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卡是什麼樣的?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新的社保卡是什麼樣的

和身份證有點像

怎麼查詢社保卡是什麼類型的?

有兩種方法:

你可以帶著你的社保卡或者身份證到當地社保局窗口諮詢,

你自己也可以登錄當地社保局官網查詢,輸入卡號和密碼即可

社會保障卡與社保卡有什麼區別?

你好,社會保障卡與社保卡是一樣的。主要作用是持卡人憑卡辦理個人勞動保障事務,同時支持持卡就醫待遇結算等;記錄持卡人勞動保障信息;持卡人可在街(鄉、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查詢個人勞動保障和社會保險的專業信息。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什麼樣的人應有社保卡

只要參加了社會勞動保險,並按時按月繳費者就應該有社保卡。

社保本與社保卡有什麼區別?

社保本是一種憑證,作用不大,卡是用來就醫用的,掉失必須補辦,否則就不能看醫生,別人如果拿來使用會對自己的利益造成損失。

社保卡和醫保卡長什麼樣!求圖片區分

社保卡是卡制的,醫保卡是紙質的。具體不是很明白。

社保指的是什麼?

我們常說“三險一金”“五險一金”,這指的是具體的社保和住房公積金種類。

五險一金: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其中,醫療保險分為基本醫療保險和大額互助保險。

“三險一金”是比較早的說法,因為工傷保險是04年實行的,生育保險是06年實行的,這兩險是後來的,再早的時候當然只有“三險”了:)還有一種“三險”的說法,是因為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個人不繳費,全部單位繳費,個人繳費的實際上就 養老保險、失業埂險和醫療保險。

這些都是社會保險,國家強制參加的。只要存在勞動關係,就應該籤合同上保險。商業保險是個人自願投保,但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性投保。國家認為:個人消費不理性,年輕時有錢就先花光了,到退休了就麻煩了,如果大家都沒錢養老,實際上還是增加了國家的不穩定因素和社會保障負擔,所以要強制給大家上養老保險;同理,工傷事故這種小概率事件一旦發生,對個人、企業的風險都會很大,無論從員工個人利益還是社會穩定的角度來說,都得強制繳納工傷保險……

社會保險除養老保險外是繳費當期符合條件後享受待遇,譬如生育保險是發生了分娩或計劃生育手術,可以報銷費用並享受生育津貼;工傷保險是發生了工傷事故可以報銷符合條件的全部醫療費用並享受工傷補助金;失業保險是在失業的狀況下可以領取失業補助金等等……

養老保險是繳費達到一定年限,達到退休年齡時候可以辦理退休,那時不用繳費,但是每月可以從社保領取養老金,直至去世。

所以,社會保險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對個人有好處。如果現在意識不到重要性,不繳納社保。到老了之後沒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將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繳費多少,每個人基數不一樣,計算出來也不一樣。你可以用自己的基數參考成都市社會保險繳費比例自己計算一下。

一、各項社會保險費的繳費比例 單位繳納比例 個人繳納比例

基本養老保險 20%(有僱工的城鎮個體工商戶:12%) 8%

失業保險 2% 1%(農民合同工個人不繳納)

基本醫療保險 7.5% 2%

生育保險 0.6% 個人不繳納

工傷保險 根據行業確定基準費率

一類行業0.6%、二類行業1.2%、三類行業2% 個人不繳納

社保原件是卡嗎?原件是什麼樣的

是的

圖片如下圖:

中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社保是什麼意思 20分

大約2500年前,在《禮記·禮運篇》中,孔子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這大概是最早的、以最簡要的語辭闡明“社會保障”一詞含義的一段陳述了。它涵蓋了養老、失業、孤苦無依者救助、醫療等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方面,並且精確地指出了這一制度的核心精神——“天下為公”。

1935年,羅斯福主政的美國通過《社會保障法案》,這是一貫主張小政府大市場、崇尚“私”的美國發生方向性轉變的一個標誌事件。一般認為,1923年至1933年的經濟危機改變了美國人的觀念,使他們開始意識到集國家、社會之力為個人提供保障的重要性。這一事件開啟了大洋洲和拉美國家的仿效立法,也是“社會保障”概念在全世界普及的開端。

從那時起不到十年,奠定現代社會保障體系核心框架的《貝弗利奇報告》誕生。這個框架一直沿用至今,如今正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執行著一個從規模上來說史無前例的任務:編織一張橫覆13.5億人口,縱貫養老、醫療、就業、社會救助和福利的安全網,將這個高速發展的國家包在裡面,緩衝各種失速與不平衡帶來的風險。

這張網已經編織了三十年。第一個十年是配合各項經濟改革措施的試水;第二個十年是將制度厚織出了層次;而在第三個十年裡,原先只在城鎮小範圍鋪開的許多試點、改革被大規模推向了全國,“蓋”住了佔比50%的農村人口。作為一張具備“最後一道防線”意義的安全網,它現在已初具雛形。

一個人的社保十年:甘苦自知

對今年四十歲的鄧世平而言,過去的十年是他人生中的黃金歲月,同時也是社保改革大幅推進、基層社保工作者倍感辛苦的十年,讓在江西南康市社保局工作的他“早生華髮”。

他還記得自己2002年剛剛進入社保局的時候,適逢新一屆領導班子著手國有和大集體企業的破產改制,大批職工解除勞動關係流入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實際繳費人數銳減,基本養老金入不敷出,讓他們不得不開始向私營企業和城鎮個體工商戶擴面徵繳的艱難歷程。

這廂剛打開局面,新的政府文件又接踵而至,帶來一個又一個新任務,每個都不輕鬆:規範事業單位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建立參保繳費的激勵約束機制,解決歷史遺留未參保人員的養老問題,等等等等。

文件如雪花般分發下來,社保工作人員需要逐個通讀,理順意義,逐個宣傳落實,不斷解決具體執行中的困難,甚至還有政策反覆調整帶來的麻煩,讓鄧世平慨嘆,“你說我們社保工作有多難!”

一個國家的社保十年:前五年城鄉統籌

這不僅僅是他一人一時一地的感受。中國社會保障體系過去十年走出了怎樣的軌跡,可以從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的出臺中看個仔細:

200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會上政治報告將“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社會就業比較充分”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整體而言,社保工作仍然沿著十五大提出的“建立社會保障體系,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醫療保險制度,完善失業保險和社會救濟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會保障”前行。

次年,著名的孫志剛事件推動了收容遣送制度的廢除,而對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制度的建立,是完善城市保障體系的一個重要舉措。這一年,養老金開始社會化發放,中央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加上《工傷保險條例》的頒佈,都標誌著社會保障的幾個重頭方面——養老、醫療、工傷、救助——在多管齊下地行進。

2004年,企業年金開始試行,《軍人撫卹優待條例》發佈,《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實......

新一代社保卡都有什麼功能

這是一個多功能卡,可以作為醫療卡,也可以作銀行卡,具有轉帳,交費等多種功能,但現在還沒有開發出來。

相關問題答案
社保卡是什麼樣的?
社保卡是什麼樣的圖片?
社保卡是什麼樣子?
醫保卡是什麼樣子的?
工商銀行企業銀行卡是什麼樣的 ?
卡紙是什麼樣的?
保險單是什麼樣的圖片?
銀行卡號是什麼樣的?
社會是什麼樣的?
網卡是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