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做作業磨蹭怎麼辦?

General 更新 2024-05-26

孩子做作業磨蹭怎麼辦

談起孩子做作業磨蹭,家長們總是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什麼半個小時的作業他磨蹭了兩天了,什麼邊做作業邊玩具了,什麼是做不了一會兒就要這樣或那樣東西了呀,不一而足。孩子作業磨蹭反映了孩子在學習上乃至生活上心理上還 沒有形成注意力集中的性格品質,注意力集中是成就一切夢想的最優秀的人格品質。有了它,你就成功了99%。所以,孩子做作業磨蹭,不僅是做作業問題,是成人成才的大問題,不可小視。 孩子做作業磨蹭的原因及對策 孩子做作業磨蹭不是什麼洪水猛獸,但也絕不可忽視。他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家長必須儘早幫他解決的成長考驗。要解決它,必須首先了解形成做作業磨蹭的原因,探究其深層次的問題。 (1)缺少對時間的認識 孩子由於年紀小,缺少對時間的認識,而且自制力、自控力小,沒有時間概念,這是做作業磨蹭的一個原因,他還不能認識到作業量與時間量的關係。這需要家長慢慢地培養,比如:給孩子確定一個單位時間量,佈置一定的作業,到了時間,或者家長給他一個提示,或者要求孩子給自己一個提示,比如叫媽媽。媽媽要及時看一看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然後給他一個具體鼓勵和賞識,讓他有成就感,有對下一個時間單元的期待。比如字寫得好,哪個好,哪個比上次好?比如數學題做得好,是思路好,還是步驟完整等。這樣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引導和訓練後,就能使孩子感知作業量與時間的關係,從而使他逐漸有了作業量與時間量的關係,從而也就提高了注意力,提高了學習做作業的效率。 (2)注意力不集中,易分散 注意力是成就一切成就的關鍵因素,是學習品質中最重要的一點。對此,要力求做到以下幾點:首先,督促孩子形成先寫作業然後再幹其他的學習習慣,孩子放學一到家,媽媽要先給孩子一個水果,脫掉外衣,在孩子吃水果的過程中,就能使孩子情緒穩定下來。然後要求他先去做作業,然後再看電視,玩其他遊戲等。其次,要給孩子一個力求不轉移其注意力的學習環境,不大的書桌兒,硬椅子,不要在學習區域內放置玩具,不要在書桌上放置孩子感興趣的圖片照片等,總之力求不干擾其作業,分散他的學習注意力。第三,家長要儘可能不要看電視,談論趣味性的話題,以避免干擾注意力。 (3)對情緒不可控制。 (4)是否形成了一套理性思維模式 孩子越早形成一套自己的理性思維模式,也就越早形成良好的注意力,也就越早能自己安排自己的讀書、聽課、做作業的計劃,有了計劃,自然就注意力集中了。

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麼辦

威逼利誘。。。

如何讓孩子改掉寫作業磨蹭的習慣

很多家長都反映:我的孩子放學之後,進門就做作業,但做作業時太磨蹭,一點的作業做了那麼長時間,我還要陪著,我們家長不用做別的了,真是愁死人。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怎麼辦?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分析這個問題,培養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學習的習慣,也就是培養學生的專注習慣,力戒拖延和磨蹭。 不管遇到什麼問題,大家一定不要急,而是要先找出原因。不同的孩子因為性格、家庭等不同,造成學生愛磨蹭的原因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缺少時間概念: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2.天生的慢性子:有一些孩子明顯的比其他孩子動作慢,不論在什麼情形下、做什麼事情都慢,緊張不起來。這類孩子的神經類型往往屬於相對安靜而緩慢型,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變的先天氣質。如果你的孩子是這樣,家長首先必須接受這樣的現實,然後再想辦法慢慢改變。3.注意力易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旁邊有什麼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了初衷。於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時,就出現了邊幹邊玩、慢慢吞吞的樣子。4.不感興趣:做喜歡的事動作很快,做不喜歡的事就動作慢吞吞,這是很多小孩的毛病。吃飯的時間到了,可孩子在飯前喝了許多飲料、吃了許多零食,他一點飢餓感都沒有,對吃飯不感興趣,當然就會磨蹭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興趣低落,每天都是硬著頭皮在應付家長,你讓他讀書、寫作業,他肯定是疲疲塌塌、能拖就拖。5.動作不熟練:有時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因為他對所做的某件事動作不熟練、缺少操作的技巧。孩子就是孩子,他的思維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尚處在發育之中,他在做事情時可能不知道如何安排做事的先後順序,如何以較少的時間來做更多的事情;也可能沒有掌握一些基本技巧,比較“手笨”;還可能在做作業時對知識掌握得不牢,許多題目做起來很困難。6.缺乏自信心: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時缺乏足夠的自信心,他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錯,所以做起事情來也是瞻前顧後、畏畏縮縮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是擔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動作也就越慢。如果大人這時候再在一旁不斷地責備、催促,孩子的自信心又會受到影響,他的動作不僅快不起來,反而會更慢了。7.父母的榜樣:家長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來經常拖拖拉拉、不講效率,本來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長的時間,本來應當提前做完的事情也要拖到最後一刻。家長這種做事慢吞吞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時間長了,孩子也會養成辦事拖沓、磨磨蹭蹭的不良習慣。8.家長包辦:一些家長對孩子的包辦,也造就了孩子的“磨蹭”:嫌孩子吃飯慢,媽媽就把飯碗拿過來喂孩子;嫌孩子洗臉耽誤時間,媽媽就幫孩子洗;嫌孩子書包整理的工夫太長,媽媽就天天幫孩子整理。殊不知,這樣時間長了以後,孩子會漸漸養成更加磨蹭的習慣,他的惰性也會越來越強,他的依賴性也會越來越大,因為孩子知道,吃飯、穿衣、洗漱、整理等等事情,自己無論怎麼做都可以,反正爸爸媽媽會來幫他的。9.與家長消極對抗:現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很少給孩子空閒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孩子一件任務完成了,家長另一件任務又佈置出來了,家庭作業做完了還有額外的作業,額外的作業做完了還要練琴、畫畫,反正不能閒、不能玩。於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數,做事情還不如慢點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務也就越多。如果孩子不專心並不是以上因素造成的,可以參考下列方法提升注意力:1、理解萬歲。我們成人在遇到一些問題時也會產生緊張情緒,需要一些時間做心理準備。對於孩子而說,這種準備就更為重要了。所以,我們應當把孩子的磨蹭行為理解......

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麼辦

出現這個問題的時候,大部分家長表現的有點急躁,甚至會帶點火氣,所以:

①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平息自己“氣”,讓自己不帶情緒的跟孩子正常的交流;

②分析做作業慢是因為不會還是不願意做,又或是外界環境的問題,瞭解清楚再對症下藥;

③就寫作業這件事與孩子達成共識,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答應他假期出去遊玩。

在還不是很清楚你家情況的同時,再分析一個情況:

就是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完成了,你還會有什麼課外作業佈置嗎?或是做課外作業?或是上什麼培訓班?興趣班等,這也會導致孩子做作業的速度很慢,因為他知道就算他做完手上的這件事,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來做。

孩子做作業磨蹭怎麼辦?

這說明,孩子不喜歡做作業,所以才磨蹭,。。那他為什麼不喜歡做作業呢,其實應該是他不喜歡這門課,做家長的應該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或動力,。。

孩子做作業拖拉磨蹭怎麼辦?

問:孩子做作業拖拉磨蹭怎麼辦? 答:很多學生做功課都是拖拖拉拉的,老是要家長在隔壁看守。實在孩子做功課愛磨蹭,主要是孩子缺乏時間觀念、效率觀念,也有些孩子是因為對學習沒興趣硬著頭皮來應付,能拖就拖。所以家長應採用激勵的方法,來更正這個不良的學習風俗。 1、讓孩子“快得值得”家長要讓孩子感受到“快得值得”。孩子很快完成了學習義務,那末,多出來的時候若何處理?現在,很多家長會行使這些時候讓孩子“加加餐”(額外再部署功課)。如許,孩子會覺得,還不如慢點好,橫豎越快義務越多。以是,勤儉出來的時候,應當讓孩子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變。 2、多激勵對孩子評價多激勵,少說“慢”。常常評述孩子“動作慢”,孩子會以為自己每次的學習時候都很漫長,很容易湧現一些“小插曲”:發愣、上廁所等。因而,怙恃要扭轉孩子對自己的評價:你可以快起來,只要在學習的時刻不做其他事變就可以了。 3、速率測定法感覺“我可以快”。記載單位時候裡(如十分鐘)能寫若干個字,能做若干道題。然後,再算一算按如許的速率,做完所有的功課必要多長時間,效果確定會使孩子驚異:我能這麼快完成呀!時候1長,有利於培育孩子快速做功課的風俗。 4、適量的賞罰某些時刻,孩子常常拖沓不完成功課,也可以適量的賞罰,讓孩子品味一下磨蹭的後果。 5、讓孩子多問題目要是孩子功課中有不會的,不懂的內容,家長在激勵孩子多問,並主動輔導孩子完成功課。如許,孩子就不會在不懂的題目上擔擱過長的時候了。

孩子做作業磨蹭怎麼辦

一、孩子的注意力是短暫的,注意力持續時間一般約為15到20分鐘。如果持續時間太長,大腦會疲勞,學習效率變低,加之作業量大,會感到做作業是漫長而痛苦的事。面對總也做不完的作業,孩子最後選擇的結果就是拖拉。因此可以把時間化整為零,分割成三四段。比如估計要用1小時完成的作業,把時間分成三個“20分鐘”,每個“20分鐘”一結束,就休息5或10分鐘。由於每次時間短,還有“短期終極目標”作為激勵,做起作業來感覺有個盼頭,就會在規定時間內思想高度集中地做作業。也可以用化數為量的辦法,即把要做的所有作業按數量劃分成幾部分。比如,有15道數學題,規定每做完5道就休息5分鐘,然後再做下一個5道題。休息時可以讓孩子聽音樂,可以陪孩子說說話或作點遊戲。開始實施時一定要有家長監督提醒,嚴格把握好休息與做作業的時間。

有些是孩子本身的性格特點引起的動作慢,同時也受家庭環境影響。如果家庭成員也性子慢、生活散漫,做事拖拉,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各方面動作慢。有些是孩子思維運動較緩慢,做事總是比別人慢半拍,快不起來。遇到這種孩子,首先應正視它,不要用“笨”這一類的字眼來辱罵孩子。一是家庭成員要起榜樣作用,自己要一改以往做事慢騰騰的習慣,養成雷厲風行、乾淨利索、動作快捷迅速的做事習慣,讓“快”穿行在日常生活之中。比如,和孩子一起做家務活時,比賽看誰先做完或在規定時間內做完,洗漱、穿衣、疊被等看誰先完成。久而久之,孩子的慢性子會有所改變。牽移到學習上,也就可以快起來。二是可以通過遊戲活動,制定訓練計劃,來促進孩子反應速度的提高以及思維的快捷性、敏捷性。比如,每天出30道簡單加減運算題寫在紙上,用秒錶計算時間,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準確無誤地算完,這是算;比賽抄寫一長串數字,看誰先最快抄完,這是寫;家長隨意寫下幾組一排數字或字母,要求快速用筆劃其中的連續相同的數字或字母。如:,用筆劃出“55”,或找出一本書,比賽看誰找到一篇文章中高頻出現的某個詞,這是找;玩兩個字的詞語接龍,越快越好,這是說。這種算、寫、找、說訓練可以由家長設計,每天一練,每次練半個小時。在求質量的基礎上求速度,越快越好。一定要堅持它一兩個月,中途不能放棄。

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期在小學一二年級。可以採用“行為契約法” :

一、列出雙方都認為很重要的作業習慣的清單。例如:1、專心致志,不想別的事;2、不離開書桌做別的事;3、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4、字跡工整漂亮。

二、列出雙方都認為已經做得比較好的行為清單。例如:父母認為孩子目前做得比較好的“完成作業行為”有:1、作業較認真;2、字跡較工整。孩子認為父母在支持孩子完成作業方面做得好的行為有:1、做得好會表揚我;2、按時完成作業會陪我玩一會;3、獎勵我一顆紅五星。

三、列出雙方一致認為可以改進的作業行為的問題清單。例如:父母認為孩子可以改進的行為有“1、專心致志,不想別的事;2、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3、字跡工整漂亮;4、加快寫字速度。孩子認為父母可以改進的行為有:1、不要在我做作業時嘮叨;2、不要隨便闖進我間;3、寫得不好不快不要罵我。

四、雙方商定,找出最重要的一個需要改進的行為習慣作為“目標行為”(又稱為“靶行為”),包括父母要改進的目標行為和孩子要改進的目標行為。注意:目標行為的描述必須是具體的、量化的。例如放學回家後,在10分鐘以內打開書包,再用5分鐘做好學習用具、書、作業本的準備工作,並開始寫作業;2、爸爸媽媽在孩子寫作業期間,1次也不跟孩子嘮叨。

五、列出有意義而且公平的增強物清單,並讓孩子自己選擇他喜歡的增強物。例如......

三年級孩子做作業磨蹭、不專心怎麼辦?哄,罵都試過了。

1、首先爭取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心情

理解孩子,知道孩子不是在搗亂,不是不懂事,他的不專心和磨蹭只是正常心理規律的結果,作家長的也不用那麼生氣和急躁,心態也平和了。而父母不會用自己的焦急騷擾孩子,孩子也容易心情平靜。

孩子有時寫作業自己也會煩燥,此時家長若尊重情緒的規律,不是勉強他繼續寫,而是讓他停下來,看看動畫短片或者玩一會兒娃娃,等他情緒平靜或心情愉悅後再繼續寫作業,就會專心很多。當孩子因遇到難題不會寫而著急時,父母應適當給予安慰和鼓勵,比如告訴他學習的進步需要一個過程,有不會的題目很正常——這其實是做及時的心理疏導。

2、不催促孩子,讓孩子知道寫作業是自己的事情

孩子有時不愛寫作業,此時父母沒必要勸他、逼他寫作業,適當提醒一下就可以了,讓孩子明白寫作業是他自己的事。

3、按照孩子自己的節奏來寫作業

不要強行按我們的節奏去要求孩子,這不一定適合孩子,孩子也一時做不到。而應讓他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寫,會更順暢。

4、讓孩子自己體驗行為的結果

這是行為療法的原理,通過孩子體驗行為自然的後果來改變她的行為。不願寫作業,就不寫,自己想想老師批評的後果,就乖乖去寫了。因為孩子一般都是有蓬勃的上進心,希望自己學得更好,所以哪種行為促使成績提高,他自然會選擇這種行為。

5、適當的輔助

不催促孩子,少干擾孩子,不做孩子的監工,不等於不去輔助孩子。孩子做到自主學習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基礎一般,開始就自主學習有時還是比較困難的,此時如果適當輔助,給他指點一下,幫孩子講解一下難點,是很有必要的,這也會減少他作業的難度。

6、成就和進步是提高興趣的最好方法

輔助和讓孩子保持一個好的心情,會讓孩子寫作業更順暢,而這種成就感和進步本身就會激發孩子的興趣,讓他美滋滋的享受寫作業的過程。比如字寫得越來越漂亮,口算熟練,得到父母和老師的誇獎,也會使孩子逐漸喜歡寫作業了。

另外,輔助有一個要點,就是把功夫花在引導孩子上,但是最後的一層窗戶紙爭取讓孩子去捅破,讓他自己說出答案。這會讓孩子很有成就感,很愉悅,對逐漸地培養學習的興趣很有好處。

7、大膽表揚孩子

敢於真誠表揚。如給孩子記星星(即代幣法)等,也可以在早些寫完(或寫完一門)作業時,答應陪他玩最喜歡的遊戲。另外,只要一點小的進步就表揚,哪怕他專心了五分鐘也“毫不客氣”地表揚,而學得不好的時候要批評要淡化。

8、養成習慣

不指望一口吃成胖子。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兩個星期的事,所以有些反覆,很正常,要允許他有時表現不好。只要堅持這些原則和方法,孩子逐漸就會養成好的習慣。

9、進一步使用行為療法

隨著孩子自己寫作業的能力越來越強,比如你可以鼓勵他早些在託管班寫完作業,如果他能做到這一點,回來就讓他放開手腳玩兒。逐漸地,孩子體會到了早完成作業的好處,到後來回家時作業便已基本完成。

10、走向自主學習

隨著孩子的習慣越來越好,興趣越來越濃厚之後,家長可以開始逐步減少輔助和提醒。告訴孩子要自己多獨立解決問題,自己考慮完成作業的進度。如果在這方面做得好,可以適當的獎勵以促進她自主完成的習慣養成

《孩子做作業磨蹭怎麼辦》

做什麼事情都給他規定時間,

對於做作業慢,您應該先找出問題出在哪,是真的慢還是不會,還是怎麼樣,先找到問題的根源,如果不是不會,那說明他做什麼都慢,這是有的小孩子的習慣,剛開始你可以多付出一點時間,陪他做,規定時間,然後等他養成習慣了以後就好啦

希望能夠幫到你!

相關問題答案
小孩做作業磨蹭怎麼辦?
孩子作業粗心怎麼辦?
小孩做數學粗心怎麼辦?
孩子動作磨蹭怎麼辦?
小孩作業粗心怎麼辦?
孩子作業評價怎麼寫?
給孩子作業評語怎麼寫?
初中孩子太磨蹭怎麼辦?
做作業英語怎麼寫?
孩子寫作業潦草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