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科學成就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06-17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有哪些

2014年中國經濟網評出了“新中國十大科技成果”:

1965年,中國首次人工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使中國成為第一個合成蛋白質的國家。

1964年10月,中國第一枚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中國第一枚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稱為“兩彈一星”。

1973年,陳景潤髮表了求證哥德巴赫猜想的論文。

1973年,袁隆平發明了雜交水稻的育種技術。

1988年,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造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首次實現正負電子對撞。

2003,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2012年中國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空間手控交會對接成功。

2005年1月,中國科考隊登上南極冰蓋最高點。

2007年,嫦娥一號探測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2013年,嫦娥三號實現中國首次月面軟著陸。

2012年,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在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下潛至7020米深度,創造世界作業型載人深潛的新記錄。

2014年,天河二號獲得全球超級計算機排名冠軍。

中國最新科技成就有哪些

高鐵、量子通信技術、無人機、VR技術、載人航天、第四代戰鬥、大飛機

中國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古代:四大發明

現代:“蛟龍號”載人潛水器

我國領先世界的科技有; 1、激光技術。我國激光技術世界第一,領先全世界15年。 2、超級稻及其他農作物雜交技術。超級稻被世界成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3、陶瓷技術。陶瓷技術是我國傳統的領先技術。 4、反衛星武器技術。我國已經發明寄生星多年。現在開始向菲律賓的一顆商業衛星部署寄生星。寄生星只有中國才有,世界任何國家都沒有研製出來。是我國鎮國之寶。 5、建橋技術。我國是造橋王國,有“世界橋樑博物館”的美稱。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橋,也是世界跨度最大的橋。 6、高原鐵路建設技術。青藏鐵路是世界高原鐵路技術難度最大的技術。 7、巨型水電站建設技術。我國建設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代表世界水電技術的最高水平。 8、排灌機技術。安裝在駱馬湖的抽水機直徑8米,計劃再安裝直徑12米的機器。代表世界最高水平。 9、智能機器人技術。我國的水下螃蟹系統,是世界獨有的。 10、汽墊船是我國發明的。當時為了保密,沒有向全世界公佈。 11、打水井技術。我國在西北能打世界最深的水井。 12、絲綢技術。絲綢是我國的傳統技術。現在仍然世界領先。 13、治理沙漠技術。我國治理沙漠技術世界領先。 14、防治人畜瘟疫技術。我國在50--60年代已經基本消滅人畜瘟疫,當時和現在都是世界最高水平。 15、防治SAS病技術。我國防治SAS病技術世界第一水平。 還有一些小科技就不提了。

中國近幾年科技的成就有哪些

科技方面的成就

中國天眼,世界最大的望眼鏡

北斗衛星,世界排名第二位。

神舟飛船,載人航天;我國是世界第三個把飛行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長征衛星,發生成功率、有效載荷都是槓槓的!

嫦娥工程,把飛船發射到月球。

天舟貨運飛船,為太空站提供補給。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太空進行試驗

兩彈一星,國之重器

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計算能力世界第一

天河二號計算機,曾經的第一,現在的第二

量子衛星墨子號,世界獨一無二

探索一號深海科考探測器船,探尋水下五千米的祕密

大型客機(C919),世界第三

雪龍號極地考察船,31次赴南極,踏遍世界五大洋。

軍事方面的成就

遼寧航母,大國霸權

東風21D,專打航母的彈道導彈

中華神盾,數量佔世界第二

預警飛機,從進口到出口

四代重殲,世界第二個能造四代重型殲擊機的國家

大型運輸機,戰略運輸

自造航母,百年夢想終成真

歐洲野牛,落戶中國變中國野牛

雙體穿浪導彈艇,世界上第一種雙體穿浪軍用船隻

萬噸大驅,世界只有2個國家能獨自建造萬噸神盾艦

戰略核潛艇,和平捍衛者

和平方舟,世界唯一的專用醫院艦

東風41,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才有的陸上機動式洲際導彈

機動登陸平臺艦,世界上只有美國和中國有的半潛式運輸艦。

中國最近的科技發展成就有哪些

我認為 中國 1.神舟七號發射成功。 2.下一代互聯網研究與產業化獲得重大突破。 3.首條國際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在京津兩大城市間開通。 4.首箇中國人基因組序列研究成果發表。 5.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建設任務圓滿完成。 6.曙光5000A躋身世界超級計算機前十。 7.光譜獲取率最高望遠鏡落成。 8.自主研製的支線飛機首飛成功。 9.量子中繼器實驗被完美實現。 10.轉基因抗蟲棉使北方農作物免受蟲害。世界 1.胚胎幹細胞研究獲新進展。 2.鳳凰號探測器成功降落火星並確認火星上有水。 3.開發出全球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 4.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正式啟動。 5.設計出殺滅癌細胞的“納米機器”。 6.建立第一個人類神經細胞組織系統。 7.鐵基超導材料研究獲重大進展。 8.創建首張完整的大腦網絡地圖。 9.發現土衛六上碳氫化合物遠超地球油氣儲量。 10.最大規模人類遺傳多樣性調查完成。

中國2015年到10月為止最新的科技成就有哪些?(急用,越快越好,最低有20懸賞)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或生物學獎。

【一】、中國研成首顆量子衛星關鍵部件 世界第一

12月12日,“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工程常務副總師、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長王建宇近日在“量子信息、量子計算和量子測量學科發展戰略院士論壇”上透露,由中國科學家完全自主研發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現已完成關鍵部件的研製與交付,衛星有望先於歐美在2016年左右發射,在軌設計壽命為2年。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是中科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中首批確定的五顆科學實驗衛星之一,旨在建立衛星與地面間遠距離量子科學實驗平臺,並在此平臺上完成多項大尺度量子科學實驗。該項目啟動於2011年,由中科院院士、中國量子科學研究的領軍人物潘建偉團隊牽頭實施。

專家們認為,“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關鍵部件的成功研製,不僅是中國保密通信領域“殺手鐗”技術研發的重大突破,實現了從跟隨創新到引領創新、從集成創新到原始創新的跨越,同時也是世界量子通信技術的重要創新,它有望將人類科技發展史上“最安全的通信手段”具備覆蓋全球的能力。

話說這玩意有多先進,樓主也不是很瞭解,總之就一句話,“不明覺厲”啊,今兒高興,中午來一杯!

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曾評論:在量子通信領域,中國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由一個不起眼的國家發展成為現在的世界勁旅;中國或將先於歐洲和北美髮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建立首個全球量子通信網絡。

如今,中國距離這一預言的實現已越來越近……

二】、中國超強超短激光器實現1千萬億瓦輸出

國際首次美軍試驗艦載激光武器(資料圖)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日前在超強超短激光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正在研製的10PW(千萬億瓦,拍瓦)級超強超短激光裝置,實現了1PW激光脈衝輸出,這是國際上基於光學參量啁啾脈衝放大器首次突破1PW激光峰值功率大關,驗證了啁啾脈衝放大鏈(CPA)與光學參量啁啾脈衝終端放大器(OPCPA)相結合的混合放大器方案作為10PW級超強超短激光裝置總體技術路線的可行性。

據介紹,拍瓦超強超短激光能在實驗室內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超強電磁場、超高能量密度和超快時間尺度綜合性極端物理條件,在激光加速、激光聚變、核醫學等領域有重大應用價值,是國際激光科技競爭前沿之一,多個國家已提出了大型超強超短激光裝置研究計劃。

恩...話說這玩意簡單點說可以在0.001秒內可能時間更短,就可以讓擊中的物體直接氣化成分子甚至是原子。好厲害有木有...我們申明,這項科技絕對是民用不會應用到武器上(笑)。

【三】、中國臨空飛行器試驗成功 未來可近太空旅遊

圖為直徑7米的360度雙圓周裸眼3D穹幕。11月16日上午,在深圳會展中心三個機器人的勁歌熱舞中,第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拉開了帷幕。

劉若鵬博士介紹了“光啟”從做超材料起步到雲計算、大數據再到近太空開發的研究,目標其實就是改變未來人類的生存條件。劉若鵬說,近太空(臨近空間)是指離地30公里—800公里這層空間,低於衛星軌道,高於戰鬥機飛行高度,氣流溫度都比較穩定,無論科研還是國防都十分重要,各國都去開發,還沒有真正成功,但光啟去年已經成功進行了臨空飛行器試驗。造價只有衛星的1/10,並打破了WiFi數據傳輸的壁壘;同時,他們還在推進近太空載人旅行項目。

【四】、中國攻克第四代核電核心技術 世界領先水平

圖為主氦風機試驗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HTR-PM)的核心裝備——主氦風機試驗樣機,已於本月初在上海電氣集團鼓風機廠通過業內專家評審和鑑定。

這是世界上第一臺採用電磁軸承的大功......

中國最近的科技發展成就有哪些

我認為 中國 1.神舟七號發射成功。 2.下一代互聯網研究與產業化獲得重大突破。 3.首條國際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在京津兩大城市間開通。 4.首箇中國人基因組序列研究成果發表。 5.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建設任務圓滿完成。 6.曙光5000A躋身世界超級計算機前十。 7.光譜獲取率最高望遠鏡落成。 8.自主研製的支線飛機首飛成功。 9.量子中繼器實驗被完美實現。 10.轉基因抗蟲棉使北方農作物免受蟲害。世界 1.胚胎幹細胞研究獲新進展。 2.鳳凰號探測器成功降落火星並確認火星上有水。 3.開發出全球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 4.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正式啟動。 5.設計出殺滅癌細胞的“納米機器”。 6.建立第一個人類神經細胞組織系統。 7.鐵基超導材料研究獲重大進展。 8.創建首張完整的大腦網絡地圖。 9.發現土衛六上碳氫化合物遠超地球油氣儲量。 10.最大規模人類遺傳多樣性調查完成。

中國近年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1.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五年來,中國基礎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創新成果。國際論文總數世界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在三大國際論文檢索系統(SCI,EI,ISTP)論文總數中佔7%,進入世界第二方陣,與英國、德國、日本相當;納米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一,工程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二。前沿技術領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不斷縮小。非線性光學晶體、量子信息通訊、超強超短激光、高溫超導等前沿技術研究居世界領先水平,湧現了載人航天、超級雜交水稻、高性能計算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準等一批自主創新重大成果。

2.產業技術創新取得多方面突破。近年來,中國在基礎工業、加工製造業以及新興產業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石油、鋼鐵、船舶、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和生物技術等領域重大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湧現,產業整體技術素質邁上新臺階。重大技術裝備自主開發能力、成套水平以及綜合工程化能力明顯提高,有力地支撐了三峽工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青藏鐵路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

3.科技走進千家萬戶、惠及億萬人民。近年來中國政府把解決民生問題和發展社會事業放在突出位置,科技進步為人口健康、節能減排、氣候變化、防災減災、公共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撐。雜交水稻的培育和應用,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的實施,為解決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能源領域突破一批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設備、大型水電設備、先進核電等關鍵技術,攻克一批燃料電池、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關鍵技術,為調整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病毒、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重大傳染病防控技術取得重要進展,一批新葯創制成功,傳統中醫藥得到新的發展,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4.知識產權產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五年來,中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持續、快速增長,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進一步增強。2002年到2006年,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從3.97萬件增長到12.2萬件,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從0. 58萬件增長到2.5萬件。隨著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國專利局受理的國內外發明專利申請量連年增長,2006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總量達21萬件,居世界第4位。

5.高新技術產業規模持續高速增長。五年來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平均增速高達27.0%,高於“九五”時期平均增速6.5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總產值佔製造業比重由14.5%上升到16%。2006年,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1322億元,是2002年的2.7倍;高技術產品進出口總額達5288億美元,是2002年的3.5倍,優化了貿易結構,國際市場競爭力日益增強。

6.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06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收入和總產值分別達到4.3萬億和3.6萬億;聚集了全國一半數量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研究開發投入佔全國的1/3;區內企業擁有發明專利數為32600;區內企業創造的工業增加值達8520.5億元,約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9.4%。2007年上半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營業總收入25891.8億元,工業總產值21873.2億元,工業增加值5021.6億元,出口創匯967億美元。

7.科技投入規模和強度持續提高。2006年,全社會科技支出經費總額4500億元,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3003.1億元,居世界第5位;研發投入強度不斷提升,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42%。近5年國家財政科技投......

相關問題答案
中國的科學成就有哪些?
中國的人間奇蹟有哪些?
中國的私人銀行有哪些?
中國的抗日戰爭有哪些?
中國的風土人情有哪些?
中國的合資企業有哪些?
中國的環境問題有哪些?
中國的二線城市有哪些?
中國的歷史文化有哪些?
中國的蛋糕品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