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謀生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5-21

誠信定義(詳)

一、何為誠信

誠信是什麼?從道德範疇來講,誠信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誠,信也”,“信,誠也”。可見,誠信的本義就是要誠實、誠懇、守信、有信,反對隱瞞欺詐、反對偽劣假冒、反對弄虛作假。

二、誠信:從傳統走向現代

誠,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個重要的倫理學和哲學概念,以後成為中國倫理思想史的重要範疇。直到孔子時期,“誠”還未形成為理論概念。孟子時不但已經形成為理論概念,而且位置十分重要。他說:“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在這裡,誠不但是天道本體的最高範疇,也是做人的規律和訣竅。荀子發揮了“誠”的思想,指出它為“政事之本”。他說;“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在《禮記·中庸》裡,“誠”成為禮的核心範疇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至誠如神,有了誠篤的品德和態度,就可以貫通多種仁義道德,成己成人,甚至能夠盡人之性,盡物之性,贊天地只化育而與天地參,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學》把“誠意”作為八條目之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誠”成為聖賢們體察天意,修身養性和治國平天下的重要環節。宋代周敦頤進一步認為“誠”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把包括誠實在內的“誠”看作仁、義、禮、智、信這“五常”的基礎和各種善行的開端。程頤更為直截了當地說:“吾未見不誠而能為善也”其見解入木三分。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批判地繼承了“誠”這個範疇,肯定誠實是社會公德中的一個重要規範。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誠實之主要的道德要求逐漸明晰為:忠誠、正直、老實。忠誠的主旨是對祖國、對人民、對正義事業的忠誠。當然,這種忠誠不是盲目和狹隘的“愚忠”,而是認同於崇高的理想,為實現理想而不懈追求和努力奮鬥,從而表現出樂於奉獻,勇於犧牲的精神。正直,是指為人正派,處事公正坦率。老實,則特指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

信,也是中國倫理思想史的範疇。“信”的含義與“誠”、“實”相近。從字形上分析,信字從人從言,原指祭祀時對上天和先祖所說的誠實無欺之語。隋國大夫季樑說:“忠於民而信於神”,“祝史正辭,信也。”後來,由於私有經濟和私有觀念的發展,原有的純樸的社會被逐漸破壞。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得不訂立誓約。但誓約和諾言的遵守,仍然要靠天地鬼神的威懾力量維持。春秋時期,經儒家的提倡,“信”始擺脫宗教色彩,成為純粹的道德規範。孔子認為,“信”是“仁”的體現,他要求人們“敬事而信”。他說:“信則人任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和孟子都將“信”作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則,強調“朋友信之”,“朋友有信”。而歷代當權者大都將“信”作為維護秩序的重要工具。《左傳·文公4年》中說:“棄信而壞其主,在國必亂,在家必亡。”《呂氏春秋·貴信》對社會生活中的信與不信之後果,作了淋漓盡致的剖析:“君臣不信,則百姓誹謗,社會不寧。處官不信,則少不畏長,貴賤相輕。賞罰不信,則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則離散憂怨,不能相親。百工不信,則器械苦偽,丹漆不貞。夫可與為始,可與為終,可與尊通,可與卑窮者,其唯信乎!”漢代董仲舒將“信”與仁、義、禮、智並列為“五常”,視為最基本的社會行為規範。並對“信”作了較詳盡的論述:“竭遇寫情......

名人誠信的故事有哪些?

一、韓信

韓信落魄的時候,一個漂母給他飯吃,韓信離開她的時候,告訴她以後一定來報答她。後來韓信做了楚王,不忘舊恩,奉黃金千兩以漂母

二、宋慶齡

宋慶齡有一次與一所小學約定去看望小學生,可是到了約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學們都以為宋慶齡奶奶不能來了,但宋慶齡依然冒雨前去赴約,這讓同學們很感動

三、晏殊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四、曾子

曾子也是個非常誠實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著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趕集回來後,看見曾子真要殺豬,連忙上前阻止。曾子說,你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你。說著,就把豬殺了。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

五、季布

秦朝末年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諾言,講信用。人們都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希望對你有幫助。

誠信的名人事例

古今中外誠信故事四則

一、誠實節的由來

埃默紐·旦南五歲的時候,父母雙亡,他成一個孤苦伶仃的孤兒,生活無依無靠。有人名叫頓諾的酒店老闆見他可憐,便對他說:“埃默紐,你到我的店裡來幹活吧!“老闆這樣做,只是為了討得一個慈善好名聲,這樣,大家會說,老闆心地善良,是個好人,並幫他們幹很活針。

轉眼之間,三年過去,埃默紐長到了八歲了,他比過去更懂事了每天辛勤勞動,待人誠懇,彬彬有禮。

一天晚上,勞累了一天的埃默紐躺下睡得正香,忽然,一聲巨響驚了了。埃默紐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連忙起床真到外面房間,就在那一剎,他看到一墓十分可怕的情景。“天啊,你們在幹什麼?他叫起來。原來,老闆夫婦正在殺一個。被殺的是個商人,隨身帶了很多錢,晚上他在酒店喝酒。結果醉一攤泥。頓諾財迷心竊,為了掠奪商人的錢財,竟殺死了商人。

埃默紐見鮮血四濺,嚇壞了,他連忙跑回到自己的小房間躲了起來。不一會兒,老闆收拾乾淨走進埃紐的房間沒有,他裝出悲哀的樣子說:“孩子,你都看到了。殺死他,我也很傷心。明天,如果警察來問這件事,你必須說:這個商人喝醉了酒,見人就打,老闆是為了自衛,把凳子扔過去,為料,把他砸死了。” 埃默紐望凶狠的老闆,膽怯地說:“不,爸爸,事情不是這樣的。我不想說謊。”

老闆生氣了,逼著他說:“必須這樣說,你向我發誓!”埃默紐搖搖頭,說:“不,我不想說謊!”老闆羞成怒,說:“那我就不客氣了!”說罷,他把埃紐捆綁起來,吊在屋樑上,用鞭子抽打他。“照不照我的話說?”“不,老闆見埃默紐不改口,就狠命地抽打。最後,埃默紐被活活地打死了。

老闆的罪行終於暴露了,在法庭受審的時候,他不得不講出事情的經過與真相。埃默紐小小年紀,至死不肯說謊,他的事蹟深深地感到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誠實的孩子,當地的人們就把埃默紐死去的這一天,也就是第每年的五月二日,定為誠實節。

二、小櫻桃樹的故事

莊園中有一個很大的果園。每到收穫的季節,一隻只碩大的蘋果、一個簇簇紅色的櫻桃垂掛在綠葉叢中,真是逗人喜愛。

一天,小喬治在家裡發現了一柄爸爸新買來斧子。很快,他就成了這打斧子的“主人”。帶著它跑進花園,用它削小草、砍樹枝,玩得可開心啦!玩著玩著,突然他想到:“父親能掄起斧子砍倒大枝,我能不能掄起斧子砍倒小樹呢?”正巧,在他的前面不遠處有一棵小櫻桃樹,於是小喬治跑上前,掄起斧子向小櫻桃樹砍下去,一下,兩下……剛砍了七下,小櫻桃樹就倒下了。

黃昏時分,當父親發現花園被弄得亂七八糟,他十分喜愛的那棵小櫻樹也被人砍倒了,非常生氣。他怒氣衝衝地走進屋裡,厲聲問道:“誰把我的櫻桃樹砍倒了?” 小喬治這是明白自己闖了禍。但他僅僅猶豫了片刻,然後突然擡起頭看著爸爸,態度誠懇地說:“爸爸,我不能說謊,是我用斧子把樹砍壞了的確我願再栽上一棵,以後再也不砍了。”

小喬治的話音剛落,他父親滿臉的怒氣頓時煙消雲散,並稱贊小喬治“那誠實的行為勝過一千棵櫻桃樹的價值。後來,小櫻桃樹的故事傳開了,“我不能說謊也成了小喬治為人者寫照。

三、做人要講信用

宋濂是我國明代一個知識淵博的人。他從小喜愛讀書,但家裡很窮,上不起學,也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說:“孩子,都半夜了,這麼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這書看。”宋濂說:“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如果說話做事......

誠信需要自律的著名事例~~急

反例:陳世美

呵呵,盡供參考

誠信的意思

誠信是什麼?從道德範疇來講,誠信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誠,信也”,“信,誠也”。可見,誠信的本義就是要誠實、誠懇、守信、有信,反對隱瞞欺詐、反對偽劣假冒、反對弄虛作假。

相關問題答案
誠信謀生是什麼意思?
誠信合同是什麼意思?
誠信友善是什麼意思?
誠信中國是什麼意思?
誠信相待是什麼意思?
糗百里再生是什麼意思?
並蒂雙生是什麼意思?
生於的生是什麼意思?
微信頻繁是什麼意思?
漸漸陌生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