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小康社會標準?

General 更新 2024-05-30

什麼是小康社會,小康社會的標準是什麼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十個基本標準一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二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三是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8000元四是恩格爾係數低於40%五是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0平方米六是城鎮化率達到50%八是大學入學率20%九是每千人醫生數2.8人十是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準是什麼?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標準包括了這樣十個方面:

一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根本標誌。

二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

三是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爾係數低於40%供

五是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0平方米。

六是城鎮化率達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20%。

八是大學入學率20%。

九是每千人醫生數2.8人。

十是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小康的標準是什麼

2016中國小康家庭標準: 1、富人家庭:年入200萬以上, 2、富裕家庭:年入80萬-200萬, 3、中產家庭:年入50萬-80萬, 4、小康家庭:年入36萬-50萬, 5、貧窮家庭:年入10萬-36萬, 6、貧困家庭:年入05萬-10萬, 7、困難家庭:年入03萬-05萬, 8、特困家庭:年入3萬以下。 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建議,實施家庭小康工程,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全面小康社會的標準包括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8萬元, 2014年4月24日,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在京發佈《中國現代化報告2013——城市現代化研究》。

什麼是小康社會

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涵及其目標確定的原則,建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指標體系包括經濟、社會、環境和制度四個方面的16項指標,經濟方面4項指標,社會方面7項指標,環境方面3項指標,制度方面2項指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現代化建設第三個戰略階段中具有決定意義的發展階段。其目標的確定,必須符合最新的發展理念,符合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體現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階段性要求,借鑑國際經驗,以及體現綜合性、簡潔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鑑此,我們建議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包括經濟、社會、環境和制度四個方面共16項指標。在經濟主題方面,有4項指標;在社會主題方面,有7項指標;在環境主題方面,有3項指標;在制度主題方面,有2項指標。

經濟主題

第一項指標:人均GDP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反映的是一定區域內的經濟發展水平。根據黨的“十六大”報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到2020年,使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實現這一目標,GDP必須保持年均7.2%的速度。根據改革以來的歷史經驗以及對經濟增長的有關預測,這一目標是可能實現的。1980-2000年,GDP年均增長9.7%。考慮到增長條件的變化,未來20年,GDP增長速度可能達不到這樣的水平。但是,保持GDP年均增長7.2%左右是完全有可能的。綜合考慮,我們建議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人均GDP目標設定為25000元。按照匯率法計算,這一水平相當於現在的3000美元左右。考慮到通貨膨脹和美元幣值變動等因素,2020年,人均GDP可能在4000到5000美元之間。

第二項指標:非農產業就業比重

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是一條普遍的規律。1980-2000年,勞動力向非農轉移年均0.94個百分點。如果未來20年勞動力仍以這一速度向非農轉移,那麼,2020年非農產業就業的勞動力應達到70%左右。但是,從近年來的趨勢來看,對於勞動力的非農轉移似乎不能做如此樂觀的預期。

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勞動力非農轉移速度較快的時期有兩個:一個是鄉鎮企業大發展時期(大致為1982-1988年)。這個時期,廣大農村勞動力就近轉移到勞動密集程度高、對勞動者技能要求比較低的鄉鎮企業中就業。第二個時期是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發表之後的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大致為1992-1996年)。這個時期,沿海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空前繁榮,廣大中西部地區的農村勞動力流向沿海地區從事各種低技術的勞動。1998年之後,非農產業就業比重基本上保持在50%的水平上。這說明,近年來經濟增長對於勞動力轉移的拉動沒有結構偏向性,或者說,非農產業就業的增長不快於農業就業的增長。主要原因是:第一,經濟增長較前一階段有所放慢;第二,產業結構整體升級導致對於低技術勞動需求增長的減緩。在未來20年的發展中,如果這種增長方式不改變,那麼,非農產業就業比重的提高將面臨極大困難。當然,應該注意到,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走廣泛參與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將有力地促進非農產業就業比重的提高。根據國際經驗,在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左右時,非農就業比重可以達到60%左右。1890年,美國的人均GDP3396美元(1990年國際美元),非農就業比重達到62.7%。1870年,英國的人均GDP3263美元,非農就業比重達到67.2%。

綜上,我們估計,2020年,我國非農產業就業比重可望達到60%以上。

第三項指標:恩格爾係數

恩格爾係數是反映居民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及質量的重要指標,它等於居民用於食物消費的支出與總消費支出之比。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準是什麼?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標準包括了這樣十個方面:

一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根本標誌。

二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

三是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爾係數低於40%。

五是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0平方米。

六是城鎮化率達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20%。

八是大學入學率20%。

九是每千人醫生數2.8人。

十是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標準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簡稱十八屆四中全會)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文於28日發表。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有四個法治標準: ...

請問一下到2020年全面小康社會的標準是個啥?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標準包括了這樣十個方面:

一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根本標誌.

二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

三是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爾係數低於40%.

五是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0平方米.

六是城鎮化率達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20%.

八是大學入學率20%.

九是每千人醫生數2.8人.

十是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不謝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是小康社會標準?
什麼是小康社會?
什麼是水的社會循環?
什麼是生產社會化?
什麼是封建社會?
什麼是學前社會教育?
什麼是小康水平?
什麼是堅持社會主義?
什麼是小康生活?
什麼是行政編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