;

科特迪瓦:象牙海岸;

加納:古代加納王國;

......

泰國在古代叫什麼名字?

歷史

泰國的意思是“自由之地”,在其800年的歷史中,泰國可以引以為自豪的是它是東南亞唯一的一個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國家。泰國的歷史分為五個主要的時期:

南朝時期(公元650-1250)

泰族人在中國南部,即現在的雲南、廣西和廣東,建立了他們的國家。許多人向南移居到湄南河盆地,並在高棉帝國統治下的中央平原定居了下來,並可能接受了高棉帝國的文化。泰族人在約公元1238年時建立了獨立的國家素可泰,標誌著素可泰王朝的開端。

素可泰時期(公元1238-1378)

13世紀時泰族人開始成為這個地區的統治力量,並逐漸宣佈從當時存在的高棉和孟王國獨立出來。統治者稱之為“幸福的黎明”,這也常常被認為是泰國曆史的黃金時期,這是理想的泰國,物產豐富,君主像父親般慈善,其中最著名國王的是蘭甘杏大帝。然而在1350年,更加強大的大城對素可泰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大城時期(1350-1767)

大城的君主從一開始就接受了高棉文化的影響。他們不再是素可泰王朝時父親般慈善、平易近人的君主,而是專制帝王,並採用devaraja(神王)的頭銜。在這個時期的早期,大城的統治向鄰近的泰公國擴張,並與其鄰國發生衝突。17世紀時,暹羅開始同西方國家建立外交和商業關係。

1767年,緬甸入侵成功攻陷了大城。儘管緬甸人取得了勝利,但是他們對暹羅的統治並沒有維持多長時間。年輕的Phya Taksin將軍和他的隨從突破了緬甸人的重圍,逃到了尖竹汶(Chantaburi)。大城淪陷七個月後,他和他的軍隊乘船返回到都城,趕走了緬甸駐軍,收復了大城。

吞武裡時期(1767-1772)

著名的Taksin將軍決定將都城從大城遷移到靠近海的地點,這樣有利於對外貿易,保證武器的採購,並且萬一緬甸重新進犯,便於防守和撤退。他在湄南河西岸的吞武裡建立了新都城。Taksin的統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大城淪陷後缺少中央權威導致王朝迅速瓦解,Taksin統一各府的統治覆滅了。

曼谷時期(1782至今)

Taksin死後,查庫裡將軍成為查庫裡王朝的第一世國王,即拉瑪一世,從1782年統治到1809年。他即位的第一項舉措就是將王室都城從吞武裡遷到河對岸的曼谷,並建造了大王宮。拉瑪二世(1809-1824)繼續修建工作。拉瑪三世Nang Klao國王(1824-1851)重新開始了同西方國家的聯繫,並發展同中國的貿易。“國王與我”中的拉瑪四世Mongkut國王(1851-1868)與歐洲國家締結條約,避免淪為殖民地,並建立了現代泰國。在他統治期間,開展了許多社會和經濟改革。

拉瑪五世朱拉隆功(Chulalongkorn)國王(1869-1910)繼承父親進行改革,廢除奴隸制,改進公共福利和行政制度。拉瑪六世Vajiravudh國王(1910-1925)推行義務教育其他教育方面的改革。Prajadhipok國王(1925-1935)統治期間,泰國從君主專制政體轉變為君主立憲政體。國王於1933年退位,由他的侄子Ananda Mahidol國王繼位(1935-1946)。國家由暹羅更名為泰國,1939年起實現民主政治制度。現任國王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是查裡庫王朝的拉瑪九世國王。

泰中七百年關係史細說從頭

無論從歷史上與事實上來看,中泰兩國的關係一向都很神祕。雖然歷史學家們對於泰國早期的歷史,仍然聚訟紛紜,說法不一。不過,他們大抵都相信,泰族是發祥於中國的西南,尤其是雲南,他們有數目很多的同族定居其間。所以泰國拉瑪七世王......

古代馬來西亞和周圍打過仗嗎?

大過,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拉越、沙巴歷史上屬文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1957年8月31日,聯盟主席東姑阿都拉曼宣佈馬來亞獨立。1963年,馬來亞聯同新加坡、沙巴及沙勞越組成了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聯邦。

在2世紀與3世紀有為數眾多的馬來王國,依據中國史書記載達30個。吉打,在古代梵語稱為Kedaram或kataha,位於印度人貿易者與國王直接入侵馬來半島的路徑上。根據地位於現今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朱羅王朝皇帝Rajendra Chola,在1025年將吉打納入版圖,但他的繼承人Vir Rajendra Chola必須敉平吉打的叛亂, 以打倒入侵者。

已知最早在現今馬來西亞地區立基的王國是古代帝國狼牙脩,位於馬來半島北方的珍尼湖附近。它與位於柬埔寨的扶南有著緊密關聯,扶南統治馬來西亞北部直到6世紀為止。依據《馬來紀年》記載,高棉帝國王子Raja Ganji Sarjuna 在7世紀於現今霹靂州木威(Beruas)創立剛迦王國。5世紀的中國史書提到南方的一座大港Guantoli,位於馬六甲海峽之中。在7世紀,史書記載有一個新港口名為“室利佛逝”(Shilifoshi),據信這是當時唐朝對三佛齊的稱號。

在7世紀到13世紀之間,馬來半島的許多地區由三佛齊帝國所統治。三佛齊到底在什麼地方至今未能考證,估計位於蘇門達臘東部某條河的入海口附近,有可能就是今天的巨港。三佛齊的國王統治著一個由蘇門達臘的濱海地區、馬來半島和婆羅洲所組成的、鬆散的海上王國達700年。其中有部分時間,三佛齊也控制爪哇島部分地區,不過爪哇島上的各個小王國始終抗拒三佛齊的霸權統治。三佛齊是一個商業國家,歡迎每年一度來自中國和印度的船隊到這裡來做生意,有時甚至有從日本、阿拉伯和伊朗的船隻到達。三佛齊最大的敵人是北方的暹羅,暹羅多次試圖從北部征服三佛齊。為了與中國結盟以對抗這些敵人,三佛齊向中國皇帝進貢,但從未受中國統治。

在1025年與1026年,剛迦王國遭到古淡米爾國朱羅王朝皇帝Rajendra Chola I 攻打,使得三佛齊的第一個都城哥打格蘭基因而荒廢。朱羅王朝的入侵減損了三佛齊的威望,三佛齊曾將其影響力施展到吉打、北大年,遠至單馬令。

在霹靂州發現的觀世音菩薩銅製雕像,約在8世紀至9世紀。

2世紀的一首淡米爾文詩Pattinapalai,描寫來自吉打的貨物堆積在朱羅王朝首都的景象。7世紀的一出梵文戲劇Kaumudhimahotsva,將吉打稱為卡達哈州(Kataha-nagari)。Agnipurana也提及卡達哈的領地以一座高峰為邊界,學者相信這就是吉打的日萊峰。來自Katasaritasagaram的故事描寫卡達哈的高貴生活。不久之後,信奉佛教的單馬令王國控制了吉打。在11世紀,單馬令國王Chandrabhanu利用吉打做為攻打斯里蘭卡的基地,這個事件記錄在泰米爾納德邦Nagapattinum的石碑,以及斯里蘭卡的編年史《大史》.

從10世紀之後,三佛齊的勢力開始減弱。三佛齊從來不是一箇中央集權國家,10世紀中葉,它與爪哇的一系列戰爭顯然削弱其商業發展,並導致國力衰敝。在11世紀,一支稱為末羅瑜(Melayu)的敵對勢力開始與三佛齊對抗。末羅瑜這個港口可能位於今天的印度尼西亞蘇門達臘海岸的佔碑省。末羅瑜的影響力,呈現在它是馬來......

古代土耳其叫什麼名字?

土耳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rkey)。土耳其”一詞由“突厥”演變而來。在韃靼語中,“突厥”是“勇敢”的意思,“土耳其”意即“勇敢人的國家”。

公元前7000年以前,安納托利亞便開始有人居住,公元前1900年左右被印歐赫梯人佔領,他們隨後建立了一個世界強國,直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滅亡。後來弗裡吉亞人和呂底亞人侵入安納托利亞,但其東部則由當地的亞美尼亞王國統治。公元前6世紀,波斯帝國(前550~前330)佔領了這個地區,隨後又經歷了馬其頓—希臘人的統治,最後於公元前l世紀還經歷了羅馬人的統治。亞美尼亞王國一直是敵對的羅馬人(後來是拜佔廷人)與安息人以及後來的薩薩尼亞人之間的分界國。拜佔廷人統治時,君士坦丁大帝把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定為首都。

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陵11世紀時,突厥遊牧部落“烏古思”侵入安納托利亞。“烏古思”部落的一支凱伊人在 12世紀佔領了安納托利亞東部和中部。凱伊人奧斯曼一世建立了奧斯曼王朝。奧斯曼人在其擴張的最初階段,曾經是土耳其人維護伊斯蘭信仰反對拜佔廷帝國的主要力量。13~14世紀,奧斯曼人奪取了西安納托利亞和東南歐的拜佔廷領土,使這些基督教巴爾幹國家成為他們的封臣,同時征服了東安納托利亞的土庫曼公國。15世紀,奧斯曼蘇丹強行對巴爾幹國家實行直接統治,並征服君士坦丁堡(1453),將東至幼發拉底河(1468),西至匈牙利的領土都劃歸其統治範圍之內。16世紀末,奧斯曼帝國處於鼎盛時期,其版圖包括大多數巴爾幹國家、中歐的匈牙利大部分領土和中東及北非的大部分地區。蘇萊曼一世(1494~1566)統治以後,帝國在政治、行政和財政上開始衰落。到1718年,奧地利已經把土耳其人趕出匈牙利,俄國於1783年吞併了克里米亞。19世紀,奧斯曼帝國喪失了對埃及、馬格里布(的黎波里塔尼亞、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和大多數巴爾幹國家的控制。最初“米勒特”制度允許宗教信仰不同的少數民族實行地方自治,但在19世紀末,這種制度開始瓦解,導致騷亂增加,終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亞美尼亞人遭受種族滅絕性大屠殺。1908年,青年土耳其黨發動革命,企圖恢復帝國,然而在巴爾幹地區卻繼續遭受軍事失敗和領土喪失。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土耳其站在德國和奧匈帝國一邊。戰後,土耳其喪失了其阿拉伯行省和小亞細亞部分,但是在經過殘酷的內戰和對希臘的戰爭之後,土耳的疆土在1923年的洛桑會議上被確定,土耳其成為一個共和國,由凱末爾為第一任總統。奧斯曼的蘇丹制和哈里發制被取消,土耳其在凱末爾的領導下開始了現代化的進程。凱末爾從根本上改革了土耳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他提倡一種新的民族認同思想,使土耳其社會非宗教化,降 低伊斯蘭教的主導地位,並用拉丁字母取代阿拉伯字母書寫雞耳其語。他還實施一項由國家控制的經濟發展政策,以後證實此項政策具有深遠的影響。1938年凱末爾死後,議會政治和多黨制在土耳其已逐步建立,儘管曾出現過不穩定時期和短時期的軍人統治。

相關問題答案
馬來西亞在古代叫什麼?
馬來西亞可以代購什麼?
越南在古代叫什麼?
工資在古代叫什麼?
紙在古代叫什麼?
六月在古代叫什麼?
踏青在古代叫什麼?
唱歌在古代叫什麼?
桌子在古代叫什麼名字?
吉林省在古代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