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字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6-04

唐代詩人有哪些和他們的字是什麼

張九齡(673-740),字子壽,韶州(今韶關市)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自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

杜甫(712-770),字子美,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屬河南),為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

王維(701-761),字摩詰,原籍祁(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居於蒲州(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

王昌齡(約690-756?),字少伯,今陝西西安人,一說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

丘為(694-789?),蘇州嘉興(今屬浙江)人

綦毋潛(692-749?),字孝通,今湖北江陵人,一說江西南康人。

常建(708-765?),籍貫不詳,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只做過盱眙尉的小官。

岑參(715-770),南陽人,一說湖北江陵人,少時隱居河南嵩陽。

元結(719-772),字次山,號漫郎、聱叟,曾避難入猗於洞,因號猗於子,河南人。

韋應物(737-791?),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解(今山西運城縣解州鎮)人,世稱柳河東。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

李頎(690-751),東川(今四川三臺)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號士。其先世為太原人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

高適(702-765),字達夫,德州莜(今河北景縣)人

唐玄宗(685-762),一稱唐明皇,姓李隆基,睿宗李旦之子,公元712年受禪即位,次年十二月改元開元,初期任用姚崇、宋景等賢相,政治清明,史稱開元之治。

王勃(649-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駱賓王(640-?),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

杜審言(約646-708),字必簡,祖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河南鞏縣,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

沈亻全期(約656-714),字雲卿,相州內黃(今屬河南)人

宋之問(約656-712),一名少連,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陽)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

王灣(?-750),今河南洛陽人

劉長卿(709-790?),字文房,河間(今屬河北)人

錢起(722-780),字仲文,吳興(今浙江湖州)人

韓雄(左)羽(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南陽(今屬河南)人

劉繚(右上部)日(704-745?),江東(今江西奉新)人

戴叔倫(732-789),字幼公,金壇(今屬江蘇)人

盧綸(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濟)人。

李益(748-827),字君虞,陝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

司空曙(約720-790?),字文明,一作文初,廣平(郡治今河北永年東南)人。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

張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吳郡(治今江蘇蘇州),少時僑寓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許渾(生卒年不詳),字用晦,一作仲晦,潤州丹陽(今江蘇鎮江)人。

溫庭筠(812-870?......

唐朝詩人杜甫那個字怎麼念

杜甫 [dù fǔ]

生詞本

基本釋義

(712-770) 唐代著名詩人。祖籍襄陽,生於河南鞏縣。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杜甫被公認為唐代以來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著有《杜少陵集》

唐朝詩人有哪些

初唐詩人

駱賓王 王 勃 盧照鄰 宋之問 杜審言 楊 炯 陳子昂 沈全期 王 績 李世民

盛唐詩人

李 白 杜 甫 張九齡 王 維 孟浩然 皇甫冉 王昌齡 賀知章 王之渙 李 頎 崔 顥 顧 況 元 結 劉長卿 岑 參 邱 為 高 適 皇甫冉

祖 詠 王 翰 錢 起 綦毋潛 常 建

中唐詩人

柳宗元 孟 郊 韓 愈 白居易 盧 綸 李 賀 李 益 劉禹錫 賈 島 張 繼 韋應物 李 坤 元 稹 張 祜 杜秋娘 張 籍 戴叔倫 顧 況

晚唐詩人

李商隱 溫庭筠 杜 牧 陳 陶 馬 戴 杜荀鶴唐朝詩人

萬 楚 上官儀 於 鵠 於良史 於武陵 馬 戴 元 結

元 稹 方 幹 無 可 王 建 王 駕 王 勃 王 涯

王 績 王 惟 王 灣 王 韓 王之渙 王昌齡 韋 莊

韋應物 丘 為 盧 綸 盧汝弼 盧照鄰 司馬札 司空圖

司空曙 白居易 皮日休 劉 叉 劉 滄 劉 皁 劉 駕

劉 商 劉方平 劉長卿 劉希夷 劉採春 劉禹錫 呂 溫

權德輿 許 渾 齊 己 嚴 武 嚴 惟 吳 融 宋之問

張 喬 張 旭 張 孜 張 泌 張 說 張 繼 張 謂

張 潮 張 籍 張九齡 張仲素 張若虛 張敬忠 李 白

李 華 李 約 李 冶 李 紳 李 洞 李 賀 李 涉

李 益 李 頎 李 頻 李 端 李適之 李商隱 李群玉

李德裕 杜 甫 杜 牧 杜審言 來 鵠 楊巨源 楊敬之

沈如筠 蘇味道 陸龜蒙 陳 羽 陳 陶 陳玉蘭 陳子昂

孟 郊 孟雲卿 孟賓於 孟浩然 武元衡 暢 當 羅 虯

羅 隱 貫 休 郎士元 鄭 裕 金昌緒 魚玄機 姚 合

施肩吾 柳中庸 柳宗元 皇甫鬆 祖 詠 胡令能 賀知章

項 斯 駱賓王 唐彥謙 徐 凝 秦韜玉 翁 宏 聶荑中

賈 至 賈 島 郭 震 錢 起 顧 況 高 適 高 駢

高 蟾 崔 護 崔 郊 崔 鈺 崔 塗 崔 櫓 崔 灝

崔國輔 崔道融 常 建 捧劍僕 曹 鄴 曹 鬆 皎 然

黃 巢 儲光曦 寒 山 景 雲 溫庭筠 葛鴉兒 韓 琮

韓 愈 虞世南 雍 陶 雍裕之 譚用之 薛 濤 薛 逢

戴叔倫 花蕊夫人

唐代三大詩人各自的字號和代表作品都是什麼?

李白,字太白,代表作品有《蜀道難》、《早發白帝城》

杜甫,字子美,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別》

白居易,字樂天,代表作品有《秦中吟》、《新樂府》

我知道的就這麼多了(初一下冊的歷史書會有講解的,你去翻翻看就知道了)

唐朝詩人生平簡介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時,又遷居下邽(音guī)(今陝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鞏縣[河南鞏義]縣令,與當時的新鄭[屬河南]縣令是好友.見新鄭山川秀美,民風淳樸,白湟十分喜愛,就舉家遷移到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唐代宗大曆七年(公元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東郭宅降生了.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卒於洛陽[屬河南],享年75歲.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元和時曾任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因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又自號樂居士.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敘事詩哪《琵琶行》、《長恨歌》等也極有名.

早年熱心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併力求通俗,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確實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同為著名的詩史.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瑟瑟行》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場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開”,但仍寫了許多好詩,為百姓做過許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著紀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寫過一些小詞.贈劉禹錫詩云:

“古歌舊曲君休聽, 聽取新詞《楊柳枝》”,可見他曾自度一些新詞.其中《花非花》一首,頗具朦朧之美,後世詞人如歐陽修、張先、楊慎,都極為讚賞.

白居易生平

一生以44歲被貶江州司馬為界,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是兼濟天下時期,後期是獨善其身時期.白居易貞元二十六年(800)29歲時中進士,先後任祕書省校書郎、盩至尉、翰林學士,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寫了大量諷喻詩,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樂府》五十首,這些詩使權貴切齒、扼腕、變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親因患神經失常病死在長安,白居易按當時的規矩,回故鄉守孝三年,服孝結束後回到長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歲時,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殺,武元衡當場身死,裴度受了重傷.對如此大事,當時掌權的宦官集團和舊官僚集團居然保持鎮靜,不急於處理.白居易十分氣憤,便上疏力主嚴緝凶手,以肅法紀.可是那些掌權者非但不褒獎他熱心國事,反而說他是東宮官,搶在諫官之前議論朝政是一種僭越行為;還說他母親是看花時掉到井裡死的,他寫賞花的詩和關於井的詩,有傷孝道,這樣的人不配做左贊善大夫陪太子讀書,應驅逐出京.於是他被貶為江州司馬.實際上他得罪的原因還是那些諷諭詩.

貶官江州給白居易以沉重打擊,他說自己是

“面上滅除憂喜色,胸中消盡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長.三年後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憲宗暴死在長安,唐穆宗繼位,穆宗愛他的才華,把他召回了長安,先後做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等.但當時朝中很亂,大臣間爭權奪利,明爭暗鬥;穆宗政治荒怠,不聽勸諫.於是他極力請求外放,穆宗長慶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滿後任蘇州刺史.晚年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七十歲致仕.比起前期來,他消極多了,但他畢竟是一個曾經有所作為的、積極為民請命的詩人,此時的一些詩,仍然流露了他憂國憂民之心.他仍然勤於政事,作了不少好事,

如他曾經疏浚李泌所鑿的六井,解決人民的飲水問題;他在西湖上築了一道長堤,蓄水灌田,並寫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錢塘湖石記......

列舉唐朝詩人字號及生活在哪個時期

初唐詩人

王 勃: 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萬榮)人。王勃與於龍以詩文齊名,並稱“王於”,亦稱“初唐二傑”。王勃也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齊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冠。

楊 炯:弘農華陰(今屬陝西)人。

盧照鄰:字升之,自號幽憂子,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駱賓王:字觀光,婺州義烏人(今中國浙江義烏)人。

陳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為陳拾遺。 沈佺期:字雲卿,相州內黃(今河南省內黃縣)人

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

杜審言:字必簡,襄州襄陽人。

張若虛:曾任兗州兵曹。中宗神龍(705-707)年間,其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

劉希夷: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盛唐詩人

王 績: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今屬山西)人。

盛唐詩人

王 維:字摩詰(jié),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濟) 。

孟浩然: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世稱「孟襄陽」,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以寫田園山水詩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襄陽南門外背山臨江之澗南園有他的故居。曾隱居鹿門山。

李 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之稱。祖籍隴西成紀人。

杜 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高 適:系河北景縣人,世稱“高常侍”。

岑 參: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

張九齡:又名博物,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

王昌齡:字少伯,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

王之渙:字季凌,祖籍晉陽(今山西太原),其高祖遷今山西絳縣。

李 頎: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

崔 顥: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

常 建:籍貫邢州(今河北省邢臺市),長安(今陝西西安)人。

中唐詩人

韋應物: 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山水田園派詩人。

劉長卿:字文房。宣城(今屬安徽)人,郡望河間(今屬河北)。以五言律詩擅長,玄宗天寶進士。

柳宗元:字子厚,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祖籍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為“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與唐代的韓愈、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 並稱 “唐宋八大家” 。唐代宗大曆八年(773)出生於京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

劉禹錫:字夢得 ,漢族,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 有“詩豪”之稱。

韓 愈:字退之,漢族,唐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盧 綸:字允言,大曆十才子之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

李 端: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 司空曙:字文初,(唐才子傳作文明。此從新唐書)廣平(今屬河北省)人,

錢 起:字仲文,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

韓 翃:(754年前後在世),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

李 益:字君虞,陝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後遷河南鄭州。

李 賀:字長吉,世稱李長吉、詩......

唐代詩人李白字什麼,號什麼

你有沒有問過她啊?如果你沒有問她,你為什麼不問問呢?

等你問了她,不就知道了嗎?

如果你問她,他還是什麼也不說,那說明她也喜歡你。但是心裡很猶豫。她擔心很多事。

所以,等你問了; 她以後,你在來問問題吧!

唐代詩人李賀字什麼號什麼

字長吉

唐朝詩人有哪些,要有簡介

駱賓王(約638—約684)

今浙江義烏人。唐初文學家。從小聰明過人,才華出眾,曾經當過侍御史,這在當時算是很大的官了,可當了沒多久就得罪了很多人,進了監獄。獲釋後,被貶到浙江臨海當縣丞。擅長寫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詩,筆調高昂,風格雄放。與當時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齊名,合稱“初唐四傑”。

李嶠(約645—約714)

今河北趙州贊皇人,唐朝詩人。唐高宗時考中進士,先後見過高宗、武后、中宗三朝皇帝,當過中書令。他的詩多數以風、月、雨、露為題材,語言清新,講究聲律,當時很有名氣。

賀知章(659-約744)

今浙江蕭山人,唐朝詩人。他性格狂放,喜歡喝酒,自稱“四明狂客”,是李白的好友。武則天女皇期間考中進士,當過太子賓客、祕書監等官,晚年退休還鄉後當了道士。少年時就以寫詩而聞名,特別擅長寫景詩和詠物詩。他的詩清新通俗、意境優美。他的書法也很有名,草書和隸書寫得特別好。

王之渙(688-742)

字季淩,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時期著名詩人。做過縣主薄、縣尉等小官,由於遭人誣陷,一度放棄當官,四處漫遊。他的詩與高適、岑參、王昌齡齊名,風格也相似,內容大多描寫邊塞風光,表現出熱情進取的人生觀。

孟浩然(689-740)

今湖北襄陽人。比李白大十二歲,是李白所敬仰的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早年隱居家鄉鹿門山,讀書做詩。四十歲時到京城長安考進士,沒有考中,非常失意,回家後仍然過隱居生活。他的詩以寫田園隱逸生活為主,詩風恬靜淡遠。著有《孟浩然集》。

王翰

生卒年不詳,今山西太原人。唐朝詩人。進士出身,唐玄宗時被招為祕書正字,後來被貶為道州司馬。生性豪邁,能文善詩,尤其以寫邊塞詩聞名。

王昌齡(約698-約756)

今陝西西安人。唐朝詩人。當過幾任小官,但屢次被貶官。他以寫邊塞詩聞名,抒情詩也同樣膾炙人口。他的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著有《王昌齡集》。

王維(約701-761)

字摩詰,今山西永濟人。唐朝著名詩人。做過左拾遺、尚書右丞等官。晚年參禪信佛,過著半官半隱的田園生活。他多才多藝,在詩歌、音樂、繪畫、書法等方面都有較高的造詣。他的山水詩大多描寫空寂、寧靜的自然景色,刻畫細緻,生動傳神,韻味十足,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李白(701-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在今甘肅靜寧,出生於碎葉(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青年時期曾經遊歷各地,結識了許多朋友。李白才華橫溢,博學多才,精通劍術,一心想為國家建功立業。他一生曾兩次做官,結果不是遭宦官排擠,就是被皇帝流放,很不得志。他寫的詩,風格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很有藝術感染力。後人稱李白為“詩仙”。

高適(約700-765)

字達夫,今河北景縣人。唐朝詩人。他早年過著流浪的生活,很不得志。他比較熟悉邊塞風光和軍隊生活,他的詩多反映當時的邊疆形勢和士兵疾苦。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今河南鞏義人。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和李白齊名,世稱“李杜”。早年漫遊南北各地,途中結識了李白等許多朋友。曾兩次去京城長安趕考,都沒有考中。杜甫一生有很大的抱負,可惜沒有機會實現。他曾經當過左拾遺,在皇帝身邊工作,不久便因為仗義直言,觸怒了皇帝,被免除了官職。安史之亂時,他到處顛沛流離,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在四川成都西郊建了草堂,暫時定居下來。當時鎮守劍南的節度使嚴武見杜甫很有才能,就請他擔任參謀校......

相關問題答案
唐朝詩人字是什麼意思?
唐朝的外交是什麼意思?
古代人字是什麼意思?
唐朝的政治是什麼意思?
詩妍的名字是什麼意思?
人名的步字是什麼意思?
古代人的字是什麼意思?
古人的別字是什麼意思?
儲備人員是什麼意思?
同人展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