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包括哪些內容?

General 更新 2024-06-12

申論主要是考些什麼?

申論

一、申論的概念

“申論”一詞,出自孔子所說的“申而論之”。從字面來理解,“申”為引申、申述,“論”為議論、論證,“申論”則指針對特定話題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展開論述。

作為一種應試文體,申論最早出現於2000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之中。經過幾年的實踐,以及專家學者們的改進與完善,申論現已成為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的一門基本科目,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從考試大綱規定及歷年實際出題情況來看,申論考試為應試者提供了一系列反映特定實際問題的文字材料,要求考生仔細閱讀這些材料,概括出它們反映的主要問題,並提出解決此問題的實際方案,最後再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較詳細的闡述和論證。

申論是測試考生寫作水平的一種方法,但與傳統的作文考核有所不同。作文只是要求考生根據給定題目展開論述,側重考核的是考生的文字功底。考生可以憑自己的主觀好惡去立論選材,盡情張揚個性地放言宏論,因此,作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的寫作水平,即“紙上談兵”的能力,而無法全面體現考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申論則不僅限於對應試者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進行考察,更側重於考察應試者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現實針對性,能讓考生充分發揮自己各方面的潛能。

作為一種專用於選拔錄用國家公務員的應試文體,申論適當地借鑑了我國古代科舉應試中“策論”的一些經驗與做法,但在內容上比“策論”更具有現實針對性,在形式上比“策論”更加靈活多變。“策論”大多要求應試者就一些重大問題展開論述,即論證某項國家政策或對策的可行性與合理性,側重於考查應試者解決問題的能力。申論則要求應試者從一大堆反映日常問題的現實材料中去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全面考查應試者蒐集和處理各類日常信息的素質與潛能,充分體現了信息時代的特徵,也適應當今國家公務員實際工作的需要。

申論考試摒棄了原來的簡單議論文的模式,主要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綜合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不單單涉及到議論文一種文體...[詳細]

延伸閱讀:申論測試的常用文體

二、申論考試的性質

申論考試,是具有模擬公務員日常工作性質的能力測試。作為公務員,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應當有所認識和有所思考,並且具備較高的思想水平和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申論考試所提供的一般都是社會性較強的背景材料,讓考生去進行分析和論述,從而測查考生處理公務員日常事務的潛能。

申論考試,要求考生具有比較豐富的常識,但不會對某種專業知識特別傾斜。由於考生來自各個方面,所學專業很不相同,所以申論考試中讓考生處理加工的材料大都具有普遍性、非專業性。比如2000年考題,粗看所給材料,可能以為學法律專業的考生會佔便宜,其實紅星新村居民狀告印刷總公司的事並不是從法律角度雞能解決的問題。再比如2001年考題,看似醫藥衛生問題,其實問題的解答與醫藥衛生專業知識水平高低並無關係。申論考試的試題,對學哪個專業的考生都是公平的。

申論考試所給的材料,可能涉及面很廣,但試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合理性,也就是說,問題的解決方案一般是具有可行性的。比如2000年試卷的問題,可以通過城市建設合理規劃獲得根本性解決,當然必要的補償也應有所考慮。又如2001年試卷的PPA問題,是當時社會熱點之一,但完全可以通過輿論的正確引導來化解百姓的不安心理。申論考試不會引導考生漫無邊際地遐想,不管問題多麼複雜,涉及面多廣,人們的見解多麼莫衷一是,都是能夠解決的。這樣的命題思路,是由公務員錄用考試性質決定的。

專家提醒,......

申論主要是考什麼內容

申論就是寫作。一般會給你一大段的材料,這一大段的材料由若干看似凌亂的小材料拼湊而成,需要你自己去閱讀、總結、歸納。閱讀這樣一片材料一般需要25-40分鐘的時間,內容大都和當年的國家大事或關乎民生的大事有關,這需要你平時多關注實事,以及每一件實事的解決辦法。材料後面會出題,一般2-3篇小作文,每道題200-400字以內,最後有一篇大作文,800-1200字以內。從閱讀到完成寫作,一般2-2.5小時

公務員考試包括哪些內容?

《行政能力場試》和《申論》。以往在各省公務員考試中也有考《公共基礎》和《申論》的。國家公務員歷年的行測和申論難度都波動不大。地方的比較難說。

公務員考試行測和申論分別是什麼內容?

您好,華圖教育為您服務。

樓主你好,公務員考試科目行測和申論題型及考查內容如下:

行測題目數量以及具體時間為:

常識判斷 20題 15分鐘

言語理解與表達 40題 35分鐘

判斷推理 40題 35分鐘

數量關係 15題 15分鐘

資料分析 20題 20分鐘

職位類別 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職位

閱讀理解能力 要求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內容,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準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並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

綜合分析能力 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做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

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求借助自身的實踐經驗或生活體驗,在對給定資料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和界定問題,作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達能力 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準確規範、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

職位類別 市(地)一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

閱讀理解能力 要求能夠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對給定資料所涉及的觀點、事實作出恰當的解釋。

貫徹執行能力 要求能夠準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

解決問題能力 要求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具體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活方法。

文字表達能力 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對時間、觀點進行準確合理的說明、陳述或闡釋。

如有疑問,歡迎向華圖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申論材料有哪些內容類別及閱讀方法

主要包括一下類別以及閱讀方法:

(1) 理論型材料

由中央理論政策、人物的言論或者一些純文字分析型文本構成。一般是作答客觀題的依據或者作為文章寫作引申發揮的基礎。重點把握觀點及支撐觀點的理由(有時材料不體現,需要結合自己的理論政策儲備瞭解含義)。

(2) 數據型材料

由數據為載體組成材料的一部分。閱讀時重點把握數據型材料首句或者結尾總結的內容。數據本身不必過多關注。

(3) 案例型材料

由單一事件的連續內容組成。一種情形是整篇資料即一個案例。

對於案例型的材料要善於高度概括,以點帶面,以小見大。閱讀後把握出材料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即得出的推論(有時材料直接總結得出,有時候材料內容不體現,需要結合前面內容的把握自己總結,表現形式一般是反映問題或者可以借鑑的對策)

閱讀與分析材料,應集概括、分析、解決問題、文字表達能力於一體,最終是要指向問題的解決,保證現實中各領域良好的運轉。不管有哪些材料不必過於緊張,仔細分析各種題型的答題要求,準確理解題目的內在要求,運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解決材料中反映的問題。

加油,望採納!

公務員考試行測和申論都考些什麼內容?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20分鐘,滿分100分。

《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50分鐘,滿分100分。

1、《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部分。

2、《申論》是考察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申論埂卷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申論考試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的不同要求,設置兩類試卷。

公務員考試的申論是什麼?

這有裡個例子,你看下理解一下。

1.原文材料

200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及答卷評析

(一)2004年申論試題

2004年中央、國家機關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

1.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應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資料,按照後面提出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

2.給定資料

(1)上汽集團總裁日前在上海對記者說,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潛在市場,應該有一個很強的汽車工業與之匹配,應該建立一些大規模的汽車工業集團。他指出,中國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企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過去政策的制定往往是哪家困難幫哪家,體現的是扶弱以抗強,結果沒有強。百餘家整車廠,只能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要成為汽車強國,必須建設汽車大企業、大集團。他強調,中國汽車工業的時間不多了,我們要用“扶強聯弱”的辦法,用最短的時間,整合目前汽車工業差、亂的局面。他希望國家能夠支持汽車大企業、大集團,以最少的投入來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汽車企業。

(2)某商報對汽車的市場前景分析如下:載貨汽車需求量將增長,但市場份額將有所下降。轎車、客車,尤其是微型客車的需求量將有較大增長,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高。以城鎮為中心,公款購買、公務使用的第一層次市場會逐步縮小:以企事業單位公款購置商務用車的第二消費層次市場需求會保持相對穩定或略有下降:以富裕階層為中心,私人購買和使用的第三層次市場發展勢頭良好,將成為吸納汽車增長量的主體。隨著國家有關鼓勵私人購車政策出臺,預計個人購車比例將逐年快速增長。西部地區對中重型貨車、各種專用汽車、礦用車和人中型客車的需求將明顯增加。農村汽車市場對輕、微型客貨車需求會有較大增長。

(3)上海某報記者:“上海一大怪,汽車沒有行人快”——上世紀90年代初之上海“怪現狀”如今似有捲土重來之勢。今日大上海,又見行路難。扎堆的車流如蝸牛爬行。高峰期間,市中心區高架道路上蝸行的車輛密密匝匝,遠遠望去就像個大停車場。一日,記者乘上703路公交車,走走停停,從蓮花路到上海體育館,區區不足10公里,竟然走了一個半小時。

(4)上海某報記者:20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的道路長度和道路面積分別增長了108%和142%,修建了地鐵、高架路、跨江大橋、越江隧道等許多道路基礎設施,中心城區初步形成現代交通網絡,但同期的機動車總量卻增長了470%以上。市民的感覺是路越修越多,車越來越堵。最近幾年,上海將投資500億元,增設高架路內環匝道,拓寬地面交通要道,新建越江隧道和中環線,從根本上緩解中心城區的道路擁堵狀況,與此同時將大力發展智能交通系統。但人們擔心,明天會不會還是繼續擁堵。10多年前的“出行難”是上海進入三個“三年大變樣”的前期發生的,是城市大發展前的一段“陣痛期”。而今,上海又再次進入了一個“陣痛期”。

(5)廣西某報記者:隨著南寧私家車的增多,汽車投訴也不斷上升。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當天,記者就接到幾位汽車消費者的投訴電話。有的反映,一些新的熱銷車型有加價銷售的現象:有的反映,買了保險,一旦出了問題,真正索賠時手續非常複雜:有的反映,遇著節假日辦理上牌入產不方便。一姓劉出租車司機向記者反映,南寧汽車維修市場比較混亂。不同維修廠的配件和維修價格相差比較大。私家車主白先生對入戶、年檢時強制性收取的過路過橋費等諸多項目和強制小轎車12年報廢表示不理解。私家車主李先生認為,汽車商家應在售前、售中、售後為消費者提供一個良好的消......

申論的主要問題和主要內容到底有什麼區別

您好,中政申論專家為您解答!

一、概括主要問題,主要從問題和原因兩個方面考慮;

二、概括主要內容,需要在指出問題、原因的基礎上,對影響、措施加以概括;

三、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概括主要內容的題目,字數往往限制的比較死,這時候應該將重點放在分析原因上,對於措施只需概括性的闡述,這是很多考生容易把握不準的地方。

若仍有疑問,可百度中政申論在線批改系統進行諮詢!

申論有什麼題型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申論考試題型都為主觀題型,一般有:

1.歸納概括題(歸納概括題多以概括、歸納特定資料內容的形式出現,字數、分值和難度都較低,多為試卷的第一題)。2.提出對策題(提出對策題主要測查考生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題型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給定資料內容的基礎上,發現資料中的問題,然後提出合理、有效的解決對策)。3.綜合分析題(綜合分析題要求考生對給定資料中深層的、隱含的意義作出理解,多角度地思考,並作出自己的推理和評價)。4.應用文寫作(應用文寫作題主要測查考生的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及貫徹執行能力。這類題型通常要求準確理解上級的工作目標或組織意圖,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具體形式包括宣傳提綱、檢查提綱和公開信等)。

更多申論考試相關信息請您登錄內蒙古中公教育網查看。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相關問題答案
申論包括哪些內容?
科技論文包括哪些內容?
語文能力包括哪些內容?
公司策略包括哪些內容?
崗位分析包括哪些內容?
英語一包括哪些內容?
村委檔案包括哪些內容?
運動處方包括哪些內容?
營業費用包括哪些內容?
內賬包括哪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