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利是誰的學生?

General 更新 2024-06-08

沃爾夫岡·泡利的逸聞趣事

作為一個物理學家,泡利眼光是相當銳利的。比如費曼說的那個故事,泡利預言惠勒永遠做不出那個什麼超前推遲勢的量子力學推廣(果然他沒作出),費曼事後著實被泡利的眼光震驚了。泡利年輕的時候大概是他最牛的時候,他和海森堡認識的時候,雖然不一樣大,但是海森堡對他當真是言聽計從,看來十分崇拜。海森堡剛開始想做相對論方向的工作,泡利作為已經在相對論方面已經算是一個小專家的人物,他告訴海森堡,他覺得相對論方面近期的進展是沒有希望的了,但在原子物理方面機會卻是大大的。要是海森堡去做相對論,就不是現在的樣子了。 泡利以嚴謹博學而著稱,也以尖刻和愛挑刺而聞名。1、泡利在二十歲時,有一次前去聆聽愛因斯坦的演講,坐在最後一排座位,他向愛因斯坦提出了一些問題,其火力之猛,連愛因斯坦都招架不住。據說此後愛因斯坦演講時,眼光都要特別掃過最後一排,查驗有無熟悉的身影出現。另外還傳聞,愛因斯坦在一次國際會議上做報告,結束後泡利站起來說:“我覺得愛因斯坦並不完全是愚蠢的。”2、一次,在聽了意大利物理學家塞格雷(後來發現反質子)的報告之後,泡利說:“我從來沒有聽過像你這麼糟糕的報告。”塞格雷一言未發。泡利想了一想,回身對同行的瑞士物理化學家布瑞斯徹說:“如果你來做報告,情況會更加糟糕。當然,你上次在蘇黎世的開幕式報告除外。”3、一次,泡利想去某地,但不知該怎麼走,一位同事告訴了他。後來那位同事問他找到沒有,他說:“不談物理學的時候,你的思路應該說是清楚的。”4、他曾經批評學生的論文, “連錯誤都算不上。”他對一篇文章最好的評價就是:“這章幾乎沒有錯。”Kronig最早提出電子自旋的概念,可是拿著論文去找泡利,被罵了一頓,因為泡利指出計算不符合相對論。於是他們沒敢發這篇文章,悲慘啊。5、泡利被玻爾稱為“物理學的良知”,因為他的敏銳、謹慎和挑剔,使他具有一眼就能發現錯誤的能力。物理學界笑談存在一種“泡利效應”──泡利出現在哪裡,那裡的人不管是在做理論推導還是實驗操作都會出岔子。6、以放蕩不羈著名的物理學家費曼對別人的意見常常擺出一副“你管別人怎麼說的”神氣,但當有人提起泡利對當代物理學家的批判時,費曼卻迫不及待想知道泡利對他做了何種評判,結果泡利仍然是不脫一貫的尖刻,說“費曼那傢伙,講起話來簡直就像是紐約的黑社會人物”。費曼聽了也只能哈哈大笑。7、泡利說:“哦,這竟然沒什麼錯。”這通常表示一種高度讚許。有人編了一個笑話:泡利死後去見上帝,上帝把自己對世界的設計方案給他看,泡利看完後聳聳肩,說道:“你本來可以做得更好些……”這個笑話的另一版本是:泡利死後,來到天堂見到上帝。上帝把他關於宇宙的設計給泡利看。泡利看了半天,撓了撓頭,說:“居然找不到什麼錯。”最後補充一點,泡利雖然為人刻薄,語言尖銳,但這並不影響他在同時代物理學家心目中的地位。在那個天才輩出,群雄並起的物理學史上最輝煌的年代,英年早逝的泡利仍然是夜空中最耀眼的幾顆巨星之一,以致在他死後很久,當物理學界又有新的進展時,人們還常常想起他:“不知道如果泡利還活著的話,對此又有什麼高見。” 對於所有熱愛科學的人來說,愛因斯坦在上一世紀簡直就是上帝。波恩曾經認為,泡利也許是比愛因斯坦還牛的科學家,不過他又補充說,泡利完全是另一類人,“在我看來,他不可能像愛因斯坦一樣偉大。”那麼泡利是怎麼看愛因斯坦的呢?在1945年,泡利終於拿到了那個他覺得自己20年前就應該拿到的諾貝爾獎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為泡利開了慶祝會,愛因斯坦為此在會上演講表示祝賀。泡利後來寫信給波恩回憶這一段,說“當時的情景就像物理學的王傳位於他的繼承者。”泡......

請問誰有物理學家泡利的傳記?越詳細越好,拜託啦。 15分

沃爾夫岡·泡利

美籍奧地利科學家沃爾夫岡·泡利(Wolfgang E.Pauli,1900~1958),是迎著20世紀一同來到世界的,父親是維也納大學的物理化學教授,教父是奧地利的物理學家兼哲學家。命運

給了泡利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他也自我證明了自己並未被命運寵壞。

上中學時,泡利就對當時鮮為人知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常埋首研讀。1918年中學畢業後就成為慕尼黑大學索末菲教授的研究生。他的物理老師——著名的索

末菲教授請他為德國正準備出版的百科全書寫一篇關於相對論的文章,泡利居然完成了一部250頁的專題論著,使教授大為驚訝。1921年,泡利獲慕尼黑大學博士學位。後來,愛因斯坦

看過泡利的論著後說:“任何一個人看到這樣成熟和富於想象力的著作,都不能相信作者只是個21歲的學生。”泡利在學生時代就已展露了他的不同凡響的科學才華,引起了一些著名

物理學家的注意。

大學畢業後,泡利先後給馬克斯·玻恩和尼爾斯·玻爾當助手。這兩位當時站在世界物理學前沿爾後又都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後來說到泡利時,都對他那尋根求源一絲不苟的鑽研精神和他那閃現靈敏的思想火花記憶猶新。泡利總是有與眾不同的見解而且絕不輕易為別人說服,他好爭論但絕不唯我獨尊。當他驗證了一個學術觀點並得出正確結論後,不管這個觀點是他自己的還是別人的,他都興奮異常,如獲至寶,而把爭論時的面紅耳赤忘得一乾二淨。

正是他這種遠世俗重真理的科學態度,贏得了索末菲、玻恩和玻爾的厚愛。他也從這些名師那裡學到了富有教益的思維方法和實驗技巧,為他後來的科研攀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終於以發現量子的不相容原理而邁入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的行列。

1925年春,從漢堡大學傳出一個令世界物理學界矚目的消息:一個新的物理學原理——不相容原理誕生了。它的提出者正是當時在這個大學任教的、尚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學者——25歲的泡利。泡利的不相容原理可以這樣表述:一個原子中,任何兩個軌道電子的4個量子數不能完全相同。

不相容鄲理並沒有立刻呈現出它的價值,可是泡利的才華卻因此而得到社會的承認。1928年,他被任命為蘇黎世聯邦工學院教授;1935年,他應邀前往美國講學。1940年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工作。此間,他還以科學的預見預言了中微子的存在,獲得普朗克獎章。直到泡利提出不相容理論20年後的1945年,這個理論的正確性和它產生的廣泛深遠的影響才得以確認。不相容原理被稱為量子力學的主要支柱之一,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它使得當時所知

的許多有關原子結構的知識變得條理化。人們可以利用泡利引入的第四個、表示電子自旋的量子數,把各種元素的電子按殼層和支殼層排列起來,並根據元素性質主要取決於最外層的電子數(價電子數)這一理論,對門捷列夫元素週期律給以科學的解釋。

泡利於1946年加入美國國籍,是美國科學發展協會的創始人之一。

泡利的主要成就是在量子力學、量子場論和基本粒子理論方面,特別是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建立和β衰變中的中微子假說等,對理論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45年,泡利因他在

1925年即25歲時的“發現不相容原理”,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把一生投入了科學研究,34歲才結婚。1958年,不幸病逝。

泡利物理學講義適合什麼樣的學生看? 10分

腦子不是很活,物理需要概念來堆起的,成績上游

沒有人覺得二戰時的物理學家很萌嗎

利師承慕尼黑的索末菲,和海森堡是同門師兄弟。比小海大兩個年級,

基本屬性:表:圓圓的娃娃臉,胖乎乎的身材,貌似可掐可捏好欺負。

裡:毒舌之神。

外號:上帝之鞭(意思就是說,他毒舌起來和上帝的鞭子一樣毫不留情)

附加技能:泡利效應

毒舌事例1:

泡利跟路人甲(對不起不記得他名字了)去一起聽路人乙(也不記得名字了)的講座,講完後,他跟路人乙講:這是我有生以來聽到過的最爛的演講。

路人甲偷笑,然後泡利轉向路人甲:我沒有算上上次你在蘇黎世的那次演講。

毒舌事例2:愛因斯坦君某次做演講,講完後泡利站起來:看來愛因斯坦有時候也不是那麼愚蠢。

毒舌事例3.其實最慘的是泡利身邊的那些人,小海拿到諾貝爾獎以後跟記者說:泡利不知道罵過我多少次:你是個徹頭徹尾的蠢驢。說實話,那對我很有好處(小海你絕對是個m吧),泡利的某學生回憶:他經常說我的作業:連錯誤都算不上。

然而泡利的眼神極為敏銳,往往一眼就能看出新理論的對錯,每次都批的恰到好處,所以大家其實還是很歡迎這種毒舌的。

而像小海這種已經習慣了的人,他已經能夠做到在被泡利罵的狗血淋頭的時候依然堅持不懈的繼續講下去,引發無數圍觀群眾的感慨。

誰能介紹下世界上常用的小語種?(語言) 20分

德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日語,韓語。

以上各種,外交場合均可使用(當然要看對象啦)

看你自己有什麼打算咯

請問誰有物理學家泡利的長篇傳記?越詳細越好,拜託啦。 30分

沃爾夫岡·泡利

美籍奧地利科學家沃爾夫岡·泡利(Wolfgang E.Pauli,1900~1958),是迎著20世紀一同

來到世界的,父親是維也納大學的物理化學教授,教父是奧地利的物理學家兼哲學家。命運

給了泡利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他也自我證明了自己並未被命運寵壞。

上中學時,泡利就對當時鮮為人知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常埋首研

讀。1918年中學畢業後就成為慕尼黑大學索末菲教授的研究生。他的物理老師——著名的索

末菲教授請他為德國正準備出版的百科全書寫一篇關於相對論的文章,泡利居然完成了一部

250頁的專題論著,使教授大為驚訝。1921年,泡利獲慕尼黑大學博士學位。後來,愛因斯坦

看過泡利的論著後說:“任何一個人看到這樣成熟和富於想象力的著作,都不能相信作者只

是個21歲的學生。”泡利在學生時代就已展露了他的不同凡響的科學才華,引起了一些著名

物理學家的注意。

大學畢業後,泡利先後給馬克斯·玻恩和尼爾斯·玻爾當助手。這兩位當時站在世界物理學

前沿爾後又都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後來說到泡利時,都對他那尋根求源一絲不苟的鑽研精

神和他那閃現靈敏的思想火花記憶猶新。泡利總是有與眾不同的見解而且絕不輕易為別人說

服,他好爭論但絕不唯我獨尊。當他驗證了一個學術觀點並得出正確結論後,不管這個觀點

是他自己的還是別人的,他都興奮異常,如獲至寶,而把爭論時的面紅耳赤忘得一乾二淨。

正是他這種遠世俗重真理的科學態度,贏得了索末菲、玻恩和玻爾的厚愛。他也從這些名師

那裡學到了富有教益的思維方法和實驗技巧,為他後來的科研攀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終於

以發現量子的不相容原理而邁入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的行列。

1925年春,從漢堡大學傳出一個令世界物理學界矚目的消息:一個新的物理學原理——不相

容原理誕生了。它的提出者正是當時在這個大學任教的、尚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學者——25歲

的泡利。泡利的不相容原理可以這樣表述:一個原子中,任何兩個軌道電子的4個量子數不能

完全相同。

不相容原理並沒有立刻呈現出它的價值,可是泡利的才華卻因此而得到社會的承認。1928年

,他被任命為蘇黎世聯邦工學院教授;1935年,他應邀前往美國講學。1940年在美國普林斯

頓高級研究所工作。此間,他還以科學的預見預言了中微子的存在,獲得普朗克獎章。直到

泡利提出不相容理論20年後的1945年,這個理論的正確性和它產生的廣泛深遠的影響才得以

確認。不相容原理被稱為量子力學的主要支柱之一,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它使得當時所知

的許多有關原子結構的知識變得條理化。人們可以利用泡利引入的第四個、表示電子自旋的

量子數,把各種元素的電子按殼層和支殼層排列起來,並根據元素性質主要取決於最外層的

電子數(價電子數)這一理論,對門捷列夫元素週期律給以科學的解釋。

泡利於1946年加入美國國籍,是美國科學發展協會的創始人之一。

泡利的主要成就是在量子力學、量子場論和基本粒子理論方面,特別是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建

立和β衰變中的中微子假說等,對理論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45年,泡利因他在

1925年即25歲時的“發現不相容原理”,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把一生投入了科學研究,34

歲才結婚。1958年,不幸病逝。

參考資料:......

求在LCD發展史上一些科學家們研究中發生的有意思的事,供上課調節氛圍使用,謝謝

十九世紀最後的三十年到二十世紀最初的幾年裡,不知是什麼誘發了許

多母親的基因變化,在這個世界突然之間生下了許多的天才,令人目不暇給。

就像雨後草地裡的小蘑菇,蹭蹭往外竄,借用《秋菊打官司》裡村長罵老婆

總生閨女時的粗話講就是:一撇腿一個,一撇腿又一個,再一撇腿——還倆!

那後來在科學史上被稱作激動人心的年代。在那個年代裡,我們對自然

的認識,我們的世界觀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段時期,第二流的科學家做

著第一流的工作,無數新的發現和新的研究課題讓許多年輕的天才們嶄露頭

角,如天空中的繁星。

在這燦爛的星光裡,奧地利偉大的物理學家沃爾夫崗。泡利無疑是其中

最亮的一顆。(注意:不是後來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量子化學家泡令(Pa

uling))

泡利(WolfgangPauli)1900年4月25生於維也納

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他從小就表現了出色的數學才能,高中階段即接觸了當

時剛剛發表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學畢業以後,泡利進入慕尼黑大學,師

從著名的大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索末菲教授(A。Sommerfield),

當時的同學還有後來以“測不準原理”聞名於世的海森堡(W。Heise

nburg)。上學期間,課堂上索末菲給他講授統計物理,課下泡利給老

師講相對論原理。當時有個出版社想出版一套百科全書,其中相對論一條委

託索末菲來撰寫。索末菲把這個任務下達給了泡利,泡利很快寫成了二百頁

的文章交了上去。當時他才十九歲,而廣義相對論也才發表僅僅三年時間。

廣義相對論是以理論晦澀難懂且對數學程度要求高著稱,當時有個著名

的玩笑,說世界上只有三個半人懂得廣義相對論。而泡利的這篇文章不僅總

結了當時已有的成果,並且出了自己的解釋和看法,是關於相對論的經典著

作。這個條目後來出了單行本《相對論原理》,並有中譯本,在國內各個圖

書館都可以借閱到。即使從現在的觀點來看也毫不過時,泡利當時對相對論

的各種結論及預測在八十年後也基本是正確的,而他所提出的問題也至今依

然沒有解決。人們認為他這麼年輕卻有如此獨到的見解,所以震驚了整個物

理學界,從此他一舉成名。

得到博士學位以後,1921年,泡利和海森堡兩人來到了哥廷根,在

著名的哥廷根學派領袖人物玻恩(M。Born)手下工作的一年,玻恩在

後來的自傳中對這兩個年輕人評價極高。在這裡插一句嘴,在玻恩的自傳《

我的一生和我的觀點》中談到他的學生們時說,他認為來自於中國的黃昆是

最聰明的。黃昆解放初回國,是國內固體物理學權威,他編寫的教材《固體

物理學》是理科物理最好的教科書,後來當了中科院好像是半導體所的所長。

但我們也知道,他後來在物理學上的成就應該是哥廷根學派裡比較低的。實

在令人深思。

接下來的一年,泡利又來到了作為當時物理學中心的哥本哈根的波爾研

究所做短期訪問,與偉大的波爾(N。Bohr)一起工作,獲易非淺。於

是在1924年,提出了作為量子力學基本假設之一的“泡利不相容原理”,

並以此項工作獲得194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1935年,泡利前往美國,在聚集了當時最出色的科學家的著名的普

林斯頓高級研究院工作了一年。接著去了密執安大學任教十年,二戰結束後,

回到蘇黎世大學任教一直到1958年去世。

泡利是那種標準的天才式的物理學家,其研究範圍涉及了物理學的幾乎

所有方面。他為人傲慢,言辭犀利刻薄,問題刁鑽,且對任何權威都能直......

誰能用簡明、易懂、一個初三學生能懂的語言解釋一下以下物理問題,別去複製百科!! 20分

這其實是高中化學的內容啦。。。

泡利不相容原理就是軌道內電子為全空或半滿或全滿為最穩定。

電子亞層是同一層電子的多個亞層,用s p d f 表示

相關問題答案
泡利是誰的學生?
荀子是誰的學生?
亞歷山大是誰的學生?
吉利是誰的小名?
我的大學是誰的著作?
莫泊桑是福樓拜的學生?
七月二十四是誰的生日?
彈指神功是誰的絕學?
正月二十三是誰的生日?
哪些明星是黃磊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