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給幼兒園上美術課?

General 更新 2024-06-03

如何上好幼兒園美術課

美術課在幼兒教育中作為副科而不被重視,其實一節好的美術課,學生受益良多,如何上好美術課呢?對美術老師而言,不僅要自己會,還要善於把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所以老師必須學習教學理論、探索教學規律、掌握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面對素質教育,“音”、“體”、“美”應擺在首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美術是其中不可缺少的。要在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下面筆者結合在教學實習中的一些感悟,談談上好美術課的做法。一、遵循認知規律,適時給予點撥。 1.進行美術訓練,沒有規定的模式可尋。幼兒由於年齡的關係,活潑好動,求知慾強,此時,教師可不作任何限制,讓他們敞開心扉。他們要畫什麼就畫什麼,要怎樣畫就怎樣畫,教師只要作適當的點撥與鼓勵。要讓他們感覺畫畫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一件有趣的事情。讓學生的思維無限擴展,思緒如泉水般湧出,畫出的就是一幅發自內心深處、具有生命力的畫。畫畫時沒有任何的瑕疵,沒有任何的矯揉造作,沒有任何的畫畫模式。當然,給學生自由,並不是讓他們放任自流,如果這樣則維持不了多長時間,畫畫的質量也無法提高。2.從生活中豐富內容。生活是畫畫的源泉。小朋友跟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較多,在奧妙無窮的大自然中,教導學生做有心人,肯定會有所收穫。生活中有許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鮮活素材,只要你細心觀察與發現,就能畫出一幅幅有生命力、理想的畫。當學生被某一事物吸引的時候,他們必定對它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小朋友有獨特的視覺,有滿腦子的問號,這些都是激發他們畫畫興趣的素材。有了情感的觸動,就有傾吐的需要。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周邊的環境帶領學生經常到大自然去,開闊視野,開闊心境。作品畫好了,如果不展示就顯得毫無意義。小朋友可以在交流展示時互相交流、互相借鑑、互相激勵。讓他們從內心深處感到自己是成功者。“讚美是照在心靈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長”。而交流的形式有很多種,如上臺展示、貼辦刊物、學習園地,等等。二、引導學生科學畫畫,逐步深入。1.引導學生觀察。古人云,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教師的天職就是要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長期以來的教育誤區,把教育看作是在嚴肅教室中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視了自然教育和自主教育在孩子身上最直接的反應恰恰是快樂和有趣”。我們要把視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教室延伸到原野,遇事多觀察,勤思考。那麼,我們應該結合小朋友們觀察的水平進行有序的教學指導。其實,觀察是一種有意識、有計劃的、持久的知覺活動。兒童的觀察水平較低,觀察的目的性、順序性不強,精確性也不夠。因此,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多種感官進行仔細觀察,再通過觀察、分析、思考獲取更多的知識,從而為畫畫積累素材。2.激發想象。激發想象的方法有許多種,可針對新教材,針對學生的獨特性而進行。3.實踐活動。好的畫並不是說出來的。只有來源於生活的畫才是原汁原味,充滿情趣。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儘可能地多實踐多畫畫。因此,教師要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這樣才為以後的美術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三、教學方式要靈活、開放,讓學生學得活潑、積極、主動。 無論是在何種教學中,“教師的思想境界、理論素養知識水平、教學方法無處不在影響著學生,或潛移默化或直接作用”。教學方式的變化有賴於教師理念的變化與更新。新的教學方式越來越開放,這要求教師具有廣博的知識和開放的心態,並以此鑄就新的教育教學方法。美術課要有教學程序的變化。課前可以要求學生做調查或蒐集各類相關的資料,教學法要適當、靈活,組織嚴密,善於輔導。教學內容要易於為學生接受,並能夠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

幼兒園的第一節美術課該怎麼上

你也沒說你教的是什麼年齡段的? 孩子的年齡段不一樣,跟他們的交流就有不同的層次。 如果是基礎好的大班孩子,你可以教他們有點技術難度的東西,如果是沒有訓練過的小班孩子,那就從最簡單的塗色開始啦,教他們一點點掌握技能。 要是碰上公開課,最好選擇有新意的東西來發揮,如果你有美術的特長,可以上七星瓢蟲少兒美術網看看,素材、點子很多,雖然裡面的東西多面對小學生,但是你自己可以變化,降低它的難度,作為公開課來展示。

如何上好幼兒園美術課

淺談如何上好幼兒園美術課

蒙臺梭利曾說:繪畫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它給人一種積極向上,不畏艱難的精神,它不僅陶冶人的情操,還給人一種力量,使人變得堅不可摧。讓你信心百倍,勇往直前。繪畫需要耐心和細緻,所以繪畫培養你做事情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好品格。由此可見繪畫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多麼重要。現階段幼兒藝術教育主要集中在幼兒園,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該如何上好一堂美術課呢?下面從我個人對幼兒美術教育的理解來談一談。   現在的美術教學中,繁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極難取捨。有人覺得現在的美術教學應讓孩子隨意發揮,想畫什麼就畫什麼,因為美沒有領域,不同人對美都有自己的理解。幼兒園的孩子沒有成人那麼豐富的經驗,也沒有統一的審美標準,他們的想象力是無限的,每一幅幼兒作品都承載著他們的夢想,因此無論孩子的作品是什麼,我們都要給予肯定和支持。   有人認為幼兒應通過正規訓練來加強繪畫技巧,中大班幼兒會通過觀察身邊事物進行模仿和表現,又因缺乏繪畫技巧和經驗而無法表達內心的思想。這兩種教育觀念之間的主要矛盾是要不要規範幼兒的審美,限制幼兒思維――幼兒的想象需要保護,但同時也要通過老師的輔導來提高他們的美術技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提到藝術活動是一種情感和創造性活動。幼兒在藝術活動過程應有愉悅感和個性化的表現。教師要理解並積極鼓勵幼兒與眾不同的表現方式,不要把藝術教育變成機械的技能訓練。其實,如果方法和觀念正確,兩者不會矛盾,教師也不會再迷惑該怎樣將兩者結合才能使美術活動在幼兒的成長中發揮真正意義。   一、從興趣入手   在選擇美術教學內容時,首先要了解該年齡段幼兒能夠達到的水平,從幼兒的興趣入手。例如小班幼兒喜歡好吃的,那麼繪畫內容最好以食物為題材;中班幼兒喜歡動物,繪畫內容最好以動物為題材;大班幼兒喜歡人物,繪畫內容最好以人物為題材。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幼兒對題材產生興趣時,他們才會與老師互動,積極配合。   二、幼兒美術教育快樂化生活化   幼兒園目前的課程都是以與生活緊密相關的主題活動呈現的,因此,美術教學與幼兒主題活動是不可分割的。教師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讓藝術真正體現生活。在開展活動時我們注重以下幾點:   1、以幼兒現實生活為背景,注重生活與美術教育緊密結合。   在建構式課程中,我們挖掘出很多和生活有關的美術活動,如:創意花瓶,長腿娃娃等,都是運用生活中的一些廢舊物品進行的美術創作活動。我們還藉助語言活動,讓幼兒在理解、欣賞了優美的詩歌、好聽的故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進行美術創作活動。嘗試不同的美術表現形式,無論哪個年齡段的幼兒都喜歡欣賞不同繪畫形式,所以,可以給幼兒欣賞符合幼兒年齡階段的名畫或者範畫來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但不能強迫幼兒必須與名畫或範畫畫得一模一樣,最好體現自己的想象和想法。另外,他們更喜歡嘗試不同的繪畫形式帶來的新鮮繪畫體驗,所以,要不斷豐富美術形式。可以嘗試變化繪畫工具、繪畫材料,例如可以選擇棉籤、手帕、紙團等幼兒易操作的東西。如果操作太難,幼兒不容易達到操作目標,便失去興趣和信心。而繪畫材料則可以是卡紙、紙盒、瓷磚牆、石頭或者廢舊物品等容易收集,方便展示,能很好的突出作品效果的素材。生活中很多材料可以為我們所用,如:自制彩泥活動就是孩子很喜歡的一個活動,老師當場用麵粉、色拉油、顏料製作出彩泥,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創作慾望。活動的一開始老師想讓孩子們用自制的彩泥製作一些秋天......

如何上好幼兒園的美術課

如何上好幼兒美術課

幼兒教學綱要中指出“藝術是幼兒的另一種表達認識和情感的“語言”。由於我以前沒有教過美術,更不知道該怎樣給幼兒好上美術課,也就不知道該如何把握美術課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深入專研,知道了一節美術課要做到一下幾點:

一、認真研究《3-6歲兒童發展指南》和《綱要》中藝術領域的目標、教育要求、指導要點等;.並結合幼兒實際認真設計每一節教學活動目標。

二、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重難點。結合目標及幼兒實際設計重難點,準備好美術材料。

三、合理安排教學活動環節:活動環節應僅僅圍繞活動目標而設定,做到重點突出,難點有效突破。1準備材料2、導入新課3、示範引領[可通過多媒體或圖片實物等]4、幼兒創作5、巡視輔導6、作品展評

一節課各個環節要緊密相扣,時間上要做到恰到好處,我們不能說一節二十多分鐘或三十分鐘結束的課是一節好的課。我認為結束時間在正負一分鐘內才是比較成功的好課。課後應進行課後反思,這樣慢慢地把握住了美術課的方法與特點。

另外,上好美術課,教師要喜愛自己的美術教學工作,這一點很重要。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用責任心和先進的理念來引領幼兒實踐我們的活動目標。

總之,一節好的美術課,能夠開啟幼兒美好的心靈,讓幼兒得到藝術的審美享受,它們會給幼兒留下終生的烙印,有的甚至會影響他的一生。

小班美術課怎麼上呀?

一、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由於幼兒年齡小,對繪畫一無所知,他們只會持筆亂塗亂抹,來體現自己心中的喜、怒、哀、樂,伴隨著這種體驗,他們對畫畫逐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這時教師千萬不能急於教孩子畫些什麼,也不必強調幼兒畫得像不像,因為這樣易使幼兒失去繪畫的興趣和熱情,而應該去引導、呵護、培養。提高幼兒的這種興趣,如:為幼兒提供各種繪畫工具、材料,使幼兒在高興時能隨時拿起自己喜歡的材料來自由描繪、表達,教師應時刻鼓勵幼兒“畫自己喜歡的”讓幼兒興致勃勃地自由塗畫,從中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二、認識繪畫工具及材料。幼兒繪畫中,不能單一隻用一種繪畫工具來做畫,這樣容易導致幼兒沒有新鮮感,因此每次作畫教師儘量要讓幼兒感到繪畫課的新鮮和好奇。剛開始我讓幼兒先用水彩筆學畫畫,當孩子對水彩筆畫有一定的瞭解,使用時幼兒便會感到不新鮮,這時,教師便要換其他的繪畫工具,如:油畫棒、棉籤、手指點畫、水粉顏料、調色盤等。使幼兒感覺到繪畫工具的多種多樣性,使幼兒對繪畫興趣進一步提高。三、學習簡單的繪畫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教幼兒從淺入深,由易到難的一些簡單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如:小點表示花朵、小草、樹幹,用橫線表示棍子、繩子、欄杆等。在教學活動中,我先讓幼兒練習畫氣球、泡泡、太陽等。再逐步畫欄杆、格子布、房子,使幼兒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筆及對筆的控制力。四、用兒歌、故事內容導入,調動幼兒對繪畫的積極性。生動的兒歌、故事能夠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能給幼兒以美的享受。利用生動、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學作品兒歌、故事,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掌握。五、舉辦畫展、重視評價作品,給予表揚。幼兒每次完成的作品,我都一一把它們佈置在室內,引導幼兒觀察、分析,評價各幼兒的繪畫特點、色彩、線條、比例等畫面效果,讓幼兒形象、直觀的欣賞作品。俗話說:“好的孩子都是表揚出來的。”因此,孩子完整的作品好的給予表揚,不好的應該先表揚,表揚的同時,委婉的提出不足之處,然後再進行表揚。使幼兒在表揚中得到進步,得到發展。當孩子們受到同伴和老師的表揚時,他們的情緒會更加高昂。那麼繪畫便會在他們心中得到昇華。

幼兒園上美術課對幼兒有什麼好處

健康科學的兒童美術教育對孩子有以下幫助: 一、記錄生活,抒發情感。感受生活的豐富性與趣味性,培養熱愛生活的審美心靈。 二、表達觀念與創想。孩子對生活中的現象和事件的不同認識、觀念和疑問等,都可以用獨特的方式畫出來,與人分享思維的樂趣。 三、促進智力發展。通過有計劃有系統有針對性的專題訓練,促進孩子在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等智力品質方面的發展。 四、習慣養成。通過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投入精力地完成,幫助孩子養成沉著穩定的做事習慣,進而影響終生。 五、培養自信心。繪畫這一輕鬆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很直觀地看到自己的成就,培養其自豪感。同時又因為每個人的作品各有特點,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有了,孩子學習知識的熱情自然也就有了。

相關問題答案
怎麼給幼兒園上美術課?
影樓怎麼與幼兒園合作?
家譜圖怎麼畫幼兒園?
幼兒園小班的課怎麼上?
怎樣和幼兒園孩子溝通?
怎樣給幼兒講故事?
什麼是幼兒園管理?
怎麼給豬頭肉上色?
怎麼教幼兒寫數字?
什麼是幼兒園教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