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萬竿竹對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11

門前萬竿竹對什麼(對聯)

庭畔千絲柳

記得采納啊

門前萬竿竹,二句三年得,兩表酬三顧,青山橫北郭都對什麼?

堂上四庫書,一吟雙淚流,一對足千秋,白水繞東城

長春版八年級上冊語文作文第一單元屬對參考答案 20分

一、給下列字、短語屬對。

13.出:魚 對:蟲

14.出:歌 對:曲(舞)

15.出:只 對:雙

16.出:出 對:入

17.出:鳴 對:叫

18.出:憂 對:喜

19.出:強 對:弱

20.出:密 對:稀(疏)

21.出:速 對:疾

1.出:晨 對:午

2.出:夏 對:冬

3.出:泉 對:石

4.出:方 對:圓

5.出:賓 對:主(客)

6.出:是 對:非

7.出:繁 對:簡

8.出:衰 對:壯

9.出:三山 對:五嶽

10.出:海角 對:天涯

11.出:綠葉 對:紅花

12.出:古柏 對:蒼松

13.出:風清 對:月朗

14.出:濁富 對:清貧

15.出:吹竹 對:彈絲

16.出:虎踞 對:龍蟠

17.出:蕩蕩 對:巍巍(悠悠)

18.出:纖纖 對:嫋嫋(柔柔)

19.出:雲藹藹 對:霧濛濛

20.出:花灼灼 對:草茸茸

21.出:東北雨 對:西南風

22.出:垂釣客 對:荷鋤翁

23.出:清暑殿 對:廣寒宮

24.出:花濺淚 對:鳥驚心

25.出:雲遮月 對:雪打燈

26.出:遊子意 對:故人情

27.出:三劍客 對:七仙女

28.出:星垂平野 對:月湧大荒

29.出:山重水複 對:柳暗花明

30.出:水天一色 對:風月雙清

22.出:晨鐘 對:暮鼓

23.出:塞北 對:關西(江南)

24.出:匹馬 對:孤帆(單槍)

25.出:春分 對:夏至

26.出:煙鎖 對:雲封(霧橫)

27.出:遠近 對:高低

28.出:有影 對:無聲(無蹤)

29.出:三言 對:兩語(二拍)

30.出:萬水 對:千山

31.出:山不斷 對:水無涯

32.出:星漸沒 對:月初升

33.出:千里馬 對:九霄鵬

34.出:三冬暖 對:九夏寒

35.出:鬆鬱郁 對:柳依依(竹森森)

36.出:風習習 對:雨綿綿

37.出:春秋五霸 對:戰國七雄

38.出:茅舍無人 對:竹亭有客(難卻塵埃生榻上,尚留風月在窗間)

39.出:春水才深 對:夕陽半落

40.出:秦嶺雲橫 對:藍關馬擁

41.出:寸陰尺璧 對:一刻千金(書生惜壯年韶華 遊子愛良宵光景)

42.出:秋風瑟瑟 對:冬雪綿綿

1.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

2.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3.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4.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5.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6.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7.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8.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9.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10.壯士腰間三尺劍,男兒腹內五車書。

11.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根。

12.沉舟側畔千帆過,

13.試玉要燒三日新,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

14.一片青光浮水面,

15.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16.對月臨風有聲有色

17.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

18.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白居易)

19.爽借清風明借月,動觀流水靜觀山。

20.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順序可能不對,是長春出版社寫的八年級上冊吧

希望有所幫助...

幽竹有什麼內涵?

竹,素有花中四君子和歲寒三友等美稱。梅花凌寒傲雪,風骨高潔,超塵脫俗,先眾花而報春;蘭生深山幽谷,恬淡閒適,暗香馥郁,長葉瀟灑飄逸;菊花披風凝霜,蕊寒香冷,孤芳自賞,恥與百花爭豔;而竹枝瘦節勁,中通外直,氣節沖霄,給人以虛心隱忍、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

一夜春雨,筍芽破土而出,陡現千竿新竹。春江水暖,竹外桃花,青蔥馥郁,或立山谷或依水湄,一片蒼翠無限春光。

盛夏時節,玉竹修篁,滿目清涼,綠廕庇日,清風翠微,為人們固守著一片心底的愜意;月上竹梢,竹映月輝,風吟竹唱,竹舞風隨,如詩如畫,如夢如幻。

待到秋至,群芳飄零,而竹青碧依舊,不畏風雨,不懼秋寒,凜然不屈,與霜露為伴,堅守著那生命的綠色,不卑不亢,不折不撓。

雪壓竹梢之際,北風捲地百草折,竹枝仍挺拔如常,寧折不屈,盈潤青翠,高亢著生命不息的頌歌,在肅殺中帶給人們一幅別樣的生機。

再淡雅的花,縱使有九分的素麗潔淨,也還有一分的嬌羞嫵媚;再高大的樹,即便有挺拔的身軀,也未免卑躬屈膝,彎腰駝背;再旺盛的草,即使蔥蘢葳蕤茂密簇擁,也無法改變一歲一枯榮的宿命。而竹,非花非草非木,無論低矮灌木,還是巍峨種群,無論零星散枝,還是赫然叢簇,四時常青,生機盎然,或如天然去雕飾的素妝少女婀娜曼妙,婆娑嫋婷;或如浩然貫正氣的鬚眉男子縱橫捭闔,直插雲霄。

青翠新竹,搖曳著詩的意象,散發著畫的淡香,送來一股清涼悠閒的竹韻,輕吟著一種婉約和空靈。那片片翠竹,坐擁著的是一身清冽的綠,在雲淡風輕中,把生命的綠意一絲絲地展現,一縷縷地揮灑,詮釋出一份清高,一份謙遜,一份平和,一份從容。

竹,隨遇而生,凌霜傲雨,枝杆挺拔,幹雲而上;竹虛心直節,偉岸修長,亭亭玉立,嫋娜多姿,備受歷代文人墨客的青睞。清代“揚州八怪”之一,詩書畫“三絕”的鄭板橋愛竹如命,留下了大量詠竹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千古流傳的佳句,把竹堅貞不屈的精神品質寫得淋漓盡致。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年輕時,蘇東坡詠竹有意氣風發之勢:“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中年寫竹,心情漸趨平淡:“疏疏簾外竹,瀏瀏竹間雨。窗扉淨無塵,幾硯寒生霧”;而到老年寫竹,則“累盡無可言,風來竹自嘯”,“披衣坐小閣,散發臨修竹”。由豪邁奔放到平靜恬淡,從中可管窺他的人生軌跡。詩中之竹,正是他不同時期的心態寫照。

竹同樣受到丹青高手的垂青。東坡不惟寫竹,亦是畫竹大師,成語“胸有成竹”便是源自他的繪畫理論,為後世墨竹畫家所肯定和遵循。東坡次子蘇過也是畫竹名手;表弟文同,更為歷代畫竹高手之冠。因文同畫竹又屢請蘇軾題識,於是“文畫蘇題”便成為畫竹史上的美談。鄭燮一生擅畫墨竹,他畫一竿竹枝題上“烏紗擲去不為官,囊囊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魚竿”的詩句,體現了畫家不與朝廷合作,甘願退隱的清高心境;畫兩竿修竹題上“本是同根復同氣,有何卑下有何高”,則表現出了對社會以貧富來分貴賤的不平心理;在一片竹林上題“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流露出了他時刻關心民生疾苦的父母官心態。

中國楹聯史上以竹為題材的佳句也是不勝枚舉。對聯“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說的是治學的精神和做人的品格,描繪出竹不倨傲自矜,虛心有節,梅不媚......

有多少準備萬夫書合攻速黑風書的法師?

你有電,我拿黑風和黑風,19功速19施放,一共9個洞,我是收藏流,不過拿萬夫和太浪費了,當然你是司令或將軍除外,因為幾百w obs對你們來說不算啥

梅蘭竹菊四君子的品性分別是什麼

梅冷豔自傲,如孤傲才人;蘭高潔獨芳,如幽谷佳人;竹飄逸灑脫,如風流名士;菊貞節清麗,如林下逸士。

茅舍無人對什麼 水色一天對什麼 門前萬竿竹對什麼 兩表酬三顧對什麼 5分

茅舍無人對青苔有路

擺脫幫忙對一下,泉,鳴,速,三言,千里馬,司馬遷修史記,渚蓮千朵白,池中濯足水,門前萬竿竹。

泉,石

鳴,嘯

速,緩

三言,二拍

千里馬,九霄鵬

司馬遷修《史記》 對:孔仲尼作《春秋》

渚蓮千朵白 對:岸柳兩行青

池中濯足水 對:門外打頭風

門前萬竿竹對 家藏萬卷書

兩表酬三顧 一對足千秋

虎踞對龍蟠

纖纖 柔柔

花灼灼 草茸茸

垂釣客 荷鋤翁

遊子意 故人情

星漸沒 對:月初升

三冬暖 對:六月寒

風習習 對:雨綿綿

茅舍無人 對:竹亭有客

秦嶺雲橫 對:藍關馬擁

秋風瑟瑟 對:冬雪綿綿

水天一色 對:風月雙清

參考資料:www.cccbs.net/...abb271

屬對作文五百字

七下:

1、上:天地 下:山川

2、上:皓月下:清風

3、上:漢遠下:長空

4、上:露重下:霜濃

5、上:梅雨肥下:霜菊瘦

6、上:西拱月下:北流星

7、上:重磨劍下:再撫琴

8、上:山浮黛下:水潑藍

9、上:澄澄水碧下:冉冉雲白

10、上:屈子沉江下:牛郎渡渚(屈子沉江,處處舟中爭系粽;牛郎渡渚,家家臺上競穿針)

11 、上:長川一帶下:野店幾家

12、上:壺裡日月下:夢中榮華

13、上:濃濃柳塘月下:淡淡花圃風

14、上:寒冰三尺厚下:秋月十分白

15、上:天接峰巒秀下:地伏漢江流

16、上:城塞聞奏角下:浦江認歸帆

17、上:花圃春殘無客到下:柴門夜永有人敲

18、上:一灣綠水漁村小下:萬里青山佛寺幽

19、上:聞鼓塞兵方戰鬥下:聽鍾宮女正梳妝

20、上:橫槊賦詩傳孟徳下:引壺酌酒尚陶潛

八上:

一、給下列字、短語屬對.

13.出:魚 對:蟲

14.出:歌 對:曲(舞)

15.出:只 對:雙

16.出:出 對:入

17.出:鳴 對:叫

18.出:憂 對:喜

19.出:強 對:弱

20.出:密 對:稀(疏)

21.出:速 對:疾

1.出:晨 對:午

2.出:夏 對:冬

3.出:泉 對:石

4.出:方 對:圓

5.出:賓 對:主(客)

6.出:是 對:非

7.出:繁 對:簡

8.出:衰 對:壯

9.出:三山 對:五嶽

10.出:海角 對:天涯

11.出:綠葉 對:紅花

12.出:古柏 對:蒼松

13.出:風清 對:月朗

14.出:濁富 對:清貧

15.出:吹竹 對:彈絲

16.出:虎踞 對:龍蟠

17.出:蕩蕩 對:巍巍(悠悠)

18.出:纖纖 對:嫋嫋(柔柔)

19.出:雲藹藹 對:霧濛濛

20.出:花灼灼 對:草茸茸

21.出:東北雨 對:西南風

22.出:垂釣客 對:荷鋤翁

23.出:清暑殿 對:廣寒宮

24.出:花濺淚 對:鳥驚心

25.出:雲遮月 對:雪打燈

26.出:遊子意 對:故人情

27.出:三劍客 對:七仙女

28.出:星垂平野 對:月湧大荒

29.出:山重水複 對:柳暗花明

30.出:水天一色 對:風月雙清

22.出:晨鐘 對:暮鼓

23.出:塞北 對:關西(江南)

24.出:匹馬 對:孤帆(單槍)

25.出:春分 對:夏至

26.出:煙鎖 對:雲封(霧橫)

27.出:遠近 對:高低

28.出:有影 對:無聲(無蹤)

29.出:三言 對:兩語(二拍)

30.出:萬水 對:千山

31.出:山不斷 對:水無涯

32.出:星漸沒 對:月初升

33.出:千里馬 對:九霄鵬

34.出:三冬暖 對:九夏寒

35.出:鬆鬱郁 對:柳依依(竹森森)

36.出:風習習 對:雨綿綿

37.出:春秋五霸 對:戰國七雄

38.出:茅舍無人 對:竹亭有客(難卻塵埃生榻上,尚留風月在窗間)

39.出:春水才深 對:夕陽半落

40.出:秦嶺雲橫 對:藍關馬擁

41.出:寸陰尺璧 對:一刻千金(書生惜壯年韶華 遊子愛良宵光景)

42.出:秋風瑟瑟 對:冬雪綿綿

1.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

2.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3.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4.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5.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6.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7.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8.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9.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10.壯士腰間三尺劍,男兒腹內五車書.

11.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根.

12.沉舟側畔千帆過,

13.試玉要燒三日新,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

14.一片青光浮水面,

15.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16.對月......

宋代的蘇軾為什麼喜愛竹,有什麼故事嗎?

蘇東坡(1037-1101),本名蘇軾,字子瞻,北宋文學家、書畫家。也許,有很多人對蘇軾的印象止步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放,知道他愛遊名山大川,卻並不瞭解東坡對竹子的偏好。在東坡的生活中,隨處有竹,“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官舍有叢竹,結根問因廳。下為人所往,上密不容釘”;“予謫黃洲,寓居定惠院,饒舍皆茂林修竹”。竹儼然東坡生活裡不可缺失的夥伴,也見證了東坡一生的坎坷,無怪乎東坡的詩文中處處有竹的修身纖影。

文人狀物,總關乎情,於是東坡由人生際遇而引發的感嘆,對生活的思考,也就不知不覺折射在竹上。東坡自出仕到病逝常州,其間曾三次被貶謫。他在自輓詩中寫到“問汝平生功業,黃洲惠洲儋洲”,三次人生浮沉,東坡完成了他的人生蛻變,從躊躇滿志要報效朝廷到豁達超然物我兩忘,始終如一的是他的曠達胸襟,剛直秉性。內心的變化必然也導致對物的認識的變化。東坡的竹便從“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的抱負慢慢轉向了“疏疏簾外竹,瀏瀏竹間雨。窗扉淨無塵,幾硯寒生霧。”的安閒,一直到了“累盡無可言,風來竹自嘯”的淡定,“披衣坐小閣,散發臨修竹”的超然和瀟灑,正是“誰似東坡老,白首已忘機”。觀東坡狀竹之文之變,猶似縱覽東坡人生觀的嬗變。唯一不變的是東坡對竹的喜愛。

東坡常寫竹,不寧唯是,東坡還要畫竹,有《竹石圖》留於後世。他不僅是一代文豪,在繪畫方面也頗有建樹。墨竹之愛,是東坡愛竹的昇華。將自己所鍾愛之竹形諸紙上,必全神貫注,凝神屏息,所得墨寶必是作畫者精神心血凝聚的產物。而從東坡對墨竹的探討,則更可見東坡的藝術追求。

說起東坡與墨竹,還有一人必須一提,這便是蘇軾的摯友文同,字與可。他是宋朝著名的畫家,善畫竹,自稱“湖州竹派”。文與可與蘇軾相識於鳳翔,後因共同愛好墨竹而結為好友。東坡從師於他,自承“湖州竹派”,倆人常討論畫竹。師生感情甚篤。與可死後,東坡因懷念故人曾見竹廢卷而失聲痛哭。於是這段因竹而締結的友誼傳為佳話。

蘇軾並未受過嚴格的書畫方面的訓練,所以他的墨竹並不以形見長,而是因其不俗之氣。連他自己也曾說:“畫不能皆好,醉後畫得,一二十紙中,時有一紙可觀。”對於此,黃庭堅做過切中肯綮的評論,他說:“東坡畫竹多成林棘,是其所短,無一點俗氣,是其所長。”但這並不影響東坡對墨竹的痴迷,和對畫竹的探討。

對於畫竹的理論,最為精闢的見解莫過於“畫竹必先成竹於胸”了。這是東坡畫竹心得的高度概括。東坡戲墨,突出其“神”,“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即是最好的佐證。但這並不意味著就可以不顧形了,“人禽宮室器用皆有常形…山石竹木,水波煙雲,雖無常形,而有常理…常理之不當,則舉廢之矣”(《近因院畫記》),因此若要畫好竹,必先知竹之常形、常理。因此,對“成竹在胸”我們不妨這樣理解,首先胸中當有竹的形,知道竹子的各種形態,這才有畫竹的根本;但要讓畫有“氣”,最重要的,胸中當有君子之心,方能揮灑捲上,使墨竹為墨君。東坡提倡神似,畫以傳神為貴,看重墨竹所傳達出的作者的精神世界。他賞文與可的墨竹時便始終依照著這種審美的方法。也只有他對與可的畫發出了:“有好其德,如好其畫者乎?”的探問。所以與可嘗雲:“世無知我者,唯子瞻一見識吾妙處。”這樣的繪畫理論不僅適用於畫竹,推而廣之,我們甚至可以認為東坡的詩文也遵循這樣的原則,首先讓創作的基本元素爛熟於心,然後才憑藉胸臆中那股豪情,恣意汪洋,正是如此,蘇軾才能跳出宋詞的婉約,開創豪放派,成為一代詞宗。他用與別人相同的常理,灌之以自己的思想,非胸中有大丘壑者焉能為此!

籍由東......

相關問題答案
門前萬竿竹對什麼?
花前月下對什麼- ?
對對子驟雨對什麼?
情深似海對什麼?
前度講的是什麼?
前置懷孕是什麼意思?
提前來月經是什麼原因?
揭竿而起什麼意思?
汽車前端模塊是什麼?
十二萬自動擋什麼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