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好的皇帝是誰?

General 更新 2024-06-03

清朝十二個皇帝分別是誰?

努爾哈赤(入關前的皇帝)

努爾哈赤,姓愛新覺羅,號淑勒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衛蘇克素護部赫圖阿拉城(遼寧省新賓縣)的一個滿族奴隸主的家庭。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努爾哈赤不屈奮起,以父,祖遺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稱王”。他率領八旗子弟轉戰於白山黑水之間,臨大敵不懼,受重創不餒,以勇捍立威,受部眾擁戴,歷時30多年,統一女真各部,推動了女真社會的發展和滿族共同體的形成。萬曆四十四年(1616),在赫圖阿拉建元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努爾哈赤兵勢漸強,勢力日增,萬曆四ten+six年(1618)以“七大恨”祭天,誓師徵明,開始了為清王朝的建立艱苦創業。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典冊中,他的英明和業績將與世長存。與明將袁崇煥在寧遠交戰中,大敗而回並受傷,於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終年68歲,葬於瀋陽城東,稱之“福陵”。廟號“太祖”。

皇太極(入關前的第二位皇帝)

愛新覺羅。皇太極,是清朝開創者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其母葉赫那拉氏。皇太極生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爾哈赤寧遠戰敗身亡後即後金汗位,在位17年,卒於清崇德八年(1643)。廟號“太宗”。

即位不到十年,他統一整個東北,並南下朝鮮,西征蒙古,屢挫大明官兵。天聰十年(1636)四月,改稱帝號,建立起關東一統的大清帝國,將族名改稱“滿洲”。他雄心勃勃地揮師西進,兵鋒所指,京畿震驚。經過鬆錦兩次決戰,盡殲明軍精銳,山海關外,僅存寧遠一座孤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皇太極博覽群史,氣度恢弘,軍事上有勇有謀,政治上極富開拓精神,既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又十分嚮往漢族文化,興利除弊,優禮漢官,勘稱“上承太祖開國之緒業,下啟清代一統之宏圖”的創業之君。他促死於清軍入關前夕,未能實現奪取全國政權的夙願。

入關後的十位皇帝都住故宮

順治

順治帝福臨,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極的第九子,生於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ten+six日在瀋陽即位,改元順治,在位18年。卒於順治十八年(1661),終24歲。

順治即位後,由叔父多爾袞輔政。順治七年,多爾袞出塞射獵,死於塞外。14歲的福臨提前親政。順治帝天資聰穎,讀書勤奮,他吸收先進的漢文化,審時度勢,對成法祖制有所更張,且不顧滿洲親貴大臣的反對,倚重漢官。為了使新興的統治基業長治久安,他以明之興亡為借鑑,警惕宦官朋黨為禍,重視整飭吏治,注意與民休息,取之有節。但他少年氣盛,剛愎自用,急噪易怒,當他寵愛的董妃去世後,轉而消極厭世,終於匆匆走完短暫的人生歷程,英年早逝。他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公開歸依禪門的皇帝

康熙

康熙帝名玄燁,是順治的第三子,生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自幼勤奮好學,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統一臺灣,平定準葛爾叛亂等一系列軍事行動中或御駕親征,或決勝千里,充分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慎選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籠絡漢族知識分子等行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和玄燁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並不美滿,諸皇子奪儲之爭,使他心力憔悴。

玄燁儘管是以為勵精圖治,關心民生的好皇帝。當然,作為站在歷史潮流前面,引導國家,民族快速進步的偉大人物,他則遜色得多了。

雍正

雍正帝胤禎,生於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歲的胤禎繼承帝位,在位13年,死於圓明園。廟號世宗。

胤禎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會出現停滯的形式下登上歷史舞臺的。複雜的社會矛盾,為胤禎提......

清朝的所有皇帝是誰?

清太祖——努爾哈赤

太宗皇帝——皇太極

順治皇帝——福臨

康熙皇帝——玄燁雍正皇帝——胤禎

乾隆皇帝——弘曆

嘉慶皇帝——顒琰

道光皇帝——旻寧

咸豐皇帝——奕寧

同治皇帝——載淳

光緒皇帝——載湉

清宣統皇帝——溥儀

清朝哪個皇帝最好?

編輯詞條乾隆

清高宗乾隆(1711年9月25日子時—1799年2月7日),姓愛新覺羅,諱弘曆,是雍正帝第四子。屬兔,生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卒於嘉慶四年正月初三,終年89歲,葬於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縣西北)。乾隆於雍正十三年即位,為清代入關第四帝。乾隆六十年禪位於十五子顒琰,自己成為太上皇。乾隆在位共六十年,是中國封建史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皇帝,僅次於祖父康熙帝,而且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也是歷史著名的昏君,暴君。

雍正在位時乾隆被封被寶親王。雍正死後,群臣和總管太監從正大光明匾額後面取出錦匣,開讀密詔,上面寫著“皇四子弘曆為皇太子,繼聯即皇帝位。”弘曆於同月即位。第二年改年號為“乾隆”。

相傳乾隆不是雍正的親生兒子。而是海寧陳閣老之子。在雍親王(雍正)妃分娩的那一天,恰好陳閣老的夫人也生下了一個孩子,只是前者是女孩,後者則是個男孩。此時的雍正聽說後,密令家人將陳閣老請來,並強調一定要帶著小孩。然後藉口福晉要看孩子,將小孩帶入內室,將自己的女孩換給陳家。陳家後來發現不對,但不敢聲張。沒想到,男孩天資聰明,深得康熙,雍正二帝的喜愛,最後竟成為一代君王。傳說乾隆在六下江南時,曾暗去海寧省親。

不過有學者認為,乾隆並不是雍正的長子,也就是說,雍正並不擔心無人繼承他的王位。而且,當時的皇位之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雍正怎麼敢與他人交換孩子,而給政敵留下話柄。

在平定天山南路時,清軍俘虜了小和卓木的一個妃子,她是一位絕色佳人,身上又散發出一種天然的奇香,人稱香妃。乾隆便將她收為妃子送入宮中,還特地招來回教徒服侍她的吃穿。又在宮中西苑造了回族的住房、禮拜堂,以博取她的歡心。香妃卻毫不動心,堅決不從。一天,宮女奉乾隆之命來勸說,香妃猛地取出一把匕首,嚇得宮女四散躲避。太后怕乾隆遭到不測,趁乾隆去郊祭時,把香妃召來,令其自殺。乾隆知道後還生了一場病,事後下令將香妃遺體用軟轎擡回新疆喀什入葬,建香妃墓。近年來,專家經過大量考證。認為香妃實為乾隆的容妃,在宮中生活了28年,55歲時病歿,葬於東陵,棺上書有阿拉伯文的《可蘭經》。

乾隆帝嚮慕風雅,精於騎射,曾先後六次下江南,遍遊名城,筆墨留於大江南北。乾隆還是一個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宮書畫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間編纂的《四庫全書》共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但是因編纂此書而禁燬的古書達十萬冊之多。但乾隆所興起的文學獄,在清朝歷代中為數最多。如有個文人胡中藻寫了一句“一把心腸論濁清”的詩句,乾隆認為這是誹謗清朝,將胡中藻滅族

乾隆好大喜功,為人重奢靡,鋪張浪費,並自稱為“十全老人”。他在位後期任用和坤二十年。和坤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貪官,致使這二十年間貪汙成風,政治腐敗,各地農民起義頻繁。清王朝開始從強盛走向衰敗。

乾隆驕淫奢侈,不顧國庫空虛,六下江南,導致江南民眾無以為生。妄想以征戰各國超越其祖父,發動了十次戰爭,窮兵黷武,勞民傷財,乾隆也是清朝皇帝中製造文字獄最多的皇帝,達160多起,多則萬人,少則百人,使全國百姓噤若寒蟬,思想禁錮,文化科學無法正常發展

乾隆六十年(1795年)底,乾隆決定將皇位禪讓給皇太子。他下詔說:“我25歲時繼位,當時曾經對天起誓,如果能夠在位60年,就一定自行傳位給皇太子,不敢與皇祖(指康熙)的在位年數一樣。現在我在位已經滿60年,不敢食言,決定禪位與皇十五子顒琰。他如一時難以處理朝政,由我訓政。”和坤等大臣極力勸阻,乾隆不聽,於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在太極殿舉行禪位大典,自稱太上皇,但仍掌握著朝廷實權。嘉慶四年(179......

清朝中的哪位皇帝最為厲害

太祖努爾哈赤和太宗皇太極屬於開拓之主,銳意進取,圖謀強大,。

世祖順治年少即位,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真正開創大清天下。

聖祖康熙少年老成,在位六十一年,為歷代皇帝之最,勵精圖治,關心民生。康熙可謂文韜武略,武則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統一臺灣,平定準葛爾叛亂,充分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文則慎選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籠絡漢族知識分子,反映了其睿智非凡。個人認為在清帝中,綜合排名第一當仁不讓,武治最好的清帝。

世宗雍正儘管爭議頗多,但實際上高瞻遠矚,惟日孜孜,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為康雍乾盛世的延續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繼續加強中央對少數民族的控制,在位期間將西藏與青海正式納入清帝國版圖。個人認為雍正應該排名第二,文治最好的清帝。。

高宗乾隆其實是運氣最好的清帝,儘管初期以寬猛相濟的理念施政,先後平定新疆與蒙古,正式將新疆納入帝國版圖,延續了康雍乾盛世,但後期好大喜功、大興文字獄、閉關鎖國,是清王朝從強盛走向衰敗的風水嶺。儘管野史將其描繪得文武雙全,其實就歷史功績而言無法與前兩代相提並論。

乾隆以後清皇朝逐漸走向沒落,各位清帝相對前輩不足道矣,

清朝哪個皇帝最厲害啊

清朝皇帝都很勤政,這點毋庸置疑。要說哪個最厲害,只有康熙,6歲登基,16歲親政,滅鰲拜,撤三藩,收復臺灣,擊敗蒙古準噶爾部,打敗沙俄,等等從根本上奠定了滿清三百多年基業!

清朝哪個皇帝最好??哪個最窩囊?

康熙最好,光緒最窩囊。 清朝一共三個好皇帝一個最窩囊的皇帝。清聖祖康熙讓清朝強大起來,招兵買馬,收腹臺灣,給清朝日後奠定了很雄厚的基礎。清世宗雍正是勤儉節約,艱苦樸素。增加國庫的銀兩,提高清朝日後的發展。清高宗乾隆為民間手工業做了很好的發展,曾經打過10次勝仗。自己為自己封了十全老人。最窩囊的皇帝就是光緒,是個傀儡,空架子。受慈禧的擺佈,沒有實權。

清朝最出色的皇帝是誰

康熙吧,綜合最好的算是。

太祖努爾哈赤和太宗皇太極屬於開拓之主,銳意進取,圖謀強大,。

世祖順治年少即位,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真正開創大清天下。

聖祖康熙少年老成,在位六十一年,為歷代皇帝之最,勵精圖治,關心民生。康熙可謂文韜武略,武則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統一臺灣,平定準葛爾叛亂,充分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文則慎選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籠絡漢族知識分子,反映了其睿智非凡。個人認為在清帝中,綜合排名第一當仁不讓,武治最好的清帝。

世宗雍正儘管爭議頗多,但實際上高瞻遠矚,惟日孜孜,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為康雍乾盛世的延續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繼續加強中央對少數民族的控制,在位期間將西藏與青海正式納入清帝國版圖。個人認為雍正應該排名第二,文治最好的清帝。。

高宗乾隆其實是運氣最好的清帝,儘管初期以寬猛相濟的理念施政,先後平定新疆與蒙古,正式將新疆納入帝國版圖,延續了康雍乾盛世,但後期好大喜功、大興文字獄、閉關鎖國,是清王朝從強盛走向衰敗的風水嶺。儘管野史將其描繪得文武雙全,其實就歷史功績而言無法與前兩代相提並論。

乾隆以後清皇朝逐漸走向沒落,各位清帝相對前輩不足道矣,

在古代清朝除了皇上第二個最厲害的人是誰

沒有。

滿清皇權在中國歷史上蠍子粑粑獨一份。

蓋因為這是一家一姓之天下的巔峰時代,以往在明朝之前皇帝之下有丞相,明朱元璋為了加強皇權廢除丞相制度,滿清繼承明朝制度,也沒有丞相,這就排除了臣子的實力超過皇權。

而且由於滿清是外族統治,為了防範漢族文官集團威脅統治,對漢官防範之嚴格,呵呵,起碼滿洲大臣可以自稱奴才,那麼身為一家人的臣都是奴才,漢官在當時和狗有什麼區別?

但是在滿清還是出現了幾個和皇帝一樣權力的大臣,但那時特殊時期。

如滿清入關的睿親王多爾袞,康熙親政之前的輔政大臣鰲拜,末期的總理大臣袁世凱,數來數去就這三個,其他的沒有了,因為野豬皮後代不給力,沒啥人才,而又防備賊一樣的防備漢族人才,所以不存在第二厲害的,因為皇帝要誰死誰就必須死的權利在滿清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之前,皇權還有相權和其他權利平衡,到了滿清就沒有限制了。

清朝有幾個皇帝?

清朝歷代皇帝

1、順治

順治帝福臨,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極的第九子,生於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ten+six日在瀋陽即位,改元順治,在位18年。卒於順治十八年(1661),終24歲。

順治即位後,由叔父多爾袞輔政。順治七年,多爾袞出塞射獵,死於塞外。14歲的福臨提前親政。順治帝天資聰穎,讀書勤奮,他吸收先進的漢文化,審時度勢,對成法祖制有所更張,且不顧滿洲親貴大臣的反對,倚重漢官。為了使新興的統治基業長治久安,他以明之興亡為借鑑,警惕宦官朋黨為禍,重視整飭吏治,注意與民休息,取之有節。但他少年氣盛,剛愎自用,急噪易怒,當他寵愛的董妃去世後,轉而消極厭世,終於匆匆走完短暫的人生歷程,英年早逝。他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公開歸依禪門的皇帝。

2、康熙

康熙帝名玄燁,是順治的第三子,生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自幼勤奮好學,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統一臺灣,平定準葛爾叛亂等一系列軍事行動中或御駕親征,或決勝千里,充分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慎選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籠絡漢族知識分子等行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和玄燁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並不美滿,諸皇子奪儲之爭,使他心力憔悴。

玄燁儘管是以為勵精圖治,關心民生的好皇帝。當然,作為站在歷史潮流前面,引導國家,民族快速進步的偉大人物,他則遜色得多了。

3、雍正

雍正帝胤禎,生於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歲的胤禎繼承帝位,在位13年,死於圓明園。廟號世宗。

胤禎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會出現停滯的形式下登上歷史舞臺的。複雜的社會矛盾,為胤禎提供了施展抱負和才幹的機會。他有步驟地進行了多項重大改革,高瞻遠矚,又惟日孜孜,勵精圖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為後代的乾隆打下了紮實雄厚的基礎,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時期達到了頂峰。他的歷史地位,同乃父康熙和乃子乾隆相比,毫不遜色。儘管他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統治嚴酷,但比起他的業績來,畢竟是次要的。

4、乾隆

乾隆帝弘曆,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卒於嘉慶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終年89歲。

乾隆即位之初,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務實足國,重視農桑,停止捐納,平定叛亂等一系列活動中,充分體現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嚮慕風雅,精於騎射,筆墨留於大江南北,並是一個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宮書畫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間編纂的《四庫全書》共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其卷數是《永樂大典》的三倍,成為我國古代思想文化遺產的總彙。

但乾隆為人重奢靡,晚年時國庫財用耗竭,並重用貪官和紳,以至農民起義在其晚年也已層出不窮,是清王朝從強盛走向衰敗的標誌。

5、嘉慶

嘉慶帝喁琰,清高宗弘曆的第十五子。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慶,在位25年。卒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終年61歲。廟號“仁宗”。

嘉慶帝是一位勤政圖治的守成君主。他親政後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對於改變乾隆後期的種種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沒有,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扭轉清代中衰之勢。從嘉慶帝個人來說,他始終開不出一個根治日趨嚴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藥方,對一大批“尸祿保位”的官僚只能警告,恫嚇,最終徒呼奈何而已。他對西方殖民主義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認識,但對於一個日趨衰弱的封建的古老國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對付外來侵略者,此後只能沿著衰敗的道路滑下去。

......

相關問題答案
清朝最好的皇帝是誰?
明朝最後的皇帝是誰?
清朝第一位皇帝是誰?
古代最帥的皇帝是誰?
明朝和清朝的皇帝是誰?
元朝最厲害的皇帝是誰?
唐朝最輝煌的皇帝是誰?
夏朝的皇帝是誰?
唐玄宗之前的皇帝是誰?
袁世凱之後的皇帝是誰?