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鐵盧失敗的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06-04

滑鐵盧戰役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啊

拿破崙戰爭是指從拿破崙-波拿巴上臺執政到1815年滑鐵盧戰役期間法國與其敵國進行的一系列戰爭。拿破崙戰爭以失敗告終。原因如下:

一,拿破崙戰爭失敗的 直接 原因:

1莫斯科嚴寒的氣候

2俄國人堅壁清野的方針

3反法同盟的建立,使得他在歐洲處於孤立

4戰爭的性質由保家為國的正義性質變成了侵略性質

5窮兵黷武,孤軍深入,本身就犯了兵家之大忌.

6兩次關鍵戰役的失敗,尤其是滑鐵盧之敗.

7在海上他組織的法西艦隊,曾被納爾遜重創.喪失了制海權.

二,拿破崙戰爭失敗的 根本 原因:

1.拿破崙戰爭具有雙重性質,既有明顯的反對外國武裝干涉、保衛大革命基本成果的性質,又有強烈的侵略擴張性質。1810年以前所進行的戰爭,其主導方面是反干涉,因而本質上是歐洲兩種社會制度的交鋒。它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進一步摧毀了封建舊制度,鞏固了資本主義社會秩序,傳播了法國革命的思想,在客觀上有利於歐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農民的解放。但他後期所進行的戰爭,就主要表現為侵略性。他侵犯歐洲許多國家的獨立,掠奪各國人民的財產,招致各國人民的反抗。

2.歐洲大陸各封建君主國同法國作戰,主要是為了撲滅法國革命,重建封建秩序;而英國干涉法國革命則是過去兩國間商業戰爭的繼續,正在進行工業革命的英國企圖消滅自己的競爭對手。

3.戰爭以拿破崙失敗而結束,它反映了當時的力量對比關係。在歐洲大陸,封建勢力在總體上仍大於資本主義勢力;在英法對抗中,英國的力量強於法國。同時,拿破崙對佔領地的經濟掠奪和軍事統治,激發了各國的民族主義,反抗鬥爭風起雲湧。

滑鐵盧失敗原因 20分

滑鐵盧的失敗歷史上眾說不一,其根本原因並不是簡單幾句就能說得清楚的!滑誒盧之戰是毀滅他一生的戰爭,本來不想再去揭開那歷史的傷疤,但為了拿破崙、為了所崇拜他的人我只好~~~~~ 滑鐵盧的失敗:

(1)時間的流失 ①拿破崙在6月12四晚到拉昂是,格魯希元帥的4個騎兵軍居然還沒有開赴前線,原因是他反應遲鈍的參謀長蘇爾特根本沒有下達命令。 ②派去傳達旺達姆軍團於15日凌晨2時開拔的那個軍官遇到意外,使旺達姆軍團耽擱良久。

(2)天氣的影響 ①6月17日上午法軍第一槍響,就好像觸發了頭上的雷雨雲似的,立即雷聲大作,閃電把部隊變成了“瞎子”,接著便是大雨傾盆。在這種暴雨下,一切的火器都無法進行射擊,拿破崙的大炮也無法在溼透的泥地上前進。使拿破崙本來指望在下午5、6點鐘擊潰聯軍的計劃泡湯了。 ②飄潑的大雨使得戰區地形面目全非,溝壑縱橫,泥漿滿地,輜重車的輪子淹沒了一半。暴雨造成的泥漿和溼地,給法軍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③步兵難以前進,炮兵費力地拉起陷入爛泥中的大炮,在泥濘中跌撞著艱難地前進,還未與聯軍接觸就已經人困馬乏了。由於爛泥地的關係,在發動進攻時步兵和騎兵的協調不好,導致了大部分的士兵死亡。 ④暴雨造成的泥地,使拿破崙的最擅長使用的威懾裡極大的火炮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法軍的火炮只有落在堅硬的的地上才能產生極大的跳飛殺傷力,可現在都陷入爛泥或鬆土中。 ⑤由於暴雨造成的道路泥濘,拿破崙發出的讓下屬格魯希部隊迅速靠攏的命令推遲了5小時才能送達,致使法軍的援軍未能及時到達。又由於暴雨的原因使總攻擊時間推遲,給聯軍充裕的時間,使敵方援軍及時趕到了戰場。

(3)部下的失誤 ①戴爾隆軍團在戰爭緊要之際東竄竄西晃晃,居然一整沒放一槍。(和貝爾納多特一樣) ②缺乏戰略眼光的內伊錯過了在英軍防守戰略重地四臂村極薄弱時佔領它! ③格魯希則率領著3萬大軍被一支普魯士偏軍引離了主戰場。 ④6月17日,泊若爾錯把一個炮兵連當成是敵軍後衛。報告說,敵軍正向東面的那慕爾全面潰退,其實整支普魯士正有秩序地向北面的瓦弗爾退卻,以便和威靈頓的部隊保持接觸。 ⑤格魯希動作太遲緩,本該18拂曉就應該動身行動,他卻在上午8、9點鐘才動身。慢吞吞地走了兩個小時。11點30分左右聽到從聖讓上傳來的炮聲,他卻拒絕了熱拉爾想聖讓山方向進軍的計劃。他繼續追擊英軍後衛,盯住法軍。(他就不明白—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的道理) ⑥內伊在滑鐵盧激戰中發動第一次衝鋒太早,導致了巨大的損失。

(4)拿破崙的失誤 ①在攻擊齊普第一軍時遺忘掉駐紮在8英里外的沙勒羅瓦郊區的洛鮑第6軍,拿破崙根本沒有使用他。戰鬥結束後拿破崙騎馬離開了戰場,沒有給格魯希留下任何關於追殲已遭重創的敵軍指示。這次戰鬥拿破崙投入了他的一半兵力,其勝果只是一點點! ②將一份潦草的鉛筆手令傳給了戴爾隆,戴爾隆迷惑地把軍隊偏離了拿破崙指定的地點。 ③由於泊若爾的報告拿破崙堅定了布呂歇爾的部隊正在經過那慕爾和列日向馬斯特裡赫特潰退,現在要對付的只剩威靈頓的部隊了。命令釓魯希率第3、4軍和騎兵繼續向東前進,偵察和追擊那慕爾和列日方向的敵軍,並報告敵人的行蹤。(這是拿破崙在整個軍事生涯裡犯下的最大的災難性的戰略錯誤,他的過分自信導致了他的垮臺。) ④在收到格魯希報告普軍的行蹤時,拿破崙晚8個小時才下命令給正在追擊普軍的格魯希。⑤他將整個進攻的指揮權交給了內伊,內伊並不是一個高明的戰術家,他只有勇猛。 ⑥他讓熱羅姆指揮雷耶的第6軍,其目的是吸引威靈頓的注意力。可熱羅姆卻發動毫無意義的攻擊,反而使法軍損失巨大,使法軍被牽制了。 ⑦在攻佔了聖拉埃後沒......

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中,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希望對你有幫助(1)時間的流失

①拿破崙在6月12四晚到拉昂是,格魯希元帥的4個騎兵軍居然還沒有開赴前線,原因是他反應遲鈍的參謀長蘇爾特根本沒有下達命令。

②派去傳達旺達姆軍團於15日凌晨2時開拔的那個軍官遇到意外,使旺達姆軍團耽擱良久。

(2)天氣的影響

①6月17日上午法軍第一槍響,就好像觸發了頭上的雷雨雲似的,立即雷聲大作,閃電把部隊變成了“瞎子”,接著便是大雨傾盆。在這種暴雨下,一切的火器都無法進行射擊,拿破崙的大炮也無法在溼透的泥地上前進。使拿破崙本來指望在下午5、6點鐘擊潰聯軍的計劃泡湯了。

②飄潑的大雨使得戰區地形面目全非,溝壑縱橫,泥漿滿地,輜重車的輪子淹沒了一半。暴雨造成的泥漿和溼地,給法軍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③步兵難以前進,炮兵費力地拉起陷入爛泥中的大炮,在泥濘中跌撞著艱難地前進,還未與聯軍接觸就已經人困馬乏了。由於爛泥地的關係,在發動進攻時步兵和騎兵的協調不好,導致了大部分的士兵死亡。

④暴雨造成的泥地,使拿破崙的最擅長使用的威懾裡極大的火炮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法軍的火炮只有落在堅硬的的地上才能產生極大的跳飛殺傷力,可現在都陷入爛泥或鬆土中。

⑤由於暴雨造成的道路泥濘,拿破崙發出的讓下屬格魯希部隊迅速靠攏的命令推遲了5小時才能送達,致使法軍的援軍未能及時到達。又由於暴雨的原因使總攻擊時間推遲,給聯軍充裕的時間,使敵方援軍及時趕到了戰場。

(3)部下的失誤

①戴爾隆軍團在戰爭緊要之際東竄竄西晃晃,居然一整沒放一槍。(和貝爾納多特一樣)

②缺乏戰略眼光的內伊錯過了在英軍防守戰略重地四臂村極薄弱時佔領它!

③格魯希則率領著3萬大軍被一支普魯士偏軍引離了主戰場。

④6月17日,泊若爾錯把一個炮兵連當成是敵軍後衛。報告說,敵軍正向東面的那慕爾全面潰退,其實整支普魯士正有秩序地向北面的瓦弗爾退卻,以便和威靈頓的部隊保持接觸。

⑤格魯希動作太遲緩,本該18拂曉就應該動身行動,他卻在上午8、9點鐘才動身。慢吞吞地走了兩個小時。11點30分左右聽到從聖讓上傳來的炮聲,他卻拒絕了熱拉爾想聖讓山方向進軍的計劃。他繼續追擊英軍後衛,盯住法軍。(他就不明白—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的道理)

⑥內伊在滑鐵盧激戰中發動第一次衝鋒太早,導致了巨大的損失。

(4)拿破崙的失誤

①在攻擊齊普第一軍時遺忘掉駐紮在8英里外的沙勒羅瓦郊區的洛鮑第6軍,拿破崙根本沒有使用他。戰鬥結束後拿破崙騎馬離開了戰場,沒有給格魯希留下任何關於追殲已遭重創的敵軍指示。這次戰鬥拿破崙投入了他的一半兵力,其勝果只是一點點!

②將一份潦草的鉛筆手令傳給了戴爾隆,戴爾隆迷惑地把軍隊偏離了拿破崙指定的地點。

③由於泊若爾的報告拿破崙堅定了布呂歇爾的部隊正在經過那慕爾和列日向馬斯特裡赫特潰退,現在要對付的只剩威靈頓的部隊了。命令釓魯希率第3、4軍和騎兵繼續向東前進,偵察和追擊那慕爾和列日方向的敵軍,並報告敵人的行蹤。(這是拿破崙在整個軍事生涯裡犯下的最大的災難性的戰略錯誤,他的過分自信導致了他的垮臺。)

④在收到格魯希報告普軍的行蹤時,拿破崙晚8個小時才下命令給正在追擊普軍的格魯希。⑤他將整個進攻的指揮權交給了內伊,內伊並不是一個高明的戰術家,他只有勇猛。

⑥他讓熱羅姆指揮雷耶的第6軍,其目的是吸引威靈頓的注意力。可熱羅姆卻發動毫無意義的攻擊,反而使法軍損失巨大,使法軍被牽制了。

⑦在攻佔了聖拉埃後沒有出動老、中近衛軍進攻威靈度的中央陣地。

以上幾個方面就是滑鐵盧失敗的一些原因。當然一場戰爭的失敗肯定有許許多多的原因,何況這是一場有名......

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俄、英、普、奧等組成的第六次反法聯盟,終於打敗了拿破崙,拿破崙被迫退位,被放

逐到他的領地厄爾巴島上,波旁王朝復辟。

但拿破崙並不甘心自己的這次失敗,他仍然在關心著時局的發展。1815年初,反法

聯盟在維也納開會,由於分贓不均而大吵大鬧,以至於劍拔弩張、橫刀相向。同時,法國人

民由於封建貴族的殘酷統治,越來越不滿意波旁王朝的統治而更加懷念拿破崙時代。

拿破崙見時機已成熟,便決定東山再起。1815年2月26日夜,拿破崙率領105

0名官兵,分乘6艘小船,巧妙躲過監視厄爾巴島的波旁王朝皇家軍艦,經過三天三夜的航

行,於3月1日抵達法國南岸儒昂灣。拿破崙感慨萬端、興致勃發,立刻在岸上發表了熱情

洋溢的演說:“士兵們,我們並未失敗!我時刻在傾聽著你們的聲音,為我們的今天,我歷

經重重艱辛!現在,此時此刻,我終於又回到了你們中間。來吧,讓我們並肩戰鬥!勝利屬

於你們,榮譽屬於你們!高舉起大鷹旗幟,去推翻波旁王朝,爭取我們的自由和幸福吧!”

士兵們在拿破崙的鼓舞下,熱血沸騰。部隊開始進軍巴黎。沿途所到,不少人歡呼雀

躍。波旁王朝派出的阻擊部隊,因多是拿破崙舊部,所以紛紛歸附,這樣,到3月12日,

拿破崙未放一槍一彈,順利進入巴黎。此時,他的部隊已發展到1.5萬人。路易十八看到

大勢已去,倉皇逃出巴黎。3月19日,拿破崙在萬民歡騰聲中,重登王位。正在維也納開

會的反法聯盟各國首腦,驚恐萬狀,立刻停止爭吵,並馬上擬定了臨時宣言,稱拿破崙是世

界和平的擾亂者和敵人,他“不受法律保護”,與此同時,他們迅速集結兵力,到3月25

日,英、俄、普、奧、荷、比等國結成的第七次反法聯盟,並有重兵70萬。聯軍準備分頭

進攻巴黎:巴克雷指揮17萬俄軍和25萬奧軍集結在萊茵河方面,向洛林和阿爾薩斯推

進;弗裡蒙指揮奧——撒丁聯軍6萬,集結於法意邊境,準備隨時向法進軍;普魯士的布呂

歇耳元帥率12萬普軍、300門大炮在沙羅瓦和列日之間集結;英國的威靈頓將軍指揮一

支由英、德、荷、比人組成的混合部隊約10萬人、200門大炮,駐紮在布魯塞爾和蒙斯

之間。另外,聯軍還有一支30萬人的預備隊。

聯軍約定在6月20日左右開始行動。

法軍方面,拿破崙也在加緊備戰,到6月上旬,已有18萬人集結在鷹旗之下,他希望

到6月底能有50萬人上陣。但令拿破崙遺憾的是,過去富有作戰經驗的老將已不願再為拿

破侖效力,這對法軍非常不利。

對於聯軍的強大陣容,拿破崙認真地進行了分析,他決定要化被動為主動,以攻為守。

他認為威脅最大的是比利時方面的英普軍隊,所以要集中主要兵力對付,而萊茵河、意大利

方面的聯軍,只要派少量兵力進行牽制就行了。同時,他還決定,要趁聯軍尚未會齊的時

候,爭取戰機,率先擊潰英普聯軍,打敗了威靈頓和布呂歇耳這兩個老將,其他聯軍便好應

付了。

計劃已定,拿破崙便於6月12日派12.5萬法軍(其中有近衛軍2萬人)、火炮3

00門,悄悄移動到比利時邊境,駐紮到離普軍只隔一片密林的地方。

6月16日下午2時,戰鬥打響。法軍主力7萬人在林尼附近同普軍主力8萬人交戰,

拿破崙另派5萬兵力牽制英軍,他希望能夠把英、普軍隊切開,然後各個擊破。

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又加上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槍炮聲、雷雨聲相互交加、轟

轟作響,一直到傍晚雷雨過後,布呂歇耳才發現,法軍已佔領林尼村,普軍防線已被切斷。

而且,法軍迅速包圍了普軍,布呂歇耳也被摔傷。普軍見形勢不利,四散潰逃。拿破崙認為

普軍敗局已定,令法軍休息一日,然後才令格魯希元帥追擊......

滑鐵盧戰役中法軍失敗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我認為拿破崙失敗的原因還是因為拿破崙在滑鐵盧之前的出征沙俄的失利,在沙俄損失的部隊幾乎是皇帝的全部精銳啊,以致於在第7次反法聯盟進攻時處於劣勢兵力。我認為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對他的無恥背叛給皇帝帶來的心理上的陰影···

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失敗有如下原因:

一、軍隊素質差,指揮員缺乏儘管拿破崙任命名將達武元帥為陸軍部長,在2個月內組織了28.4萬軍隊,且部隊中也有不少老兵,但整個部隊畢竟是倉促組建,缺乏訓練,槍械、彈藥、馬匹也十分缺乏。部隊的高、中級指揮員更是缺乏,以至格魯西這樣的平庸之輩也要獨當一面。

法軍在滑鐵盧決戰時,進攻被迫採用師縱隊,每營成三列橫隊,每師則形成正面200人,縱深24-27列的龐大方陣,行動笨拙。

二、沒有及時殲滅普軍 拿破崙計劃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普英軍,法軍先於滑鐵盧決戰前兩天的6月16日,在里尼擊潰布呂歇爾的普軍。但因1軍團迷路,沒有及時趕到戰場,6軍團又距離過遠,調動太遲,致使里尼之戰成為擊潰戰,而不是預想的殲滅戰。

拿破崙也沒有在16日黃昏組織追擊普軍,而是在第二天派出格魯西元帥率3.4萬人追擊。但為時已晚,格魯西根本沒有找到普軍,反而浪費了大量兵力,卻使普軍最後與英軍會合,參加了滑鐵盧的戰鬥。 .

三、兵力分散,調動不及 拿破崙歷來主張集中優勢兵力。但此役卻奇怪的一開始就分散使用兵力。

在里尼之戰時,拿破崙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卻派出內伊大軍迂迴普軍右翼,結果內伊突遇英軍2萬,即放棄迂迴圍殲普軍的任務,被次要敵人牽制,後僅遲緩的派出1軍團,也沒能到達戰場。

在滑鐵盧決戰時,拿破崙仍未集中全部兵力,而是分出三分之一的兵力,由格魯西帶領去追擊去向不明的普軍,致使該部脫離戰場。

四、法軍將領的不稱職 內伊元帥儘管在滑鐵盧表現了非凡的勇氣,但其指揮是不力的。在里尼迂迴時,不分主次,與2萬英軍糾纏,致使8萬普軍未被殲滅。

格魯西元帥更是昏庸,其在滑鐵盧以3.4萬兵力,無所事事。聽到滑鐵盧炮聲,卻以沒接到命令為由不回援。其部下4軍團司令吉拉爾將軍一再力諫,都被其拒絕。

而作為總參謀長的蘇爾特元帥,也是不稱職的。第一次擔任此職的蘇爾特,儘管於18日晨及時的提醒了拿破崙調回格魯西部,也有一些好的建議,但其參謀部的組織卻是千瘡百孔。法軍在里尼、滑鐵盧一再不知敵情。在里尼,參謀部竟不知普軍右翼遠處有2萬英軍,在內伊被牽制時,也沒有及時命令其以主力投入主戰場。而6軍團竟因駐地遠,調動遲,而未能趕到。在滑鐵盧,參謀部既不知普軍來援,也不知格魯西的去向。

在滑鐵盧戰役中,法軍表現了極大的勇氣,卻因種種原因遭到慘敗,拿破崙的政治生命、軍事生涯就此終結。

滑鐵盧戰役的失敗原因

滑鐵盧戰役是戰爭史上的著名戰役,最終決定了拿破崙及其帝國的命運,對歐洲有著深遠的影響。對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的失敗原因,歷來眾說紛紜。勝利者威靈頓公爵認為,拿破崙採取戰略上的進攻,是其失敗的主因,拿破崙應等待聯軍侵入法國,時日一久必因糧食缺乏而自行崩潰。不知道他如此說,動機何在,聯軍會自行崩潰嗎?在1814年侵入法國的聯軍也沒有崩潰啊!而在聯軍第一批集結65萬人,還有30萬軍隊將在秋天到達,總數有百萬之眾的情況下,法軍倉促之下,僅組織了28.4萬人的正規軍,力量如此懸殊。拿破崙變防禦為進攻,以圖各個擊破敵軍、掌握主動權的計劃是非常出色的,也是有可能成功的。拿破崙自己對科蘭庫爾說:是由於格魯希未能及時增援,而騎兵又被擊潰,以致慘敗,內伊行動也不夠積極、機智。他的話是比較符合實情的,但也是側重於人事方面的分析。試著對各種情況進行分析,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失敗有如下原因: 儘管拿破崙任命名將達武元帥為陸軍部長,在2個月內組織了28.4萬軍隊,且部隊中也有不少老兵,但整個部隊畢竟是倉促組建,缺乏訓練,槍械、彈藥、馬匹也十分缺乏。部隊的高、中級指揮員更是缺乏,以至格魯希這樣的平庸之輩也要獨當一面。法軍在滑鐵盧決戰時,進攻被迫採用師縱隊,每營成三列橫隊,每師則形成正面200人,縱深24-27列的龐大方陣,行動笨拙。 拿破崙歷來主張集中優勢兵力。但此役卻奇怪的一開始就分散使用兵力。在里尼之戰時,拿破崙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卻派出內伊大軍迂迴普軍右翼,結果內伊突遇英軍2萬,即放棄迂迴圍殲普軍的任務,被次要敵人牽制,後僅遲緩的派出1軍團,也沒能到達戰場。在滑鐵盧決戰時,拿破崙仍未集中全部兵力,而是分出三分之一的兵力,由格魯希帶領去追擊去向不明的普軍,致使該部脫離戰場。 內伊元帥儘管在滑鐵盧表現了非凡的勇氣,但其指揮是不力的。在里尼迂迴時,不分主次,與2萬英軍糾纏,致使8萬普軍未被殲滅。他帶領騎兵貿然衝鋒也極大的打擊了法軍有生力量。格魯希元帥卻是墨守成規,其在滑鐵盧以3.4萬的兵力,由於其之前在接到了拿破崙的命令。所以聽到滑鐵盧炮聲,卻以沒接到命令為由不回援。其部下四軍團司令吉拉爾將軍一再力諫,都被其拒絕。在此,茨威格的記敘可以做證:6月17日上午11時,拿破崙第一次把獨立指揮權交給格魯希元帥。拿破崙的命令是清楚的:當他自己向英軍進攻時,格魯希務必率領交給他的三分之一兵力去追擊普魯士軍。同時,他必須始終和主力部隊保持聯繫。格魯希元帥躊躇地接受了這項命令。他不習慣獨立行事。只是當他看到皇帝的天才目光,他才感到心裡踏實,不假思索地應承下來。使他放心的是,大本營就在附近。只需三小時的急行軍,他的部隊便可和皇帝的部隊會合。他基本上沒有什麼責任可言,但是他就是法國復辟王朝沒落的一大罪人。而作為總參謀長的蘇爾特元帥,也是不稱職的。第一次擔任此職的蘇爾特,儘管於18日晨及時的提醒了拿破崙調回格魯西部,也有一些好的建議,但其參謀部的組織卻是千瘡百孔。法軍在里尼、滑鐵盧一再不知敵情。在里尼,參謀部竟不知普軍右翼遠處有2萬英軍,在內伊被牽制時,也沒有及時命令其以主力投入主戰場。而6軍團竟因駐地遠,調動遲,而未能趕到。在滑鐵盧,參謀部既不知普軍來援,也不知格魯希的去向。在滑鐵盧戰役中,法軍表現了極大的勇氣,卻因種種原因遭到慘敗,拿破崙的政治生命、軍事生涯就此終結。 拿破崙計劃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普英軍,法軍先於滑鐵盧決戰前兩天的,在里尼擊潰布呂歇爾的普軍。但因1軍團迷路,沒有及時趕到戰場,6軍團又距離過遠,調動太遲,致使里尼之戰成為擊潰戰,而不是預想的殲滅戰。拿破崙也沒有在1......

滑鐵盧戰役為什麼會失敗

戰役結局是反法聯軍獲得了決定性勝利。這次戰役結束了拿破崙帝國。此戰役也是拿破崙一世的最後一戰。拿破崙戰敗後被放逐至聖赫勒拿島,自此退出歷史舞臺。

滑鐵盧用來形容什麼?

拿破崙一直打勝仗,直到在滑鐵盧大敗,之後拿破崙被囚禁。所以滑鐵盧用來形容有成功到失敗的轉折點。

參考資料

滑鐵盧戰役是軍事史上著名的戰役之一。

1815年拿破崙率舊部逃離厄爾巴島,返回巴黎。英國、普魯士、奧地利等國埂主集結了70萬重兵,準備分頭進攻巴黎。6月17日,拿破崙擊敗由布呂歇爾將軍率領的普軍,並趕到比利時布魯塞爾南的滑鐵盧村,與由威靈頓公爵率領的英軍相遇。但是,拿破崙手下的一名將軍沒能按命令消滅逃跑的普軍。6月18日,拿破崙率軍與英軍交戰。布呂歇爾則花了一個上午重整軍隊,馬不停蹄地奔赴滑鐵盧。當天下午,正當兩支軍隊都疲憊不堪時,布呂歇爾率領的普軍趕到了,並猛攻法軍的右翼。晚上9點,拿破崙率領的法軍敗走。

滑鐵盧戰役後,聯軍很快攻佔巴黎,拿破崙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聖赫勒拿島。

滑鐵盧之戰失敗的原因只在格魯希嗎?

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失敗的原因滑鐵盧戰役是戰爭史上的著名戰役,最終決定了拿破崙及其帝國的命運,對歐洲有著深遠的影響。

對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的失敗原因,歷來眾說紛紜。勝利者威靈頓公爵認為,拿破崙採取戰略上的進攻,是其失敗的主因,拿破崙應等待聯軍侵入法國,時日一久必因糧食缺乏而自行崩潰。不知道他如此說,動機何在,聯軍會自行崩潰嗎?在1814年侵入法國的聯軍也沒有崩潰啊!

而在聯軍第一批集結65萬人,還有30萬軍隊將在秋天到達,總數有百萬之眾的情況下,法軍倉促之下,僅組織了28.4萬人的正規軍,力量如此懸殊。拿破崙變防禦為進攻,以圖各個擊破敵軍、掌握主動權的計劃是非常出色的,也是有可能成功的。 ;

拿破崙自己對科蘭庫爾說:是由於格魯西未能及時增援,而騎兵又被擊潰,以致慘敗,內伊行動也不夠積極、機智。他的話是比較符合實情的,但也是側重於人事方面的分析。

試著對各種情況進行分析,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失敗有如下原因:

一、軍隊素質差,指揮員缺乏

儘管拿破崙任命名將達武元帥為陸軍部長,在2個月內組織了28.4萬軍隊,且部隊中也有不少老兵,但整個部隊畢竟是倉促組建,缺乏訓練,槍械、彈藥、馬匹也十分缺譁。部隊的高、中級指揮員更是缺乏,以至格魯西這樣的平庸之輩也要獨當一面。

法軍在滑鐵盧決戰時,進攻被迫採用師縱隊,每營成三列橫隊,每師則形成正面200人,縱深24-27列的龐大方陣,行動笨拙。

二、沒有及時殲滅普軍

拿破崙計劃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普英軍,法軍先於滑鐵盧決戰前兩天的6月16日,在里尼擊潰布呂歇爾的普軍。但因1軍團迷路,沒有及時趕到戰場,6軍團又距離過遠,調動太遲,致使里尼之戰成為擊潰戰,而不是預想的殲滅戰。

拿破崙也沒有在16日黃昏組織追擊普軍,而是在第二天派出格魯西元帥率3.4萬人追擊。但為時已晚,格魯西根本沒有找到普軍,反而浪費了大量兵力,卻使普軍最後與英軍會合,參加了滑鐵盧的戰鬥。 .

三、兵力分散,調動不及

拿破崙歷來主張集中優勢兵力。但此役卻奇怪的一開始就分散使用兵力。

在里尼之戰時,拿破崙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卻派出內伊大軍迂迴普軍右翼,結果內伊突遇英軍2萬,即放棄迂迴圍殲普軍的任務,被次要敵人牽制,後僅遲緩的派出1軍團,也沒能到達戰場。

在滑鐵盧決戰時,拿破崙仍未集中全部兵力,而是分出三分之一的兵力,由格魯西帶領去追擊去向不明的普軍,致使該部脫離戰場。

四、法軍將領的不稱職

內伊元帥儘管在滑鐵盧表現了非凡的勇氣,但其指揮是不力的。在里尼迂迴時,不分主次,與2萬英軍糾纏,致使8萬普軍未被殲滅。

格魯西元帥卻是墨守成規,其在滑鐵盧以3.4萬的兵力,由於其之前在接到了拿破崙的命令。所以聽到滑鐵盧炮聲,卻以沒接到命令為由不回援。其部下4軍團司令吉拉爾將軍一再力諫,都被其拒絕。

在此,茨威格的記敘可以做證:"6月17日上午11時,拿破崙第一次把獨立指揮權交給格魯希元帥。拿破崙的命令是清楚的:當他自己向英軍進攻時,格魯希務必率領交給他的三分之一兵力去追擊普魯士軍。同時,他必須始終和主力部隊保持聯繫。

格魯希元帥躊躇地接受了這項命令。他不習慣獨立行事。只是當他看到皇帝的天才目光,他才感到心裡踏實,不假思索地應承下來。使他放心的是,大本營就在附近。只需三小時的急行軍,他的部隊便可和皇帝的部隊會合。"他基本上沒有什麼責任可言,但是他就是法國復辟王朝沒落的一大罪人。

而作為總參謀長的蘇爾特元帥,也是不稱職的。第一次擔任此職的蘇爾特,儘管於18日晨及時的提醒了拿破崙調回格魯西部,也有一些好的建議,但其參謀部的組織卻......

滑鐵盧戰役為什麼會失敗?

軍隊素質差,指揮員缺乏

儘管拿破崙任命名將達武元帥為陸軍部長,在2個月內組織了28.4萬軍隊,且部隊中也有不少老兵,但整個部隊畢竟是倉促組建,缺乏訓練,槍械、彈藥、馬匹也十分缺乏。部隊的高、中級指揮員更是缺乏,以至格魯西這樣的平庸之輩也要獨當一面。   法軍在滑鐵盧決戰時,進攻被迫採用師縱隊,每營成三列橫隊,每師則形成正面200人,縱深24-27列的龐大方陣,行動笨拙。

沒有及時殲滅普軍

拿破崙計劃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普英軍,法軍先於滑鐵盧決戰前兩天的6月16日,在里尼擊潰布呂歇爾的普軍。但因1軍團迷路,沒有及時趕到戰場,6軍團又距離過遠,調動太遲,致使里尼之戰成為擊潰戰,而不是預想的殲滅戰。   拿破崙也沒有在16日黃昏組織追擊普軍,而是在第二天派出格魯西元帥率3.4萬人追擊。但為時已晚,格魯西根本沒有找到普軍,反而浪費了大量兵力,卻使普軍最後與英軍會合,參加了滑鐵盧的戰鬥。 .

兵力分散,調動不及

拿破崙歷來主張集中優勢兵力。但此役卻奇怪的一開始就分散使用兵力。   在里尼之戰時,拿破崙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卻派出內伊大軍迂迴普軍右翼,結果內伊突遇英軍2萬,即放棄迂迴圍殲普軍的任務,被次要敵人牽制,後僅遲緩的派出1軍團,也沒能到達戰場。   在滑鐵盧決戰時,拿破崙仍未集中全部兵力,而是分出三分之一的兵力,由格魯西帶領去追擊去向不明的普軍,致使該部脫離戰場。

法軍將領的不稱職

內伊元帥儘管在滑鐵盧表現了非凡的勇氣,但其指揮是不力的。在里尼迂迴時,不分主次,與2萬英軍糾纏,致使8萬普軍未被殲滅。   格魯西元帥卻是墨守成規,其在滑鐵盧以3.4萬的兵力,由於其之前在接到了拿破崙的命令。所以聽到滑鐵盧炮聲,卻以沒接到命令為由不回援。其部下4軍團司令吉拉爾將軍一再力諫,都被其拒絕。   在此,茨威格的記敘可以做證:"6月17日上午11時,拿破崙第一次把獨立指揮權交給格魯希元帥。拿破崙的命令是清楚的:當他自己向英軍進攻時,格魯希務必率領交給他的三分之一兵力去追擊普魯士軍。同時,他必須始終和主力部隊保持聯繫。   格魯希元帥躊躇地接受了這項命令。他不習慣獨立行事。只是當他看到皇帝的天才目光,他才感到心裡踏實,不假思索地應承下來。使他放心的是,大本營就在附近。只需三小時的急行軍,他的部隊便可和皇帝的部隊會合。"他基本上沒有什麼責任可言,但是他就是法國復辟王朝沒落的一大罪人。   而作為總參謀長的蘇爾特元帥,也是不稱職的。第一次擔任此職的蘇爾特,儘管於18日晨及時的提醒了拿破崙調回格魯西部,也有一些好的建議,但其參謀部的組織卻是千瘡百孔。法軍在里尼、滑鐵盧一再不知敵情。在里尼,參謀部竟不知普軍右翼遠處有2萬英軍,在內伊被牽制時,也沒有及時命令其以主力投入主戰場。而6軍團竟因駐地遠,調動遲,而未能趕到。在滑鐵盧,參謀部既不知普軍來援,也不知格魯西的去向。   在滑鐵盧戰役中,法軍表現了極大的勇氣,卻因種種原因遭到慘敗,拿破崙的政治生命、軍事生涯就此終結。

相關問題答案
滑鐵盧失敗的原因?
盧德運動失敗的原因?
李寧換標失敗的原因?
洋務運動的失敗的原因?
黃巢起義失敗的原因?
李自成失敗的原因?
李自成失敗的原因分析?
試管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赤壁之戰失敗的原因?
分析月考失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