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類的成語及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5-28

形容治國的成語

德本財末 指治國平天下,德為根本,財由德致,故理財為末。

出處:語出《禮記·大學》:“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孔穎達疏:“德能致財,財由德有,故德為本財為末也。”

見素抱樸 老子提出的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之一。是說要推舉聖人,實行法治,即用“無為之治”取代“有為之治”。對應於“絕聖棄智”。

出處:《老子》曰:“見素抱樸”。老子《道德經》新解:“見:現,呈現,推出。素:沒有染色的生絲。這裡比喻品質純潔、高尚的聖人。樸:沒有加工的原木。這裡比喻合乎自然法則的社會法律。”。“見素抱樸、絕學無憂、少私寡慾”是老子提出的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

結繩而治 原指上古沒有文字,用結繩記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後也指社會清平,不用法律治國的空想。

出處:《周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經邦論道 指治理國家,談論治國之道。比喻位居高層。

出處:《隋書·李穆傳》:“臣日薄桑榆,位高軒冕,經邦論道,自顧缺然。”

經濟之才 指治國安民的才能。

與“治國”有關的成語

齊家治國

憂國憂民川

以身許國

碧血丹心

精忠報國

赤膽忠心

忠君報國

為國盡忠

請問(修身,平家、治國、平天下)是什麼成語

修齊治平。

有關治國類成語

成語與治國:

長治久安 富國強兵 國泰民安 罰故鼎新 道不拾遺

日理萬機 無為而治 力挽狂瀾 瘡痍滿目 政通人和

分崩離析 半壁江山 民怨沸騰 生靈塗炭

有關治國的成語

成語

論道經邦

拼音lùn dào jīng bāng釋義研究治國之道,以經營治理國家。來源《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孔傳:“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論道,以經緯國事。”示例明公以明聰傑出之資,任館閣清華之地,窮金匱石室之藏,豫論道經邦之略。

★清·劉大櫆《與李侍郎書》

〖成語詞彙〗

安邦定國

〖成語釋義〗 邦:泛指國家。使國家安定鞏固。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二折:“我本是安邦定國李存孝,今日個太平不用舊將軍。”

〖成語示例〗 薦賢舉善是吾心,~訪知音。(明·無名氏《伐晉興齊》第一折)

成語什麼什麼治國

關於治國的成語(描寫治國的成語)

[安富恤窮]安:安定;恤:體恤。安定富有者,振濟貧苦者。指統治者治國安民之道

[治郭安邦]猶治國安邦。

[王佐之才]佐:輔佐,幫助。指有輔助帝王創業治國的才能。

[文治武力]以文治國的盛績與以武禁暴的偉力。

[內修外攘]對內整治國政,對外抵禦敵人。修亦作“修”。

[經濟之才]指治國安民的才能

[論道經邦]研究治國之道,以經營治理國家。

[結繩而治]原指上古沒有文字,用結繩記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後也指社會清平,不用法律治國的空想。

[經世之才]經世:經濟、濟民。稱治國安民的才能

[王佐之材]佐:輔助。指有輔佐帝王創業治國的才能

[九合一匡]合:聚集。匡:救助,幫助,拯救。“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省略語。原指春秋時代齊桓公多次會合各國諸侯,稱霸華夏,使混亂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後用以形容有卓越非凡的治國才能。

安什麼治國成語

答:安邦治國

治國的詞語

【詞目】治國【拼音】zhì guó【註音】ㄓㄧˋ ㄍㄨㄛˊ【解釋】[administer a country;manage state affairs] 治理國家政務,使強盛安定 【引證解釋】1、治理國家政務。《禮記·大學》:“治國在齊其家。”南朝 樑劉勰《文心雕龍·諸子》:“野老治國於地利,騶子養政於天文。”鄭觀應《盛世危言·學校》:“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文以治國,武以捍難。”《東周列國志》第五回:“平王曰:‘不然。卿治國有方,朕欲使太子觀風於鄭,因以釋目下之疑。卿若固辭,是罪朕也。’”《陝北民歌選·移民歌》:“三山低,五嶽高,毛主席治國有勳勞。”2、安定、太平的國家。《莊子·人間世》:“治國去之,亂國就之。”《管子·明法》:“所謂治國者,主道明也;所謂亂國者,臣術勝也。”

齊家治國成語意思

齊家治國 [qí jiā zhì guó]

生詞本

基本釋義

整治家庭和治理國家。

出 處

《禮記·大學》:“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

相關問題答案
治國類的成語及意思?
關於龍的成語及意思?
帶益的成語及意思?
關於看的詞語及意思?
金典成語及意思?
四字成語及意思?
帶昆蟲的成語和意思?
關於龍的成語及其意思?
不什麼不類的成語?
第一個字是類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