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多少個衛星?

General 更新 2024-05-29

全球共有多少個衛星

大約1200

2006年資料表明:自1957年蘇聯將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送入環地軌道以來,人類已經向浩瀚的宇宙中發射了大量的飛行器。美國最新全世界衛星數據庫數據顯示,目前正在環繞地球飛行的795顆各類衛星中,美國413顆,俄羅斯87顆,中國34顆。

世界有多少衛星

迄今,世界各國發射的各類衛星達5000多顆(美、俄佔絕大多數),其中軍用衛星約佔70%。

人造地球衛星的種類以及應用:

人造地球衛星的組成

衛星一般都是由兩大部分組成,即有效載荷平臺。有效載荷是指衛星上用於直接實現衛星的自用目的或科研任務的儀器設備,如遙感衛星上使用的照相機,通信衛星上使用的通信轉發器和通信天線等,平臺則是為保證有效載荷正常工作而為其服務的所有保障系統,一般包括結構系統,溫度控制系統,電源系統,無線電測控系統,姿態控制系統和軌道控制系統等。

人造地球衛星的飛行原理

人造地球衛星能在地球軌道上運行,首先是因為它具有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還有就是因為地球的引力(向心力)一直拉著它,正向細繩子拉著石子一樣。如果衛星飛行速度快,離心力超過地球引力時,衛星聚會脫離地球飛向遠方的太空。

最早掛在天庭的五大明星

第一顆人造衛星是(前蘇聯)製造的,第二課時日本的大隅號衛星,第三顆是美國的探險者1號,第四顆是法國的試驗衛星一號,第五顆是中國的東方紅一號。

一.科學探測衛星

科學探測衛星是用來進行空間物理環境探測的衛星,主要任務是探測空間環境中的中性粒子,高能帶電粒子,固體顆粒,低頻電磁波和等離子體波,磁場,電場等。

二.應用衛星

應用衛星是直接為國民經濟和軍事服務的人造地球衛星,按用途可分為通信,氣象,偵察,導航,測地,地球資源和多用途衛星。

1.通信衛星

通信衛星的分類

通信衛星的種類有很多,按軌道分由靜止軌道通信衛星,飛靜止軌道通信衛星;按用途分有廣播電視直播衛星,跟蹤與數據中斷衛星海事衛星和軍用通信衛星等。

人造衛星的用途

人造衛星的出現,尤其是第3顆地球同步衛星實現全球通信以來,我們可以在家中欣賞到精彩的現場直播。

導航全球定位系統

“全球定位系統”又稱“導航”是一個由24顆衛星組成的星座,它可以對地球上任何地點進行精確定位。用戶可用一個很小很小的接收器接收到4顆GPS衛星上的信號並計算出位置數據,軍用水平距離和高度精度均為5米,民用平均為15米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

蘇聯/俄羅斯開發的軍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和定位系統,其作用和美國的到航星全球定位系統相同。

衛星導航系統

2003年5月25日零時3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成功的將第三顆北斗一號導航定位衛星送入太空,這標誌著我國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導航系統,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將起起到積極作用。

這次發射的是第三顆北斗一號導航定位衛星,前兩顆北斗一號衛星分別於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發射升空。運行至今導航定位系統工作未定。這次發射的是導航定位系統的備份星。它與前兩顆北斗一號組成了完整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確保全天候,全天時提供衛星導航信息。

2.氣象衛星

氣象衛星可分為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和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每天對地球表面巡查兩遍。可以獲得全球氣象數據。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可以對全球1/3的地區連續進行氣象觀測,實時將氣象資料傳回地面。

3.資源衛星

資源衛星是勘測和研究地球資源的衛星,它能看透地層發現人們肉眼看不到的地下寶藏,歷史古蹟,地層結構,能普查農作物,森林,海洋,空氣等資源。能預報和鑑別農作物的收成,考察和預報各種自然災害。

4.返回式遙感衛星

返回式衛星是低軌道衛星,主要是三大用途:一時對地觀測,獲取遙感信息;二是進行微重力實驗;三是為載人航作返回的技術儲備。

5.偵察衛星

偵察衛星是用於蒐集和截獲軍事情報的人造地球衛星,衛星偵察的優點,是......

全球有多少國家有能力發射衛星

俄羅斯、美國、日本、中國、印度和歐洲空間局。

美國:大力神(Titan)系列運載火箭、宇宙神(Atlas)系列運載火箭,德爾塔(Delta)系列運載火箭土星-V(Saturn)系列運載火箭;

俄羅斯:東方號(Vostok)系列運載火箭、質子號(Proton)系列運載火箭、天頂號(Zenit)系列運載火箭、能源號(Energia)運載火箭;“宇宙”號運載火箭、

日本:H號運載火箭;

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歐洲空間局(正式成員國有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瑞典、瑞士和愛爾蘭,非正式成員國有奧地利和挪威。加拿大為觀察員。):阿麗亞娜(Ariane)系列運載火箭

印度:極軌衛星火箭(PSLV)

商用份額最大的是歐州空間局的阿麗亞娜

目前世界上有幾大衛星定位系統?

美國的GPS,中國的北斗星,俄羅斯的GLONASS,歐洲的伽利略

很多人都知道美國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PS”,卻不知道俄羅斯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格洛納斯(GLONASS)”,中國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系統”(嚴格說,北斗系統還不能稱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只能稱衛星定位系統),和歐洲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伽利略(Galileo)”。在這裡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和比較,好讓大家更好的瞭解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歷史,現狀和未來。

歷史淵源

GPS:20世紀70年代,隨著美蘇軍備競賽的升級,美國的軍事領域迫切需要能夠在世界範圍精確定位的系統。美國國防部不惜斥資120億美元研製軍用定位系統。1978年,美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用於GPS系統的衛星,經過20多年的建設,1994年建設完畢。

格洛納斯:幾乎和GPS同時開始同時建成。

北斗系統: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2003年建成。

伽利略:99年提出計劃,05年末頭一顆衛星升空,預計2008年投入初步使用。

覆蓋範圍

GPS:全球全天候

格洛納斯:全球

北斗系統:覆蓋我國本土及周邊國家。覆蓋範圍東經約70°一140°,北緯5°一55°

伽利略:全球(未建成)

衛星數量

GPS:24顆

格洛納斯:24顆(因經費問題,經常運行的數量達不到設計數量,最少時僅僅有6顆在運行,目前有17顆正在運行)

北斗系統:3顆

伽利略:27顆運行衛星和3顆預備衛星(未建成)

定位精度

GPS:定位精度10米

格洛納斯:定位精度水平方向為16m,垂直方向為25m

北斗系統:三維定位精度約幾十米

伽利略:定位誤差不超過1米

可容納用戶容量

GPS:GPS 是單向測距系統,用戶設備只要接收導航衛星發出的導航電文即可進行測距定位,因此可容納無限多用戶

格洛納斯:無限多

北斗系統:由於北斗導航系統由於是主動雙向測距的詢問--應答系統,用戶數量不能超過100萬

伽利略:無限多(未建成)

用戶範圍

GPS:軍民兩用,軍用為主

格洛納斯:軍民兩用,軍用為主

北斗系統:軍民兩用,民用為主

伽利略:軍民兩用,民用為主

商業開發情況

GPS:較早,非常充分

格洛納斯:不充分,在中國幾乎沒有

北斗系統:剛起步,預計到2008年有三十萬用戶

伽利略:剛開始建設,因合作者眾多,前景看好

全球共有哪幾個衛星導航系統?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中國的北斗衛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行研製生產的,不僅具備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為用戶確定其所在的地理經緯度和海拔高度的能力,而且在定位性能上有所創新(如果出租汽車公司把車撒在外面,裝上GPS系統只能對車輛本身進行定位,也就是駕駛員知道自己的位置,而老闆卻看不到車在哪兒;裝上北斗系統,老闆就能看到車輛的位置,更方便地進行調度)。. 北斗導航衛星系統是一種全天候、全天時提供衛星導航信息的區域性導航系統。它是通過雙星定位方式來工作的。該系統由2顆經度上相距60度的地球靜止衛星對用戶雙向測距,由一個配有電子高程圖的地面中心站定位,另有幾十個分佈於全國的參考標校站和大量用戶機。北斗導航衛星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可用於監控救援、信息採集、精確授時和導航通訊。具體可廣泛應用於船舶運輸、公路交通、鐵路運輸、海上作業、漁業生產、水文測報、森林防火、環境監測等眾多行業。目前主要應用範圍:西部和跨省區運營車輛、沿海和內河船舶,水利、氣象、石油、海洋和森林防火,通信、電力、鐵路和交通,公安保衛、邊防巡邏、海岸緝私和交通管理。我國將在未來幾年裡陸續發射系列北斗導航衛星,計劃2008年左右滿足中國及周邊地區用戶對衛星導航系統的需求,並進行系統組網和試驗,逐步擴展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美國的GPS GPS是美國曆經20年(1978年10月6日發射,1993年12月完成24顆衛星組網,1995年4月27日達到完全運行能力)。耗資超過300億美元建立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該系統在20000km的高空,共有分佈在6個軌道上的24顆衛星。能使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用戶在任何時候都能看到至少4顆衛星,因此,這是一個全天候、實時性的導航定位系統。GPS被譽為是繼“阿波羅”登月和航天飛機之後的又一重大航天科技成就,其用途遍及人類活動的每一個角落。它包括探險、登山、野外考察、航海、航空,公交車輛調度、車輛監控與防盜、動物遷徙路線追蹤、輸電線路雷擊定位等。對於用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GPS接收機,接收機根據同時收到的4—8顆衛星的位置信息,應用差分定位原理,每隔1—3秒向用戶播報一次其位置(經緯度)、速度、高度和時間信息,以供用戶或用戶的系統使用。GPS系統提供了兩種定位信號,其一是C/A編碼,由標準定位信號經干擾而成,定位精度在100米左右,以供民間用戶使用;另一種即所謂的P碼,經加密後播放,僅供軍用,定位精度在3米以內。通過GPS導航人們可以方便地找到你要去的街道。歐盟的“伽利略”“伽利略”系統是世界上第一個基於民用的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將於2007年底之前完成,2008年投入使用,總共發射30顆衛星,其中27顆衛星為工作衛星,3顆為候補衛星。衛星高度為24126公里,位於3個傾角為56度的軌道平面內。 “伽利略”系統可以發送實時的高精度定位信息,這是現有的衛星導航系統所沒有的,同時“伽利略”系統能夠保證在許多特殊情況下提供服務,如果失敗也能在幾秒鐘內通知客戶。與美國的GPS相比,“伽利略”系統更先進,也更可靠。美國GPS向別國提供的衛星信號,只能發現地面大約10米長的物體,而“伽利略”的衛星則能發現1米長的目標。一位軍事專家形象地比喻說,GPS系統,只能找到街道,而“伽利略”則可找到家門。  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與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類似。“格洛納斯”系統標準配置為24顆衛星,而18顆該系統衛星就能保證為俄境內用戶提供全部服務。目前俄羅斯有17顆“格洛納斯”系統衛星。到2009年,“格洛納斯......

世界各國各有多少顆衛星,各是什麼用途

1956年3月,國務院制訂《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內使中國噴氣和火箭技術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這標誌著中國開始謀劃發展獨立的航天事業。

1956年4月,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委員會,統一領導中國的航空和火箭事業。聶榮臻任主任,黃克誠、趙爾陸任副主任。這是中國航天事業最早的領導機構(由航空主管部門代管)。同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1958年1月,國防部制訂了噴氣與火箭技術十年(1958~1967年)發展規劃綱要。1957年10月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之後,錢學森等一些著名科學家建議開展中國衛星工程的研究工作。中國科學院負責擬訂了發展人造衛星的規劃草案,代號為“五八一”任務,成立了 “五八一小組”,議定建立三個設計院。1958年8月,第一設計院成立,同年11月遷往上海,改名為中國科學院上海機電設計院。

1958年4月,在甘肅酒泉開始興建中國第一個運載火箭發射場,標誌著中國航天第一個自主發射基地的誕生。

1958年5月17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指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從此,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

1960年2月19日,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試驗型液體燃料探空火箭首次發射成功。這是中國研製航天運載火箭征程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1964年4月29日,國防科委向中央報告,設想在1970年或1971年發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

1964年6月29日,中國自行研製的中近程火箭繼1962年3月21日首次試驗失敗之後再次發射試驗,獲得成功。

1965年,中央專門委員會批准第七機械工業部制訂的1965~1972年運載火箭發展規劃,標誌著中國開始正式立項研製航天運載火箭。

1966年11月,“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和“東方紅一號”衛星開始立項研製。

1966年12月26日,中國研製的中程火箭首次飛行試驗基本成功。

1968年2月20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成立,專門負責研製各類人造衛星。

1968年4月1日,中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成立,開始進行載人航天醫學工程研究。

1970年1月30日,中國研製的中遠程火箭飛行試驗首次成功,使中國具備了發射中低軌人造衛星的發射能力。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在甘肅酒泉航天發射基地由“長征一號”火箭發射成功,美妙的“東方紅”樂曲首次響徹在太空。這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蘇聯(1957年10月4日)、美國(1958年1月31日)、法國(1965年11月26日)和日本(1970年2月11日)之後,第五個自主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1971年3月3日,中國發射了科學實驗衛星“實踐一號”。這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科學試驗衛星,衛星在預定軌道上工作了八年。此後又陸續發射了“實踐二號”、“實踐三號”、“實踐四號”和“實踐五號”,大大推進了中國空間科學的發展。

1975年11月26日,中國發射了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衛星按預定計劃於當月29日返回地面。這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人造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

1979年,“遠望”1號航天測量船建成並投入使用,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擁有遠洋航天測量船的國家。此後又先後建成了“遠望”2號、“遠望”3號和“遠望”4號航天測量船。目前我國已形成先進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由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陸地測控站、4艘“遠望”號遠洋航天測量船以及連接它們的通信網組成,......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要覆蓋全球,至少要有幾顆衛星

個人呢認為需要解決的有兩個問題:

1,全球定位系統需要幾顆衛星

2,定位地球上一個具體的點需要幾顆衛星

先說第二個,大概你們學過,確定空間的一個點需要三個座標,所以為了確定一個地球上的點位置,需要至少三個衛星。但是這有個前提,就是這個點相對於地球和衛星都不會移動。當然這個情況太少了,如果這個點是運動的,就需要再加入一個衛星,組成另外一個空間座標,來確定他的時間t。

知道了定位的原理了,咱們再說第一個問題: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現在使用的是21顆衛星,能監視地球上各個地點;咱國家的北斗可以監視亞洲地區(東亞)使用了4顆衛星。有定位的原理可以知道,理論上說,衛星距離地球一般在2w公里左右,而地球直徑是1.2w公里,這樣覆蓋距離就遠大於覆蓋面,在地球的一個面上(如北半球),將每個衛星的角度最大化,應該是在地平線上的每個120度上一顆,正上方一顆,這樣對應著地球的另一端正上方一顆,共5顆,便可組成一套覆蓋系統。當然這只是理論,條件很多,如運行軌跡完全是圓形,衛星相對位置要固定等等,但是有前輩們的計算,最多是距離赤道36000千米的同步衛星可以有3個相對固定,這時南北極的就形成一個橢圓軌跡,實際使用的時候這是不可能的。

綜上所述,3顆可以進行定位,4顆可以進行實時定位,5顆可以隨便監視地球了。

擁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有哪些國家?

美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其優點為技術伐熟,目前還佔據主導);中國的“北斗”導航衛星定位系統(優點為互動性和開放性);俄羅斯CLONSS(格洛納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抗干擾能力極強);歐洲“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最高精確比CPS高10倍)。

世界上衛星數量前十名的國家各有多少顆?

太空浩瀚,環地球軌道的空間卻很擁擠,來自地球的790多顆人造衛星聚集在那裡。據美國一個名為“關心核問題科學家聯盟”的組織披露,在這些衛星中,美國擁有的衛星數量位列榜首,有413顆,超過其他國家的衛星總和 參考資料: news.tom.com/1003/20051208-2727115.html 前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揭開了人類向太空進軍的序幕,大大激發了世界各國研製和發射衛星的熱情。 美國於1958年1月31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探險者”-1號人造衛星。該星重8.22公斤,錐頂圓柱形,高203.2釐米,直徑15.2釐米,沿近地點360.4公里、遠地點2531公里的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行,軌道傾角33.34”,運行週期114.8分鐘。發射“探險者”-1號的運載火箭是“丘闢特”℃四級運載火箭。   法國於1965年11月26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試驗衛星”-1(A-l)號人造衛星。該星重約42公斤,運行週期108.61分鐘,沿近地點526.24公里、遠地點1808.85公釘的橢圓軌道運行,軌道傾角34。24”。發射A1衛星的運載火箭為“鑽石,tA號三級火箭,其全長18.7米,直徑1.4米,起飛重量約18噸。 日本於1970年2月11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大隅”號。該星重約9.4公斤,軌道傾角31.07”,近地點339公里,遠地點5138公里,運行週期144.2分鐘。發射“大隅”號衛星的運載火箭為“蘭達”-45四級固體火箭,火箭全長16.5米,直徑0.74米,起飛重量9.4噸。第一級由主發動機和兩個助推器組成,推力分別為37噸和26噸;第二級推力為11.8噸;第三、四級推力分別為6.5噸和1噸。 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該星直徑約1米,重173公斤,沿近地點439公里、遠地點2384公里的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行,軌道傾角68,5”,運行週期114分鐘。發射“東方紅”1號衛星的遠載火箭為“長征”1號三級運載火箭,火箭全長29,45米,直徑2.25米,起飛重量81.6噸,發射推力112噸。英國:英國於1971年10月28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普羅斯帕羅”號,發射地點位於澳大利亞的武默拉(Woomera)火箭發射場,運載火箭為英國的黑箭運載火箭.近地點537公里,遠地點1593公里。該星重66公斤(145磅),主要任務是試驗各種技術新發明,例如試驗一種新的遙測系統和太陽能電池組。它還攜帶微流星探測器,用以測量地球上層大氣中這種宇宙塵高速粒子的密度。除上述國家外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亞、德國、荷蘭、西班牙、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也在準備自行發射或已經委託別國發射了人造衛星。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這一事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宣告人類已經進入空間時代。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呈球形,直徑58釐米,重83.6公斤。它沿著橢圓軌道飛行,每96分鐘環繞地球一圈。人造地球衛星內帶著一臺無線電發報機,不停地向地球發出“滴——滴——滴”的信號。一些人圍著收音機。側耳傾聽著初次來自太空的聲音。另一些人則仰望天空,試圖用肉眼在夜晚搜索人造地球衛星明亮的軌跡。但是,當時認識很少有人瞭解人造地球是載人宇宙飛船的前導,科學家正在加緊準備載......

世界上有多少國家擁有自己的衛星

不知道你指的衛星是什麼類型衛星,定位用的話,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中國的北斗(beidou/Compass),歐盟的Calileo。基本上是這四大衛星導航系統。

相關問題答案
全球有多少個衛星?
現在全球有多少個皇帝?
現在全球有多少個國家?
全國一共有多少個明星?
全國有多少個民用機場?
全國有多少個火車站?
現在地球有多少個國家?
全國有多少個市?
全國有多少個鄉鎮醫院?
全年有多少個節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