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有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04

馬克思主義的內容包括哪些?

1.馬克思主義哲學(辨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唯物史觀。)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3.科學社會主義4.馬克思主義除了以上 3個主要組成部分之外,還包括政治學、軍事學、歷史學、教育學等方面的內容。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有哪些

第一 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1、物質世界和實踐 2、事物的普通聯繫與發展 第二 事物的普遍聯繫與發展 1、聯繫和發展的普遍性 2、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 根本規律 3、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三 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 1、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 2、意識的能動作用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30分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紀工人運動實踐基礎上而創立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主要以唯物主義角度所編寫而成。馬克處主義理論體系包括三部分,即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從狹義上講是指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理論和學說的體系。具體的講是指馬克思、恩格斯關於哲學的觀點、社會學理論和政治學說。從廣義上講,馬克思主義不僅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也包括繼承者對它的發展,即在實踐中不斷髮展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內容馬克思列寧主義(俄語:марксизм-ленинизм),簡稱馬列主義或馬列,嚴格的說,是指由列寧發展起來的馬克思主義。然而,在不同的大環境下,許多不同的政治團體都使用“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詞彙,並宣稱以此作為理論體系的支撐。

####下面這一段很重要,是馬克思主義的內涵。####

馬克思主義是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階級的世界觀,是工人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階級爭取階級解放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它是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特別是19世紀歐洲重大社會科學成果和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簡單來說,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學說,即人的解放學。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十分嚴整而徹底的世界觀,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理論,是無產階級根本利益的科學表現。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9226.htm

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有什麼不同?

馬克思提出來資本主義終將被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取代的歷史前景,如何取代他老人家沒有講,他說社會生產力極大發展,物質極大豐富以後社會將發生變革,資本主義是準備階段是歷史的必然階段;列寧則主張通過暴力革命,推翻資本主義,取得國家政權,在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方式上,馬克思指明瞭歷史方向,列寧提出了具體辦法。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都有什麼?

第一 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1、物質世界和實踐

2、事物的普通聯繫與發展

第二 事物的普遍聯繫與發展

1、聯繫和發展的普遍性

2、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

3、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三 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

1、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

2、意識的能動作用

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有哪些

1、方法論是關於目標及其實現途徑的理論。方法論也就是技術的一般思路。方法論中包括目標的產生、目標的轉移、目標之間的關係等。方法論可以演譯到各個具體領域。

2、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

一、 辯證唯物論

1、 物質和意識的辨證關係

原理: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的意識對物質具有促進作用。

方法論:①一切從實際出發②重視意識的作用,樹立正確的意識。

2、 規律的客觀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辨證關係

原理:規律是客觀的,它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規律制約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能夠認識和利用規律。

方法論:發揮主觀能動性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改變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變害為利。

二、 唯物辯證法

(一)聯繫的觀點

1、 聯繫的普遍性

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於普遍聯繫之中,其中沒有任何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繫的統一整體。

方法論:堅持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真實聯繫,具體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繫。

2、 因果聯繫

原理: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繫既是先行後續的關係,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關係;原因總是伴隨一定的結果,結果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任何事物都處於因果聯繫的連接之中,因果聯繫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方法論:①承認因果聯繫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②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繫,才能提高人們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3、 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原理:整體處於統帥的決定地位,部分從屬於整體,整體的性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到部分的性能狀態及其變化;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整體功能的形成離不開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制約整體,甚至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性能狀態會對整體的性能狀態起決定作用。

方法論:①要樹立全局觀念,辦事情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②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二)發展的觀點

4、 發展的觀點

原理: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無限變化和永恆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發展就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

方法論:①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②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③要明確事物處於怎樣的階段和地位④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5、 內因和外因的辨證關係

原理:事物的發展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方法論:堅持用內因和外因辨證關係的觀點看問題,要重視內因的作用,同時也不能忽視外因。

6、 量變和質變的辨證關係

原理: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首先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事物都是在量變和質變的兩種狀態中不斷髮展的。

方法論:①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②要堅持適度原則③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④要重視量的積累⑤學會優化結構

7、 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原理: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而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進,是一切新事物發展的途徑。

方法論:堅持用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的觀點看問題,堅信前途是光明的,準備走曲折的道路。

(三)矛盾的觀點

8、 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並且貫穿於每一事物的始終,即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方法論: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敢於承......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人生觀

解答:

(1)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價值理論告訴我們:人的價值是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社會價值是個人與社會、他人的關係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指個人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為滿足社會或他人的物質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貢獻和承擔的責任。自我價值是個人與社會關係的另一個方面,是指在社會生活和社會活動中,社會對個人和自己對自己作為人的存在的一種肯定關係。人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是不可分割的,自我價值是社會價值的必要前提;社會價值是自我價值的外在體現。因此,我們應在實現社會價值的過程中,實現人的自我價值,要反對只講權利不講義務、只講索取不講奉獻、只講享受不講創造的片面觀點,要正確處理個人自我價值與為社會、他人作奉獻的關係。

(2)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價值論還告訴我們:實現人的價值的,唯一途徑是參與社會實踐。在當前,就是要投身於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在實踐中貢獻自己的才智,從而使自身的價值得到充分的實現。

(3)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為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尤其是共產主義人生觀提供科學的理論基礎。

相關問題答案
馬克思主義有什麼?
馬克思主義方法是什麼?
為什麼叫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觀點是什麼?
什麼叫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關於什麼?
論文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什麼?
什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標準的經典闡述是什麼??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