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如何應對恐怖主義?
當今世界應如何解決恐怖主義
美帝國主義是製造恐怖主義的根源,貌似強大,並不可怕。偉人毛澤東就曾說過美是紙老虎,上世紀七十年代前激曾搞得他服服帖帖。毛澤東走了,沒人了。但是,如果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就沒有不能解決的事情!
當今的世界人們應該如何應對恐怖主義。
美帝國主義是製造恐怖主義的根源,貌似強大,並不可怕。偉人毛澤東就曾說過美是紙老虎,上世紀七十年代前就曾搞得他服服帖帖。毛澤東走了,沒人了。但是,如果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就沒有不能解決的事情!
恐怖主義我國政府應如何應對
在反恐的問題上,中國的基本立場是一貫的和明確的,主要包括以下五點: 第一,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中國主張,不論恐怖活動發生在何時何地、針對何人、由誰組織、以何種方式出現,國際社會都應採取一致立場,同仇敵愾,堅決打擊,絕不穿用雙重標準對待恐怖主義。 第二,反恐不能搞擴大化。打擊恐怖主義應證據確鑿、目標明確,避免傷及無辜,不能借反恐推行霸權主義。反恐應成為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和借鑑的新契機,對話與融合的新起點,共同進步和繁榮的新動力。 第三,反恐要標本兼治。中國有句古話叫“薪不盡則火不止”。衝突和動盪是恐怖主義滋生的溫床,貧窮和落後是恐怖主義產生的土壤,只有根本解決和平與發展兩大問題,推動世界各種文明的共同發展,促進全人類的共同進步,推動社會公平與公正,才是徹底剷除國際恐怖主義滋生和蔓延土壤的治本之策。 第四,反恐應充分發揮聯合國和安理會的重要作用。中國主張應儘快建立安理會主導的,公正、合理、有效的國際反恐合作機制,充分發揮聯合國和安理會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五,反恐需要加強國際合作。中國願意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防範和打擊恐怖主義,特別是在反恐情報信息交流,截斷恐怖活動的資金來源,引渡和遣送恐怖犯罪嫌疑人等方面加強合作,以維護世界的和平與安全。 中國是一個熱愛和平、珍惜和平、維護和平的負責任國家,中國和世界各國在打擊恐怖主義問題上有著共同和長遠的利益。中國堅定地支持並積極地參與了國際反恐鬥爭,加入了絕大部分反恐公約,在“平等合作,雙向互利”的基礎上,與有關國家開展了富有成效的雙邊反恐合作,努力消除恐怖主義的根源。近年來,中國積極倡導區域反恐合作,加強了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東盟地區論壇的反恐鬥爭,聯合了其它國家、以及單獨舉行了不同規模、不同形式的各種“反恐”演習,表明了中國反對恐怖主義的立場和態度,向世界宣示了中國製止一切恐怖主義活動,打擊恐怖主義的決心和信心。
如何應對恐怖主義成為各國共同面對的任務,各國應該聯手
我們中國從古以來 就是泱泱大國的風度~要去幫助小國~不要想去統治別國~~ 我們自古以來 都是以德服人~只要我們做的好~別國自然就會想要成為我們的附庸國~~ 反之~如果我們做得不好'只知道去強迫別國~到時也是反抗連連的~(整天要去高壓抗暴~雙方都很累)~ 請三思~
如何更有效地應對恐怖主義
中國面臨的恐怖威脅主要來自境內外“東突”暴恐勢力,當然也高度警惕和防範“伊斯蘭國”所代表的新一輪國際恐怖威脅,以及這股威脅可能對“東突”產生的影響。中國可以在美國正努力構建的打擊“伊斯蘭國”反恐聯盟和中國打擊“東突”的反恐國際陣線中尋找交集,以我為主,集中打擊“東突”暴恐勢力,嚴防其內引外聯肇事,採取措施維護中國的海外利益。
一是確立防止全球性恐怖組織再度滋生的戰略共識。在應對新一輪全球性恐怖威脅的過程中,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對此中美可引導大國形成共識。與此相對應,不打擊與“基地”和“伊斯蘭國”聯繫密切的地區暴恐組織,遏制全球性恐怖組織滋生的努力就很難奏效。因此,中美可在打擊“東突”方面務實合作,即使不能認同中國打擊“東突”的全部努力,也可在部分領域取得進展。
二是充分發揮聯合國安理會和全球反恐論壇等國際性機制的作用。中國可以參與和合作建立防範國際恐怖分子跨境流動的合作機制,打擊“伊斯蘭國”的招募活動,在邊境管控和堵截流竄方面下功夫,加強對網絡暴恐音視頻的清源,提前化解可能出現的國際暴恐潮。中國可以發揮在周邊國家的影響力,推動中美與周邊國家聯手打擊“伊斯蘭國”。與此同時,也應高度警惕美國借籌建國際反恐陣線實現其地區戰略私利的圖謀。
三是協作打擊重點恐怖組織的融資網絡。資金正是“伊斯蘭國”招兵買馬的關鍵,面對資產多達數千萬美元的恐怖組織,只有切斷其源源不斷的石油收益和捐款才能達到遏制目的。中美可與中東等地區國家密切合作,搗毀作為“伊斯蘭國”主要經濟來源的黑市石油販賣網,截斷其財源,如此反恐努力方可收效。
四是共同遏制極端主義意識形態的溢出和氾濫。“伊斯蘭國”威脅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向外輸出暴恐意識形態,間接刺激世界各地的恐怖組織搞恐怖襲擊,也是美歐境內穆斯林極端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為此,中國可與美國加強在反暴力極端主義方面開展合作,重點打擊“伊斯蘭國”及其關聯組織在網上的暴恐宣傳和招募,防止“東突”暴恐勢力受感染。
如何解決當今世界恐怖主義的嚴峻事實
據我們所知,恐怖主義是實施者對非武裝人員有組織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通過將一定的對象置於恐怖之中,來達到某種政治目的的行為。國際社會中某些組織或個人採取綁架、暗殺、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質等恐怖手段,企求實現其政治目標或某項具體要求的主張和行動。而恐怖主義事件主要是由極左翼和極右翼的恐怖主義團體,以及極端的民族主義、種族主義的組織和派別所組織策劃的。 19世紀初,由於歐洲各國已經進入資本主義,導致貧富差距擴大,引起了底層知識分子不滿,隨之而來左翼思想在底層知識分子得到了廣泛傳播,隨著巴黎公社的覆滅和無政府主義的活躍,各種恐怖活動隨之歐洲各國活躍起來,連大西洋另一邊的美國也未能倖免。到了20世紀20年代後由於歐洲各國爆發經濟危機,各國政府不得不面對國內各種問題,在二戰之後,隨著歐美各國通過不同政策來提高本國底層民眾生活,恐怖主義也隨之消失了。然而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全球對石油需求不斷擴大,恐怖主義活動又開始日益頻繁,在西歐、中東、拉丁美洲和南亞等地區蔓延。 9·11”恐怖事件更是使恐怖主義成為全世界的熱門話題。它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計劃最周密、傷亡人數最多、造成恐怖氣氛最濃烈的一次恐怖襲擊。它突破了世界最為嚴密的防範,直搗當今世界頭號大國的心臟,是當今震撼力最強,也是對世界政治、經濟、軍事格局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恐怖襲擊。恐怖主義活動嚴重威脅著國際社會的安全和秩序,許多國家紛紛採取對策,先後頒佈了反恐怖主義的法令,建立了反恐怖部隊,並加強了國際間的合作。 21世紀以來,恐怖主義活動愈演愈烈,“伊斯蘭國”現象折射出國際暴恐勢力新的發展趨勢,國際恐怖新生態大體成型。一方面,這種集暴恐勢力與政治實體為一身的極端武裝,有地盤、有資金、有人員,不僅割據一方建立政教一體的神權政權“哈里發”,還吸引世界各地的極端分子競相投奔,成為國際暴恐勢力的新山頭。另一方面,“伊斯蘭國”殘忍成性,受其訓練和影響的外國恐怖分子紛紛效仿,其危害更甚於以前。 更加值得警惕的是,扎瓦希裡領導的“基地”組織並未被清剿乾淨,他們趁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之機重整人馬,成立了“印度次大陸”分支,揚言要統轄緬甸、孟加拉國和印度的暴恐分子,大有與“伊斯蘭國”分庭抗禮之勢。加之“基地”組織在阿拉伯半島、北非和索馬里等地的分支仍然活躍,國際恐怖版圖可能呈現交相為惡的難局。 因此,我們縱觀30多年的國際暴恐發展史可以發現,目前國際社會面臨的暴恐威脅尤為嚴峻。“基地”組織誕生於阿富汗抗擊蘇聯的“聖戰”時期,1979—1992年的13年間吸引了40餘國的4000多名外國“聖戰”分子加入其中。這批人後來成為該組織和各國恐怖組織的骨幹,威脅延宕至今。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後,又有50餘國的近5000人投奔,這也成為“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和目前“伊斯蘭國”壯大的基礎。敘利亞內戰3年後,該地區已聚集80多國的1.5萬多名外國“聖戰”分子,並且還有繼續增多之勢。可見,“伊斯蘭國”和伊敘亂局吸引國際“聖戰”分子的速度、規模和範圍已遠遠地超過過去。 那麼,針對如此狀況,我們應如何防範和應對呢? 對國際社會而言,面對恐怖主義新回潮,我們應該堅持行之有效的做法,必須遵循國際法和國際關係準則: 一是協調一致。國際反恐鬥爭必須發揮聯合國及其安理會的主導作用。唯有如此,才能維護團結,才能有效協調,才可以一致行動。 二是多措並舉。國際反恐鬥爭需要在政治、安全、經濟、金融、情報以及思想領域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尤其是致力於消除恐怖主義產生的根源和滋生土壤。採取軍事行動必須符合聯合國憲章和安理會決議。 ......
歐洲國家為什麼無法有效應對恐怖主義
恐怖主義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歐洲已經不再具有全球事務領導力,相關決策及行動均受制於美國的全球霸權
大國怎麼樣對付恐怖主義
最近網上流行一個跟國際關係相關的段子,說近來安理會各大國就像拿錯了講稿,美國在高喊“主權不可侵犯”,俄羅斯宣稱“人權高於主權”,歐洲在講“維護領土完整”,中國則在關心“打擊恐怖主義”。
中國論文網 www.xzbu.com/1/view-4952245.htm
這個段子對近期烏克蘭局勢等國際熱點問題有調侃的意味,是非對錯也不必太較真。但有一點肯定是說錯了,那就是彷彿在批評中國現在才開始關心“打擊恐怖主義”。中國對打擊恐怖主義的立場是一貫不變的。早自2001年,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就成立了“上海合作組織”,中國一直把反恐作為重要的外交目標,這甚至發生在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前。
近年來受到恐怖主義威脅的國家,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一類以美國為典型,其面對的是一大片具有反美和反霸思想的地區,反霸主義與極端宗教思想相結合;第二類以俄羅斯為典型,面對數個具有獨立傾向的國內地區,分裂主義和極端思想相結合;第三類以印度遭受的孟買恐怖襲擊和以色列的處境為典型,恐怖主義活動同國家之間的敵對關係牽扯在一起,是民族主義和極端思想的結合。
上述三類情況又呈現出當代恐怖主義的三個共同特徵:國際化、分散化和極端化。對各國來說,恐怖主義襲擊往往發生在核心大城市,可是威脅的源頭往往在境外。這意味著國家僅僅採取國內政策措施,起到的效果只能是局部和有限的,往往處於防與堵的被動狀態。因此,要真正有效地抑制和消除恐怖主義,國家必須把對外政策和對內政策結合起來。
全球化、新的互聯網通訊技術、再加上美國發動的反恐戰爭等原因,導致恐怖主義的組織體系越來越呈現分散化特徵。偏遠、閉塞、貧困、愚昧,與高科技的互聯網組成了一對弔詭的結合,給國家的反恐政策帶來加倍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國家通過傳統的政府間合作來應對恐怖主義,其效果同樣是局部的和有限的。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都各自與中東和中亞的一些國家建立了盟友級別的合作,可是仍然不能完全抑制來自這些國家內部的恐怖主義威脅。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政府沒有充足的能力控制社會,而全球化導致國家的權力加速流失。對於受到恐怖主義威脅的大國來說,必須考慮建立與國外社會組織和關鍵地區進行直接接觸、並施加影響的能力。
恐怖主義往往是各種極端思想的產物。無論是極端宗教思想、極端分裂主義還是極端民族主義,都有其誕生的深刻經濟和政治根源,但從本質上說,思想體系又有獨立的演變邏輯和規律。國家無論運用暴力懲罰的“大棒”、還是經濟回報的“胡蘿蔔”,在解決和改變思想問題方面,其效果也同樣是局部的和有限的。基於利益交換為基礎的傳統外交手段,必須要與針對思想和觀念的新公共外交手段相結合,才能產生較好的效果。
總之,面對恐怖主義的新特徵,國家必須要建立“內外並舉”、“官民並舉”、“剛柔並舉”的綜合政策體系,其中的複雜性和挑戰性之大,構成了當代國際政治的重大課題。
美國在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以後,將反恐上升到了最高國家戰略,其經驗和教訓也最值得借鑑。對於美國的反恐,人們最深刻的印象、同時也是最大的爭議集中在對外發動反恐戰爭,對內實行嚴密的安保制度。反恐戰爭給中東的局勢帶來巨大震盪,同時也對美國的國力造成巨大消耗。而在國內採取嚴格的安保措施,很大程度上衝擊了美國的政治文化和社會心態,......
恐怖主義對全球的影響有哪些
影響如下:
突如其來的“9·11”事件和隨後美國對阿富汗塔利班的軍事打擊,打破了人們對戰爭的傳統概念。同在一個地球村,更多的人關心的是:這場空前的恐怖主義襲擊和反恐怖戰爭,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世界格局?這會對全球安全形勢引發什麼樣的影響?應本刊編輯部之邀,來自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以及軍隊有關部門的軍事專家對今年的軍事形勢和世界安全格局的走向作了分析。
恐怖主義成為影響世界軍事形勢最大因素
早已影響到人類和平與安全的恐怖主義活動,從未像“9·11”事件後這麼突出地影響到世界軍事形勢。來自軍事科學院的彭光謙少將認為,今年軍事形勢可以說是風雲變幻,而由“9·11”事件引發的反恐怖主義戰爭,是影響今年世界軍事形勢的主要因素。圍繞加強反恐怖主義國際合作,美國對阿富汗塔利班的軍事打擊得到了各大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的認同,這是以往美國對外發動戰爭所沒有過的。就從上個世紀最後10年來說,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都曾遭到了不少國家的質疑和反對。這次由美國定義和主導的反恐戰爭模式,卻得到許多國家的認同。這成為影響今年世界軍事形勢和安全形勢的最大變數。
李力等軍事專家認為,恐怖主義問題將在一個時期內對世界軍事形勢和安全格局產生極大影響。可以肯定的是,國際恐怖主義活動不會因美對阿富汗的軍事打擊而銷聲匿跡。隨著科技和經濟全球的發展,恐怖主義活動襲擊的手段也會多樣化,單純軍事打擊也可能進一步提升各方面的矛盾,使恐怖主義活動激化。軍事打擊不可能是也不應該是反對恐怖主義的惟一途徑,反對恐怖主義應該標本兼治。
對“9·11”事件後世界安全形勢主要特點,軍事專家呂德宏博士歸納為複雜性、突然性和不穩定性。他指出一方面恐怖主義襲擊已上升到新階段,戰爭形態醞釀重大變革,我們應關注今後制約戰爭的力量和相應的國際慣例。
同時,接受採訪的軍事專家們認為,反對恐怖主義不能有雙重標準,國際安全需要所有國家共同維護,世界是屬於各國人民的,無論大國還是小國,無論經濟發達的國家還是經濟不發達的國家,它們的主權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是一律平等和不可侵犯的。不能搞你是恐怖主義,搞別國是“自由鬥士”。沒有這個前提,就不可能真正消滅恐怖主義。最近獨聯體各國反對恐怖主義會議上提出了這個問題,這是值得注意的。反恐怖主義不能成為肆意侵犯別國主權的藉口,否則後果嚴重。
美國 “一超”的地位得到修復與鞏固
在談到美國軍事打擊塔利班對世界軍事安全形勢的影響時,軍事專家們認為,美國藉此進一步強化軍事主導權,其“一超霸”的地位得到修復、鞏固。彭光謙認為,世界安全形勢並未發生根本的變化,而通過反恐戰爭美國提升了主導全球事務的分量。他說,首先,美國的軍事戰略並沒有本質的變化,正將反恐戰爭納入它的全球戰略之中。不久前美國防部提交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對此有非常明確的論述。其二,世界熱點地區的爭端,並沒有因反恐戰爭停止過,反而有惡化之勢;其三,恐怖主義是各種矛盾激化後的極端表現,是結果,而非單純的原因。
來自國防大學的軍事專家肖天亮不贊成“9·11”後美國不再是惟一超級大國的說法。他分析道:美國反恐戰爭換來了一個“主導”機遇,如北約是在朝鮮戰爭後第一次啟動共同防禦條款,法國以往是軍事上比較具有獨立意志的國家,這次出兵也不甘人後;日本則是二戰後首次往海外派兵;原華約組織的國家包括俄羅斯,也在軍事行動上對美國提供情報、基地方面的合作或援助。這是冷戰以來沒有過的局面,甚至是在美國200多年的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局面。通過反恐戰爭,美國的“一超”地位得到了修復。
李力同樣認為,“9·11”事件標誌著冷戰後過渡時期的結束。冷戰......
亞洲國家怎樣對抗恐怖主義
打擊恐怖主義的理想方式是,在推進國際反恐鬥爭的同時,推動解決地區爭端,推動解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不平衡。面對新挑戰,全世界需要攜起手來,進行真誠、切實的國際合作。無論恐怖活動發生在哪裡,都要感同身受,共同應對,不搞雙重標準。各國要加強國際情報分享、金融監管、邊界管控、打擊非法武器交易、打擊網絡恐怖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