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折樑怎麼畫?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折樑處有集中力附加箍筋怎麼確定

1. 結構設計說明

主要是設計依據,抗震等級,人防等級,地基情況及承載力,防潮抗滲做法,活荷載值,材料等級,施工中的注意事項,選用詳圖,通用詳圖或節點,以及在施工圖中未畫出而通過說明來表達的信息。如混凝土的含鹼量不得超過3kg/m3等等。

2. 各層的結構佈置圖,包括:

(1).預製板的佈置(板的選用、板縫尺寸及配筋)。標註預製板的塊數和類型時, 不要採用對角線的形式。因為此種方法易造成線的交叉, 宜採用水平線或垂直線的方法, 相同類型的房間直接標房間類型號。應全樓統一編號,可減少設計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員看圖。板縫儘量為40, 此種板縫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時從房間裡面往外布板, 儘量採用寬板, 現澆板帶留在靠窗處, 現澆板帶寬最好≥200(考慮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構造上要求有整澆層時, 板縫應大於60。整澆層厚50, 配雙向φ6@250, 混凝土C20。純框架結構一般不需要加整澆層。構造柱處不得布預製板。地下車庫由於防火要求不可用預製板。框架結構不宜使用長向板,否則長向板與框架樑平行相接處易出現裂縫。建議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預製板,自動布板可能不能滿足用戶的施工圖要求,僅能滿足定義荷載傳遞路線的要求。對樓層淨高很敏感、跨度超過6.9米或不符合模數時可採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現澆板的配筋(板上、下鋼筋,板厚尺寸)。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種尺寸或120、150、180三種尺寸。儘量用二級鋼包括直徑φ10(目前供貨較少)的二級鋼,直徑≥12的受力鋼筋,除吊鉤外,不得采用一級鋼。鋼筋宜大直徑大間距,但間距不大於200,間距儘量用 200。(一般跨度小於6.6米的板的裂縫均可滿足要求)。跨度小於2米的板上部鋼筋不必斷開,鋼筋也可不畫,僅說明鋼筋為雙向雙排φ8@200。板上下鋼筋間距宜相等,直徑可不同,但鋼筋直徑類型也不宜過多。頂層及考慮抗裂時板上筋可不斷,或50%連通,較大處附加鋼筋,拉通筋均應按受拉搭接鋼筋。板配筋相同時,僅標出板號即可。一般可將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編為一個板號,將不相同的上部筋畫在圖上。當板的形狀不同但配筋相同時也可編為一個板號。應全樓統一編號。當考慮穿電線管時,板厚≥120,不採用薄板加墊層的做法。電的管井電線引出處的板,因電線管過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慮四層32的鋼管疊加)。宜儘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間內(尤其是住宅)加次樑。說明分佈筋為φ6@250,溫度影響較大處可為φ8@200。板頂標高不同時,板的上筋應分開或傾斜通過。現澆挑板陽角加輻射狀附加筋(包括內牆上的陽角)。現澆挑板陰角的板下宜加斜筋。頂層應建議甲方採用現澆樓板,以利防水,並加強結構的整體性及方便裝飾性挑沿的穩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應每隔10~15米設一10mm的縫,鋼筋不斷。儘量採用現澆板,不採用予制板加整澆層方案。衛生間做法可為70厚+10高差(取消墊層)。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採用非預應力板。L、T或十字形建築平面的陰角處附近的板應現澆並加厚,雙向雙排配筋,並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現澆板的配筋建議採用PMCAD軟件自動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來儘量減小筆誤。自動生成樓板配筋時建議不對鋼筋編號,因工程較大時可能編出上百個鋼筋號,查找困難,如果要編號,編號不應出房間。配筋計算時,可考慮塑性內力重分佈,將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減係數,將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係數。值得注意的是,按彈性計算的雙向板鋼筋是板某幾處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於......

相關問題答案
垂直折樑怎麼畫?
斯維爾折樑怎麼畫?
廣聯達弧形樑怎麼畫?
廣聯達加腋樑怎麼畫?
剪力牆連樑怎麼畫?
頻數直方圖怎麼畫?
折樑怎麼表示?
立面弧形樑怎麼畫?
基礎樑怎麼畫?
矩形垂直平分線怎麼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