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鑑賞書法?

General 更新 2024-06-08

如何鑑賞書法

友人拿來一幅鄭板橋的書法作品,問我如何欣賞,這確實給我出了個難題。

書法欣賞,歷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如果泛泛而談,非箇中之人不能瞭然;說得細了,恐非萬餘言不能道其一二,其結果只能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何況清人鄭板橋為人獨立狂放,憤世嫉俗,有揚州八怪之稱,是家喻戶曉的書畫名家,所畫蘭竹,竹節高標遠引,卓立時輩,冠絕古今;其書,融會篆隸筆勢,以草書出之,北碑破體,一洗千年王趙積習,超塵絕逸,恣肆張揚,有如長江大河滾滾而來,摧枯拉朽,泥沙俱下.

如何能讓友人形象而生動地欣賞到書法的美質並能很快地接受呢?於是我想起了關於外國人初次見到中國的書法時就被深深打動的事.洋人不懂漢字,如何能被書法打動呢?

於是,我恍然如悟,對友人說:這樣吧,你先別管這幅作品中書寫的是什麼內容,你就把它當作是一幅畫來看好了。你看,在這張潔白的紙上,跳動著的是一些隨意組合,自由變幻的線條。這些有意味的線條,若即若離,如亂石鋪路;隨形賦勢,似天女散花。如凝固的音樂,有建築之沉雄。時如萬馬奔騰,跳躍激盪,筆走驚雷,氣勢恢弘;時如晚風拂林,婉曲絮語;時如清泉出於幽谷錚錚淙淙;時如川滯嶽峙;時如倦鳥歸林;時如驚蛇入草,倏忽轉逝……

書法的美也許就在這裡吧!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如何賞析

一般說來,武微波字畫還沒有裝裱,不用打開,從紙張背面看,就可以斷定出字畫的真偽。

武微波的字是從繪畫入手,用筆的力度與節奏感十分強烈,有力透紙背效果,正反紙的墨韻基本同樣。其次,武微波的用紙和用墨都很講究,所以在紙墨上能判斷出來。

武微波書法風格,完全是繪畫風格,一般書法家摹仿不了,武微波書法是繪畫風格露在外表,一般書法家把傳統的起筆收鋒露在外表,武微波書法只有功底非常深厚的水墨寫意國畫家在才能摹仿,而且摹仿百分之六十就相當不容易了,如果要摹仿百分之七八十,摹仿者功力不能少於四十年。

因為武微波真跡市面上很少,很少人能見到武微波真跡,沒有相互比較,所以很多人難以判斷真偽,以至於把贗品當真品,或者有人認為武微波書法水平不過如此、很一般。假如把武微波一張真跡與一張贗品放在一起,即便是外行,也比較容易憑直覺來做出正確的選擇。武微波真跡非常“霸氣”筆墨力度、線條質量、細節變化、都非同一般。

如何欣賞書法作品

如何欣賞書法作品? 發佈者:喬麗 時間:2011-08-09 -------------------------------------------------------------------------------- 書法品評是一個複雜的心理過程,他與書法創作取反方想向的運動。書法創作是集點畫以成字。組字而成篇,從而表現出作品的神采境界;而書法品評的第一視覺印象常常是書作的神采、氣韻、再審視它的章法,剖析它的結字,用筆、有書作的意向,而聯想到生活中種種事物,作者的創作環境和思想活動,從而領會出作品的美之所在。因此,書法品評的過程,是觀賞者的“美的再創造”過程. 如何欣賞書法作品 何謂欣賞?欣賞,就是享受美好事物,領略其中的趣味。何謂書法欣賞?書法欣賞即通過對優秀書法作品的品評,領略其中蘊含的美。這裡我們談的是“書法作品”,不是寫字。寫字與書法有根本的區別。如果把寫字比喻為小學的識字階段,要求把字寫得準確平正的話,那麼,書法則是作家將字詞構成一篇令人賞心悅目的文章或詩詞。當然,寫文章有文章的構成方法和規律,那麼,書法作品也有其本身的方法和規律。所以我們欣賞書法作品也像讀一篇文學作品一樣,大部分讀者不可能有作家的水平,欣賞書法當然也不僅僅是書法家的事。如何欣賞書法作品?書法欣賞有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這是關心和愛好書法的人經常提出的問題。簡而言之,可以用當代書家白蕉先生的一句話作答:“學習的標準,就可以作為欣賞的標準”。 話雖這麼說,但具體做起來並非像一句話這麼簡單。因為任何一門科學和技藝的掌握都是有其規律和條件的。這裡僅從三個方面談談書法作品欣賞的條件和方法,因為“規律”不是一篇短文所能包容的。 經常遇到學員提出這樣的問題:“某某是書法大家,他的字怎麼看不出怎麼好?”,“我們單位有個連小學都沒畢業的人,寫得字比某某書法家還好”。像這樣的問題當然不會沒有特殊情況,但一般來說,書家的字絕對不會比連小學都沒畢業的人寫得差。這裡面有“寫字”與“書法”的關係問題,同時也說明老年學員對書法作品認識的偏差和欣賞能力的問題。為了提高老年大學書畫班學員對書法的欣賞水平,筆者不揣淺陋,就如何欣賞書法作品的問題談點淺見,望方家、同道不吝賜教。 眾多的書法愛好者面對一幅書法作品或書法展覽,往往都要談論或評價一番,這談論和評價是否中肯,便代表一個人對書法的認識水平,認識的深度如何,便反映出一個人對書法藝術的修養。 具有一定書法修養的人,才談得上書法欣賞。 一、 書法欣賞的條件 第一、欣賞者應有多方面的藝術修養。俗話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雅者見雅,俗者見俗”。任何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和結論。同一件書法作品,也會由於欣賞者的素養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結論。書法本身可以說“既單純又複雜”,它單純到僅以黑白兩色的變化和調度去征服欣賞者;但其本身又是一個多維結構。要深入理解一件作品,有賴於多方面的知識結構。應該從廣泛的社會知識、人生的各種角度、各個層次去理解作品。書法也如其它藝術一樣,是人類社會生活的產物,它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它與各種意識形態,如哲學、宗教、歷史、道德等有密切聯繫。其間錯綜複雜,變幻莫測;書法還與其它學科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如文字學、鑑定學、心理學、生理學、民俗學、歷史、美學及音樂繪畫等。它還與其它藝術門類互相交融、借鑑。所以,對書法的鑑賞,你越是知識豐富、閱歷廣博、對作品的認識理解就越深刻,得出的評價和結論也就越中肯準確。 第二、欣賞者對書法應有廣泛深刻的體驗。劉......

如何欣賞書法?

你好!

欣賞書法作品一般先看其大的氣勢和神采如何,然後欣賞章法與結構,最後是分析基本筆畫。

1.用筆:是否輕重徐疾,提按頓挫,筆畫有沒有厚度和深度,是否呈現立體感,深動有力,加上用墨有沒有枯溼濃淡的變化,更可增添一份氣韻。

2.結構與章法:結構搭配好,使筆畫相互呼應,疏密勻稱,虛實相生,收放相應。章法美主要指對整篇作品的字與字、行與行、首與尾之間脈絡相連,節奏和諧所做的藝術處理,使作品表現出生動活潑、變化又統一的效果。

3.意境:是書法者用筆、結構和章法技巧以及自身的學識才華、氣質性格的綜合反應。每個書法家各有自己的風格,作品所反應出的意境各別。如王羲之的書法如“撥雲睹日,芙蓉出水”,而顏真郷的書法卻如“項羽掛甲,樊噲排突”。欣賞一幅書法作品,若能進一步瞭解書法家的生平、思想、所處時代等,將能更好地進入全面的欣賞境地。

如何欣賞書法

書法欣賞並非象有些人說的那樣玄妙莫測,更不象一些人認為的那樣,欣賞書法就是好孬之分的簡單評說。具體來講,它是主觀審美意識(欣賞者)活動於客觀形態(書法作品)之上的互動感應過程。

書法作品一經產生,它的藝術價值就已是客觀存在的,其藝術價值的高低與否,完全取決於欣賞者審美程度的高低。同一件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不變,只是由於欣賞者的改變而改變,專業書法家的欣賞是一個層次,非專業的愛好者欣賞則又是一個層次,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說明由於欣賞者受審美學識的不同、時代環境的改變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享受美感的程度也就各不相同。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為此筆者以多年學書經歷來淺談一些有關欣賞的感想。

一、書法藝術與自然科學不同

書法欣賞不能象搞科學那樣,以公式或定義來解析它、證明它。如1+1的問題,答案只有一個,無論有多少人計算,其結果是相同的,而書法則不然,同一件書法作品有無數個欣賞者欣賞,而得到的藝術感受卻是無數個的審美結果,高低不等,參差不齊。

二、欣賞者的審美觀各不相同

在書展上欣賞每一件書作時,常聽到的話語是這件不行,那件還可以;這件很好,那件不好的簡單評價。如同在夜市吃油炸臭豆腐一樣,愛吃的人以為香,不愛吃的人則以為很臭,感覺截然不同,這就是典型的以個人嗜好興趣做出的審美選擇。

簡單地說書法藝術欣賞無非是一個好、差、美、醜的問題,如若兩個人各執已見,去欣賞同一件書法作品,由於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甚至可以爭論上三天三夜,誰也說服不了誰,這種嗜好和興趣的不同,是與學識、修養、性情、環境、地位以及所處的時代,都有直接的影響因素。

三、書法藝術的審美領域有許多地方難以辨析

在欣賞過程中,所使用的審美表述詞語及其傾向性難以清界。如豪放與粗野、厚重與笨拙、寬博與疏朗、樸拙與呆板、劍拔弩張與雄偉豪放、流暢與浮滑等等,所有這些表述欣賞的詞語中,都存在著點點差異,導致了欣賞的優劣懸殊,難有準確的界線賞讀。

四、由於欣賞者對書法藝術的解讀程度不同,其欣賞的深度也就不同

這點對於欣賞者的互動交流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常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再如觀看棋賽,“妙著”的出現,觀眾不一定都有理解,程度高的,則馬上叫絕;程度稍低的,要想一想才可意會;而程度差的,必須看上幾步之後,才逐漸領悟;再差的觀眾,則恐怕到了局終的時候還是不理解。再例如:宋代的蘇東坡,在欣賞黃山谷的書法時,曾戲稱:“黃山谷的書法,如同冬日的死蛇掛樹”;而黃山谷則反稱蘇東坡的字:“叫做石壓蛤蟆”。他們之間的書法戲語,其真正的意味,對於一般人來說是不可能理解的。再有,我最近到一位油畫老師家中做客,談畫之中,先生說了一句非常耐人尋味的話語:“我快到七十歲了,現在才曉得一點用色了”,這句話也著時讓我思考一段時間。試想,他從開始學習油畫那天起,就無時不在接觸顏色,畫到現在難道他真的不會用色嗎?所以,對書法藝術瞭解的程度多少,決定著欣賞者的審美水平的高低。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知,書法藝術的欣賞,因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其審美結果是絕對不一樣的。除上述影響的因素外,那麼欣賞有沒有相對的、不絕對的統一標準和原則呢?我想還是有的,如同鐘錶的鐘擺一樣,在左右擺動的最大值之間存在著一個相對穩定的空間值,這個空間值就是相對認可的標準。

南齊書法家王僧虔曾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這段文字實際上揭示了書法創作中的形與神的辨證關係。形質就是紙面上所展示的一切審美活動,是物質的、表象的,它包括作品的形式、章法、結構、點畫、墨色、輕重、緩急、落款、打章。而神采是作者通過形質來表現自己......

書法欣賞(如何欣賞書法作品)

何謂書法欣賞?書法欣賞即通過對優秀書法作品的品評,領略其中蘊含的美。這裡我們談的是“書法作品”,不是寫字。寫字與書法有根本的區別。如果把寫字比喻為小學的識字階段,要求把字寫得準確平正的話,那麼,書法則是作家將字詞構成一篇令人賞心悅目的文章或詩詞。當然,寫文章有文章的構成方法和規律,那麼,書法作品也有其本身的方法和規律。如何欣賞書法作品?書法欣賞有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這是關心和愛好書法的人經常提出的問題。簡而言之,可以用當代書家白蕉先生的一句話作答:“學習的標準,就可以作為欣賞的標準”。如何欣賞書法作品一幅書法作品,放在我們的面前,怎麼評價、怎麼讀懂、怎麼欣賞,是我們每個初學書法的人、甚至是廣大讀者都感到困惑而且很想知道的問題。南朝書家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他所強調的時以形寫神,形神兼備。作為一個讀者,我認為在讀作品之前,心裡首先要明確書法欣賞的審美標準,這是正確進行書法欣賞的基礎。其次是要掌握書法欣賞的方法,這是進行書法欣賞的關鍵所在。 一、書法的審美標準 一般地說,“形”包括點畫線條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書法空間結構;“神”主要指書法的神采意味。 (一)書法的點畫線條 書法的點畫線條具有無限的表現力,它本身抽象,所構成的書法形象也無所確指,卻要把全部美的特質包容其中。這樣,對書法的點畫線條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節奏感和立體感。 1、力量感 點畫線條的力量感是線條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種比喻,指點畫線條在人心中喚起的力的感覺。早在漢代,蔡邕《九勢》就對點畫線條作出了專門的研究,指出“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點畫勢盡,力收之”。要求點畫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終,便於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強調藏頭護尾,不露圭角,並不是說可以忽略中間行筆。中間行筆必須取澀勢中鋒,以使點畫線條渾圓淳和,溫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點畫線條的起止並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鋒芒的(大篆、小篆均須藏鋒)。書法中往往根據需要藏露結合,尤其在行草書中,千變萬化。欣賞時,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應,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輕薄。 2、節奏感 節奏本指音樂中音符有規律的高低、強弱、長短的變化。書法由於在創作過程中運筆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產生了輕重、粗細、長短、大小等不同形態的有規律的交替變化,使書法的點畫線條產生了節奏。漢字的筆畫長短、大小不等,更加強了書法中點畫線條的節奏感。一般而言,靜態的書體(如篆書、隸書、楷書)節奏感較弱,動態的書體(行書、草書)節奏感較強,變化也較為豐富。 3、立體感 立體感是中鋒用筆的結果。中鋒寫出的筆畫,“映日視之,畫之中心,有一縷濃墨,正當其中,至於折處,亦當中無有偏側。”這樣,點畫線條才能飽滿圓實,渾厚圓潤。因而,中鋒用筆歷來很受重視。但是,我們不能發現,在書法創作中側鋒用筆也隨處可見。除小篆以外,其他書體都離不開側鋒。尤其是在行草書中,側鋒作為中鋒的補充和陪襯,更是隨處可見。 (二)書法的空間結構 書法的點畫線條在遵循漢字的形體和筆順原則的前提下交叉組合,分割空間,形成書法的空間結構。空間結構包括單字的結體、整行的行氣和整體的佈局三部分。 1、單字的結體 單字的結體要求整齊平正,長短合度,疏密均衡。這樣,才能在乎正的基礎上注意正欹朽生,錯綜變化,形象自然,於平正中見險絕,險絕中求趣味。 2、整行的行氣 書法作品中字與字上下(或前後)相連,形成“連綴”,要求上下承接,呼應連貫。楷書、隸書、篆書等靜態書體雖然字字獨立,但筆斷而意連。行書、草書等動態書體可字字連貫......

怎樣鑑賞書法作品?從那些方面鑑賞?

一幅書法作品可以從三個角度去鑑賞:

第一 筆法。古人有句話非常好“筆法千古不移,字形因人而異”可見筆法的重要性!一般筆法要求中鋒,運行使轉流暢,線條要求有勁、含蓄待發!這是最難的,也基本功的一種體現!

第二 字形。一般書法對字體要求是有出處的,並不是自己隨性而發,覺得好看就行!學的誰的字就要有他的影子!這是好多書法愛好者經常忽視的!!比如他學的是“王羲之”,那就要有“王字”基本的一些外形特徵,這是能夠鑑定出一個人學書法的基本功到底是否紮實,學習鑽研的程度。

第三 章法。簡單就是字與字之間的連貫,行與行之間的連貫,書法上反對一副作品上同一個字的筆法字形都一樣,這是大忌!就是不能重複!章法的要求就是要形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最好要有平序、高潮與收尾!就像一首好的歌曲一樣,有高潮有平穩的部分才能調動一個人情緒

(當然唐楷除外,唐楷、隸書一般要求就是和字帖一模一樣就行,這就是好)。

如何欣賞中國書法

如何欣賞書法作品?

發佈者:喬麗 時間:2011-08-09

--------------------------------------------------------------------------------

書法品評是一個複雜的心理過程,他與書法創作取反方想向的運動。書法創作是集點畫以成字。組字而成篇,從而表現出作品的神采境界;而書法品評的第一視覺印象常常是書作的神采、氣韻、再審視它的章法,剖析它的結字,用筆、有書作的意向,而聯想到生活中種種事物,作者的創作環境和思想活動,從而領會出作品的美之所在。因此,書法品評的過程,是觀賞者的“美的再創造”過程.

如何欣賞書法作品

何謂欣賞?欣賞,就是享受美好事物,領略其中的趣味。何謂書法欣賞?書法欣賞即通過對優秀書法作品的品評,領略其中蘊含的美。這裡我們談的是“書法作品”,不是寫字。寫字與書法有根本的區別。如果把寫字比喻為小學的識字階段,要求把字寫得準確平正的話,那麼,書法則是作家將字詞構成一篇令人賞心悅目的文章或詩詞。當然,寫文章有文章的構成方法和規律,那麼,書法作品也有其本身的方法和規律。所以我們欣賞書法作品也像讀一篇文學作品一樣,大部分讀者不可能有作家的水平,欣賞書法當然也不僅僅是書法家的事。如何欣賞書法作品?書法欣賞有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這是關心和愛好書法的人經常提出的問題。簡而言之,可以用當代書家白蕉先生的一句話作答:“學習的標準,就可以作為欣賞的標準”。

話雖這麼說,但具體做起來並非像一句話這麼簡單。因為任何一門科學和技藝的掌握都是有其規律和條件的。這裡僅從三個方面談談書法作品欣賞的條件和方法,因為“規律”不是一篇短文所能包容的。

經常遇到學員提出這樣的問題:“某某是書法大家,他的字怎麼看不出怎麼好?”,“我們單位有個連小學都沒畢業的人,寫得字比某某書法家還好”。像這樣的問題當然不會沒有特殊情況,但一般來說,書家的字絕對不會比連小學都沒畢業的人寫得差。這裡面有“寫字”與“書法”的關係問題,同時也說明老年學員對書法作品認識的偏差和欣賞能力的問題。為了提高老年大學書畫班學員對書法的欣賞水平,筆者不揣淺陋,就如何欣賞書法作品的問題談點淺見,望方家、同道不吝賜教。

眾多的書法愛好者面對一幅書法作品或書法展覽,往往都要談論或評價一番,這談論和評價是否中肯,便代表一個人對書法的認識水平,認識的深度如何,便反映出一個人對書法藝術的修養。

具有一定書法修養的人,才談得上書法欣賞。

一、 書法欣賞的條件

第一、欣賞者應有多方面的藝術修養。俗話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雅者見雅,俗者見俗”。任何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和結論。同一件書法作品,也會由於欣賞者的素養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結論。書法本身可以說“既單純又複雜”,它單純到僅以黑白兩色的變化和調度去征服欣賞者;但其本身又是一個多維結構。要深入理解一件作品,有賴於多方面的知識結構。應該從廣泛的社會知識、人生的各種角度、各個層次去理解作品。書法也如其它藝術一樣,是人類社會生活的產物,它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它與各種意識形態,如哲學、宗教、歷史、道德等有密切聯繫。其間錯綜複雜,變幻莫測;書法還與其它學科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如文字學、鑑定學、心理學、生理學、民俗學、歷史、美學及音樂繪畫等。它還與其它藝術門類互相交融、借鑑。所以,對書法的鑑賞,你越是知識豐富、閱歷廣博、對作品的認識理解就越深刻,得出的評價和結論也就越中肯準確。

第二、欣賞者對書法應有廣泛深刻的體驗。劉......

這書法寫的怎麼樣?怎麼鑑賞寫得好壞?

筆法功底很好,作品的佈局、字間的呼應、連接承啟也可以。只是字的間架結構值得商榷。好些字的寫法像鋼筆字,不合毛筆字規範。大概沒有臨過正規字帖,或臨帖不足。因為有些筆畫,屬於“放野筆”。如,儒、界、容三字的撇。

書法怎麼鑑賞寫得好壞?

主要看整個書法的章法怎麼樣。所謂章法就是指安排佈置整幅作品中,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呼應、照顧等關係的方法。好的作品第一看上去很舒服、大膽、自然、越看越有味。。。其次還要看寫字的功底。。。筆畫是否流暢。。。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鑑賞書法?
如何欣賞書法作品?
如何自學書法的步驟?
怎樣鑑賞書法作品?
如何鑑賞音樂?
簡述怎樣鑑賞書法作品?
證書過期如何解決方法?
如何鑑定鑽石證書真假?
如何鑑別玉化硨磲真假?
銀魚乾如何保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