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為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美國為什麼打阿富汗

當美國總統布什向世界宣佈美軍要在阿富汗打一場樣式很特殊的反恐怖戰爭,以徹底消滅製造九一一事件的幕後黑手及其同盟者塔利班武裝之時,有眼光的戰略家們都認為美國無疑會贏得這場戰爭。但是自10月7日美軍開打以後,特別是反塔聯盟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使世人愈感到始料不及,戰爭一次又一次地出現戲劇性變化,許多分析家們的預測都跟不上形勢的發展。

然而,戰爭打到今天這個樣子,許多人都在提出問題:為什麼這次阿富汗戰爭沒有出現10年前阿富汗游擊隊抗擊蘇軍時的情景?曾經把反塔聯盟趕得到處跑的塔利班怎麼被反塔聯盟打得無招架之力?美軍地面特種部隊為什麼在戰爭中沒有大的作為?和奧馬爾在大劫中表現如何等等。

美國的戰爭目標是否已實現?

應該說,戰爭打到今天,這些問題似可作點小結了。從現在看,美國在阿富汗打的反恐怖戰爭已近尾聲,那麼美軍打得怎麼樣?是否達成了戰爭目的?這是現在要作出評估的事情。通常一場戰爭是否結束,是由戰爭的主導方,及戰爭勝利者的意志和戰爭目標是否實現所決定的。戰爭目標的制定是由國家最高統帥和最高決策層明確的,也就是這場阿富汗戰爭應由美國總統布什和他的戰爭班子確定。九一一事件之後,布什就確定了動用幾萬美軍,消滅奧薩馬駭其恐怖組織和打擊庇護它的塔利班武裝這個戰爭目標。

從布什決策發展過程看,頭一個戰爭目標——消滅,是堅定不移的,而打擊奧馬爾和塔利班武裝則是有條件的,也就是根據當時奧馬爾的態度再確定美軍是否連他一起剷除。然而,從戰前的某一時刻開始,美國就意識到要消滅其恐怖組織,就必須先摧毀塔利班武裝。這在確定戰爭目標的時候,就成了實現戰爭決心的一個前提性問題。即戰爭爆發後,推翻塔利班武裝也就成了美國的另一個戰爭目標。

必須指出的是,美國起先只有“消滅”這個戰爭目標,而軍事打擊塔利班是附加的。軍事上忌諱同時開闢兩條戰線和打兩場戰爭,在制定戰爭目標時也是應儘量防止同時確定兩個戰爭目標。因為,後者與前者在某種程度上有類似的地方。美國為什麼會同時確定這兩個戰爭目標呢?是因為就在阿富汗,美國可將塔利班與卡伊達捆在一起打,幾乎成為一個目標打。美國明知不早打擊恐怖組織,以後就很難圍捕在其他國家的成員,為何美國不在阿富汗以外打擊恐怖組織及其附生國,原因就在這裡。實際上,戰爭的發展不像美國決策層所設想的那樣艱難,附帶摧毀塔利班武裝的目標卻先實現了,而消滅恐怖組織的目標尚缺一環。那麼現在離戰爭目標還有多遠,應該說為期不遠了。因為奧薩馬的行蹤已經有了線索,搜捕圈也正在縮小,消滅他只是個時間問題。也許明天,或者以後的某個時間。

總之,美國軍隊已經接近實現這場阿富汗戰爭的目標。戰爭目標的實現就意味著戰爭的結束,消滅了恐怖組織成員,戰爭就算是結束了。至於失去政權和武裝的奧馬爾,美國雖也不會放過他,但讓美軍和這種不具國際影響力的人物打一場興師動眾的戰爭,就顯得不那麼急迫了。

是誰把握住了戰爭的關節點?

戰爭雙方的武力對抗,通常是有那麼幾個點支撐著,其中有對戰爭起轉折作用的“關節點”,還有對戰爭勝負起決定作用的“頂點”。在世界戰爭史上,那些雙方對抗實力相當的戰爭,其戰爭發展過程通常都要經過一些關鍵的戰役或戰鬥(即理論上的“關節點”),再經過一個對戰爭起決定作用的戰役或戰鬥(即“戰爭頂點”),才分出勝負高低來。

然而,到目前為止,阿富汗戰爭是一場沒有多少“賣點”的戰爭。從軍事上講,其原因是戰爭沒有出現頂點,沒有那種雙方殊死對抗的場面和過程,也沒有很明顯的戰爭關節點。

對於打了兩個來月的戰爭,這樣講似乎簡單了一點。其實,......

阿富汗為什麼會打仗

因為它地理位置重要,各大國都想佔領,英國蘇聯美國都是想佔領它,內部,它信伊斯蘭,強悍不可征服,對外對內都喜歡用暴力,普什圖人是叮難被統治的人。

蘇聯為什麼一定要打阿富汗?

一方面的原因是二戰結束後,雖然阿富汗成為“中立國”,但事實上已經淪為了蘇聯的勢力範圍。尤其在查希爾國王當正期間,蘇阿雙方的關係還是比較“融洽”的。但自從1973年7月查希爾被推翻,以及隨後通過玩弄各種手段和鐵腕措施而上臺的阿富汗新領導人阿明所採取的各種內正、外交政策與蘇聯漸行漸遠,甚至是背道而馳(尤其是阿富汗親蘇派的代表兼該國總統塔拉基的死)使得蘇聯高層不得不對其採取“必要的措施”。

另一方面,地處亞洲中南部的阿富汗因扼守東、西方經濟貿易與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亞洲的十字路口,也是蘇聯伸向印度洋的橋樑,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俄國彼得大帝在3個世紀前就說過,當誰可以自由進入印度洋的時候,誰就能統治世界。所以,沙皇俄國要想在全世界建立起自己的政治和軍事統治,就必須南下,打開通往印度洋的道路。然而,戰略家們打開地圖一看,發現經阿富汗的這條通道到達印度洋最為便捷。於是,彼得大帝的後繼者都謹恭先皇使命,不遺餘力的向這條通道擴張。

阿富汗為什麼戰亂繁多

冷戰結束後,中亞地區以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和豐富的戰略資源重新引起世界的廣泛注目,沉寂多年的中亞地區再次成為各種力量的“角鬥場”。美國認為三個潛在對手——伊斯蘭世界、俄羅斯和中國,是它控制世界的障礙。 這樣,阿富汗的戰略地位就十分清晰了:這是伊斯蘭世界、中國和俄羅斯三大戰場的結合部,因此也是美國全球戰略佈局中的一個制高點。

1994年,由奧馬爾在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邊境成立,成員多是當地不滿軍閥混戰的學生,因此得名。代表最低主流普什圖族人的利益在短短几年裡橫掃全國。他們就是塔利班。“塔利班”源於阿拉伯語,是“學生”的意思。

塔利班是一個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嚴謹組織。塔利班在坎大哈的反軍閥鬥爭中消滅了當地軍閥,控制了整個坎大哈。塔利班政治上主張“剷除軍閥,重建國家”,他們不依附於任何勢力派別,視《古蘭經》為法律,他們的目標是按照伊斯蘭教原旨主義改造阿富汗國家和社會。以建立一個統一和平繁榮的阿富汗為宣傳,以減稅嚴厲戒律為支撐得到廣泛支持。於1997年基本佔領全國。雖然他們的政策比起軍閥正規許多,然而諸如殘暴酷刑,歧視女性,抵制武器以外的所有現代化,仇視一切異教的方針使這個國家之後一直活在壓抑和恐怖之中,直至2001年美國911後美國以打擊藏匿的本·拉登為由推翻塔利班政權。隨後,美軍與當地武裝的衝突及引發的各種暴力事件不斷

阿富汗為什麼那麼窮

因為戰爭,政府無力發展經濟

阿富汗為什麼是帝國墳場

20101年9月11日,本拉登向美國發動恐怖襲擊,一時全球震動。而作為報復,美國隨即大舉進攻阿富汗戰爭。從這一刻開始,這個原本毫不起眼的貧弱小國,在接下來的十多年內,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新聞熱點。

當全球霸主遇到地球上最貧窮、最閉塞的內陸山地國,這場阿富汗戰爭的結果似乎是顯然易見——不管是塔利班還是基地,其實力在美國面前都不值一提,一旦美軍大舉殺至,他們本應該土崩瓦解,迅速滅亡。

但現實卻與世人開了個巨大的玩笑。美軍雖然佔領了阿富汗,卻並沒有消滅塔利班和基地,反而深陷在在這塊八竿子打不著的地方長達十年之久,最後卻手忙腳亂的宣佈撤兵——這實在有些顏面無存。

雖說美國堅持宣稱阿富汗戰爭取得了勝利。但消耗了天量資源,甚至付出了霸權衰落的慘重代價,除了個本拉登外其他一無所獲,而且由於美國與阿富汗不存在任何地緣上關係,隨著美軍的退出,美國在阿富汗的影響力將日趨消散。(威爾芙節能機油www.ukwef.cn)從這個角度看,美版阿富汗戰爭的失敗毋庸置疑。

不過美國也不是頭一個在阿富汗折戟的。把時光倒回30年前,20世紀七八十年代時,蘇聯也同樣發動了一場阿富汗戰爭,也同樣將當時的政府推翻。只不過蘇聯的下場更倒黴——這場同樣持續十多年,同樣耗費天量資源的蘇版阿富汗戰爭,非但同樣沒有取得勝利,還更進一步,直接引發了蘇聯的危機,成為其最後分崩析離的重要原因——相比於蘇聯的慘狀,美國能全身而退還算不錯的了。

美蘇兩大超級大國,均在阿富汗鎩羽而歸,這個中亞小國何以有這等魔力?我們從地緣的角度來做個分析。

首先看一下阿富汗的基本面。阿富汗地處亞歐大陸腹心,領土面積約65萬平方千米,人口大約3000萬。地緣格局方面,興都庫什山脈從東北橫貫西南,是它和東亞及南亞的地緣分割線,伊朗高原由西延伸至東,佔據了阿國領土的絕大部分。

阿富汗境內多為山地,高原與山地佔全國面積的4/5,僅有以以坎大哈為核心的南部邊緣,和馬紮裡沙里夫為核心的北部邊緣是低地平原地貌;理論上適合大規模工農業生產。只不過,由於地處內陸腹心,阿富汗為典型的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降雨量極低,所以這兩塊甚為寶貴的平原,也都是遍地砂石的荒漠,可開發程度非常之低。

這實在不是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發展的地緣條件。內部,阿富汗基本上沒有任何稍具規模的高價值地緣板塊,國家可開發程度不高。

外部看,由於地處內陸,阿富汗沒有出海口,周邊又都是高原、山脈、荒漠,把它團團包圍,地緣格局極端閉塞。

還有一點,因為阿富汗地處亞歐大陸腹心,不管是以長江——黃河流域為核心的東亞華夏文明,以恆河為核心的南亞印度文明、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為核心的伊斯蘭文明,還是以東歐為核心的斯拉夫文明,都與它有著十分遙遠的距離,且關山阻隔,彼此間的交流十分不便。這種種因素,決定了阿富汗具備成為一個強大國家的自然基礎。

只是,阿富汗雖然自身條件不怎麼樣,但在地緣格局上,由於位處東亞、中亞、西亞、南亞四大板塊交匯之處。這就使它成為各個主要地緣勢力的衝突核心。不管是誰,只要佔據此處,便獲得了向周邊其它板塊拓展地緣影響力的通道,對這些地緣勢力構成巨大威脅。

所以,自古以來,阿富汗就是各大地緣勢力的必爭之地。

由於地緣關係上相對更加緊密,所以伊斯蘭文明興起後,將他們納入自己的範圍;而到近代以後,伊斯蘭文明逐漸沒落,佔據北亞和中亞的俄羅斯,和佔據南亞次大陸的英國又從南北兩個方向,對阿富汗展開爭奪。二戰結束後,英......

為什麼阿富汗長期動盪

要了解一下阿富汗這個國家的歷史,就會知道,這確實是一個戰亂不斷、紛爭不息的國家,這裡的人民在歷史上有著極其強悍,倔強不屈的性格。今天阿富汗的主體民族普什圖人,大約佔到阿富汗總人口的一半。普什圖人的祖先大概是阿富汗本地的山民,後來又融合了歷次征服這裡或經過這裡的許多民族的血統,如希臘人、波斯人、北方亞利安人、突闕人、蒙古人和阿拉伯人的血統。 普什圖人屬於半農半牧的民族,保留了許多部落社會的傳統,盛行血親復仇,各個部落為了生存,為了保護牧場、土地、牲畜,防止其他部落的搶劫,都需要男性成員的勇敢和戰鬥技能。因此,普什圖人大都尚武剽悍,長於騎射,樂於從軍或在警察部門供職。普什圖人酷愛武器,許多人都佩有長 刀、匕 首或槍 支。普什圖工匠還長於手工仿造槍 械,並有專門的製造工場和集市。

由於阿富汗長期處於各大文明的交匯處,處於北方草原、西面的伊朗高原、和東南的印度平原接壤的地理單元,歷史上一直動盪不止,普什圖民族也形成了驍勇善戰的強悍性格,歷史上每次外來勢力的入侵無不經過慘烈的反覆爭奪。19世紀以後,這個民族在幾十年間先後與英國進行了三次戰爭,重創英國軍隊,成功地抵禦了大英帝國的入侵。20世紀80年代蘇聯入侵阿富汗,也遭到普什圖人的長期頑強抵抗,最終不得不黯然撤出。今天,美國反恐戰爭的主要對手塔利班武裝就是以普什圖人為主。 2001年,美國以“反恐”為名對塔利班進行軍事打擊,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在阿富汗建立了以卡爾扎伊為首的政府。但是,塔利班在阿富汗社會底層的生存土壤並未消除,戰後重建困難重重,塔利班隨時可能死灰復燃。 而美國佔領阿富汗的真實目的,除了所謂的“反恐”,“消除對美國的威脅”,更重要的是看重阿富汗重要的戰略地位。控制了阿富汗,就是在這個中亞、西亞、南亞、東亞的會衝地帶打入一個楔子,對東可牽制中國、對北可向俄的中亞後院滲透、對東南可監視印度、對西包圍伊朗。以美國及其北約盟軍的力量,恐怕並非不能將塔利班斬盡殺絕,而是有意網開一面,放幾條漏網之魚,好讓美國有長期駐軍的藉口。只是美國這幾年的“三心二意”有點過於託大,低估了阿富汗反抗力量的能量,搞得現在有點不好收場。

阿富汗為什麼來三個人

由於國內局勢動盪和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阿富汗此次僅派出3人蔘加“9·3”閱兵式,是所有國家當中最少的。不過,他們並未因為人數少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為了趕上合練,他們甚至三天三夜沒有閤眼。

阿富汗代表隊領隊,50歲的沙阿·奧馬爾·優素福中校介紹,除他以外,隊伍中還有一位52歲的少校和47歲的上尉,三人都來自阿富汗儀仗隊。

為什麼阿富汗經常有戰爭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特殊,所以使它成為自古以來歐亞大陸上人類遷移、征伐、商旅活動的重要通道。阿富汗曾是“絲綢之路”的中轉站之一,是多種文明的交匯處。

阿富汗地理上介於中亞、憨亞和南亞之間,甚至與東亞、歐洲也有聯繫,是軍事戰略的要地,對相鄰地區,特別是巴基斯坦、伊朗和中亞五國的安全可以起到關鍵的作用,還能影響到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大國。

阿富汗也可以作為中亞里海地區能源外運的重要通道。如果能夠控制阿富汗,西方就能建設從阿富汗到巴基斯坦的“南線天然氣管道”。

阿富汗對於中國的戰略意義在於,阿富汗毗鄰中國新疆,如果美國控制了阿富汗,就等於完成了對華的O形包圍,並將對華攻擊的出發地擺在了中國的大門口。

從當前形勢分析,對於新疆問題影響最大的當屬活動、交融於阿富汗部落間的宗教極端勢力,如聖戰組織、泛伊斯蘭主義等。前者多指向西方,後者則與我國新疆地區關聯多多。

美國的為什麼要打伊拉克和阿富汗?

一、為什麼要攻打阿富汗。有人說是為了阿富汗的油田,有人說是為了反恐,其實都不正確,因為戰後你看到美國從阿富汗弄走一桶石油了沒有?要說反恐,那同樣是藉口,因為連不少美國人自己都懷疑911是怎麼回事,當然雖然連美國人自己都懷疑,但畢竟是猜測。問題是作為世界第一強國,它可以在全球任何一個角落發起並贏得戰爭,它本土的安全能力是不容置疑的,而打仗是要花費巨大開支的,何況是打現代的高科技戰爭。你想一下,美國人怎麼可能為了清除隱藏在阿富汗所謂的恐怖勢力而不惜代價去打仗?可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美國對阿富汗感興趣,你打開世界地圖,看一看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就明白了!同時借鑑一下前蘇聯對阿富汗的控制,你就知道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意味著什麼了。

二、美國為什麼要打伊拉克?

有人簡單地說美國是為了要霸佔伊拉克的石油,其實這種說法也不正確,但美國出兵伊拉克的目的,卻與石油有直接關係。海灣戰爭的起因是伊拉克入侵了科威特,科威特雖然是一個離美國十萬八千里的小國,但別小看了它,科威特的石油儲量甚至比伊拉克還要多,兩者加起來,佔全球石油含量的五分之一!伊拉克本身有豐富的石油儲量為什麼要打科威特的主意,是之前的“兩伊”戰爭,讓伊拉克負債累累,而鄰國科威特卻富得流油,那可是真的富得在流油了!所以伊拉克才會打它的主意。而美國等西方的石油來源,很大一部分依賴於此,如果美國放任不管,任由伊拉克為所欲為,那麼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薩達姆壟斷了全球五分之一的石油資源,那麼以後他想怎麼漲價就怎麼漲價,想給誰用就給誰用,西方國家能受得了這鳥氣?!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在第一時間聽到伊拉克入侵併佔領了科威特後,為什麼神經立即繃緊了的原因,尤其像布什總統,他在當總統之前,就是從事石油生意的,所以對這方面的競爭更為敏感。所以出兵海灣趕走了伊拉克,包括二次海彎戰爭,美國都並沒有從伊拉克或科威特弄走一桶石油的原因所在。一句話,是誰的就是誰的,你想搞壟斷,沒門!不聽話,自然就要揍你。

另外,像美國參與利比亞等戰爭,原因也不是簡單地要搶石油,但絕對是為了維護美國利益。

相關問題答案
阿富汗為什麼常年戰亂?
阿富汗為什麼?
富豪為什麼會欠銀行錢?
雪鐵龍富康為什麼停產?
吃阿膠糕為什麼會過敏?
阿木木為什麼能抗兵?
阿里郎為什麼死了個人?
中國富人為什麼移民 ?
手心經常出汗為什麼 ?
《阿根廷請別為我哭泣》裡阿根廷為什麼哭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