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如何寫出好作文?

General 更新 2024-06-03

中學生如何寫好作文

中學生如何寫好作文。

第一,培養興趣,這是寫好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如果把一篇作文比作一棟大樓,興趣無疑就是這塊基地;蓋樓是工程師在基地上開拓,寫作文是我們在興趣上建樹。要培養興趣,就得多讀,品讀文學的藝術——文章的整體補局與框架,段落的銜接與過渡,字詞的搭配與組合,各類修辭與素材引用等。

光讀還不行,這裡有一個原理,就是“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那種“通吃”的讀法不行,這會落入“書海”之中,如此一來,對於初讀者不但無法培養興趣,反倒增添空泛無味,倒加反感。但是,走馬觀花式的讀法也不可取,這樣如浮萍落海,任隨其流,倒頭來是迷失在外,無法歸宿與寫作的興趣之上。

對中學生來說,我認為,應該是先有所選擇對象,也就是說摘取一些適合中學生思想的書刊,比如說中學生報刊,優秀作文,名著等;然後是選讀內容,對其中的一些文章或片斷可反覆的去讀,深深體會蘊涵的道理,表現方式,用詞造句等,同時,在品讀中,把經典語句、故事、名言等記錄下來,增加自己語言;最後,讀後反思,這是興趣的濃縮,回頭想想是怎麼突破主題的,是通過那種方式昇華的,語言的精美是怎麼表達的等。

第二,經常動手寫作。話說書讀的多了,就有那種寫作的慾望;有了慾望,必需邁出動手的步子,光想是不成文的。常言說萬事開頭難,這一步確實很難,因為它決定了你能否以後寫出好文章。

按古人之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又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兩句話實際上道出寫是建立在讀的基礎上,有了前文所謂的讀作興趣這一基礎,那就要動工,這個“工程”是不可推三置四的。沒有寫的念頭,就要逼迫自己寫;有了念頭而只在坐著空想,不寫也是不行的。但這樣就去寫了,一般來說也是寫不出好的東西來,因為這般寫出來有種“強扭的滕結出來的瓜”的意思,不過,文章不是工程,工程搞錯了後果是很嚴重的;但文章寫的不好,卻是可以再去修改潤色的,直到完美為至。這個時候,你會發現這中間的樂趣是無窮的,特別是自己品讀自己寫的文章。

第三,有了興趣,有了慾望,有了能力,就要求在內涵上有所造詣,這就要求成文前先要有一個主題。

主題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所在。一篇文章的質量如何,是受到諸多因素影響;但其真的優質度倒底如何,最主要的還要看他的主旨,這就是所謂的主題。主題材的取捨不能感情用事,覺得只要注入情感就會“深入人心”,其實不然,因為寫文章不能如流水浮去,任意流飄,有時候雖然覺得自己寫的過隱,種種情感都從筆尖傾洩而出,但別人看後卻是一片迷茫,因為讀者不曉得你再寫什麼,是在表達什麼樣的情感,也就是說這種揮霍情感的寫法不可取。從做人角度來講,那就是自以為是,過於自負高傲;文如其人,要求用情專義,專心至志。

另外,主題的表現不能太泛,泛了就如放煙花,可看而不可品;更主要是如放飛的鳥,就會收不回來,到最後落得一場空,使文章顯得空洞而無情感,這就如一潭死水。

如何取定主題?我認為常用的有三種方法,第一種,大眾化,也就是說別人一看標題或者說讀幾句就能明白你這篇文章要說明什麼,要論證什麼,要講什麼故事。在寫作上,對主題的表現,那種“千呼萬喚才出來”的寫法一般不可取,特別是對中學生。第二種,量身化,對於一個事件可能會反應幾個思想時,就需要從自身出法,看自己適合表達那種主題,也就是說估量自己從那個主題入手,所要表達的方式各素材可能最豐富,最能突出這一主題材,在同類中能夠出類拔悴,脫穎而出。第三種,獨僻化,這就要求擺脫常規思維模式,用發散的思想去定位主題。從哲學的角度出法,要求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別人所不能看到東西,在無形裡尋找有形的價值,這......

中學生如何才能寫好作文?

無論是初中生還是高中生,不能一下子就能寫成好文章。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多讀多背。俗話說的好,文章就是“你抄我來我抄他”。“抄”得好,“抄”得妙,就是好文章。意思就是說,多看一些範文,無論是繼續問還是議論文,學習並背誦一些好的開篇,結尾,好的觀點表述、妙語。但不建議大段背誦(最好是你背的東西大家都不知道,而且寫的很好,可以“以假亂真”,哈哈~)

2、掌握文章的結構。無論中考還是高考,閱卷老師不能一字一句的閱讀,所以除了把心思花在開篇結尾上,結構也要求清晰。正常的來講,議論文開篇、結尾各一段,中間論點論據要分2—3段;記敘文可以倒敘插敘,表述一定要清晰,但除非文筆絕佳,否則不建議使用,開門見山等常用方法即可。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學生怎樣寫好作文

我身邊的一個人 張偉是我的一個最好的朋友,他個子不高,但身體很靈活,圓圓的臉,總帶著一絲微笑,顯得很友善。他非常有愛心,還經常幫助流浪的小動物。我很喜歡和他在一起玩。 在我們同住的小區裡, 居住著很多流浪貓,有時侯我很納悶 ,這些流浪貓是從哪裡來的呢?媽媽告訴我,這裡有很多原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遭人遺棄的,我們很同情它們。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在我們小區生活的小貓們很幸運,因為有很多人在關心它們,我和張偉就是其中的人。在眾多小貓中,我,們最喜歡一隻叫大黃的,它全身金黃色,是這群流浪貓的首領。它總是高傲地揚著頭,在花園中散步,每當看到我們走近,它就喵喵叫著走上前來,蹭蹭你的腿,向你要吃的。我和張偉每次下樓,都不忘給他們帶一些貓糧,看到他們圍在那裡香香地吃,我們很開心。 有一天,我和張偉正在樓下玩藍球,突然他停下來,指著牆角大叫,:“快看,大黃怎麼了?它怎麼一動不動呀!”我倆趕忙跑過去,只見大黃縮在那裡,前爪不停地往外滲血,看到有人來,它驚恐地一步一步往草叢中鑽,我倆大聲叫它,它

如何指導中學生寫出好作文

文章在於積累,如果是初中學生,那麼積累便更顯重要。1.書沒有好壞之分,多看些文學性強的書刊雜誌,對寫作是很有幫助的。一些很優秀的期刊就是個很好的積累精華的選擇,在這裡列舉一些,像《讀者》《意林》《格言》《青年文摘》,都是作為一名初中生應當多多接觸多多閱讀的優質材料。2.練習造就完美。讓學生多練筆,卻又不讓他們厭倦的方法是什麼?其實很簡單,初中的孩子情感初熟,強行令其練筆寫作自然不會起到很好的效果,那麼不妨讓他們在自己有感情想宣洩的時候去寫作,也就是讓他們用記日記形式的方法去練習寫作,就可以輕鬆訓練他們的寫作能力,培養他們對於寫作的樂趣。比如今天看了怎樣的天氣,遇到了怎樣的人或事,產生什麼樣的想法,都可以讓他們寫下來,請相信,很快便會有意想不到的收效。3.多給學生們解讀詩詞名句。這是門必修課,如果能把這點做到,學生們的水平會很快提高,他們會對這種解讀產生興趣,當然,你一定要像敘述故事一樣向他們“講述”詩詞名句的含義,他們會對你的解讀印象深刻,進而運用到文章當中,要知道這能給初中學生的文章大為增色。4.注重學生作文條理性的培養。這點重要程度在於,有條理性的文章,就算是文筆很一般,也會讓閱卷者有一種“這個學生至少是頭腦清晰連貫的”這樣的印象,基礎分數自然就上去了。在此列出最基準也是最好掌握的一種方法:全文多段,每段首句連綴成大排比。這個方法運用得當,保證顯出學生水平。5.如果你是初中學生的語文老師,那麼一定要培養在寫東西這方面與學生的共鳴。如果有時間,你可以去看下那些當下最火的青春校園雜誌,裡面的那些作者,大多都是學校的學生,有的還真的就是個初高中的在校生,為什麼他們就能心甘情願的寫上千字甚至上萬字?為什麼他們寫下的字句都是比較精緻耐讀的?那就是因為他們在這方面有感情上的共鳴。所以,讓初中學生學好作文,作為老師就應該問他們喜歡寫些什麼,並試著讓他們去動筆,產生“不排斥、看潛力”這樣的想法,從他們自己喜歡的情感角度去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這樣就能抓住學生們的想法心思,從而起到“練習寫作,對症下藥”的作用。試想,你的老師願意讓你寫你自己喜歡的東西,怎能不讓你對寫作產生興趣?以上是本人的建議,都是逐字打出來的,經過實踐證明有效。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初中生寫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中考作文技巧   寫文章,是一種綜合性的實踐活動,不但需要有一定的讀寫知識做基礎,有具體的寫作方法做指導,還需要有正確的思想觀點,需要掌握豐富的事實材料。這些,就是我們所說的“規律”。要想寫好作文,重要的在於紮紮實實的基本功,不能急躁,不能馬虎,經過堅持不懈的勤學苦練,日積月累,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此,筆者只想談談拿到作文考題後應當注意的問題,希望能幫助你順利應考,取得理想的成績。

一、周密審題

審題是作文的起步,這一步工作的好壞,將決定全篇內容是否符合要求,構思能否按正確方向展開。失之毫釐,謬以千里,中考時由於審題不清而造成文不對題的情況屢見不鮮。

那麼如何審清題意呢?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點:

1、揣摩命題意圖,分辨表達體裁

每道優秀的命題都包含命題者的意圖。揣摩命題意圖,就是分析命題者“為什麼命這個文題”,探究命題的依據和出發點,善於揣摩命題意圖,寫作時才能深諳“行情”,投命題者“所好”。而近年來,作文命題多為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命題。面對此類文題,學生應根據自己的生活積累,聯繫當前的社會背景去審視題目。

如命題已對文體有明確要求,就務必要按要求作文,如無明確要求,就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辨明表達體裁:

(1)注意文題中表明文體的標誌性詞語。如題目中含“記”、“憶”、“訪”、“見聞”、“贊”、“頌”、“抒懷”、“暢想”等詞語,即寫記敘文或抒情散文;題目中含“議”、“說”、“談”、“辯”、“駁”、“評”、“析”、“看法”、“啟示”等詞語,即寫議論文;題中含“用途”、“功能”、“介紹”、“說明”、“解說”、“製作”、“方法”等詞語,即寫說明文。

(2)遇到沒有標誌詞的文題,可通過試加標誌詞的方法辨明,也可從文題的含義辨明,一般說來,以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來題,應寫記敘文,要闡發某種主張,論述某個道理的題目,應寫議論文,要求介紹、解說宏觀事物、事理等知識的,應寫說明文。

(3)近年來,中考命題改革,降低了審題難度,有的採用“一題多體,一材多用”的形式,放寬了文體限制,增加了學生作文的自由度。面對此類文題,要儘量充分分析可以運用的體裁,然後根據自己的長處,選用一種合適的文體,絕不能寫成非驢非馬的文章。

2、明確選材範圍,把握題意重點

命題對選材的範圍都有一定限制,審題時要分析文題的各個限制條件,避免出現“跑題”、“偏題”的現象,文題一般從時間、處所、數量、關係、對象等方面限制選材的範圍。

明確的選材範圍後,還要把握題意的重點。這可從三個方面入手:

(1)捕捉、推敲題眼。題眼,即文題的關鍵詞,如《我終於學會了___》的“終於”,表明文章內容應寫“經過了不止一次或經過曲折後才達到某種目的。”

(2)把握內在關係。如《我的班集體》,要求寫“我”和“班集體”的關係,“我”怎樣為班集體爭光,班集體怎樣關心和幫助“我”。

(3)吃透文題的隱含義。隱含義即題目的深層含義,如《我的腳印》,決不是描寫真實的腳印,而應當寫成長道路上、進步過程中的有意義的事件。

二、妥善立意

審題完畢,就要根據題目要求妥善立意了,即確定文章的中心、主題,這是作文成功的關鍵。

立意的要求可概括為“四要”:

1、要正確。即立意必須有積極意義,即思想感情健康,觀點正確,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切實做到。

2、要集中。文章是用來交流思想、觀點主張的,因此必須有一箇中心意思,若多箇中心,文章必然紊亂,令讀者摸不著頭腦。

3、要新穎。即要從“新”的角度立意,“意高而文勝”,往往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4、要深刻。這就要從自己熟悉的生活實際出發,選擇最有體會的角度立意,挖掘生活的底蘊,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

三、編......

《初中生怎麼寫好作文》

善於觀察

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常聽有些中學生說:“我就怕作文,一提筆就頭疼,總覺得沒東西可寫.”有的乾脆說:“我真不知道該 寫什麼,從何寫起.”有的學生作文雖然也交上來了,但仔細一看,剛開個頭,敷衍幾句,就草草收場.內容 空泛籠統,不知所云.針對這些情況,我常常鼓勵學生,作文就是用筆說話,會說話就會作文.而要想有話說 就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切忌胡編亂造,閉門造車.由於缺乏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分析,頭腦中缺乏材料 ,因而才覺得無話可說,無從下筆.

什麼是觀察?所謂觀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遠“觀”近“察”,事事留心,時時注意,並養成一種習慣 .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法國作家莫泊桑曾拜當時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裡編的準 備寫成小說的故事講給福樓拜聽.福樓拜聽後,說:“我勸你不要忙於寫這些虛擬的東西,你每天騎馬到外面 轉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準確地、細緻地記錄下來.”於是莫泊桑意識到福樓拜是教他首先學會用眼睛去觀 察生活,認識生活,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從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天外出觀察,終於寫成了小說《點 心》,併成為世界著名的小說家.後來莫泊桑在總結自己的創作經驗時,說:“對你所要表現的東西,要長時 間很注意地觀察它,以便發現別人沒有發現過和沒有寫過的特點.任何事物裡,都有未被發現的東西……”魯 迅也曾說過:“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點就寫.”這是魯迅長期創作的經驗總結.由此可見,要 想寫好文章必須重視觀察事物,提高觀察能力.但怎樣才能引起學生對周圍事物的注意呢?這裡我想談兩點:

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

心理學家認為,沒有動機任何學習都不能發生,動機是學習的先決條件.對於作文教學,教師要善於激發 學生的寫作慾望,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高中生已具備了較強的是非分辨能力,他們往往有 一種強烈的表現慾望.教師要緊緊抓住這種慾望,引導他們寫出優秀的文章來.

教學大綱對各個年級的作文教學都有明確的規定,而且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在課內落實.課內作文,要 求具體,學生各方面都受到約束,往往顯得比較被動,但又是必不可少的.為此,我在作文教學上一直是採取 “雙管齊下”的辦法: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課內作文,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數量的課外練筆.比如,去年我接了剛 入學的兩個高一班,除了兩週一篇大作文外,我要求每個學生每週至少寫一篇隨筆,隔週抽查一次,並進行講 評.

寫隨筆,就是給學生以充分的自由:選材自由,命題自由,文體自由,字數自由.只管寫自己最熟悉、最 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議論,可抒情,可記敘、隨心所欲.洋洋灑灑幾千字,不嫌多;點點滴滴幾十 字,不嫌少:有話則長,無話可短,盡興而寫,隨意而止.這樣不自覺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事物的興趣和能力 .他們寫的內容起初比較簡單,漸漸地,觀察視野不斷擴大,就從身邊的小事寫開去,寫社會、寫人生.內容 越來越豐富:班級的生活與風波,家庭的歡樂與憂愁,社會見聞等等,真是大到宇宙,小到自我,盡入筆底. 有個學生對校園常作細緻觀察,從景到人,從人到事,連續寫了校園生活之一、之二、之三……在隨筆裡,我 看到了學生的寫作慾望,也有到了學生因創作熱情而引出的觀察興趣.不僅有話可寫,而且更真實,更貼近生 活.一年多來,收到了顯著的效果.不少學生談了寫隨筆的體會,一致認為寫隨筆的要求促使他們去觀察,去 思考.有的說:“我每天都要瞪大眼睛在生活裡尋找.”有的說:“由於寫隨筆的需要,無論在家裡、在車上 、在學校裡,我無時無刻不在觀察、在諦聽……”兩個班的學生全部完成了我佈置的每週三篇的任務,而且由......

初中生應該怎樣寫好作文

我覺得吧,多看點書對寫作文很有利,

這種益處是潛移默化的,

讀的書多了,

你會慢慢發現你的寫作水平在提高.

當然,比如滿分作文什麼的,至少我從來不看,

首先因為我看不下去,很枯燥,其次,如果我看了,以後肯定會搬到自己的

作文上去,那麼自己的作文就沒有自己的味道了

我覺得創新是很重要的,你想啊,老師在改卷子的時候,總是看到千篇一律

的作文,會覺得很厭煩,那麼你就要給他眼前一亮的感覺,和大家不一樣又很有

文采的作文就很好,作文分數才能高.

初中生如何寫好日記

把自己一天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做有選擇地記錄下來,就是日記。很多研究和探討證明:寫日記是提高寫作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一條最佳的途徑。寫日記是對自己毅力和恆心的鍛鍊,形成了習慣,習慣又遷移轉化為能力,寫作水平自然會提高。

寫日記,即便是一行字,也是在寫文章。不斷增加寫的次數,寫文章的能力就會不斷提高。要想寫日記,就必須得從一天的生活中尋找日記的素材,但是我們每天的生活大多是日常的反覆,怎樣從平凡的生活中提取素材,這就需要一定的觀察力。所以說,寫日記也是在培養仔細觀察的能力,從而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按理說天天寫日記才是最好的鍛鍊,但是考慮到有一定的難度,不過多地增加孩子們的學習負擔,日記就變成了“週記”。很多同學覺得寫日記特別地難,不知道該寫什麼,或者說對寫日記的認識還很模糊。下面從日記的內容、要求、方法三個方面來淺談日記的有關知識。

一、內容

內容豐富多彩,可以無所不包。選材也很自由, 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形式長短不論,記人、記事、議論、抒情均可。

二、要求

日記的第一行,要寫清年、月、日,還要寫上星期幾和天氣情況(晴、陰、雨、雪、風等)。第二行空兩格寫正文。

有選擇地記。每天發生的許多事,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部記入日記,選記自己認為最重要、最值得記的事就可以了。

必須真實。事情必須是親身經歷的,感想必須是真情實感。對所見之事不能隨意誇大或縮小,要實事求是。

日記最好是當天的,不要補記。

三、方法

1、仔細觀察

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寫起來比較容易,但是要想寫得詳細、具體、完整,需要花時間仔細地觀察。比如寫自己喜歡的玩具,可以從幾個方面著筆,①玩具怎麼來的 ②它的外表是什麼樣的 ③這個玩具怎麼玩 ④平時總是和誰一起玩 ⑤你是否喜歡它,為什麼。這樣就能把一個物品寫得很詳細、很明白。日記材料就在我們身邊,但是不注意觀察,也會視而不見。因此,平時要細心觀察自己周圍的事物,包括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所做的。

2、從生活中尋找日記素材

生活中驚天動地的事情很少,大多是一些平平淡淡的小事情。對學生而言,每天必須做的事情,不外乎是上課、寫作業、課間娛樂等等,可是,當你學到了新知識,答對了一道題,學會了一種新玩法,發現了一個小祕密……一定會很激動、很興奮,在腦海裡一定會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這些不正是非常精彩的日記材料嗎?記錄下來,就是一篇好日記。

3、剪貼

將報刊上的文章或圖片、自己喜愛的郵票、照片等貼在日記本上,在旁邊寫上說明或感想,這種作法有助於提高寫日記的興趣。

4、寫興趣和愛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有的喜戶彈琴、跳舞,有的喜歡打球、看書,有的喜歡旅遊、飼養小動物……寫喜歡的東西和喜歡做的事就不愁日記沒有內容了。

5、摘錄

如果覺得實在沒什麼可記的,就把學習中看到或讀到的名人格言、座右銘或寫人物、寫景的優美詞句、好的片段等摘錄下來,以備今後寫作文而用。

6、寫心得

把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對事物的看法,以及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優缺點等等一些進步成長的過程記錄下來。另外,在讀書之後,還可以寫寫讀書心得。

總之,要想寫好日記,就得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積極思考、多練多寫,更需要持之以恆。希望同學們從現在起就養成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因為寫日記,既積累生活,提高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又練筆,是提高運用中文寫作能力的絕好的辦法。“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

相關問題答案
初中生如何寫出好作文?
教學生如何寫看圖作文?
高中生如何寫好徵文?
初中生如何學好幾何?
初中生如何做英語筆記?
初中生如何瘦腿視頻?
初中生如何自考本科?
初中生如何自考大專?
初中生如何自學?
初中生如何網上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