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什麼比不上中國?

General 更新 2024-06-05

為啥印度不如中國

1、中國資源豐富。例如中國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而印度基本沒有石油。中國各類礦產儲量也比印度多得多。

2、中國主體只有一個民族,一種語言,一個制度,統一的歷史,沒有宗教。

印度是10幾種主要語言,十幾個人口超千萬的主要民族,多種社會制度並存,歷史是一團糟,宗教勢力很大。

3、中國經過革命,把封建殘餘全部幹掉,而印度則貧者無立錐之地。

4、中國屬於溫帶,在維度來說,溫帶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發展的地區,所以經濟發達地帶都在溫帶,例如北美區、歐洲區、東亞區(中日韓臺灣),這三個區域,經濟(GDP)佔了世界7成。而印度則地處熱帶,熱帶人都非常懶惰。不適宜發展經濟。

5、中國建國後長期被封鎖,所以自力更生,建起一套工業系統,而工業則是一切的根本。

6、中國可以看成是10億漢族人發展經濟、建設中國這樣一個國家;而印度可以看成是1億高級種姓人發展印度這樣的國家,從人口文化等上來說,印度低級種姓基本沒啥用處。

為什麼印度發展到現在不如中國

1、人口和教育。印度是空有人口,那些人口只是一個數字,單純的數字。過半以上人口,是一個字都不認識的純文盲,在中國你倒是找出有多少不認識字的文盲?中國是大規模普及基礎教育後,人口都能適應數字工業化時代,成為優秀的工人,所以能享受人口紅利。印度?整個國家學校都沒幾所,普及教育那是空談,更別說什麼人口紅利了。

2、基建,中國的快速發展有個重要因素,就是上個世紀大規模修公路鐵路等等道路,修高鐵,修機場等等,頂著被全國人民唾罵的壓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要致富先修路,後來證明這個是十分明智的舉動,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必要因素。印度沒有,基建一塌糊塗,全國連鐵路都沒多少,還是人家國家幫忙修的。還整天鼓吹要超過中國,怎麼超?

3、種姓製度,印度種姓製度雖然從法律上根除了,但是民眾的思想還是停留在種姓制度上,他們一方面談著自己是民主典範國家,一方面卻對高種姓奴役低種姓這種事,絲毫不覺得有什麼。跟鬼一樣……中國在上個世紀建國的時候,毛爺爺就說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真正做到平等,甚至現在有過之無不及。印度婦女,基本上要承擔所有工作,男人可以不工作。還有一億人口十億畜生的說法,思想都沒做到平等,我都不理解他們是怎麼說自己是民主國家的。

4、長遠規劃,從修公路基建方面,就可以看得出來中國的黨,是有著非常高的遠見,一步一步規劃,可以制定好了幾十年的發展規劃,一步一步去實現,不會急功近利,各種好高騖遠。而印度沒有,印度呢,三十年前那時候軍事比中國強大的多,但是各種買買買,買多了就開始自大了,要研製自己的戰鬥機,光輝戰鬥機,要秒殺這個秒殺那個,折騰了三十多年總算成功了,然後……中國五代機都出來了,光輝也就三代而已,而印度則吹著要秒殺中國五代機,然後三代光輝剛出來,他們就開始叫著,要製造自己的五代戰鬥機,直接跨越四代機……嗯……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其中就種姓製度一項,就註定印度不可能發展得和中國一樣好了

為什麼印度對中國不爽

印度國內的專家指出,印度人愛和中國比,其實是最近幾年的事情,所反映出來的,是印度人對中國超過印度的一種不服氣的心理。在80年代以前,印度人認為中國是一個動盪不安、貧困潦倒的國家,印度幾乎在社會和經濟方面的所有指標都超過中國,所以,根本沒有把中國放在眼裡。到了90年代,中國幾乎在一夜之間崛起,在政治和經濟領域裡,全面超過印度,而且把印度甩得越來越遠,印度人自然很不服氣,因此,印度人把這種不服氣的情緒轉化為與中國的比較熱,他們希望通過比較,找出差距,然後奮力趕上。

理由1: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而同樣作為發展中國國家的印度不是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印度一直在積極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進入21世紀之後,全球治理思潮與運動的興起為印度爭取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提供了新的理由。雖然參與全球治理對印度來說已不是什麼新現象,但由於發展水平和國家實力的限制,公眾對全球治理的認識和思考還處於較低水平,[1]印度的全球治理觀和參與全球治理的行為表現出鮮明的特色:即高度重視對國際機制的參與和改革,以維護其主權和獨立自主的發展權.

理由2:中國08年舉辦北京奧運會 印度還沒有這個能力

中國和印度作為世界最大的兩個發展中國家,同為文明古國,彼此只有喜馬拉雅山相隔。進入21世紀以來,中印關係取得長足發展,而關於“龍象之爭”的話題也綿延不絕,印度媒體和輿論場中對於中國的報道和評論也是熱度不減。那麼,印度社會從政治精英到普通大眾…

我們都知道08年北京成功舉辦了舉世署目的北京奧運會,印度人也不甘寂寞,從未舉辦過奧運會的印度3日發佈希望申辦2024年奧運會的消息。印度媒體當天指出,總理莫迪熱切希望舉辦一次奧運會,他擬就申辦事宜與即將到訪的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進行會談。

作為人口大國,印度曾於1951年、1982年兩次舉辦亞運會。而近年來,印度較少舉辦國際大型綜合賽事。2010年,新德里承辦英聯邦運動會,儘管因運動員村環境髒亂飽受批評,但仍得到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的肯定。羅格當時稱,印度已具備申辦奧運會的基本條件。

理由3:中國是個社會主義國家

這一點說實話讓樓主感覺很莫名其妙...要知道,印度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啊,那可是藍星上的民主典範...他自己在家裡那麼爽怎麼可能還不爽中國呢。

理由4: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很鐵

經歷過一系列與印度的戰爭,巴基斯坦明白只有中國才是最可靠最可信賴的盟友。由於兩國地理位置接壤,又有印度這個共同話題,因此巴基斯坦認為中國簡直是一個"天然的盟友"。那意思就是中國和巴基斯坦如果不做盟友就是違背了上帝的意志。

理由5:中國研製發展了反衛星武器 印度被甩在後面

印度更狂熱追求“反衛星”

太空已經成為21世紀信息化戰爭中必須爭奪的“高地”,這一觀點已經被全世界的軍事專家所接受。而反衛星武器則是未來戰爭中殺傷敵人太空設施的必要武器,越來越多的國家正著手研究這一威脅力巨大的項目。

美國《太空評論》雜誌的文章稱,印度是新興太空國家中最熱衷擁有反衛星武器的。在今年3月,印度完成了一次利用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攔截來襲導彈的試驗。這次試驗是該項目中的第六次試驗,印度媒體報道稱此次試驗獲得了成功,而且反導彈技術也順利整合到印度的導彈防禦系統中。因此,在“反彈道導彈”計劃的外衣下,隱藏的則是印度對反衛星技術的探索和研發

英國廣播公司更是無情的說,迄今為止,中國幾乎在任何太空技術方面都領先印度:擁有發射重量4倍於印度的火箭;已成功實施載人太空飛行,而印度尚未涉足該領域;2007年,中國在印度之前首次完成奔月使命。美國彭博社稱,印度科學......

在國人的印象裡,印度怎麼比不上中國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太複雜,只是說需要一點經濟學基礎知識。

首先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從長期看取決於兩方面:

1、就業人口

2、就業人口的生產效率。

GDP=就業人口*就業人口的生產效率

從就業人口規模看,中印兩國是差不多的,中國只比印度多不到30%。

但是從就業人口的生產效率來說兩個的差別就非常大了。

決定就業人口生產效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因素:

1、就業人口人均使用資本量。一個在現代織布廠工作的工人他的生產效率可以是手工作坊企業中使用人工織布機的工人的生產效率的100~10000倍,他們的差別就在於使用的機器的不同。而機器、廠房等等在經濟學中都屬於資本。

2、就業人口的素質。使用新型機械的生產者都需要經過培訓,只有經過培訓的高素質生產者才能使用高效率資本工具。

3、技術進步。只有技術進步才能開發出更高效率的資本工具,才使提高生產效率成為可能。技術進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個積累過程的。

4、資本量的累積需要一個過程,資本量不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通過反覆的資本積累形成的。年復一年的高儲蓄率才能儘快實現高資本量的積累。

從這四方面看,中國和印度的差別就非常大了。

只要看過80年代中印基本國情對比的人都知道,中國的成人文盲率、成人受教育程度要高出印度一大截,而技術能力也要高於印度,工業化程度和資本總積累都高於印度。也就是說中國的起點本身就比印度高。最重要的是,中國改革開發開發了國外市場,使得中國能引進外國的資本和技術,這樣就突破了資本積累和技術積累的限制。比如一項技術開發如果中國自己開發需要10年,但是引進外國技術並消化吸收只要3年,這樣通過技術引進就突破了技術積累的限制;再如資本資本積累受限於消費和產出的限制(因為積累=產出-消費),由於消費在低產出的時候具有巨大的剛性(也就是說你越沒有錢,你的消費佔總產出的比例就會越高)導致積累過低,但是如果引入外國資本進入,那麼就可以超越這個限制,積累=產出-消費+引進的外資,這樣通過引進外資和外國技術就實現了加速發展。印度直到90年代才開始這個步驟,所以他要落後中國10多年。

另外,導致中印差別的還有很多因素,包括兩國的政治模式、國內穩定程度、國際環境等等,如果展開了說足足能寫一本書,此處無法詳述了,如果感興趣可以學習經濟學相關知識。

印度不是民主國家嗎?作為與中國的發展,歷史,人口最接近的國家,為什麼國力不如中國?

一,聽你的口氣好像民主國家就該比中國發展的好?另外我想問什麼是民主,有選舉就算嗎?英國還有王室貴族,英國算不算民主國家?比中國強嗎?二,印度建國,人口等和新中國最初是差不多的,但是有這麼幾點不同,一是印度國土面積沒中國大,礦產資源比中國少,二是印度多黨執政,地方政府比較鬆散,政策不能延續,三是印度傳統封建的種姓製度,階級分化嚴重,社會不平等,四是印度教育體制有問題,印度現在還有大量文盲,五是宗教,各派系相互仇恨,出現大量宗教衝突,六是民族問題,印度有兩百多民族,小語種地區尋求自治,和中央政府矛盾,當然還有其他原因,我能力有限,只瞭解分析到這裡。三,我們也要注意到,印度近年來的經濟發展還是很猛的,增長率已經超過中國,總量躍居世界前十基本差不多了,另外作為為數不多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印度還在尋求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印之間還有領土爭端沒有解決,未來幾十年必將是中國的心腹大患。

印度不是民主國家嗎,為什麼綜合國力還不如中國?

呵呵你注意一個問題,就是民主之實比民主之皮要重要,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這一點連美國都承認,但是正如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1999年不戰而勝》所說的一樣,他只是自稱而已。

如果單純的從其制度上來看印度的制度比美國都優越,他該成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他是多黨制比美國兩黨坐莊的制要優越吧,印度實行的是聯邦制其憲法對於聯邦和政府的權利和義務是很均衡、按中國的理解是中央和地方的關係是平等的。地方和中央商量著辦事。而同樣是聯邦制的美國其憲法偏向於聯邦政府、按中國的理解就是地方必須服從中央。

印度在獨立之後一直到1978年時其經濟都是略強於中國的,僅僅是略強而已。而印度的沒有像中國這樣被處在西方和蘇聯的夾縫裡面,現在的中國經濟總量幾倍於印度,經濟增長率也高於印度,雖然中國近些年出現很多問題,但是還是比印度要好很多,印度到現在還會爆發鼠疫、麻風病沒有被消滅、印度兩性畸形不男不女的人據說就有100多萬。在工業上中國現在的鋼鐵產量世界第一、比產量排名前八的其餘七個國家加起來還要多,而印度在這個排名中還是很靠後的。

按照我的立即印度的民主、沒有體現出民主之利、而反應除了民主之弊。民主雖是個好東西但是民主之弊和獨裁之弊是不相伯仲的。

印度那麼多人口為什麼發展不如中國

一個:等級制度

二個:不致力於教育

三個:使用了最不壞的制度,(結果在困境需要果斷奮進時候,大家在扯皮)

四個:如果印度還在英國統治之下,也許比現在還強些(反殖民主義,只對本國上層有利)

建議印度,全面向歐洲學習,把自己的弊端有系統和方向地加以解決

為什麼中國製藥都比不上印度,南非,以色列

1、中國國內市場巨大,所以很多藥廠認為搞好國內就可以了。

2、中國常用藥5000種,而中國藥廠有6000多家,為了藥廠生存,所以......需要病人犧牲

3、中國藥廠呈現規模小,效益低,藥物少的狀況,要想改變,很難......

4、中國製藥,很多都是中藥,在國外根本就不認可,中藥想打入外國市場,非常難

印度農村為什麼永遠都比不上中國 看完後心酸

別這樣去說別人,人比人氣死人。那中國為什麼永遠比不上美國,因為無能為力所以就此而過

同樣是十億的人口大國為什麼印度發展史比不上中國

中印八十年代初經濟總量差不多,現在相差至少六倍。除了中國的人口紅利外,經濟上中國實行更為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是主因,而印度一直是政治制度學美國,比中國的集權低效,項目推進慢;經濟制度學蘇聯,計劃委員會才取消了1年多,經濟活力不行,工作積極性不高。最後只能說中國人實在太愛勞動了,這麼加班加點幹活連美國也得超啊

相關問題答案
印度為什麼比不上中國?
印度為什麼特別恨中國而不是英國?? ?
杭州為什麼比不上深圳?
印度為什麼叫阿三,韓國為什麼叫棒子? ?
印度為什麼喜歡吃咖喱?
印度為什麼那麼多人?
手機為什麼登不上千牛?
表格為什麼打不上字?
為什麼登不上郵箱?
印度為什麼是開掛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