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稱女士為先生?

General 更新 2024-06-12

為什麼把女人稱作先生

中國上一輩的女性,凡出身書禮門庭,受過良好教育,德望俱重,懿範風采,老來都被稱為“先生”。一個被尊為先生的女人,經歷時代的風雲,閱盡世情的滄桑,多半既有中國婦女的豪門教養,也兼而有留學英美法的視野抱負。親炙這樣的女人,有如感受到一冊近代史澎湃的餘溫,她會告訴你:她的堂姐在日本與秋瑾念過同一家學堂,她的大伯父與康有為是世交,她早年在北大曾經與蔡元培討論過中國的前途,而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她在倫敦,與林徽因一起在泰晤士河畔散過步,眺望著天邊的雲彩喝過咖啡。在她記憶的錦匣裡有許多許多的軼事,收藏得如此之低調而恬淡,你不追問她,她也不會說。段祺瑞、賽金花、羅斯福,她很小很小的時候,一一都見過,都說得出他們的一些生活趣事。尊貴而慈藹,博雅而婉柔,女人老去,有資格被叫做先生者,不只是一冊活歷史,是老人中一件稀世之寶,她已經把自己的一生焙成一壺清遠的香茶。有人記述宋慶齡臨終前的一段日子。她握緊身邊老傭人的手用上海話囑咐:“還有件事,要託儂辦。儂曉得我一向蠻講究儀表儀容的,現在像我這副樣子,多邋遢。等我去了,儂要幫我拿頭髮梳梳好,面孔揩揩清爽,仍像我原來的樣子……”這是一個女人昇華成為先生後溫柔的一面,畢竟是很大的福氣和尊榮。今天的女人老來妖,老來囂,老來嬌。只有太多年輕的女人因仰慕異性,在裝扮上愈來愈像先生,這是一個女人老去而沒有“先生”的時代。連許多男人,到處被稱為先生,其實也不夠格呀。

為什麼叫女人“先生”

在建國以前,有學問的人都被統稱為“先生”與性別無關!

因為宋慶齡是孫中山的夫人,為國母,亦為一種尊稱."先生"一詞是專門對男性的尊稱。後來對有學問、且品行道德都讓人尊敬的女性稱為“先生”。如“冰心、宋慶齡、何香凝、楊萌榆。!為什麼稱宋慶齡為先生

“先生”這個稱呼由來已久。不過歷史上各個時期,對“先生”這個稱呼是針對不同對象的。《論語·為政》:“有酒食,先生饌。”註解說:“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餚,就孝敬了父兄。《孟子》:“先生何為出此言也。”這一“先生”是指長輩而有學問的人。

到了戰國時代,《國策》:“先生坐,何至於此”均是稱呼有德行的長輩。

第一個用“先生”稱呼老師的,始見於《曲禮海:“從於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注:“先生,老人教學者。”今稱教師為“先生”,本此。

漢代,“先生”前加上一個“老”字。

清初,稱相國為老先生,到了乾隆以後,官場中已少用老先生這個稱呼了。

辛亥革命後,“老先生”這個稱呼又盛行起來。交際場中,彼此見面,對老成的人,都一律稱呼為“老先生”。

現在,妻子多自稱自家丈夫為“先生”。對別的婦女的丈夫也叫“先生”。

有時候,先生也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德高望眾的女性也有被稱為先生的,比如“宋慶齡先生”。

為什麼把一些女士的稱為先生呢?

一般來說 先生是用來稱呼男性的 但也有特例 比如像宋慶齡先生 和冰心先生這樣為國家為民族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偉大女性 對這些被尊敬的女性,約定成俗 一般不稱女士而稱先生 這也是祖國語言文字的精妙處之一

綜合《辭海》和《辭源》的解釋,“先生”的含義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對年長而有學問的人的尊稱;另一種是對別人的敬稱,首先是對老師的敬稱,其次還有對父兄、醫生、道士等等。清朝人樑章鉅所著《稱謂錄》裡對先生一詞也解釋為對學士而年長者的尊稱,而“老師”的含義卻在不斷弱化。

在我國,上一輩的女性中,有出身書香門第,後來德高望重的,到老年可被尊稱為“先生”。這個稱謂對一個女人來說是很高的成就和榮譽。在我國不單有宋慶齡先生,還有冰心先生、楊絳先生等大家公認的值得尊敬的成功女性。

1949年上海解放後,毛澤東同志在北京特派鄧穎超同志赴滬看望宋慶齡同志並歡迎她北上,於1949年6月19日所寫的一封信,擡頭的稱謂就是“慶齡先生”。(《毛澤東書信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26駭)。

“先生”這一詞一般是指男性,這是眾所皆知的,但有時卻也稱女性為“先生”,如“慶齡先生”、“冰心先生”。這種叫法始於中國近代。

清朝晚期,西方女權主義思潮傳入我國,女性的解放也開始起步,走向社會的女性越來越多,出現了諸如秋瑾這樣的女中豪傑。後來女大學生、女學者、女教師紛紛湧現。很自然地,“先生”這種原本專門用於男性的詞也用到女性身上;但有一點很明確,那就是稱女性為“先生”時,所面對的對象不是一般女性,即不像稱普通男性為“先生”那樣,而是多稱呼那些教師、女學者或德高望重具有社會影響力和感召力的女性。

稱呼先生的女性都有誰

5月25日凌晨,中國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楊絳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105歲。網民哀悼並留言,“可能是中國最後一個用先生稱呼的女性了,也給那個時候美好的時代畫上了句號。”

女性為什麼要稱呼為“先生”?

“先生”這一詞一般是指男性,這是眾所皆知的,但有時卻也稱女性為“先生”,這種叫法始於中國近代。

綜合《辭海》和《辭源》的解釋,“先生”的含義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對年長而有學問的人的尊稱;另一種是對別人的敬稱,首先是對老師的敬稱,其次還有對父兄、醫生、道士等等。清朝人樑章鉅所著《稱謂錄》裡對先生一詞也解釋為對學士而年長者的尊稱,而“老師”的含義卻在不斷弱化。

清朝晚期,西方女權主義思潮傳入我國,女性的解放也開始起步,走向社會的女性越來越多,出現了諸如秋瑾這樣的女中豪傑。後來女大學生、女學者、女教師紛紛湧現。很自然地,“先生”這種原本專門用於男性的詞也用到女性身上。

但有一點很明確,那就是稱女性為“先生”時,所面對的對象不是一般女性,即不像稱普通男性為“先生”那樣,而是多稱呼那些教師、女學者或德高望重具有社會影響力和感召力的女性。

中國歷史上的幾位“先生” 尊稱德高望重的女性

有些女作家或女名人被稱為先生,是取其最初的衍生意義,即“文人學者”、“長者”、“尊者”之意,如李清照先生、宋慶齡先生、冰心先生、張愛玲先生、許廣平先生,等等。

宋慶齡

宋慶齡(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是已故中國革命家及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的第二任妻子。1927年11月1日,宋慶齡等成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 1938年6月14日,宋慶齡在香港發起成立保衛中國同盟。1940年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第143次會議決議:尊稱孫中山先生為國父,以表尊崇。故而根據傳統習慣,宋慶齡女士亦被尊稱為“國母”。1981年5月1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授予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稱號。1981年5月29日20時18分,宋慶齡在其北京寓所病逝,享年88歲。

冰心

謝婉瑩(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筆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壺”之意,近現代偉大的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福建長樂人,出生於福州一個海軍軍官家庭,被稱為“世紀老人”。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名譽理事等職。著有小說集《超人》,詩集《春水 》、《繁星》,散文集《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三寄小讀者》、《小桔燈》等,主張愛的哲學,“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楊絳

楊絳,原名楊季康,祖籍江蘇無錫,191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少年時代先後在北京、上海、蘇州等地讀書。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當年考入清華大學研究生院,為外國語言文學研究生。

“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在國學大師錢鍾書心目中,妻子楊絳無人可比擬。

在抗戰結束後出版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人.獸.鬼》,錢鍾書寫道:“贈予楊季康,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福建閩縣(今福州)人,出生於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

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建築師樑思成的妻子。三十年代初......

為什麼稱有些女性為先生

一般來說,先生是用來稱呼男性的,但也有特例 ,比如像宋慶齡先生,和冰心定生,以及剛過百歲電視上提到的楊絳先生這樣為國家為民族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偉大女性,對這些被尊敬的女性,約定成俗,一般不稱女士而稱先生,這也是祖國語言文字的精妙處之一。

為什麼稱呼楊絳女士為先生

先生是尊稱,先於我生者,德高望重,可謂先生

男人為什麼叫先生,女人叫女士? 5分

男人叫女士,女人叫先生

有一位女士,因為德高望重被後人尊稱為"先生",為什麼?

在建國以前,有學問的人都被統稱為“先生”與性別無關! 到了戰國時代,《國策》:“先生坐,何至於此”均是稱呼有德行的長輩。 第一個用“先生”稱呼老師的,始見於《曲禮》:“從於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注:“先生,老人教學者。”今稱教師為“先生”,本此。

相關問題答案
為何稱女士為先生?
為什麼有時稱女士為“先生”? ?
為何稱印度為阿三?
為什麼稱呼楊絳女士為先生 ?
楊絳為何稱之為先生?
為什麼稱女的為先生?
華為手機女士用哪款好?
西餐中女士優先的含義?
為什麼女的也稱為先生?
楊絳為什麼被稱為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