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的主人公是誰?

General 更新 2024-05-28

失街亭主人公是誰

馬謖

"驕傲失街亭"的主要人物是誰

主要人物是馬謖 “失街亭”是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情節,敘蜀國參軍馬謖因剛愎自用而使軍事要塞街亭失陷的故事。這個故事情節也被選入了現行的高中語文教科書中(見《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語文》第四冊,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京劇中,“失街亭”與“空城計”、“斬馬謖”共同組成了傳統劇目“失空斬”。 三國演義故事原文   卻說魏主曹睿令張郃為先鋒,與司馬懿一同徵進;一面令辛毗、孫禮二人領兵五萬,往助曹真。二人奉詔而去。且說司馬懿引二十萬軍,出關下寨,請先鋒張郃至帳下曰:“諸葛亮平生謹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從子午谷徑取長安,早得多時矣。他非無謀,但怕有失,不肯弄險。今必出軍斜谷,來取郿城。若取郿城,必分兵兩路,一軍取箕谷矣。吾已發檄文,令子丹拒守郿城,若兵來不可出戰;令孫禮、辛毗截住箕穀道口,若兵來則出奇兵擊之。”郃曰:“今將軍當於何處進兵?”懿曰:“吾素知秦嶺之西,有一條路,地名街亭;傍有一城,名列柳城:此二處皆是漢中咽喉。諸葛亮欺子丹無備,定從此進。吾與汝徑取街亭,望陽平關不遠矣。亮若知吾斷其街亭要路,絕其糧道,則隴西一境,不能安守,必然連夜奔回漢中去也。彼若回動,吾提兵於小路擊之,可得全勝;若不歸時,吾卻將諸處小路,盡皆壘斷,俱以兵守之。一月無糧,蜀兵皆餓死,亮必被吾擒矣。”張郃大悟,拜伏於地曰:“都督神算也!”懿曰:“雖然如此,諸葛亮不比孟達。將軍為先鋒,不可輕進。當傳與諸將:循山西路,遠遠哨探。如無伏兵,方可前進。若是怠忽,必中諸葛亮之計。”張郃受計引軍而行。   卻說孔明在祁山寨中,忽報新城探細人來到。孔明急喚入問之,細作告曰:“司馬懿倍道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達措手不及;又被申耽、申儀、李輔、鄧賢為內應:孟達被亂軍所殺。今司馬懿撤兵到長安,見了魏主,同張郃引兵出關,來拒我師也。”孔明大驚曰:“孟達做事不密,死固當然。今司馬懿出關,必取街亭,斷吾咽喉之路。”便問:“誰敢引兵去守街亭?”言未畢,參軍馬謖曰:“某願往。”孔明曰:“街亭雖小,干係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軍皆休矣。汝雖深通謀略,此地奈無城郭,又無險阻,守之極難。”謖曰:“某自幼熟讀兵書,頗知兵法。豈一街亭不能守耶?”孔明曰:“司馬懿非等閒之輩;更有先鋒張郃,乃魏之名將:恐汝不能敵之。”謖曰:“休道司馬懿、張郃,便是曹睿親來,有何懼哉!若有差失,乞斬全家。”孔明曰:“軍中無戲言。”謖曰:“願立軍令狀。”孔明從之,謖遂寫了軍令狀呈上。孔明曰:“吾與汝二萬五千精兵,再撥一員上將,相助你去。”即喚王平分付曰:“吾素知汝平生謹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汝可小心謹守此地:下寨必當要道之處,使賊兵急切不能偷過。安營既畢,便畫四至八道地理形狀圖本來我看。凡事商議停當而行,不可輕易。如所守無危,則是取長安第一功也。戒之!戒之!”二人拜辭引兵而去。孔明尋思,恐二人有失,又喚高翔曰:“街亭東北上有一城,名列柳城,乃山僻小路,此可以屯兵紮寨。與汝一萬兵,去此城屯紮。但街亭危,可引兵救之。”高翔引兵而去。孔明又思:高翔非張郃對手,必得一員大將,屯兵於街亭之右,方可防之,遂喚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後屯紮。延曰:“某為前部,理合當先破敵,何故置某於安閒之地?’孔明曰:“前鋒破敵,乃偏裨之事耳。今令汝接應街亭,當陽平關衝要道路,總守漢中咽喉:此乃大任也,何為安閒乎?汝勿以等閒視之,失吾大事。切宜小心在意!”魏延大喜,引兵而去。孔明恰才心安,乃喚趙雲、鄧芝分付曰:“今司馬懿出兵,與舊日不同。汝二人各引一軍出箕谷,以為疑兵。如逢魏兵,或戰、或不戰,以驚其心。吾自統大軍,......

三國演義馬謖固執失街亭主人公是誰?

馬謖失街亭後,諸葛亮遵守軍令狀揮淚斬馬謖

《三國演義》中的“失街亭”中的人物性格特點簡單介紹

諸葛亮:

能夠在戰敗後承擔大部分主要責任,並且能夠公平處置戰後事宜,賞罰分明,特別是能夠下決心殺死和他交情頗深的馬謖,更說明了他治軍紀律嚴明。但在之前無視先帝之言而任用馬謖,是他的一大失誤,因此失街亭有孔明一份責任。

馬謖:

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空讀兵書而不能善用,導致街亭之失。馬謖要承擔失街亭的主要責任。雖然如此,但馬謖在事後能夠不逃避,而是面對了即將到來的處罰,可見他也是很有勇氣的一個人。

三國演義中失街亭這次戰役中兩個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

【答案】:

(1)諸葛亮足智多謀,對街亭佈防十分細緻周密,但使人不深、用人不當,不聽劉備生前勸告,致使街亭失陷全局被動。

(2)馬謖雖能自動請纓,挺身而出,但只會紙上談兵,而且麻痺大意,剛愎自用,目中無人,公然違令,不聽王平之勸,草率從事,致使蜀軍咽喉之地迅速丟失,造成全局被動。

【名 稱】:街亭之戰

【時 間】:228年春天

【參戰方】:曹魏,蜀漢

【結 果】:曹魏獲勝,馬謖被擊破,諸葛亮撤軍

【參戰方兵力】:魏軍五萬,蜀軍不詳

【曹魏主要指揮官】:曹真、張郃

【蜀漢主要指揮官】:諸葛亮、馬謖、趙雲、鄧芝、王平

失街亭 故事情節 人物形象

諸葛亮: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犯了“疑人不用”的大忌。但是揮淚斬馬謖表明他治軍嚴明;自己申請降級表明他勇於承擔錯誤。 司馬懿:善於用兵,老謀深算。依據地形把馬謖困在山上,斷他水源,使他不攻自敗。 馬謖:有心報國,但是眼高手低,只會紙上談兵,而且自以為是,不聽王平勸告,所以有此大敗。 王平:身為副將,依照孔明要求對馬謖的軍事部署進行據理力爭,足見赤膽忠誠。在緊急關頭,通報孔明情況,並且設法彌補損失,可見他的老練和沉著。 諸葛亮到了祁山,決定派出一支人馬去佔領街亭(今甘肅莊浪東南),作為據點。讓誰來帶領這支人馬呢。當時他身邊還有幾個身經百戰的老將。可是他都沒有用,單單看中參軍馬謖。 馬謖這個人確是讀了不少兵書,平時很喜歡談論軍事。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來,他就談個沒完,也出過一些好主意。因此諸葛亮很信任他。但是劉備在世的時候,卻看出馬謖不大踏實。他在生前特地叮囑諸葛亮,說:“馬謖這個人言過其實,不能派他幹大事,還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諸葛亮沒有把這番話放在心上。這一回,他派馬謖當先鋒,王平做副將。 馬謖和王平帶領人馬到了銜亭,張郃的魏軍也正從東面開過來。馬謖看了地形,對王平說:“這一帶地形險要,街亭旁邊有座山,正好在山上紮營,佈置埋伏。” 王平提醒他說:“丞相臨走的時候囑咐過,要堅守城池,穩紮營壘。在山上紮營太冒險。” 馬謖沒有打仗的經驗,自以為熟讀兵書,根本不聽王平的勸告,堅持要在山上紮營。王平一再勸馬謖沒有用,只好央求馬謖撥給他一千人馬,讓他在山下臨近的地方駐紮。 張郃率領魏軍趕到街亭,看到馬謖放棄現成的城池不守,卻把人馬駐紮在山上,暗暗高興,馬上吩咐手下將士,在山下築好營壘,把馬謖紮營的那座山圍困起來。 馬謖幾次命令兵士衝下山去,但是由於張郃堅守住營壘,蜀軍沒法攻破,反而被魏軍亂箭射死了不少人。 魏軍切斷了山上的水源。蜀軍在山上斷了水,連飯都做不成,時間一長,自己先亂了起來。張郃看準時機,發起總攻。蜀軍兵士紛紛逃散,馬謖要禁也禁不了,最後,只好自己殺出重圍,往西逃跑。 王平帶領一千人馬,穩守營盤。他得知馬謖失敗,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裝出進攻的樣子。張郃懷疑蜀軍有埋伏,不敢逼近他們。王平整理好隊伍,不慌不忙地向後撤退,不但一千人馬一個也沒損失,還收容了不少馬謖手下的散兵。 街亭失守。蜀軍失去了重要的據點,又喪失了不少人馬。諸葛亮為了避免遭受更大損失,決定把人馬全部撤退到漢中。

孔明揮淚斬馬謖均應的主人公是誰

馬謖失街亭,街亭對蜀國、魏國都至關重要。所以儘管諸葛亮很賞識馬謖,但是也不得不揮淚斬主將,以慰軍心。

用簡潔語言分析《失街亭》兩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諸葛亮:

能夠在戰敗後承擔大部分主要責任,並且能夠公平處置戰後事宜,賞罰分明,特別是能夠下決心殺死和他交情頗深的馬謖,更說明了他治軍紀律嚴明。但在之前無視先帝之言而任用馬謖,是他的一大失誤,因此失街亭有孔明一份責任。

馬謖:

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空讀兵書而不能善用,導致街亭之失。馬謖要承擔失街亭的主要責任。雖然如此,但馬謖在事後能夠不逃避,而是面對了即將到來的處罰,可見他也是很有勇氣的一個人。

相關問題答案
失街亭的主人公是誰?
巧奪天工的主人公是誰?
西遊記的主人公是誰?
自慚形穢的主人公是誰?
死而後已的主人公是誰?
祝福的主人公是誰?
繁星的主人公是誰?
敗走麥城的主人公是誰?
煮豆燃的主人公是誰?
變色龍的主人公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