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和圍棋哪個難?

General 更新 2024-05-29

象棋和圍棋哪個難

象棋更難。

第一,圍棋只是在理論計算上高於象棋。無腦的計算機認為黑第一步有361種走法,白第二步有360種應法。在實踐操作中,第一步可以選擇的點只20多個位置,因為人下棋是奔著輸贏去的,並不是為了去窮盡所有變化。在棋力相近的對手裡,如果黑第一步走在常規20多個位置之外,十盤有九盤要輸的。接著,白的第二步可以選擇的位置,已經不到二十個點了。因為此時,第一步黑子周圍的好幾個點,白子已經不能去佔了。所以說從第一步開始,雙方的變化是從幾何級數遞減的。尤其是佈局開始之後,雙方的意圖已經大致定型,棋局走向在思維方面基本上處於模式化了,這樣導至局面的變數更加大大減少。至於看似複雜的中盤,其實只有某個方向上的某個點才是正確的選擇。此點大大不同於象棋,在任何時候選擇點都多。要想搶分,只有魚死網破,要想保級,可以全力防守,下成和棋。 象棋在開始的時候,某些棋子受制於地位高的棋子,它們的選擇點少, 但是隨著價值高的棋子的犧牲,那些價值低的小棋子的力量擺脫了外部環境的束縛,升格成為能左右勝負的潛力黑馬,這時它們的活動空間會突然變大,進一步增加了象棋的變化和難度。反觀圍棋,越下到最後,可以選擇的點越小,地盤的投資價值越小,小到一目半目。

第二,圍棋只要下到初段,二段,即可覆盤,可見其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易重現性。比如本人就能覆盤。而象棋能覆盤的人,本人雖也是愛好象棋,卻不能覆盤,身邊也沒見過象棋能覆盤的人。

第三,相比較而言,圍棋是靜態的,象棋是動態的。圍棋下錯了位置,只能等著吃虧,或是雙方互相錯下去,等待錯誤犯得小的那個人最後來獲利,絕對沒有等著人家犯錯的說法。而象棋,如果先行一方走錯了,對方也錯,還有還原的可能性,即回到起始點重來。這種錯誤的思維過程,你在覆盤的時候,很難還原。 象棋進既可以走險棋求勝,退可以穩坐釣魚臺,保和爭勝,等著對手犯錯。

第四, 圍棋的技法基本可以分解為幾個獨立的模塊,稍加培訓即能成為民間高手。很多八九歲的娃娃,大人下不贏他們。但是象棋,請問看官,你見過大人下不過八九歲的娃嗎 ?肯定有的,鳳毛麟角而已。

第五,在類比的情況下,中國象棋基本上可等同於國際象棋。在國際象棋史上,你見過幾次低於二十歲的人奪冠? 圍棋方面,親們,一樣的道理。只所以中老年打不過年輕人 ,不是他們棋力不夠,而是因為時間的限制。現代生活節奏不允許棋手們一盤棋下出幾天來。所以在很短的時間裡少年人算得更快。

結論:如果某項智力運動,年紀輕輕的就可以奪得世界冠軍,那麼它在智力難度方面,肯定不是最深層次的。 年輕人只在瞬間思維、肢體速度和靈巧方面佔絕對優勢。

象棋、圍棋、國際象棋誰更難

國際象棋穿圍棋 中國象棋

我三項棋都拿過獎,體會很深。圍棋雖然很懊惱,但是國際象棋的戰術和組合這方面大大超過了另外兩個棋,通過他的機變性體現出難度。

圍棋的確要動很多腦精,但沒有很多組合型,但是比中國象棋好。

圍棋和象棋 哪個更深奧?

圍棋 有揚長避短、以柔克剛、以攻代守、旁敲側擊、迂迴作戰等等之謀略。

“圍象”PK

現如今,圍棋國內俱樂部 聯賽如火如荼,高額獎金的國 際大賽接二連三;反觀象棋似 乎相對“寂寞”了許多。於是這 樣一種說法便在棋界流行開 來:與象棋相比.圍棋的變化 更多、更復雜,對人的智力要 求也更高,所以圍棋比象棋魁力更大。

特級大師許銀川:對象棋 與圍棋這兩種不同的藝術進 行比較是很困難的。我不善於下圍棋,所以對圍棋 也不是很瞭解,不知道圍棋是否真的有那麼多變 化。但是我知道象棋的變化是非常繁複的,雖然我 在不斷的研究,但是仍然還有許多尚未開墾的地方。

特級大師金海英:這種看法不夠客觀。雖然象 棋的棋盤稍小,棋子也比圍棋少很多,但 是象棋的每個子都是活的,不像圍棋那 樣,棋子一旦落下就固定了,雖然棋盤很 大,但是面積卻在一點一點的縮小。而象 棋則不同,子力經過拼兌後,棋盤的面積 不斷擴大,又因為每個棋子都是活的,有 很多不同的走法,所以象棋變化並不少。

特級大師呂欽:我不贊同這種觀點。圍棋與象棋 的規則是不一樣的,持這種觀點的人可能是認為圍 棋的棋子多、棋盤大,但是隻依據這一點就認為圍棋 比象棋複雜,更具有懸念,顯然是太片面了。其實圍 棋與象棋是各有所長,各有特點,根本談不上誰比誰 “高”。

特級大師徐天紅:說這種話的人,一定是個門外 漢。打個比方,就像書法一樣,有人喜歡小楷,有人喜歡草 書,我們能說小楷就比草書好,或者草書比小楷好嗎?下棋 到了最高境界就成為一種藝術,所以至今沒有人能把兩種 棋都練到最高境界,窮盡其變化。象棋的每個子都是活子, 而圍棋的子是死的,就變化來講,當然是活動的變化更多了。 棋類運動是用的藝術,其魅力就在於激烈的攻殺、精 妙的著法。和棋則會降低觀賞性,使人感到索然無味。圍棋 出現和棋的機會非常少,勝負偶然性更大,使比賽會更激烈、更精彩。和棋是否阻礙了象棋的發展?

許銀川:我不認為和棋阻礙了象棋的發展,一直以來 也沒看出和棋對象棋的發展產生什麼阻礙。圍棋的規則將 和棋出現的機率控制在很小的範圍,所以雙方都要費盡心 機地爭取勝利,一旦失誤,就山能 輸掉比賽,使對奕雙方的精神都 高度緊張。而象棋比賽有三種結 果,當形勢對自己不利時,可以求 和,還有退路,心情也不用過度緊 張,我覺得這正是象棋的一個優 點。其實在象棋比賽中,想下一盤 和棋也不是很容易的,除非雙方 的水平比較接近,相互非常瞭解, 所以和棋對觀賞性也應該沒有什 麼影響。

徐天紅:象棋是中國的國粹, 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中國人比 較謙遜,注重仁義道德,所以文化 強調“和為貴”,這是幾千年延續 下來的傳統,根深蒂固。本著這種 思想,象棋規定了和棋。如同戰爭 一樣,當雙方勢均力敵,為減少傷 亡就可能講和。共產黨和國民黨也曾經講和過,現在 我們同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不是也要和平共處嗎?和 棋多少會降低比賽的觀賞性,但不會阻礙象棋的發 展,而且和棋並不代表質量不高,一盤和棋也可能精 彩紛呈,現在通過加賽快棋、提高獎金、採用淘汰制等 辦法,已經使和棋的數量降得很低了。像今年個人賽 和棋要比以往少多了,只在功力相當的一流 棋手中,和棋才多一些,但也都緊張激烈。

據不完全統計,在中國每四個人中就有 一個人會下象棋。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總能 看到一些棋攤,人們在烈日裡、路燈下廢寢忘 食地下棋。既然有這麼廣泛的群眾基礎,如此 痴迷的擁護者,怎樣運作才能使象棋像圍棋一樣火起來。

呂欽:象棋發展緩慢主要是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 圍棋的比賽要比象棋多許多,......

為什麼中國象棋比圍棋難?

這是個偽命題啊。

國象棋子可以移動,棋盤相對小,棋子功能分工明確,目標為達成某一棋盤態勢(將死對方)。

圍棋棋子不可移動,棋盤相對大,棋子功能沒有區別,目標為和對方的地域差距(多於對方)。

對從下法到規則都不同的兩樣東西來說,無從比較其難度。

如果說學習入手難度,象棋有套路,圍棋有定式,差相彷彿。

如果說推廣教育難度,象棋的易攜性,攻殺激烈,一局時間短(僅限業餘對局)都勝於圍棋。街邊上總能看到人下象棋,但少見下圍棋的,盯是這個原因。

個人認為,國象近江湖,圍棋近廟堂。下這兩種棋的人,也多少帶著這兩種氣質。

圍棋為什麼比中國象棋難學?

圍棋和象棋比,棋子無固定性能,這就比象棋對人的主觀依賴性為大。中國象棋每個子,與生俱來有一身本領,人服從於這一性能。象棋的每一個棋子的作用是固定的,而且看起來有天賦的優越條件,例如車可以橫衝直撞,馬可以斜過去吃子,當然這是他們的好處,但是也是一種限制,總是一種天賦吧!車好像出身高貴,似乎是紈絝子弟,舊時代的王公貴族。兵很可憐,只能往前,只能走一步,過了河才能橫行,橫行也只能走一步。而且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一切努力都是為了保護將,將死了就是棋局終了,即使別的子很多也是輸了。象棋佈局也是先布好,像羅馬方陣圖一樣,擺出陣地決一死戰的架勢。圍棋就不同,每一個子都靠人的主觀,它本身沒有天賦,全仗人,下棋人,臨時決定,臨陣決機。這樣圍棋形而上的成分高,象棋形而上的成分少……象棋的佈局先固定死,再分頭衝殺,而圍棋的宏觀佈局先存於心,且邊走邊布,重在佔位。

象棋和圍棋哪個難?學習哪個比較好?

會象棋的比會圍棋的應該是多很多的.

象棋的走法比較容易學習,相對於圍棋來說要簡單些.

一般圍棋都是電視上才看到,而象棋大街小巷都很常見的,如果想有更多的朋友一起玩,象棋比圍棋更適合.所以學象棋好些哦.

圍棋和象棋哪個難度大

當然是圍棋,縱橫19道,361個點,變化數量級是象棋的幾十上百倍

圍棋和象棋哪個複雜一些呢?

這個問題要從三方面來看:

1、從入門的角度來看,圍棋規則極其簡單(就5條),而象棋就複雜多了。

2、從提高的角度來看,圍棋複雜得多,因為變化實在太多了,所以也是世界上唯一超級計算機無法戰勝人類的棋類了。而象棋就相對簡單得多了。

3、從職業棋手的境界來看,兩者其實差不多,因為規則大相徑庭,隔行如隔山,其實也沒什麼複雜不復憨的可比性了。

到底是圍棋好玩還是象棋好玩,初學者先學哪個比較好?

我下過象棋,國際象棋,圍棋,目前就玩圍棋

其中是個人對圍棋與象棋(國際象棋和象棋沒太大的區別,會下象棋的人一講規則,就都會下國際象棋)的比較

圍棋規則很簡單,就兩個:一:禁入點,就如象棋中自己的棋在那,不能走到那,或者不想吃對方的子,對方的子的位置就不能下一樣,如果下下去,既不能吃掉對方的子,下下去的子卻死了,不能下

2:打劫要去其它地方走一下,等對方走了,在走回來,就如象棋中不允許長將一樣,能使棋進行下去,其它沒有任何限制,想如何就如何

再看公平性:

一:規則的公平性

1先下的都有一些優勢,圍棋規定,結束時要給對方一點好處,象棋是不可能給的,後下的多少有些吃虧

2:雙方確認,繼續走沒必要了,然後確定輸贏

2:趣味性:

1:象棋中將帥一死,就什麼都玩完了,圍棋卻不是,只要你沒把子吃掉,都有可能鹹魚翻身,甚至連續送子給對方吃都沒關係,對方可能越吃輸得越快,你象棋連續送子給對方吃吃看,不輸才怪

2:隨著棋的進行,開始重要的子可能變成不重要,不重要的卻可能變成重要的,然後重要的又可以變成不重要,甚至可以用三四十個子去交換對方的一個子,象棋一方才16個,做不到

3:一個子的位置可能成為勝利的關鍵,也可能大敗的原因

4:水平再低的人,也可以通過讓子,哪怕對方是職業高手,雙方都可以下得有滋有味的,象棋雖然也有讓子讓先,卻有諸多的限制,什麼沒動的不能吃拉,什麼讓先時不許吃對方的子拉,麻煩,圍棋就不會,有本事你儘管吃

3:平衡性:

有得必有失,象做人一樣,而象棋中沒有,這也是圍棋的精髓所在,看你如何在得與失中平衡自己

總的來說 ,我知道一些下象棋的人改下圍棋,卻不知道有下圍棋的改去下象棋

個人認為:象棋不管是趣味性,公平性,都不如圍棋

孩子學象棋與學圍棋什麼區別?

看孩子自己更對哪個感興趣了,個人認為圍棋更費腦力,而象棋會下的人多一些,圍棋要少一點,所以可能學圍棋要更好一些了。

相關問題答案
象棋和圍棋哪個難?
中考物理和化學哪個難?
韓語和英語哪個難學?
高中化學和物理哪個難?
成考和自考哪個難?
上海市考和國考哪個難?
化學和物理哪個難?
行測和申論哪個難?
雅思和高考哪個難?
科二和科三哪個難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