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姓昌的嗎?

General 更新 2024-06-08

中國有姓昌的嗎

昌姓,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天津武清,山東平度、昌樂,山西長治,陝西韓城,江西崇仁,湖北芷江,福建清流,廣東新會,雲南馬關、瀘水等地均有分佈。漢族、景頗族、土家族有此姓。漢代有昌豨;南朝梁有昌義之,烏江人,北徐州刺史;宋代有昌正大,嘉定進士;明代有昌應時,嘉靖進士;清代有昌天錦,康熙乙未進士;又有昌新運,任守備。姓氏淵源  系出有熊氏,是黃帝的嫡系胤胄,始祖昌意。黃帝有4妃 昌意,他有25子,其中12個兒子繼承父姓——姓姬,另外13個兒子改為姬姓以外的姓。元妃西陵氏,為西陵氏女,號嫘祖,生子三人:玄囂、昌意、龍苗。公元前2839年,黃帝廿九年,西陵氏女,號嫘祖於四川若水(今四川雅安地區)生第二個兒子昌意。黃帝七十七年令昌意降居(指由帝子下降為諸侯)四川若水,娶蜀山氏女昌僕為妻,生子顓頊,成為繼承黃帝領導中華民族的上古五帝之一。後來昌意攜全家北遷至中原,建昌意城(今河南樂西北),其子顓頊後為部落首領,十年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成為古代著名的領導中華民族的上古五帝之一(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之一,建都帝丘(今河南濮陽),為高陽氏。顓頊帝(zhuan xu)(高陽氏)支子以祖父昌意之字命姓,遂成昌姓。   史書記載,軒轅黃帝在新鄭稱帝,曾帶人兩次到汝州西部的崆峒山向廣成子求教治國和養生的道理。最富饒的汝河流域封給他和正妃嫘祖的第二個兒子昌意,昌意的兒子高陽,在黃帝死後,繼承了帝位,就是五帝的第一帝顓頊。顓頊死後,讓位給大伯玄囂的孫子高辛,為帝嚳。嚳死後傳位於兒子堯,堯繼位後欲讓位給賢人許由,許由避讓逃至汝州北部的箕山下。堯之後讓位給顓頊的後人舜。三皇五帝時代,汝州是昌意部落的管轄範圍,昌意的後人出了兩個偉人顓頊帝和舜帝。   《史記·五帝本記》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娶於西陵之女,謂之嫘祖氏。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陽。高陽有德盛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帝王世紀》裡對這段歷史記錄得更為詳實:“帝顓高陽氏,黃帝之孫,昌意之子,姬姓也。母曰嫘僕,蜀山氏女,為昌意正妃,謂之女樞。金天氏之末,女樞生顓頊於若水。昌意雖黃帝之嫡,以德劣,不足紹承大位,降居若水為侯。及顓頊生,十年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昌意部落原系居住在西北黃土高原的氐羌遊牧民族,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說明秦在春秋前屬古代氐羌族,《帝王世紀》、《水經注·若水》等諸史都有“昌意德劣,降居若水”的記載。   《山海經·海內經》:“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雲之國、同彘(zhì)之國。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長腦袋)、謹耳(小耳朵),人面(人的臉)、豕喙(豬的嘴),麟身(麒麟的身子)、渠股(兩條腿幷生在一起)、豚止(豬蹄腳)。取淖(姓,音nào)子曰阿女,生帝顓頊。”   《山海經》說昌意生韓流,韓流生顓頊。《竹書紀年》說“昌意降居若水,產帝乾荒。”即韓流。《史記》略去韓流,不外乎是由於儒家認為豬圖騰的韓流不應是黃帝之後。其實,良渚文化的神徽即含有豬的形象,必與韓流家族有關。養豬是農業文明的體現,豬圖騰在夏代以前的分佈見《山海經》記載。最顯赫的豬圖騰部族就是韓流。   《唐書世系表》記載:出自姬姓。黃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於西方,自號安息國,後於中國,以安為姓。望出姑臧、河內。 昌姓-姓氏源流  昌(Chā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有熊氏,   為黃帝的嫡系胤胄,始祖昌意之後,以祖字為氏。據《風俗通》、《史......

中國有姓昌的嗎?

有,是在百家姓排51位,這是古時候排的,不是按人數多少排的。今天津武清,山東平度、昌樂,山西長治,陝西韓城,江西崇仁,湖北芷江,福建清流,廣東新會,雲南馬關、瀘水等地均有分佈。

姓昌的姓氏有哪些地方

昌姓,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天津武清,山東平度、昌樂,山西長治,陝西韓城,江西崇仁,湖北芷江,福建清流,廣東新會,雲南馬關、瀘水等地均有分佈。漢族、景頗族、土家族有此姓。當今湖北省仙桃市、潛江市、武漢市、黃石市、孝昌縣;河南省信陽、登封市、伊川縣、洛陽市;安徽六安市、巢湖市、金寨縣;山東省平度市;重慶市、成都市;江西省吉安市、新餘市、萍鄉市、南昌市;湖南益陽、桃江縣;江蘇省南通市、遼寧省、浙江省、陝西省城古縣、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臺灣省、海南省等地都有昌姓人家居住。   昌姓後來多居於河南,並且在汝南郡,東海郡發展,逐漸形成望族,世稱汝南望(漢高帝置郡,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東海望(秦時置郡,治所在郯,今山東郯城北)。 體分佈  (1)貴州省餘慶縣大烏江鎮昌家屯有昌氏300餘戶。   (2)江西省萍鄉縣荷堯鎮青雲村嚴鷹山(古稱茂田)。   (3)江西省萬安縣梘頭鄉南洲大隊富田村有昌氏五六十戶約300人。   (4)江西省泰和縣萬和鎮桑院大隊昌家村有昌氏80餘戶,約400人。村長昌慶熾。   (5)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新安坪田高車村,有昌氏百餘戶。昌氏族人在該村的歷史近千年,明洪武年間,該村屬吉安府廬陵縣淳化鄉德政裡七十八都。   (6)江西省新餘市渝水區歐裡鎮下麻田村有昌氏族人大約600人、昌坊村有1000餘人。昌坊村村長昌梅生。此地修有昌氏宗祠。是當地旅遊村,首富村。   (7)湖北省仙桃市大昌灣、小昌灣(現已成為市區)、昌家榨、彭場鎮、鄧李灣、下查埠、沙咀等地有始祖友諒公支下數千人。潛江市城關、造臺村、東門口、積玉口千餘人同為友諒公後裔。   (8)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金口獅子腦、牛頭山都有昌氏族人的祖居村落。武漢市現在共有昌氏1267人,這不包括其配偶。如果加上其配偶人數,大約有1700餘人。   (9)湖北省孝昌縣有始祖萬隆公支下世系數十人。   (10)湖南省桃江縣花果山鄉有昌氏群居。   (11)湖南張家界人,我們這裡有400多昌氏族人。   (12)廣西省桂平市金田鎮安眾村現有昌氏族人約1500人。   (13)廣西桂林全州縣昌鄭大隊昌家村有400多人。   (14)陝西省漢中市城古縣沙河營鎮西灣村現有昌姓108人.   (15)山東省萊西市院上鎮東王屋有昌姓人大約200人。   (16)山東省泰安市肥城石橫村及濟南市齊河等幾個村都有昌氏群居.總共大約有1000多人姓昌.   (17)江蘇宿遷城區有幾十家昌姓,據說他們是由山東遷徙至江蘇的。   (18)江蘇寶應縣有昌氏族人祖居地。   (19)江蘇南京市邁苯橋街和蔣王廟街聚居有昌氏族人.   (20)四川省鄰水縣九峰鄉金坪村昌家槽現住有昌姓族人。   (21)豐都縣、廣安縣有昌氏族人祖居村落。   (22)四川省嶽池縣境內居有昌氏家族約5000人。   (23)在重慶忠縣雙桂鎮趕場村有個叫昌家溝的地方,那裡都是姓昌的;以及其他幾個村均有昌姓   (24)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區柘鎮東昌村、北昌村、西昌村、昌宅村等地有共有昌氏族人約10000人左右。巢湖市市內也有不少昌姓人家散居。(昌勇、昌獻雙提供)   (25)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有昌氏群居。   (26)河南省洛陽市有昌氏族人1000多人,始祖大概是從湖南遷徙來洛陽的,老兄弟3個分開了。老大在洛陽伊川,老大那裡是昌邑村,大都是姓昌,最少有800人以上。老二好象在洛陽新店,我們是老三的後代在洛陽郊區許家村,現在已經劃歸老城了。   (27)河南省信陽市吳店鎮有昌氏數百人群居。   (28)河南省西華縣西夏鄉奉先寺有......

中國有多少人姓昌的

恐怕這種怪姓就你一個。

請問有沒有人姓昌,我姓昌要求昌氏家訓,謝謝各位了!!!

我也姓昌,安徽的

中國姓昌的人有多少?

兩千多萬

全世界有多少人姓昌

一億兩千三百四十五萬六千七百八十九,不信你數

為什麼沒有我姓昌卻不能的圖片

歷史上姓昌的名人有哪些

昌豨,三國魏徐州太守。“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 見《後出師表》。

昌永,字禹功,宋狀元,南宋涇縣人。

昌海,明代高僧,刺血書五大部經一百一十三卷,永樂詔選赴京,纂修《大藏經》。

昌義之,(?-523) 南朝梁歷陽烏江人。仕齊為馮翊戍主。

昌元慶,諱少九郎。嘉定(1208年)戊辰五月初六生,身長有武略。

昌友諒,明代遷沔始祖(湖北省仙桃昌姓始遷祖。

昌應會,明代莆田人,嘉靖年間官漢川知縣,縣多水患,應會輕徭緩賦,斬盡盜賊,因得罪權貴被調往外地,百姓立生祠來紀念他。

相關問題答案
有姓昌的嗎?
有姓夏的嗎?
有姓蓋的嗎?
有姓雞的嗎?
有姓飛的嗎?
有姓冷的嗎?
有姓龍的嗎?
有姓西的嗎?
有姓蒙的嗎?
有姓先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