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是什麼派別?

General 更新 2024-06-17

《等待戈多》這部小說主要寫的什麼?屬於哪個派別的?作者是誰?求大神幫助

《等待戈多》,是愛爾蘭劇作家: 塞繆爾·貝克特 的兩幕悲喜劇, 不是小說 。1952年用法文發表,1953年首演。《等待戈多》 是戲劇史上真正的革新,也是 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誕派戲劇 。 作者簡介: 塞繆爾·貝克特,1906出生於英國愛爾蘭一個猶太人家庭,是荒誕派戲劇的代表。貝克特讀中學時即酷愛戲劇,他於1927年畢業於都柏林三一學院,因其學業優異, 次年至1930年間應聘到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和巴黎大學任教,此間,他結識了僑居巴黎的英國頹廢派作家詹姆斯·喬伊斯,並深受其影響。二戰間,巴黎淪陷,他曾參加過地下抵抗組織。戰爭結束後,他專門從事文學創作。 戰爭給世界帶來災難的同時,給他的心靈也帶來了深深的創傷。貝克特從青少年時代即開始寫作,到戰爭結束時,他已有不少詩歌和小說作品問世,1948年到1949年的小說作品有長篇小說三部曲《莫洛伊》、《馬洛納正在死去》、《無名的人》,這些小說都意在說明,人生是周而復始的艱辛而又虛無的浪遊,是內心的狹小的,而又毫無意思的浪遊。這些小說已經暴露出了他悲觀厭世的人生態度,以及他反現實主義的文學主張。這在他稍後的戲劇創作中表現得更加突出。他於1948年創作的《 等待戈多》,是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荒誕派戲劇作品。 《等待戈多》內容簡介 : 等待戈多》是一出兩幕劇。第一幕,兩個身份不明的流浪漢戈戈和狄狄(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在黃昏小路旁的枯樹下,等待戈多的到來。他們為消磨時間,語無倫次,東拉西扯地試著講故事、找話題,做著各種無聊的動作。他們錯把前來的主僕二人波卓和幸運兒當作了戈多。直到天快黑時,來了一個小孩,告訴他們戈多今天不來,明天準來。第二幕,次日黃昏,兩人如昨天一樣在等待戈多的到來。不同的是枯樹長出了四、五片葉子,又來的波卓成了瞎子,幸運兒成了啞巴。天黑時,那孩子又捎來口信,說戈多今天不來了,明天準來。兩人大為絕望,想死沒有死成,想走卻又站著不動。劇作無論從劇情內容到表演形式,都體現出了與傳統戲劇大相徑庭的荒誕性。 貝克特以戲劇化的荒誕手法,揭示了世界的荒謬醜惡、混亂無序的現實,寫出了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生存環境中,人生的痛苦與不幸。劇中代表人類生存活動的背景是淒涼而恐怖的。人在世界中處於孤立無援、恐懼幻滅、生死不能、痛苦絕望的境地。

希望採納

高中歷史等待戈多是屬於什麼學派

荒誕派戲劇

戲劇《等待戈多》是哪一流派的開山之作

荒誕派戲劇

後現代戲劇流派之一 。荒誕 (absurd )一詞由拉丁文(sardus)( 耳聾 )演變而來 ,在哲學上指個人與生存環境脫節。荒誕派戲劇一詞最早見於英國戲劇評論家馬丁·艾思林1962年出版的《荒誕派戲劇》一書。荒誕派戲劇的哲學基礎是存在主義,它拒絕用傳統的、理智的手法去反映荒誕的生活,而主張用荒誕的手法直接表現荒誕的存在。其藝術特點為:①反對戲劇傳統,摒棄結構、語言、情節上的邏輯性、連貫性。②常用象徵、暗喻的方法表達主題。③用輕鬆的喜劇形式表達嚴肅的悲劇主題。

代表作家及代表作:

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2)、《美好的日子〉(1961)

阿達莫夫的《一切人反對一切人》(1953)、《塔拉納教授》(1953)、《大小手術》,

尤內斯庫的《禿頭歌女》(1950)、《椅子》(1952),熱內的《女僕》(1947)、《陽臺》(1956)、《黑人》(1958)

愛德華·阿爾比《誰害怕弗吉尼亞·沃爾夫》(1966)

《等待戈多》一書是浪漫主義還是現實主義或是其他流派?

荒誕派戲劇攻品 反現實主義 作者運用了荒誕的藝術手法表現了荒誕不經的社會現實 表現主義突出主觀精神和手法荒誕的一面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122621.html?wtp=tt

等待戈多的荒誕派體現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荒誕派戲劇的主要特色(以《等待戈多》為例) ⑴ 愛爾蘭作家貝克特《等待戈多》是一部反傳統、反理性的劇作。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非理性的世界。 ⑵ 劇本通過兩個流浪漢永無休止而又毫無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誕與人生的痛苦,表現了現代西方人希望改變自己的生活處境但又難以實現的絕望心理。 (3) 劇作完全摒棄了傳統戲劇的情節結構,有意將生活撕成毫無內在聯繫的斷片碎塊。從表面上看,根本沒有戲,這不可思議的東西卻恰恰是《等待戈多》獨特的藝術手法。狄狄和戈戈在鄉間小路上無目的地等待一個叫戈多的人,然而一直沒有等到,情節的零碎,表明世界的荒誕,人與人關係的捉摸不透。作者採用這種“荒誕”的藝術形式,正好表現出現代西方社會正經歷著難以克服的精神危機。 (4) 劇作用“直喻”的方法強化了“純粹戲劇性”。通過非理性的誇張,利用各種舞臺手段,讓舞臺形象、燈光、道具“說話”,把內在的思想變為視覺形象。以達到使人物感情外化的目的。流浪漢的無聊、苦悶,體現到外在上,就是搶帽子、脫靴子、聞臭襪子。這種隱藏在荒誕外形下的痛苦與恐怖更深沉、更強烈,它是西方社會不少人心理性的真實寫照。

《等待戈多》中的荒誕派戲劇藝術特徵有哪些

《等待戈多》是貝克特寫的一個“反傳統”劇本,也是荒誕派戲劇的奠基作之一。這是一個兩幕劇,出場人物共有5個:兩個老流浪漢──愛斯特拉岡(又稱戈戈)和弗拉季米爾(又稱狄狄),奴隸主波卓和他的奴隸“幸運兒”(音譯為呂克),還有一個報信的小男孩。第一幕,兩個身份不明的流浪漢戈戈和狄狄(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在黃昏小路旁的枯樹下,等待戈多的到來。他們為消磨時間,語無倫次,東拉西扯地試著講故事、找話題,做著各種無聊的動作。他們錯把前來的主僕二人波卓和幸運兒當作了戈多。直到天快黑時,來了一個小孩,告訴他們戈多今天不來,明天準來。第二幕,次日黃昏,兩人如昨天一樣在等待戈多的到來。不同的是枯樹長出了四、五片葉子,又來的波卓成了瞎子,幸運兒成了啞巴。天黑時,那孩子又捎來口信,說戈多今天不來了,明天準來。兩人大為絕望,想死沒有死成,想走卻又站著不動。劇作無論從劇情內容到表演形式,都體現出了與傳統戲劇大相徑庭的荒誕性。《等待戈多》的第二幕幾乎是第一幕的完全重複。戲演完了,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生過,結尾又回到開頭,時間像沒有向前流動。但劇情的重複所取得的戲劇效果,卻是時間的無限延伸,等待的永無盡頭,因而喜劇也變成了悲劇。

現代文學流派有哪些

現代派文學是19世紀80年代出現的、20世紀20年代至70年代在歐美繁榮的、遍及全球的眾多文學流派的總稱。

它包括表現主義、意識流小說、荒誕派戲劇、魔幻現實主義等流派。

課文《變形記》《牆上的斑點》《等待戈多》(節選)《百年孤獨》(節選)分別是上述流派的代表性作品。

現代派文學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變化,流派紛呈,作家的政治、思想傾向也很不一致,但就其共性來說,有如下幾點:

①各流派都強調要表現“現代意識”,其中心就是危機感和荒謬感。因此,現代派文學的共同主題是表現現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全面危機。

②現代派文學對壟斷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四種基本關係的尖銳對立作了深刻的反映,表現了異化這一主題。

③現代派文學是西方現代知識分子精神危機的自我表現,它深受唯心主義和非理性主義思潮的影響,具有虛無主義、神祕主義和悲觀主義、個人主義的色彩。

為什麼貝克特要等待戈多?

這文章不是我寫的,也許對你有幫助。希望遲遲不來,苦死了等的人。讀別的荒誕派作品,都不如《等待戈多》那樣真實可感。貝克特有一種能力,可以讓不同的人各處在劇中找到感情的集中迸發點。這就比同派別的尤奈斯庫、品特等人成熟許多。它能讓生活在監獄裡的人們痛哭流涕,可以讓生活在精神困境的人們為遲遲不來的希望焦灼不安,還能讓生活在每天都是重複的日子裡的人們無奈的苦笑,就像我。毫無意義的重複,抹殺了一切希望。尤其是男孩與弗拉基米爾的對話置人於極端壓抑中,每個人都會欲哭無淚。等待本身的意義遠遠超於我們的理解。我們每個都經歷過等待,但是對於弗拉基米爾與愛斯特拉岡的等待我們根本沒有發言權。和貝克特一起等待,我們能盡力設身處地地體會這種痛苦。我們在等待中常常是滿懷希望的,但當約定的時間一過,我們便會焦灼起來,主觀就會不斷強化等待的形象,使得他一步步虛幻地優化甚至像泡沫一樣膨脹。而事實上他還是他,戈多還是戈多,即使他來了,也只是“瞧著辦”,並不是確定能讓愛斯特拉岡與弗拉基米爾得救,當泡沫破滅時,絕望虛幻的世界就顯現在我們面前。而等待更大的痛苦並不止於此。等待過的人們都知道,在等待中,每一秒鐘都是前面一秒的重複。也許會有些變化,如行人的來往移動;天氣的變化,太陽從雲層中出現又隱入雲層;偶爾刮來一陣輕風……但這些都毫無作用,該來的人還是沒有到來。貝克特就巧妙地利用了這一點,揭露了等待的第二痛苦——重複。重複是絕對的,不停止的,完全的,但不是簡單的複製。劇中第二天與第一天並非完全一樣,但是你很難說它是一種有進步的上升。如果只有枯樹的變化(即在第二天長出了樹葉),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戈多總有一天會來。但是人也在變,弗拉基米爾不再有了胡蘿蔔,只有水蘿蔔;語言量的大幅減少,更多的是沉默來代替;波卓瞎了,幸運兒啞了;波卓與男孩不再認識愛斯特拉岡與弗拉基米爾;愛斯特拉岡與弗拉基米爾幕落時由坐著變成站著……這一系列的相似性重複更能讓人產生一種幻滅感。沒人說得清戈多會不會來,有更多的人贊成戈多永遠不會來。重複的對話、重複的場景、重複的故事不禁讓人想到加繆的西緒福斯。這個古希臘的不幸者的生活現在卻被愛斯特拉岡與弗拉基米爾重複著,被我們重複著。弗拉基米爾一直盼望著黑夜來臨,又盼望著明天到來,矛盾地相信著明天到了,一切都會變好的。但第二幕劇終時,他不得不還用這種話來安慰自己,或者說,來解釋世界,就如西緒福斯每次把巨石推上山頂。而男孩帶來戈多的話,就如巨石滾下山。存在主義者不相信進步,所以愛斯特拉岡與弗拉基米爾等待戈多的日子一定會一天天地重複下去。如果說西緒福斯的滾石是一種冷漠的抗爭,一種帶有尊嚴的反抗,那就意味著這是它對現實的否定。同樣,雖然愛斯特拉岡與弗拉基米爾沒有西緒福斯般的英雄氣質(他們只是兩個流浪漢),但他們以下的一段對話在劇中反覆重複7次,依舊能讓人感到他們寧願痛苦的等下去,也不願意離開回到生活中去,這種對生活的冷漠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抗爭。愛:咱們走吧!弗:咱們不能。愛:為什麼不能?弗:咱們在等待戈多。這7次重複本身也是劇中最震撼人的一幕,最讓人感到壓抑的一幕。和貝克特一起等待,在慢慢的體會中,能發現他總結出了等待痛苦的根源——不確定。這也是等待者最難經受得一點。忘記就是一種最折磨人的不確定。和貝克特一起等待,聽到他總是呢喃著這個詞,忘記。忘記昨天的惡夢,昨天的廢話,昨天見過的人們,如何從昨天走向今天,在哪裡等待戈多,戈多會讓我們如何得救……忘記所有不該忘記的一切。而這些忘記雖然脫離實際,不符事實,但這是愛斯特拉岡與弗拉基米爾堅持等下去的源泉,因為忘記把一切現實都推向不......

19世紀世界文學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答案提示:流派:浪漫主義文學、現實主義文學和現代主義文學。浪漫主義文學深入發掘人的感情世界,通過瑰麗的想象和誇張的手法塑造特點鮮明的人物形象,創作風格上,以想象力豐富的構思和跌宕起伏的情節為主要特徵。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特徵是揭露社會現實。現代主義文學的主要特點是反傳統,強調集中表現自我,表現精神危機。

作家及其作品:雨果《巴黎聖母院》、巴爾扎克《人間喜劇》和貝克特《等待戈多》。

相關問題答案
等待戈多是什麼派別?
尿等待無力是什麼情況?
等待收貨是什麼意思?
幸福等待意思是什麼?
寶寶頭汗多是什麼原因?
手掌細紋多是什麼原因?
下午一點多是什麼時辰?
等價換股是什麼意思?
內心戲挺多是什麼意思?
八月多是什麼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