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者明含義?

General 更新 2024-06-15

自知者明是什麼意思

自知者明:常與”知人者智“連用

自知:自己瞭解自己。明:聰明;明察。

含義: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明智的、聰明的,指要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中文名:道德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出處:道德經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時期

譯文

瞭解他人的人聰明,能瞭解自己的人明智。能戰勝別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戰勝自己的人更加強大而不可戰勝。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堅持力行的人有志向。不喪失本分的人就能長久,身雖死而“道”猶存的人,才算真正的長壽。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意思。

意思是說,能認識別人的叫做機智,能認識自己的才叫做高明。

自知之明什麼意思?

【成語名稱】自知之明

【成語讀音】zì zhī zhī míng

【字詞釋義】

自知:自己瞭解自己。

明:看清事物的能力。

【成語釋義】透徹的瞭解自己(多指缺點)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反義詞】不自量力、自不量力

【成語性質】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

【感情色彩】褒義詞

【英文翻譯】

1.self-knowledge

2. to have a thorough knowledge of oneself; to know one's limitations[2] [編輯本段]成語出處  1.《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2.《韓非子》:“楚莊王欲伐越,莊子諫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亂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王之兵自敗於秦、晉,喪地數百里,此兵之弱也;莊蹻為盜於境內,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王之弱亂非越王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故曰:‘自見之謂明。’”

【典故】

楚莊王要討伐越國,莊子勸諫道:“大王為什麼要討伐越國呢?”莊王答道:“因為越國政治混亂,士兵戰鬥力差。”莊子說:“臣認為智慧就像眼睛一樣,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地方,卻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曾經兵敗給秦國、晉國,喪失了幾百裡的土地,這就是士兵戰鬥力弱了。莊蹻在楚國境內當強盜為害百姓,官吏卻不能將其拿獲,這就是政治混亂了。大王政治之亂,兵力之弱,似乎也不在越國之下,但卻想討伐越國,這就說明了大王的智慧也像那眼睛一樣了(看得到別人,卻看不到自己)。”莊王於是取消了這次軍事行動。由此可見,一個人的智慧不在於他能夠評價別人,而在於能夠正確地評價自己,因此說:“能夠自我評價才稱得上有智慧。” 這個故事說明了“知人易而知己難”的道理,為人處事,莫過於此。[1] [編輯本段]成語示例  1.高陽《草莽英雄》第十三章。他很有自知之明,父子倆作惡多端,神人共憤。

2.一個嚴於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

3.我這個人有點自知之明;幸虧沒有接受這任務;不然出的漏子比這個還大。[2] [編輯本段]成語辨析  1.明;不能寫作“鳴”。

2.明;不能讀作“mín”。[2]

相關問題答案
自知者明含義?
自知者明什麼意思?
知覺的含義?
經濟法中消費者的含義?
志願者的含義?
清明含義是什麼意思?
自信心的含義?
行者的含義?
紅粉知己的含義是什麼?
紅顏知己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