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耳是哪個國家?

General 更新 2024-06-11

聶耳是什麼國家的

我汗,中國的啊 大哥~國歌就是人家的啊~~~~

聶耳的國籍是哪個國家?

國籍是中國

一樓的回覆有點不準確的地方,因為聶耳不是昆明人,而是玉溪人。

聶耳的簡介

聶耳(原名聶守信,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中國音樂家,字子義(亦作紫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

聶耳一生共創作37首樂曲,都是在他去世前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所寫的,其中反映工人階級生活和鬥爭的歌曲佔有較大比重。聶耳經常與田漢合作。除義勇軍進行曲外,聶耳的代表作品還有《畢業歌》、《前進歌》、《大路歌》、《開路先鋒》、《碼頭工人歌》、《新女性》、《飛花範》、《塞外村女》、《鐵蹄下的歌女》、《告別南洋》、《梅娘曲》、《賣報歌》、歌劇《揚子江暴風雨》及民族器樂曲《翠湖春曉》、《金蛇狂舞》等。

聶耳是哪國人 】

聶耳是中國人

聶耳的原名叫什麼?

聶耳,原名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1912年2月15日生。雲南玉溪人。

1935年7月17日在神奈川縣藤澤市鵠沼海濱游泳時溺水逝世。

www.tynews.com.cn/...41.htm

聶耳是我國的什麼

聶耳是我國著名的作曲家,音樂家,他為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譜曲,中華人民共和駭成立後,這首歌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希望能幫到你!

聶耳生平簡介

聶耳是雲南玉溪人,1912年2月14日出生於雲南省昆明。聶耳從小喜愛音樂(原名聶守信,改名為“聶耳”的原因是因為他的耳朵特別靈),1918年就讀於昆明師範附屬小學。利用課餘時間,聶耳自學了笛子、二胡、三絃和月琴等樂器,並開始擔任學校“兒童樂隊”的指揮。1922年,聶耳進入私立求實小學高級部,1925年考取雲南省立第一聯合中學插班生。時值第一次國內革命風暴在中國南方興起,他開始受到進步書刊和《國際歌》等革命歌曲的影響。

1927年聶耳畢業於雲南省立第一聯合中學,並進入雲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現昆明學院)。在校期間參與了學生組織“讀書會”的活動,並與友人組織“九九音樂社”,經常參加校內外的演出活動。在這期間,他還自學了小提琴和鋼琴。

1931年4月聶耳考入黎錦暉主辦的“明月歌舞劇社”,任小提琴手。1932年7月發表《中國歌舞短論》,並因批評黎氏被迫離團。1932年11月進入聯華影業公司工作,參加“蘇聯之友社”音樂小組,並組織“中國新興音樂研究會”,參加左翼戲劇家聯盟音樂組(蘇聯之友社)。1933年,聶耳由田漢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4年4月聶耳加入百代唱片公司(中國唱片廠前身)主持音樂部工作,同時建立百代國樂隊(又名“森森國樂隊”)。這也是聶耳最多產的一年。1935年初,聶耳創作了著名的《義勇軍進行曲》。

1935年1月聶耳任聯華二廠音樂部主任。1935年7月17日,年僅23歲的聶耳在日本藤澤市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也有說被鯊魚吃掉的,也有說被日本機關暗殺的。

聶耳為什麼被稱為“人民的音樂家”

郭沫若題聶耳碑文 聶耳同志,中國革命之號角,人民解放之聲鼙鼓也。其所譜“義勇軍進行曲”,已被選為代用國歌。聞其聲者,莫不油然而興愛國之思,莊然而宏志士之氣,毅然而同趣於共同之鵠的。聶耳同志,中國共產黨黨員也。 聶耳,是每個中國人都熟悉的名字,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樂曲就譜自於這位天才音樂家之手。郭沫若曾讚譽他是“中國革命之號角”。聶耳23歲短暫生命中留下的樂章,奏響了中華民族解放的最強音,激勵著一代代國人“前進!前進!前進!進!” 生平 ■只有23歲的短暫生命,卻做過學 生、士兵、店員、演員 ■到上海後,他為生活所迫去煙店當 店員;19歲才正式開始藝術生活。 因耳朵非常敏銳,別人起了個綽號 叫“耳朵先生”,他索性改名聶耳 ■吹響抗日號角的音樂家不幸死於 敵國,郭沫若認為致溺原因不明 聶耳,原名聶守信,號子義,1912年出生於雲南昆明市,祖籍玉溪縣。父親是個中醫。他4歲喪父後,母親靠艱難地經營藥鋪和幫人做針線養活全家。 童年時的聶耳,受到雲南豐富而又優美的民間音樂和戲曲的薰陶。喜愛唱民歌的母親是他最早的音樂啟蒙教師。他10歲時從鄰居那裡學會了吹笛子,後又學了拉二胡、彈三絃和月琴,並參加了學生音樂團,並擔任指揮。1927年,他考入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校期間,他受到五卅運動和大革命風潮影響,讀到一些介紹馬克思主義的雜誌。 在革命處於低潮的1928年秋,他加入了共青團,並參加了祕密印刷和散發傳單等工作。1930年春,中共雲南省委遭受嚴重破壞,聶耳得知有叛徒供出他參加共青團的情況,馬上去了上海。 剛進入上海的聶耳,為生活所迫去煙店當店員。翌年,煙店倒閉,他一度徘徊街頭,後考入明月歌劇社,自19歲起正式開始了專業藝術生活。當時,他因耳朵非常敏銳,別人起了個綽號叫“耳朵先生”,他索性就此改名聶耳。 聶耳進入歌劇社後,便遇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變和翌年初的“一二八”事變。他積極參加救亡運動,並與作家田漢結識。1932年夏,他到北平投考藝術學院未被錄取,找工作無著,返回上海。1933年初,經田漢介紹,聶耳祕密加入共產黨。此後,聶耳在影業公司和唱片公司譜曲,並經常登臺演出,譜出的許多歌曲傳唱於全中國,並馳名海外。 1935年4月初,黨組織得知聶耳有被國民黨逮捕的危險,且考慮到他有去國外學習的願望,於是通知他先去日本,再從那裡轉道去蘇聯。聶耳於4月中旬東渡後,受到中國留學生的熱烈歡迎,日本一些進步文化人士如秋田雨雀、濱田實弘等也邀請他參觀劇團,進行交流。聶耳是抗日鬥爭的鼓動者,但對日本文化有濃厚興趣,此前也學過日語,於是計劃停留一年。此間,他最後完成了《義勇軍進行曲》,把樂譜寄回國內,並在留學生聚會上演唱。同年7月,聶耳於暑假期間赴藤澤市的鵠沼海濱,住在日本友人家中,一面練琴一面天天游泳。7月17日,他不幸在海中溺亡。郭沫若於1954年在為他題詞時感慨說:“不幸死於敵國,為憾至極,其何以致溺之由,至今猶未能明焉。” 聶耳屍體火化後,被生前好友送回國,歸葬於家鄉昆明西山,解放後修建了陵墓。日本的友好團體,也在他遇難的藤澤市海濱建立了紀念碑。他去世的那個月,電影《風雲兒女》上映,並奏出了《義勇軍進行曲》,後來成為中國人所吟唱的最強音。 背景 ■他是天才的音樂家,又是革命者。 恰恰因為後者,才能出現前者輝煌 “文以載道,詩以言志,樂乃心聲”。聶耳本人乃至他那些激越高昂的不朽作品,都是那個特定的民族危亡時代所造就。那些鏗鏘有力的音符,也都是當時環境下人民的心聲。 日本侵華和國內抗日群眾運動的風雨,在他心中激起澎湃的心潮,音樂與革命從此結合到一起。1932年,上海“......

聶耳的資料

聶耳(1912-1935),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中國音樂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他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響中國音樂幾十年。他的音樂創作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嚴肅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藝術創造性,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的發展指出了方向,樹立了中國音樂創作的榜樣。

冼星海 聶耳 西貝柳斯 德奧夏克 斯美塔那 分別是哪些國家的

冼星海和聶耳是中國人,西貝柳斯是芬蘭人,德奧夏克和斯美塔那,都是捷克人,希望能夠採納

相關問題答案
聶耳是哪個國家?
邁巴赫是哪個國家?
喬丹是哪個國家的品牌?
黑人牙膏是哪個國家的?
白瑞是哪個國家?
馬辰是哪個國家?
荷馬是哪個國家的?
英格蘭是哪個國家?
薩爾斯堡是哪個國家?
諾貝爾是哪個國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