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縣海拔多少米?
石棉縣的海拔高度
百度地圖:29.2342950000,102.3658450000騰訊高德:29.2280068446,102.3594598876圖吧地圖:29.2252803246,102.3576104776谷歌地球:29.2307803246,102.3577404776北緯N29°13′50.81″ 東經E102°21′27.87″海拔:946.32米靠近:石棉縣石棉縣 參考: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新棉鎮西方向
誰知道雅安石棉縣的平均海拔是多少?
石棉縣:境內山高谷深,山地為主,河流縱橫,嶺谷相間。有貢嘎山、大雪山、令牌山、黃草山、雞冠山 、罈子山等主要山脈,最高海拔5793米,最低海拔780米;縣域屬中緯度亞熱帶溼潤氣候區,具冬春無嚴寒,夏秋多雨無酷熱的特點,乾溼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石棉縣涼山海拔有多高?
小涼山位於中國四川省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境外以東。大雪山東南分支。西北方為大、小相嶺,東南方隔金沙江與五蓮峰相望,東北方沒入四川盆地。海拔2000~4500米,為金沙江、馬邊河的分水嶺。以黃茅埂為界,東為小涼山,西為大涼山。富林、礦資源。
瀘定橋海拔多少米
瀘定橋就在大渡河上
沿著狹窄的108國道溯瀘水北上,在石棉縣治偏北約十公里,便是位於大渡河邊著名的安順場。1863年,這裡是太平天國翼王石達帶著7000子弟兵全軍覆沒之地。石達開本人後來被解赴成都凌遲處死。
大渡河是中國岷江最大支流。是長江的二級支流。位於四川省西部。古稱沫水。發源於青海省境內的果洛山東南麓。以瀘定、銅街子為界,可將大渡河劃分為上、中、下游段。
再乘車北行近3小時,途中翻越以險峻而著稱的川藏公路二郎山一段,從山上俯瞰山下,房屋如火柴盒大小,人如螞蟻。又盤旋下到瀘定河邊,瀘定縣城在望,即可一覽天下聞名、鐵索橫江的瀘定橋。
瀘定鐵索橋坐落在瀘定縣城西大渡河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建成於康熙45年(1706年)。康熙御筆題寫「瀘定橋」,並立御碑於橋頭,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裡,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餘噸。兩岸橋頭堡為木結構古建築,風貌獨特赤中國內地獨有。
早在滿清,此橋即為馬幫駝鈴由川入藏的必經之路。
1935年5月,中共中央紅軍沿著當年石達開的行軍路線來到了大渡河邊,與當年相比紅軍面臨的是水更深、浪更高的洪水季節。
5月中旬,蔣介石飛抵昆明,調動中央軍十餘萬人,川軍五六萬人,部署在大渡河畔堵截紅軍。 防守瀘定橋的是四川軍閥劉文輝的第四旅,旅長袁國瑞下轄38和11、10三個團。以李金山為團長的38團(缺一營),重點防守瀘定鐵索橋。
5月12日,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按照遵義會議制定的在川西建立蘇區根據地的戰略方針,決定繼續北上,搶渡大渡河,到川西與四方面軍會合。17日(一說為18日),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負責同志,又在四川禮州附近的鐵坑開會,討論行軍路線,決定放棄對西昌的圍攻,取道冕寧過彝民區,到安順場搶渡大渡河。
強渡大渡河的17勇士名單是:二連連長熊尚林;二排排長羅會明;三班班長劉長發,副班長張表克,戰士張桂成、肖漢堯、王華亭、廖洪山、賴秋髮、曾先吉;四班班長郭世蒼,副班長張成球,戰士肖桂蘭、朱祥雲、謝良明、丁流民、陳萬清。由神炮手趙章成提供炮火掩護。
這裡的渡口寬約三百米,水急、浪大,漩渦多,對岸有一個營的兵力,當地僅有一條船。。17名勇士控制安順場對岸渡口後,小船返回,孫繼先營長乘第二船過河,楊得志團長乘第三船過河。5月26日上午10時,紅一團全部過了河,鞏固了灘頭陣地。但是安順場這裡水流湍急,不能架橋,大部隊不能只靠一條小船渡河。雖然後來又找到兩隻小船,劉伯承算了一下,小船往返一次要一個小時,照這樣的速度,全軍渡河要一個多月,這是形勢不允許的。
於是,中共中央決定從奪取距安順場165公里的瀘定橋,讓大部隊通過。當時百餘米的瀘定橋已被守軍拆去了約80餘米的橋板,並以機槍、炮兵各一連於東橋頭高地組成密集火力,嚴密地封鎖著瀘定橋橋面。奪取瀘定橋的任務,落在紅4團第2連連長廖大珠等22名突擊隊員肩上,5月29日,他們冒著東岸劉文輝部下的火力封鎖,在鐵索橋上邊鋪門板邊匍匐射擊前進。是役,令楊成武一戰成名。
後來,毛澤東更寫了一首「七律.˙長征」,使瀘定橋中外聞名: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岸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為了歌頌這段歷史,內地拍攝了《飛奪瀘定橋》、《大渡河》等電影,電影的舊景仍在,只是遊人禁止過橋。
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大陸美術工作者親臨長征路,瀘定橋自然地成為中國油畫家的對像,產生出劉......
冕寧縣金林鄉海撥有多少米,最高海拔多少米,最底海拔多少米?
冕寧縣拖烏鄉位於冕寧縣北端,是涼山州的北大門,與雅安市石棉縣接壤。海拔高度在2100米至3500米,氣候較為惡劣,風大,氣溫低,日照少。面積263.2平方公里。人口3340人,彝族人口占98%。108國道縱貫全境,鄉政府駐地南距縣城48公里。轄拖烏、三姑、黃家壩、魯壩4個行政村,耕地面積9485畝,農產品以馬鈴薯、蕎麥、燕麥為主,盛產花椒。草場廣茂,羊、黃牛等牲畜餵養較多,糧食總產量190.2萬公斤,農業總產值1541.2萬元。境內森林茂密,冷杉、雲杉、樺類活立木蓄量較大。
希望對你有幫助
石棉縣屬於哪個市區
石棉縣地處四川省西南部,雅安市最南端,東連漢源縣、甘洛縣,南接越西縣、冕寧縣,西依九龍縣、康定縣、北與瀘定縣毗鄰。距離省會成都365公里,距雅安市城區210公里。境內山高谷深,山地為主,河流縱橫,嶺谷相間。有貢嘎山、大雪山、令牌山、黃草山、雞冠山 、罈子山等主要山脈,最高海拔5793米,最低海拔780米;縣域屬中緯度亞熱帶溼潤氣候區,具冬春無嚴寒,夏秋多雨無酷熱的特點,乾溼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石棉縣是建國後的新建縣(1952年建立)。地處東經101°55'—102°31',北緯28°51'—29°31'。幅員面積2678平方公里石棉縣地圖,轄1鎮、1個街道辦事處、15個鄉(其中10個民族鄉),總人口12萬人,有漢、彝、藏等14個民族,198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享受少數民族待遇縣。國道108線過境,是川藏南線、川滇西線的交通要道,連接涼山州和甘孜州的必經之地。 縣人民政府駐棉城街道彩虹路9號,郵編:625400。代碼:511824。區號:0835。拼音:Shimian Xian。 全縣地處橫斷山脈,多呈南北縱列。地勢西南部高,東部低,四周有3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形以山地為主,山高谷深,坡陡嶺峻,嶺谷相間。最高點為西部與九龍縣、康定縣交界的高峰(神山樑子)海拔5793米,最低點為豐樂鄉大渡河谷最東端,海拔790米。縣內呈垂直型氣候,高山、中山、河谷氣候反差大,乾溼季分明。年降雨量801.3毫米,年均氣溫16.9℃。 基礎設施條件 良好,縣內交通方便、電力充裕、郵電通訊十分發達。 國內生產總值:1999年比1978年增長18.1倍。能源、交通、通信、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縣城建設日新月異,人民生活不斷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廣播電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精神文明建設;湧現出了"全國十佳少年"賴寧、"全國保密衛士"萬建昌等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範人物。在推進社會文明進步發展中,石棉縣榮獲了全國體育先進縣、四川省衛生縣城、四川省雙擁模範縣、四川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縣等光榮稱號。 通過鬥個世紀的滄桑鉅變,石棉縣由原來的"不毛之地"發展成為大渡河畔的一顆明珠。值此世紀之交、醅大開發的良好機遇,全縣唯一一所高中為石棉中學和今新棉鎮博愛小學——曾經的少年英雄賴寧的母校。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石棉縣轄1個街道、1個鎮、5個鄉、10個民族鄉:棉城街道;新棉鎮、安順彝族鄉、先鋒藏族鄉、蟹螺藏族鄉、永和鄉、回隆彝族鄉、擦羅彝族鄉、栗子坪彝族鄉、美羅鄉、迎政鄉、宰羊鄉、豐樂鄉、新民藏族彝族鄉、挖角彝族藏族鄉、田灣彝族鄉、草科藏族鄉。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1951年析置石棉縣。因地產石棉,故名。 2000年,石棉縣轄1個鎮、6個鄉、10個民族鄉:新棉鎮、安順彝族鄉、先鋒藏族鄉、蟹螺藏族鄉、永和鄉、農場鄉、回隆彝族鄉、擦羅彝族鄉、栗子坪彝族鄉、美羅鄉、迎政鄉、宰羊鄉、豐樂鄉、新民藏族彝族鄉、挖角彝族藏族鄉、田灣彝族鄉、草科藏族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23261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新棉鎮 26068 安順彝族鄉 6542 先鋒藏族鄉 5568 蟹螺藏族鄉 3711 永和鄉 5561 農場鄉 13243 回隆彝族鄉 12738 擦羅彝族鄉 3655 栗子坪彝族鄉 3876 美羅鄉 8106 迎政鄉 7026 宰羊鄉 5516 豐樂鄉 5353 新民藏族彝族鄉 7713 挖角彝族藏......
端午計劃去雅安石棉縣的孟獲城,據說海拔2500米,不知道氣溫如何,請教如何穿衣合適?
那裡海拔高,氣溫變化大,中午出太陽的時候可以穿短袖,早晚有點冷要穿外套。而且紫外線有點強,要注意防晒
四川省德陽市離大涼山彝族自治州有多遠
我來給你回答詳細的吧,因為我就是當地的人。 甘洛縣隸屬於涼山彝族自治州,素有涼山北大門之稱,位於四川西南部,攀西地區和涼山彝族自治州東北部,東與峨邊縣、金口河區接壤;南與美姑、越西兩縣相連;西與石棉縣交界,北臨大渡河與漢源縣相望。縣內最高海拔4288米,最低海拔575米,縣城海拔1070米。
匕律長征的名山故事
七律中翻越大山的故事有三個。烏蒙、岷山、五嶺。另外兩個是大河。金沙、大渡河。
1、烏蒙山迴旋戰(烏蒙磅礴走泥丸)
1936年,在長征中,中國工農紅軍紅二方面軍(第2、第6軍團)在雲貴高原烏蒙山區對國民黨進行的著名機動作戰。
2、巧渡金沙江(金沙水拍雲崖暖)
金沙江位於長江的上游。紅軍到達金沙江後,先後找到七條船並控制了皎平渡兩岸渡口。紅軍主力就靠這7只小船從容地過了江。兩天以後,敵人的追兵才趕到南岸。可紅軍早無影無蹤地走了。
3、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
(大渡橋橫鐵索寒)
強渡大渡河是指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在四川省越西縣(今屬四川省石棉縣)安順場渡過大渡河的戰鬥,也是長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戰鬥。紅一軍團紅一師紅一團一營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從而在被敵人視為插翅難飛的天險防線上,打開一個缺口,為中央紅軍北上開闢了一條通道。紅軍強渡大渡河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飛奪瀘定橋,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的一場戰役。紅軍部隊在四川省中西部強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紅四團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況下,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進,一晝夜奔襲竟達120公里,終於在5月29日凌晨6時許按時到達瀘定橋西岸。第2連連長和22名隊員踩著鐵鏈奪下橋頭,並與左岸部隊合圍佔領了瀘定橋。
4、越過岷山(更喜岷山千里雪)
1935年9月,長征中的紅軍翻越岷山。豐碑算是雪山的故事吧!
5、翻越五嶺(五嶺逶迤騰細浪)
湘江之戰後,紅軍不得不退入深山區,翻越老山界,進入湘西南。老山界——五嶺山脈之一的越城嶺,是紅軍出江西后第一座難行的高山,海拔1800米。這裡山勢陡峭,群峰林立,人煙稀少,是瑤族聚集區,飢寒交加的紅軍,不得不爬這座大山,找到新的退卻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