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語言特色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06-13

餘秋雨散文的語言特色是什麼?

讀完餘秋雨的幾本文集後,對他別具一格的寫作風格有點感想,同時也參閱了諸多的材料,主要先從總體上淺談一下他散文寫作風格,再從他表達的主題、語言的特色、表達的方式三點分述,繼而對我們大學生的寫作提供某方面的參考,不足之處,望請老師指正.

關鍵詞: 寫作主題 語言特色 表達方式 劇場效果 小說化特點 典雅

靈動 借鑑

初次接觸餘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讀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折服,他思接千載,天馬行空的聯想,對歷史、對文化滲透著的領悟力,也使餘秋雨在中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而後接觸到他的另幾本著作,談史談鑑的《山居筆記》、闡述立身處世的《霜冷長河》、《行者無疆》,以及對比幾大文明的《千年一嘆》,還有類似回憶類的封筆之作《舍我一生》.讀完後,總想寫點什麼,而一直未敢動筆,只怕自己的看法太浮淺,甚至落入俗套.在上節課談到寫作風格問題,於是還是想起了餘秋雨,也參考了諸多對餘秋雨寫作風格的評論,也略加自己的一點淺見.淺談一下餘秋雨散文的寫作風格問題,對於我們的寫作也有很多的借鑑意義.

在目前文壇泥沙俱下、日益堪憂的情況下,餘秋雨獨樹一幟的寫作風格,開闢了散文新文風.“餘秋雨將中國傳統文化意境與現代意識連接在一起,以逆向操作的方式異軍突起,呈現給讀者一種新的閱讀文本,激發起他們新的審美趣味,”從總體來說,一方面氣勢磅礴,瀟灑自然,一氣呵成,讓讀者也隨著他的情緒時而崇拜、嚮往自然,時而對歷史深沉憤慨;另一方面,他一唱三嘆,一步一回首,低沉的調子,悲愴的氛圍,一次次讓我們去思考歷史、自然、人生.作為一個文化意識較強,頗具歷史感的散文作家,儘管行走匆匆,卻常能俯仰古今,見微知著,從塵封的史料和那平淡無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內涵,進而做到歷史與現實相溝通,哲理與形象相交融.

因此,在綜述的前提下,我們現著重從他的寫作主題,語言特色,以及表達方式等三個細節略談一下.

(一) 餘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終貫穿著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所謂文化散文家相似,餘的作品更透著几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餘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我們反思、追問,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他的作品已滲透了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這點也許是最重要的.

(二) 典雅、靈動如詩般的語言.餘對語言有一種超強的領悟力和駕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種情理交融的雅緻語言,並且“語言在抒情中融著歷史理性,在歷史敘述中也透露著生命哲理”.

他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複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說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

同時他還綜合運用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段的排比,對偶增強了語言表達的力度,構成了一種語言的氣勢,使語言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平淡無味,而富有了張力,富有了文采.

(三) 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餘嫻熟地運用了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還採用了小說筆法、戲劇的筆法、鏡頭特寫等多種手法,這對於烘托主題,使文章內涵更深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 敘事的小說化特點.

餘深諳中國人的閱讀習慣,他憑藉小說這種文體,使他的作品為廣大讀者所接受.首先小說的要素之一是故事,餘是一個比較善於構建故事,甚至是很多傳奇色彩很濃的故事,如《莫高窟》寫到樂尊;寫《上海人》,思緒飄逸,引敘出徐光啟的故事,進而更深意義闡述上海人文化性的構成;其次小說的要素之二是細節.餘的散文中常常見到栩栩如生的描繪,靠細節......

散文語言的特點

中考散文閱讀的解題技巧

一、散文的特點

內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經驗,通過狀物、記人、寫景等方式表達出來。所謂自我感悟,也就是對事物的特殊意義和美質的發現、認識。

形式上:(1)以個人抒情為主,把抒情、敘述、議論熔為一爐;(2)從細處落筆,小中見大;(3)從側面暗示,發揮讀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結構靈活。

綜合以上兩點: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不散”。閱讀散文時,要透過“形”抓住“神”,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結構和線索(文脈),要注意欣賞優美的語言。

二、散文分類

記敘散文:以記人、敘事、狀物、寫景為主的散文。這類散文,還有的側重是記寫一定的風物、場景。作者對它們不是純客觀的描述,而是將外物與內情融合起來,以表達一定的思想、抒發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發感情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發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願。抒情散文抒發的是怎樣的感情,如何抒發,都與文章揭示的思想意義是否深廣有極大的關係。

議論散文:以議論為主的散文。它說理,往往藉助於事例的簡述,形象的描繪和感情的抒發來進行,文學色彩很濃。它同一般議論文一樣,要求觀點鮮明、概念準確、說理充分、層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邏輯推理,嚴密論證。常見的文學性很強的隨筆、雜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屬此類;作者常常藉助於對古今故事、花鳥草蟲等具體事物的描敘來說理,顯得妙趣橫生並富於感情。

三、 散文的線索

散文構思的線索,一般常見的有:以情為線索;以理為線索;以物為線索;以空間為線索;以行為為線索;以文眼為線索。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線,還有暗線,線索的特徵有:在結構上貫穿全文,時隱時現,有明顯的標誌(或是標題本身,或在文中反覆出現)。

四、散文的語言

散文的語言感情色彩濃厚,委婉含蓄,聲調和諧,表現力強。在分析時,要特別注意它在語言環境中的特定含義,要結合上下文,結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結合文章的語言風格,甚至修辭,才能既理解詞語的表層意義,又理解其深層含義。

五、 散文的意境

意境是客觀生活、景物與主觀思想、情感相熔鑄的產物,具有含蓄深邃的美。優美的散文可謂“無韻之詩”,其意境可以與詩相媲美。閱讀散文時,就要善於通過自身的感受,進入散文所描繪的意境中去。不能忽略了語言的揣摩,要調動豐富的想象,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情感,獲得主觀體驗,才能達到思想的共鳴與昇華。

六、散文的表現手法

常見的表現手法有:象徵、託物言志、對比烘托、欲揚先抑、寓情於景、借物喻人、聯想想象、設置懸念、借景抒情、渲染、修辭等。

(1)象徵

散文往往運用象徵的寫法,象徵就是託物喻義,即通過一定的具體形象來表現一種深遠的意義。這裡的“具體形象”——“物”就是本體,與之相對應的事物就是象徵體,“深遠的意義”就是象徵意義。

(2)託物言志

就是借物喻人,是散文中寫景狀物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把所寫的景物或景象擬人化,賦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志向,

(3)對比烘托

在散文中,為了突出作者所寫的對象,作者往往運用對比烘托的寫法。

(4)欲揚先抑

文似看山不喜平,散文更講究波瀾,要讚美某種事物,先表達對它沒有好感;想歌頌某個人物,先說他的不足等等,然後根據情節的發展,達到歌頌與讚美的目的,而且使這種歌頌與讚美得到強調。

8. 散文的思想內容

散文中深刻的意蘊是依附於含有一定象徵意味的具體事物。寫人的散文,可以分析人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結合作者對人物的態度、感情來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敘事散文,可以分析人物在事......

散文有哪些語言風格

語言風格是語言風格學的核心術語,是語言風格理論研究必須回答的首要問題.關於什麼是語言風格,學術界的看法並不一致.一般來說,“語言風格是人們運用語言表達手段形成的諸特點的綜合表現,它包括語言的民族風格、時代風格、流派風格、個人風格、語體風格和表現風格”,它“是在主客觀因素制導下運用語言表達手段的諸特點綜合表現出來的格調與氣氛.” 我們在此也將其作為對語言風格的基本界定.

席慕容的散文《有一首歌》、《槭樹下的家》《主婦生涯》《寫給幸福》,《無邊的回憶》《謎題》等

席慕容散文的語言給人一種純樸的美感,

一樸實。散文中展現的都是生活的真實世界。所描寫的也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有那雙溫暖的外婆曾洗過的鞋,“外婆每次上山,總會替我把鞋洗乾淨晒好,…..我常常會在穿上鞋時,覺得有一股溫暖舒適的感覺,….”有那條夢中故鄉的河流,“發出明暢歡快的聲音,條河流開始在我的生命裡流動了起來”,有家裡養的小貓,“貓大概也知道它主人的心思,所以總是躺在地上撒嬌,一直到女孩走近,把它抱起來,它才心滿意足,呼嚕呼嚕地靠在她懷中”還有那不起眼的盧森堡的小黃花 “長長的黃色花朵,像穗子一樣的長在樹上,在霧裡看過去,整棵樹就像一把巨型的花束,讓人心裡覺得好開朗,好快樂,好想也下去摘一把。”有那一顆天真純樸的心“原來,如果你真的肯把生命放進去,這個世界也絕不會虧待你….所有的色彩和線條都會誠摯地幫你記錄下來”等等。“儘管這個世界已經被貪慾和無知搞得面目全非,可是,我仍有權利要求一種原該屬於我們的真純和美麗”在她的散文中,最多的就是描寫生活裡面的方方面面,她會讓靜物活躍起來,會讓有生命的東西更加靈活。從而樸實的言語就會展現出生活最淳樸最真實的一面。簡簡單單的言語卻飽含了作者最真實的心境。生活中的許多的小事,都會在她筆下被描寫的很有質感。清新的語言給人一種美的貼近生活和生命的藝術享受。

二 從生活中發現樂趣。詼諧,富有情趣。

做了母親的席慕容,婚後幾年的時間都沒能夠單獨和丈夫去看場電影,她曾下定決心對孩子說,“下次如果再帶你們一起出來玩,媽媽就是豬!”一次好不容易忍心把孩子託給朋友照看,夫妻兩跑去花蓮,“可是,儘管我們手拉著手,一副瀟而灑甜蜜的樣子,…..最後還是回到旅店給朋友打電話詢問孩子的情況,…..草草的結束旅行趕回家。”而下次的旅行還是帶孩子一起去了,孩子們就說“媽媽是豬!”主婦的生涯。她除了對生活描寫得唯美,也善於從生活中發現各種有情趣的東西。

三 善於用愛的話語來描繪人生,釀造一個溫馨的愛的境界。

對父親母親的愛,結婚時候拍的一張照片,發現母親的頭髮發白了,“而就在那剎那,我知道我的遺憾是什麼了,媽媽,我很想您”對子女們的愛,在她筆下,母愛就是那樣的無私的。是純潔和不分國籍的,是母親的天性。對故鄉的愛。沒有見過的故鄉,一直縈繞在她心中。種種思國懷鄉的情愫,均化成一首歌,她的作品既有悠遠清麗的南國秀美,又有豪放粗獷的北國浪漫情懷。對那塊擁有茫茫草原的土地的憧憬和熱愛“在我的心裡,一直有一首歌,我說不出她的名字,也唱不全它的曲調,可是,我知道它在那裡,在我心裡最深最柔軟的一個角落….一首屬於流浪者的歌。”對生活的愛,小到生活中的花花草草,都會是她的摯愛一樣。“山茶花又開了,那樣潔白而美麗,開滿了樹。每次,我都不能無視地走過一棵開花的樹” 或者從一隻鳥窩感受到家的溫暖、紮實和快樂

還有對於愛情,各人在各人的道路上也是不同的,有的心有靈犀,有的機緣錯過,令人惋惜。就像瘂弦的評價那樣,他說:“現代人對愛情已經開始懷疑了,席慕容的愛情觀似乎給現代人重新建立起信仰。”在......

散文的語言特點都有哪些

形散而神不散~

文章語言特色都有什麼呀

語言是構成文章的物質形式,所有的文章都必須藉助語言這個工具來反映生活、傳播知識、闡述道理。從某種意義上講,閱讀文章,實際上就是學習語言,理解、揣摩、品味語言的過程就是學習語言的過程。

1.記敘文的語言特色。

記敘文的語言特色,無論是記敘文還是小說,無論是散文還是隨筆,無論是通訊還是童話,總的來講是要求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從記敘文的語言構成來說,大約有五個合作伙伴,即:敘述性語言,對話性語言,抒情性語言,描寫性語言和議論性語言。敘述性語言要客觀化,對話性語言要個性化,抒情性語言要情感化,描寫性語言要細節化,議論性語言要深刻化。當然,這五個合作伙伴不一定都能夠同時出現在同一篇文章裡,它只是在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地提供支持。

揣摩記敘文的語言特色,可從這樣幾個方面人手:①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揣摩文章的語言特色,不孤立地僅從局部去抓文章的語言特色;②按文章所屬的文體的特點去揣摩文章的語言特色,在共性中體現出文章的個性;③在“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的“總特色”下,體會記敘文語言的客觀化、個性化、情感化、細節化、深刻化是如何在一篇文章中構成和諧的完美的整體的;④在關注作者個人因素,如氣質、素養、閱歷、經歷、性格等的同時,還要關注作者的個體差異,不同的寫作個性會有不同的語言特色;⑤仔細推敲文章的字、詞、句等語言材料,尤其是含義深刻的語句。

二、說明文的語言特色

說明文的語言特色,總的要求是準確、簡潔、富有表現力。無論是事物說明還是事理說明,抑或是科學小品,都不能例外。準確、簡潔,是說明文語言的最本質的特徵。從說明文的主要功能來看,說明文主要是傳播知識的。要使說明文傳播的知識準確無誤,就必須使用準確的語言冷靜客觀地解說事物,闡明事理,準確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要使傳播知識的說明文讓讀者一讀就明白,說明文的語言就必須簡潔。在此前提下,一篇具體的說明文,由於說明對象、讀者對象和作者語言風格的不同,其語言特色可以平實見長,也可以生動活潑見長。或概括,或具體;或簡潔,或豐腴;或精練,詳盡;或平易樸實,或幽默風趣,都可根據具體的文章而定。

揣摩說明文的語言特色,可從這樣幾個方面人手:①要有綜合觀念。揣摩說明文的語言特色不能置說明對象的特徵,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於不顧,要把這些內容綜合起來看。②抓住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本質特徵,去理解文章中表時間、空間、數量、範圍、程度、特徵、性質、程序等詞語。③弄清什麼是平實說明,什麼是生動說明。④認真分析文章所用到的各種說明方法,各種說明方法在文章中的科學運用,正是說明文語言特色的正確體現。⑤注意說明文中動詞、數量詞、修飾限制性詞語的準確運用。

3.議論文的語言特色。

議論文的語言特色主要體現在準確、鮮明、富有概括力上。議論文是說理的文章,要講清道理,文章中的每一句話必須準確,議論文語言的準確性,常常體現在句子中狀語、定語等修飾成分上。議論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要把道理說得讓人心服口服,文章的論點一定要鮮明,作者的褒貶態度也一定要鮮明,作者在文中主張什麼,反對什麼,歌頌什麼,批判什麼,一定要通過鮮明的觀點、充足的論據和嚴密的論證,明明白白地告訴讀者,議論文善於將事物加以抽象,從而反映事物的特點。因此議論文的語言概括力特別強,常常用比較抽象的詞語表現豐富的內容。

揣摩議論文的語言特色,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人手:①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前提下,理解文章的語言特色;②在把握論點、琢磨論據、分析論證的過程中理解文章的語言特色;③注意理解句子中定語、......

散文的語言特點 15分

散文的語言特點 散文,是一種優美且充滿詩意的體。 我認為它最大的語言特點就是它那極其優美遣詞用句。在一篇優秀的散文中作者往往會使用大量的修辭手法。例如,在《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就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把荷葉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把白花比作明珠,比作星星;把縷縷清香比作遠處渺茫的歌聲;把月光比作流水;等等,數不勝數。正是這一連串的比喻,如一隻神奇的畫筆一樣,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副栩栩如生的《荷塘月色》,讓人彷彿身臨其境,不由自主的為這美景陶醉,為作者細緻入微的描寫喝彩 。 所以,我認為語言優美是散文一大特點。

張曉風散文集的語言特色

張曉風的寫作風格

文章的語言特色 50分

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或概括,或具體;或簡潔,或豐腴;或精練,詳盡;或平易樸實,或幽默風趣。平實見長,也可以生動活潑見長。準確、鮮明、富有概括力。給加賞哦!

相關問題答案
散文語言特色有哪些?
文章的語言特點有哪些?
文言文句式特點有哪些?
語文寫作特點有哪些?
幼兒園辦學特色有哪些?
辦學特色有哪些?
說明文寫作特點有哪些?
日本語言證書有哪些?
韓語語言證書有哪些?
詩歌語言風格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